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了解>> 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米宅

米宅

(221494)个赞

(1081)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美元暴跌,黄金暴涨,经济逻辑全变了!

作者: 米宅 | 05-03
图片

1

踩在趋势的肩膀上俯瞰众生!

这就是这两年来我做投资研究的深度感悟。

还是以老巴为例。巴菲特自己说过,他只关注公司基本面和内在价值,所以,全球经济形势之类的宏观周期,他从不在意,也不关注。

那么,问题就来了:

他为什么从2018年开始,就一直在卖公司,并坚定持有现金?

他为什么要在2019年重仓日本?

这两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一个问题:

那就是面对急速转折的全球趋势,他是怎么做思考和抉择的?

所有人都知道,在2019年之前,他只买美国,比亚迪是在芒格执意之下买的,老巴一直都不看好,并且也在最近几年卖的差不多了。

但是从2018年之后的操作,让他不仅踩中了日本复苏的上涨趋势,还完美避开了这一波美股的巨大震荡。

然后舆论一片赞词:

股神真的是股神。

但大家都想多了。

他买日本并不是算定了日本会大涨;他卖美国,也不是算准了美国在今年会有一波大跌。

他虽然做了一辈子股神,但也没这个本事。

他踩中的是趋势。

2018年是全球巨变的发生元年。这一年,发生了大事?

2018年3月22日。这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总统备忘录,依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关税。

贸易战正式开打。

对于投资来说, 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宏观趋势变动了。你只要在做投资,你就必须严肃地应对。

巴菲特迅速行动,开始卖出美国,买入日本。

原因有几条:

其一,3月22日这一天起,意味着美国的上升周期到头了。

之前80年,美国赚的都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红利,美国是最大的收益国。

换句话说,只需要坚定的全仓持有美国,就是在获得全球经济增量的最大红利。

但从这一天起,这个红利到头了,或者说要快速地走下坡路了。

其二,减仓卖出美国,则就必须找到新的市场对冲。

那么,没有比日本更适合的了。它既和中美都是核心合作伙伴,又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又是西方法制,并且五大商社做的都是全世界的生意。

所以, 买五大商社,买的就是除美国之外的全球经济体系的红利。

这也是为什么他都90多了还要做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去夯实这个生意。

其实他是在为未来20年的全球趋势布局。

你看,他并非不研究宏观,不研究经济趋势,他只是在抓历史的关键时刻。

在全球规则不变时,一切宏观波动都只是局部震荡。

但是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真实发生,从而规则大变,甚至逆转时,意味着新的趋势、新的模式将随之形成。

没有人可以坐着不动地应对,因为这基本等于是坐以待毙!

2

以上这些,也正是破竹的存在价值!

谁能想到,转眼间破竹已经七周年了。

这七年是一个什么样的七年呢?

一步步从不起眼的米宅子品牌,走到了财经行业知识付费平台NO.1,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许多曾经的前辈平台逐渐销声匿迹;

从最开始只是米宅内部主编,到逐渐将一个个重磅经济学家和投资人囊括进来,最终形成百家争鸣的气象;

从最开始的房产知识付费平台,到逐渐完善投资内容架构,最终拓展成为全维度投资知识体系。

这就是七年来,破竹成就自己的三大路径。

有人问,破竹为何能成?

一直伴随破竹的客户,最深的体验可能是破竹的成长性。

这7年来,破竹在不断进化、不断自我变革,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从而带动了2000万注册用户、500万长期付费用户的认知更新。

气象学界有一个职业,叫做捉风者,后来这个名词被移植到投资行业,转指那些能看到趋势变化的人。

从破竹的成长中,你能完美的看到捉风者的影子———

根据周期轮转,根据宏观趋势变动,定向去找那些能站在趋势之上,带领大家往前跑的人。

这就是破竹的第一个秉性,一直让自己站在趋势之上。

所以才有了下面这张时间表:

2021年5月,签约马光远

2021年9月,签约管清友

2022年4月,签约吴小平

2023年6月,签约杨德龙

2023年9月,签约谭雅玲

2023年12月,签约潘向东

2024年1月,签约马红漫

2024年4月,签约温义飞

2024年9月,签约天行总

2025年1月,岛主(刘延锋)回归

2025年4月,签约海榕君

2025年4月,签约姚洋

在破竹的主要用户中,有这样几大群体:

中产家庭及高净值人群

大学教授、经济专家

券商、保险、金融行业从业者

企业高管、体制内从业人员

其他人群我都能理解,但大学教授和经济专家却让我很差异。

他们本身不就是在做知识分享的吗?

后来我问过几个人后才知道,他们看中的是破竹内容的实操框架。

也就是说,他们想知道,自己教的纯理论和实际操作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还有一个就是,他们觉得破竹的内容接地气,不虚。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另一件事,就是在7年前成立的时候,破竹曾经发布了四大军规:

不走浮于表面的“水货财经”

不做二次倒卖用户的“收割韭菜”

不请毫无信用背书的“江湖郎中”

不去复制粘贴的“搬运内容”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破竹放弃了很多网红经济学家,也放弃了很多挣钱的机会。

但也形成了破竹的第二个秉性——坚守长期主义。

当行业沉迷于「短平快」的流量套路时,破竹选择了一条「反效率」的道路;典型的案例局是,破竹的每一门新上线课程,都经历数月打磨。

当所有人都在追热点赚块钱,破竹选择了打造用户的系统化认知基建;典型的案例就是管清友的「财富人间」系列课程。

这门课将经济学原理融入房地产、股市、黄金等具体投资场景,形成「理论 - 案例 - 工具」的闭环体系。

当所有人都认为金融就是晦涩难懂时,破竹的解法是:

用「学术严谨性」打底,以「实战场景化」输出。

谭雅玲的《财富新密码》课程便是典型。这门课在2024年非常火,因为谭老师根据 2024 年汇率波动案例,手把手教用户制定跨境贸易避险策略。

所以,回顾破竹这七年——

因为站在趋势之上,所以破竹不仅自己完成了成长和脱变;也让500万付费用户不断在成长蜕变。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框架是永固的,就像巴菲特对自己的革命一样,他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框架。

所以,能让用户根据趋势及时更新自己的投资框架,这是破竹存在的核心价值。

又因为坚持坚持长期主义,并以实操和落地为标准,所以破竹的一切都是可以用时间来验证和检验的,这一点那500万付费客户最为明白。

如今,破竹已七年,真是时光荏苒,我在米宅也是第11年了。

写这篇稿子,也是需要给破竹做个总结。

更重要的是,要给一直关注米宅、关注破竹的粉丝们送一波超级福利。

我们邀请了破竹最知名的经济学家和投资专家来做分享,累计10+场干货直播,10+位行业大咖,价值3999元的直播课堂,本周限量免费开放。

适合所有人,无论是投资新手还是资深玩家,都能学有所得!

长按下方二维码,限时前200人免费入群,领取破竹七周年最强投资策略福利:

顶级经济学家投资策略框架

资深行业分析师研究报告

实战派技术大佬独家策略

破竹财经大咖直播免费名额

赢免单锦鲤、课程体验卡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