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正解局

正解局

(161678)个赞

(913)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为了让孩子正确玩游戏,他们已经花了三年

作者: 正解局 | 2020-03-22

正解局出品

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一名13岁的男孩经常用大人手机玩游戏,家长一时没留意,儿子居然偷偷给游戏充值两万多。

当孩子被问到是如何充值成功时,他告诉记者:充值密码是家长告诉我的。

在疫情当前的这个特殊时期,类似这样的消息还有很多。

对很多游戏平台来说,只要家长能提供孩子未经允许充值的证明,就有可能追回这笔钱。

但金钱的损失往往不是最头疼的,最令家长们感到头疼的,是怎么把孩子从游戏中“拉”出来。

1. 家庭正在“割裂”

可要想让孩子不接触游戏,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普及的年代,难度相当大。

两年前,东南沿海某家餐饮公司的中层吴海权就发现,儿子玩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不是在看视频,就是在玩游戏。

为了让儿子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他软硬兼施地用了很多办法,摔过儿子手机,苦口婆心劝导过,都无济于事。

吴海权无法理解孩子的世界,在他小时候,大家都是看看连环画,现在只要有一部手机,就能成为同龄人里的“孩子王”。

其实也不光是他的儿子,周围朋友的小孩也一样,到哪里都拿着手机和ipad。

在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19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到了20.9%。还有数据表明,17.7%的青少年每天都玩电子游戏。

现在的孩子,都是土生土长的互联网人口。从一出生,他们的身边到处都是手机、平板电脑、移动游戏、直播…..而在家长眼里,孩子的世界应该像十几年前那样,看动画片、玩玩具。

家长和孩子对于童年的认知,出现了“割裂”。

吴海权父子俩,为此就闹了不少矛盾。

直到有天接到儿子老师的电话,老师夸赞儿子,说每周班里举行故事会的时候,儿子分享的各种游戏角色总是纷繁复杂,很有想象力。

听了老师转述的故事后他才发现,儿子分享的世界,就是儿子在游戏中接触的世界。

他眼里认为会沉迷,会影响学习的游戏,在儿子眼里只是个可以扩充眼界的娱乐活动。和他小时候接触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区别。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超过半数中小学生喜欢网络游戏,大多数中小学生认可网络带来的正面影响。

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位家长都能这么想。

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玩游戏,就开始紧张。心里想的都是怎么禁止孩子继续玩下去,有时间并愿意花时间与孩子沟通的,少之又少。

当“割裂”在一点点变大,家长们寄希望于政府和企业能够帮帮自己的孩子。

2. 加速的三年

2017年开始,政府和游戏厂商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上,都开始加速。

17年2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送审稿”从网络信息内容建设、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障、预防和干预、法律责任多个维度对未成年人监护人、各级政府部门、企业、教育机构提出了要求。

19年10月,《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新增“网络保护”专章;随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对未成年游戏用户从身份验证、游戏时长、付费、适龄提示等六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法律法规的先后出台,给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划定了一条明确的行为区域。

而未成年人保护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游戏厂商——也在积极响应。

2017年6月底,腾讯高层连夜“拉”起一个微信群。次日,热门游戏《王者荣耀》健康系统对外公布了“史上最严防沉迷”:2017年7月4日开始,未满13周岁的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陆;13周岁及以上的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

从17年开始,腾讯便逐渐搭建起了覆盖事前设置、事中管理、事后服务多个环节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 

在事前设置方面,腾讯于17年2月推出“成长守护平台”,协助家长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游戏行为进行引导,这是国内首个面向未成年人健康游戏的系统解决方案;在事中管理和事后服务环节,腾讯也推出了健康系统和少年灯塔主动服务工程,提供了包括游戏时长限制、非理性消费申诉等多项未成年人保护服务。

作为国内首个面向未成年人健康游戏的系统解决方案,成长守护平台通过提供游戏时长、游戏消费的提醒、查询和设置等功能,协助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的游戏行为进行引导。

到目前为止,这一平台已经上线整整3年了,平台服务的用户超过了2000万。

吴海泉就是其中之一。

他也绑定了儿子的账号,每到强制下线时间,儿子哭闹起来,吴海权无辜道:“这是腾讯规定的,为了保护眼睛。”

虽然孩子时有反抗,“但主动权好歹在我了。”吴海权说。

因为手机被绑定,吴海泉也给孩子提了更多要求,包括按时写作业、帮忙做家务。条件就是儿子手机时长打满之后,可以多玩一会他的手机。

这三年来,对于游戏,家长和老师的看法也在发生一些微妙的转变。

在前几天《半月谈》的一篇文章中,便有这样一段话写道:

“当一个集体中大多数人都聊电子游戏,不玩的人自然被孤立,电子游戏成为在群体中获得认同的重要社交工具。青少年很容易在游戏中找到兴趣相投的玩伴。”

文中还引用了一句武汉某中学教师李蕾的话:“少批评指责,多平等交流;不仅关心成绩,更多关心他们身心成长。家长应尽量多陪伴孩子参与丰富的课外活动,让他们认识游戏之外的广阔天地。”

很多家长也发现,孩子沉迷于游戏,并不是游戏本身的问题,而是家庭关系出了问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报告就指出,受父母关爱越多的孩子,越喜欢玩有正向功能的网络游戏且不易沉迷。儿童心理专家孙宏艳也反复强调:“关系大于教育。”

当家长愿意沟通,当孩子开始玩有正向功能的游戏时,家庭内部的“割裂”也开始消融。

3. 从抵制到感谢

成长守护平台的三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3岁的张君羽,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当一名成长守护平台的一线客服。每天的工作,就是处理家长和孩子在电话里的“拉扯”。

曾有一个男孩声音稚嫩,称是某“未成年账号”的家长,“请您提供一下您的十二生肖属相?”张君羽笑了会儿说,电话那边声音很轻,但还是能听见对方说“属什么的,快帮我查一下”。

像这样和孩子们“斗智斗勇”的场景,已经成为了张君羽所在的成长守护平台客服团队的日常。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成长守护平台也在作出调整,不断适应。

如今,它已成为含家庭守护、师生互动、自我管理于一身的产品矩阵。

在学习上,腾讯联合家长、教师一起,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游戏习惯,提升孩子综合素质。

这次疫情期间,成长守护平台联合了多家公益机构,共同策划“成长守护·疫期特辑”,并在“家长课堂”中上线。18节公益课程涵盖职业规划、趣味知识、亲子成长等内容,希望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疫情相关知识,激发孩子对不同领域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而面对未成年人家庭关系处理时,团队不仅会处理家长对孩子过度游戏消费的投诉等问题,一旦遇到严重亲子问题,还会向家长建议由教育回访客服人员与其展开沟通,得到家长同意的答复后,教育回访客服会对家长进行免费的疏导和跟踪回访。

去年,有一位四川南充市的母亲给平台打电话求助,她女儿14岁,性格敏感内向,喜欢在网络上交朋友。而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女儿的行为都不被理解。经过和平台工作人员的沟通辅导之后,母亲接受建议,先“绑定”了游戏账号,然后开始用微信和短信与孩子积极沟通,在达成一定沟通效果后,女儿的账号解绑了,开始从网络世界里走出来,游戏时间也少了许多…..

除了这些,平台还推出了“星星守护”功能,让老师也可以加入到学生健康游戏行为的培养中,协助管理学生的游戏行为,并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有数据显示,在绑定成长守护平台的用户中,有82%的游戏时长出现下降。同时,成长守护平台的覆盖范围已从单一的腾讯游戏产品,延伸至微信小游戏、QQ空间小游戏、腾讯视频等多个平台。

很多未成年人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抵制到后来的理解,再到现在的感谢。

前不久,该平台就收到了一个刚刚成年的用户留言,留言中该用户说到“终于18岁了…..成长守护平台再也限制不了我了。”同时,在留言的最后,也道出了自己对于平台的感激。

当然,这些举措并不意味着终点。

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科技爆发前提下,我们谁也无法预测,未来孩子成长的环境会如何变化。而企业基于社会责任的“先试先行”,则让整个社会大大降低了试错成本。

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么一天:孩子们都懂得了适可而止,成年人也不再另眼相看。游戏和连环画一样,成为所有人童年中最美丽的那部分。

#正解产业#精选文章

▼高速路:汇通大动脉 | 天价球鞋:收割男人特高压:全球数第一 | 职业试药:以命换钱盾构机:二十年逆袭 | 诺奖得主:中国捞金挖泥船:填海之神器 | 学术出版:暴利惊人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