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

(331400)个赞

(1849)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34亿新基建的福利,从哪开始薅?

作者: 吴晓波频道 | 2020-03-06

启动“新”一轮基建,关键在“新”,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而不是简单重走老路,导致过剩浪费和“鬼城”现象。

——任泽平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基建狂魔又双叒来了,这次的手笔是近34万亿。

抗击疫情的硬仗还没打完,“疫”后重建的硬仗已经打响了。而“稳经济” 这场硬仗的杀手锏,就是“大基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截至3月1日,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龙江、江苏、福建等13个省市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

其中8个省份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共计33.83万亿元。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小巴还看到,有些省份虽然公布了重点项目清单,但尚未公布具体投资总额,所以最后的数据或许不止33.83万亿。这33.83万亿是啥概念?如果做个简单对比,2019年我国GDP总量为99.1万亿元,相当于拿出去年34%的GDP来投资基建。不过,这次的大基建和以往的“铁公基”有所不同,网友亲切称之为“新基建”。所谓“铁公基”,是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基建和公共设施。而新基建,在“铁公基”外,还加上了5G、IDC、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正是因为有了新基建的补充,让更多人对大基建提振经济转路为粉。比如,“新基建”相关报道出来第二天(周一交易日),市场的基建股们就高潮了。200只涨停个股中,有半数以上属于基建范畴,包括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同时,中信证券、新时代证券、安信证券等多家券商都表示看好“新基建”。新归新,涨归涨,但还是有人对大基建拉动经济表示担忧,毕竟咱有4万亿事件的前车之鉴。2008年,受全球金融风暴和汶川地震对经济的冲击,中国开启了“四万亿刺激方案”。虽然4万亿投资带动了GDP的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连续的降准、降息,2009年中国广义货币M2同比大增了27.7%。同时,2009年新增贷款规模达 9.59万亿元,相比2008年的4.9万亿元几乎翻了一番。“大水漫灌”带来的后遗症十分明显,比如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以及带来了一波房价的暴涨。有这么惨痛的教训在,如今的33.83万亿着实令人有些担心,是否会走当年4万亿的老路?关于大基建,小巴就介绍到这里,接下来有请大头来分析:当下大基建的必要性,新基建中是否有投资机会?以及如何避免大基建造成变相的“大水漫灌”?

01

启动大基建恰逢其时?

目前国内除了湖北,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湖北以外大部分省份复工率已达到70%-90%。接下来重点会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同时,更大的新冠疫情危机在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国蔓延,很可能冲击这些国家的医疗系统,甚至拖累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

世卫组织关注

韩国、意大利、伊朗和日本四国疫情

对于中国而言,一季度前2个月经济受创,又有海外经济受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时通过基建增加政府支出,刺激经济发展,非常有必要。

基建本身就是一个逆周期调节,在经济周期下行时通过政府投资弥补私人部门的消费不足,抵御经济放缓和衰退的风险。基建的特点是投资额大,跨时长,外部效应强,对市场也有提振信心的作用。

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2019年中国投资“大萎缩”,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统计局也没有给出解释。

上图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截至2019年12月末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以看出,2019年中国投资增速不断放慢,只是在12月才略有反弹,全年投资额为55万亿。再看一下2018年的数据,同样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投资是63.6万亿元,2019年大跌至55万亿,但统计局说增长了5.4%。

 至今没有看到解释,我的猜测是:国家统计局去年有一次经济普查,很多地方都挤水分。也就是说,2018年的63.6万亿可能是假的,倒推回去应该是不到52万亿。也就是说,中国的投资额一度“含水率”超过20%。GDP兑水、虚报投资额、财政造假,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比较突出。可以说,中国的投资额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很多数据都是用来吹牛的,而不是真实发生的。那么,某种程度上说,2019年中国投资“大萎缩”,也为中国这次大基建提供了契机。

02

新基建的机会在哪?

什么是今天的中国新基建?我认为,是以移动支付、发达的物流、优秀的冷链、中国的制造和云计算为底层基础的技术,可以出现巨多的创新空间。奶茶店一开就是7000家,因为有了更好的物流+冷链。连锁酒店一开就是4000多家,因为云计算、移动支付使得数据、信息及现金流管理更高效。基于物流的提升,区域品牌走向全国的可能性正在快速放大。基于中国制造,中国出现了很多的全球性品牌。过去我们说“中国制造是低端制造”,这句话其实是错的。中国是终端制造大国,是全球极少数有全类目工业生产能力的国家,在中国的一个村或者一个镇,能把一个产品的几千个零部件在两天之内找齐并且生产出来,这就是中国制造。基于云计算,中国出现了许多全新的模式。比如,过去我们认为快手、抖音上都是雷人视频,但今天,每天有上亿人通过它们看教育直播。而教育是中国最稀缺的资源之一,至今仍聚集在一二线城市,而直播直接把教育资源下沉了。此外,从国际竞争来看,中国新基建已经塑造了很大的优势。比如欧洲的信用卡高度普及,但中国的智能手机特别普及,以至于卖红薯的大爷都能用二维码来收钱。所以,中国的移动支付对比欧洲实现了弯道超车,欧洲人对移动支付并没有什么期待,因为信用卡让他们觉得挺方便。移动支付带来的后端看不到的应用创新,欧洲就彻底落后了。甚至可以说,欧洲在电商乃至移动互联网整个都落后了。这就是中国新基建带来的弯道超车,在国际竞争层面上的逻辑。新基建的数字化属性决定了其数字经济增长基础的地位,能拉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人才和知识等高级要素的投入,带动行业发展,促进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此外,也为创新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参与建设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其中,5G可谓是新基建的领衔者,不仅为国民经济的转型带来更高质量增长,更为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降临提供坚实的底层技术保障。新基建所涉及的行业究竟有什么魅力?你可以跟随吴晓波频道上线的《2020潜力行业每周报告》,带你了解云计算、5G、医疗、教育等新基建行业的真实面貌和未来趋势,抓住新时代机遇。今日福利,前50名购买报告的用户,还可以额外获得价值99元的《新基建专题报告》。点击按钮▼订阅报告

03

如何避免重蹈“4万亿”的覆辙?

2008年的“4万亿”并没有明确提出刺激房地产,至于为何后来被诟病,我认为原因在于当时除了“4万亿”,货币政策还非常宽松。宽松到什么程度?2009年中国的广义货币M2同比大增了27.7%,而且是通过连续降准、降息实现,银行信贷政策空前宽松,是无差别释放流动性。结果是:2009年的GDP比2008年只增长了不到3.5万亿,但广义货币M2净增了13.1万亿(从47.5万亿增长到60.6万亿)。 也就是说,2009年的增长是拿钱堆出来的。央行每释放出3.74元人民币的货币增量,才换来1块钱的GDP增量。2009年M2增速是27.7%,GDP增速是8.7%,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当年的真实通胀是19%。那么,2009年到2010年房价大涨不可避免了。不是房价大涨了,而是货币贬值太快了。 所以,观察宏观政策是否宽松,主要看M2同比增速。目前我们的M2增速是8.4%,估计2020年最高也就到10%。而且,目前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了100万亿,是2008年的3.3倍。2019年,中国不包含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就达到了55万亿。而如今的34万亿,一般是包含项目的总投资,项目建成需要几年时间。真正在2020年完成的投资并不多。我预计随着更多省份公布数据,总投资额或达到60万亿。如何避免走当年“4万亿”的老路?我认为有三个关键:第一个关键,新增投资要与人口流动的方向一致。我认为,各地政府对一个城市的公共服务和基建投入,存在一个问题——没有充分把非本地户籍的常住人口需求纳入投资规划中。这导致一些人口流入城市尤其是特大超大城市,交通拥堵、教育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所以,中国大基建的空间很大,但要纠正误区,避免跟过去一样将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过度投向人口流出地。当然,一些中小城市和人口流出地,也需要进行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均等化投资,但可以适当倾向于在中心城区进行规划,以免造成资源的误配和浪费。第二个关键,投资到医疗、教育等长期性的领域。这次疫情就暴露了医疗卫生系统的短板,恰好也是一次契机补足短板。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当年的“4万亿”,地方政府比较看重投资项目对GDP的快速拉动,却忽略了医疗、教育这类短期看不到回报,但长期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的项目。比如教育方面,很多大城市尤其是特大超大城市,高中教育基本不向非本地籍人口开放。同时,国家可能很快会推出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政策,对于人口流入多的大城市来说,需要加快对教育领域包括高中阶段教育的投资。第三个关键,需要用更市场化的融资方式。当年的“4万亿”投资,伴随着大量的地方政府负债,其中大量以土地做质押,而当时中国的建设用地指标分配,许多分配在欠发达的中小城市(对应为人口流出地),才导致了大量的资源误配。所以,为了避免重走老路,当下这34万亿需要用更市场化的投融资方式来进行,比如抵押贷款,金融系统自己会判断哪里的投资有更高的回报,再比如多吸收民间资本的投资跟进。本篇作者 | 李梦清 | 当值编辑 | 张文龙责任编辑 | 何梦飞 | 主编 | 郑媛眉新基建所涉及的行业究竟有什么魅力?《2020潜力行业每周报告》带你抓住趋势

点击图片▼立即订阅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