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智本社

智本社

(92363)个赞

(594)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如何学习智本社?

作者: 智本社 | 2020-04-24

 

文 | 清和  智本社社长

各位社友好!欢迎来到智本社,这里是一个硬核学习社!

很多看过智本社文章,学习过智本社课程的社友,都感觉智本社有些特别之处,但却很难说出来特别在哪儿。

有些社友觉得文章太长,对一些经济学的理论不太理解。还有一些没有经济学基础的社友,想学习智本社的课程,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从哪里入手。

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写一篇导读,来帮助朋友们更好地理解智本社的文章,更好地学习智本社的课程。

这篇导读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智本社的内容、智本社的方法与智本社的规划。

第一部分:智本社的内容

我们智本社的主体包括公众号、课堂与读书会,分别推出的内容是硬核文章、硬核课程以及硬核书籍的解读。

目前智本社第一期安排的文章、课程及硬核书籍的解读,基本上都是经济学领域的内容。

所以,首先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应该如何学习经济学,如何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及经济学与我们自身有什么关系。

经济学,是一门非常有争议的学科,经济学家常常被大众调侃、嘲讽。但是,我们生活中又离不开经济学,很多经济政策都来源于经济学家的理论。

所以,很多人对经济学及经济学家抱有一种矛盾的态度:既怀疑又信任,既敬而远之又渴望学习,有时感觉自己学懂了但又没法改变自己的生活。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经济本身充满着不确定性。

每当经济危机爆发时,都会有人问,经济学家为啥预测不准经济危机。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开玩笑说:“我们经济学家们,对过去发生的五次经济危机,预测准了九次。”

我们知道,市场并不是一个上帝说了算的游戏,它是由千千万万家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相互博弈所形成的。

市场这种自发的和分散的特性告诉我们三个道理:

一是经济充满着不确定性,想要洞悉经济运行规律并不容易;

二是如果所有人、所有经济学家都预测对了,市场便不复存在了;

三是谁能掌握更多一点的信息,预测的更准确一点,谁就更可能获得更大的利润。

所以,学习经济学的价值在于个体,我们不需要关注别人是否预测对了,只需要关注自己是否能洞悉规律,是否会规避风险、正确投资。

二、经济与利益息息相关。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理性精神。但是,经济学却让人很难做到理性。因为经济与企业经营、个人就业、家庭收入息息相关。利益会左右人的理性,让人以立场论替代科学。

比如,倘若我刚刚买了两套房子,为了房子能够增值,我定然不希望央行加息。即使货币政策此时需要紧缩才对经济增长有利,我也并不关心。

所以,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立场上表达经济观点,这其实是正常的,也符合市场规律。这些基于各自立场的不同观点,构成了嘈杂的、争论不堪的舆论市场。

但是,这种观点并不属于经济学,只是基于立场和利益的市场信息而已。经济学家斯蒂格勒讲过一个笑话:如果你说自己是个物理学家,听者会回应:“物理学我不懂。”于是不再说下去。但如果你说自己是个经济学家,听者会回应:“经济学吗?我不懂,但是我认为……”跟着滔滔不绝。

但其实,经济学是有门槛的,经济学家是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

三、经济学派别林立、争锋相对。

关于经济学派别太多,还有一个笑话,如果100个经济学家关在一个房间里,他们会产生100种观点。但如果凯恩斯也在里面,那他们会产生101种观点。

经济学领域存在许多门派与各种不同的主张,比如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新制度经济学派、货币主义学派、奥地利学派、芝加哥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瑞典学派、哈佛学派,等等。

为什么经济学领域存在如此多派别,且观点经常对立呢?

我们知道,自然科学的争议很少。因为科学家可以通过实验方法与实验数据得出可证伪的结论。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也可以像物理学一样,成为一门自然科学。

所以,一些经济学家试图学习科学家将经济及人的行为视为试验场,通过观察、收集数据得出结论。但是,与自然科学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经济学家得出的结论往往千差万别。比如,林毅夫教授主张搞产业政策,张维迎教授却恰恰相反。

为什么会这样呢?

对此,经济学家张五常的解释我觉得有点道理。他说,科学家可以置身事外看实验,但是经济学家不行。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行为,经济学家本身就在实验场里面,无法跳出试验场,做到绝对的理性与客观。

换言之,经济学家也与普通人一样,会受到自身的立场、利益、国籍、历史、门派、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

比如,券商经济学家受雇于证券系统,所以他们唱多为主,很少唱空。还有些经济学家受利益及意识形态驱使,完全枉顾事实、欺骗公众。马克思将这类经济学家称为“庸俗经济学家”。

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则开玩笑说:“我学习经济学是为了不受经济学家们的欺骗。”

所以,优秀的经济学家是需要经过严格训练的,并且要努力追求理性、客观与真理。比如说,中美贸易战,舆论界的争论一下就上升到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层面。但是,经济学家的任务是认真研究,发现规律,追求真相。

经济学家有国籍,经济学则没有国界。当经济学理论与国情发生冲突时,经济学家应当坚持理论,告诉人们什么是对的。但是,政治家及利益相关方往往会认为,理论是错的,或者并不符合国情。

当然,广大社友未必要成为经济学家,你们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倾向性立场与主张,但若想要更加接近真相、靠近真理,则需要自我约束、回归理性。

所以,学习经济学最大的价值,不是它能教我们怎么做,而是明心见性、通达事理。有些事情,可能出于立场、利益,我们不能那样去做,但是至少可以明白什么是对的,至少可以理解别人为什么要那样做。

第二部分:智本社的方法

现实中,很多人会找到跟他立场相近的经济学家以及相关的理论,来伪装自己的立场和利益。

很多人以为自己懂经济学,但其实他们所懂的经济学不过是自己喜欢的、符合自己立场的经济学罢了。

很多人认为经济学很糟糕、没有用、漏洞百出,其实,这些人看到的经济学,可能只是经济学领域的冰山一角,只是某个门派的某种理论。

我们到底该如何学好经济学,如何才能做到训练有素?

这就是方法论问题。

在经济学领域,实证主义方法论告诉了我们很多经济学的结论。但是,用同样的方法,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学家,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这是为什么?

因为自然科学的数据源于自然,而经济学的实验数据取自社会。经济学家很难像自然科学一样做“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

比如,凯恩斯论证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从而得出有效需求不足的结论,进而提出当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应采取财政扩张,刺激有效需求的政策。

但后来,弗里德曼研究了美国长达90年的储蓄数据,论证了储蓄率长期稳定的结论,推翻了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否定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结论,进而否定了政府的财政刺激政策。

到底哪个经济学家是对的?政府要不要刺激消费?

这时,若要接近真相,追求真理,我们只能回到过去,从历史中找答案,采用历史演绎法。

凯恩斯提出这一理论时,正处于大萧条时期,需求出现剧烈塌缩。假如政府财政扩张给民众发红包,短期内定然可以刺激消费。假如民众的收入短期内快速增加,民众定然会将一部分收入作为储蓄。这样便会出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可以看出,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在短期内是可能发生的。

而弗里德曼提出的储蓄率长期稳定理论,则是在美国经济繁荣的五六十年代,使用长期数据得出的结论。

两个人的研究前提不同,所以结论也就完全相反了。

如果认真阅读凯恩斯的《通论》,你就会发现,凯恩斯其实也知道,消费是经济的结果,而不是目的。他也知道,货币超发会带来通胀。但是,为了解决大萧条问题,他还是建议政府扩张财政,增加消费,弥补有效需求不足。

所以,我们只有深入到历史,理解当时的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凯恩斯、弗里德曼为什么会提出相反的理论。这就是我们智本社一贯以来的学习方法。很多社友发现,智本社的文章、课程中会有大量的历史、故事,原因就在于此。

经济学的理论,我们可以从教科书上、网络上学到,但是经济学的智慧、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我们只有充分理解了历史背景才有可能领悟到。

张五常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的老师问他,斯蒂芬张(张五常),你听我的课有三年了,难道你还没有掌握我的知识吗?张五常回答说,你的知识我早已在印刷资料上学习了,我来听课是想知道你是怎样思考问题的。老师听了后很满意他的回答。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办法去大师跟前听课,该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从经济学家的生平、历史,回归到经济学家那个时代,去思考他的理论,去体会他是怎样思考问题的。经济学家汪丁丁就推崇用历史视角来体悟经济学家们的智慧。

我们智本社读书会解读的第一批作品中,大部分都是经济学家的原著。我们为什么提倡读原著?因为学习原著,我们才更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作者当时是怎样思考问题的,从而领悟其智慧。

智本社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与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很像。诺斯曾经坦言,他在加州大学并没有学到什么正规的经济学,正统经济学对他的影响有限。

他的思考方式是怎样的呢?

他的思考方式,就是将新古典生产理论与经济史的数据相结合。通过这种研究方法,诺斯开创了新经济史,用经济学的理论解释经济历史;同时还开创了新制度经济学,从经济历史中提炼出制度、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诺斯说:“历史总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我们可以向过去取经,而且还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通过社会制度的连续性与过去连接起来。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

从历史的角度领悟经济学的智慧,用经济学的智慧思考过去、当下与未来,这就是智本社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供各位社友借鉴。

第三部分:智本社的规划

智本社成立这一年多来,有很多朋友关心智本社的未来发展,非常感谢大家!这里给大家统一做一个汇报。

智本社的课程体系特点是数量很多,每门课程都聚焦于某一个主题,比如,减税问题、失业问题、货币政策问题等,一个课程就把某一个主题讲清楚、讲透彻。

2020年,我们计划完成第一期的产品,也就是100门课程和100本书的解读。这一期的产品主要以经济学为主。

为了帮助没有经济学基础的朋友更好的理解和学习,我们还会推出一门基础性课程《智本社经济学讲义》(即将推出),帮助基础薄弱的朋友从零起步,学习经济学。

在读书会方面,我们选择解读的书籍都是经济学家的经典著作,我们一直坚持读原著、读经典,不建议学习浅显的畅销书。这是我们的读书会的一大特点。

第一期课程完成后,我们将会陆续推出第二期、第三期系列课程,课程及书籍解读也会逐步向管理、历史、哲学、科学、法律等学科扩展,智本社逐渐会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学习社。所有课程,都会坚持智本社专业、硬核、原创的特色。

另外,我们已上传的部分课程也会不定期迭代、更新,不断地完善知识体系。

我们希望,未来智本社不仅仅是一个平台,还能建立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将具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目前对这个体系并没有设立严格的界限,在这里先保留我们的野心。

我们希望这个知识体系能够推动广大社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建立自身强大的逻辑以及拥有丰富的智慧。

谢谢大家,我们课堂上再见!

END

扫描二维码,成为智本社终身会员

“原文阅读”,进入智本社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