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东:如何看国际局势动荡下的资产市场?
上周三凌晨美国宣布对欧盟钢铝恢复25%关税后,德国DAX指数当天暴跌3.2%,整个欧洲股市三天蒸发1.8万亿欧元——这相当于把荷兰整个国家的GDP跌没了。
这时候同学们要问了:不是说全球经济在复苏吗?怎么突然就崩了?
根本原因在于,这次关税调整捅破了两个市场幻觉:一是所谓"欧美贸易休战"的假象,二是"通胀回落万事大吉"的误判。欧盟反手就对美国牛仔裤和威士忌加征35%关税,直接导致美国消费品巨头宝洁欧洲分公司下调全年利润指引。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关税战呈现出明显的新特征:从传统制造业向数字领域延伸。法国宣布对亚马逊等科技公司加征数字服务税,苹果公司随即表示可能调整欧洲数据中心建设计划。这种科技领域的互相伤害,才是市场最担心的灰犀牛。
面对乱局,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鲍威尔身上。但这次美联储的处境,就像同时被五把枪指着:
关税推升通胀压力(PPI环比上涨0.7%)
美债遭遇史诗级抛售(10年期收益率飙至4.5%)
科技股崩盘引发财富效应缩水(纳指三周跌去12%)
大选年政治压力(特朗普要求立刻降息)
美元流动性吃紧(隔夜逆回购规模跌破5000亿)
这时候鲍威尔的"平衡术"就显现出来了:3月FOMC既没降息也没缩表,但把国债赎回上限从250亿砍到50亿。这个"降维操作"既安抚了债市,又没违背抗通胀承诺,堪称教科书级的危机管理。
但真正的考验在4月1日——美国对华"对等关税"生效日。根据我们掌握的外资机构备忘录,目前华尔街正在做两套预案:如果中国反制力度温和,就加仓东南亚供应链概念股;如果冲突升级,则转投军工和黄金ETF。
转回国内市场,周末公布的3000亿特别国债细节值得划重点。这次政策设计明显吸取了2023年教训,构建起立体化防御体系:
产业防御:光刻胶、工业母机等"卡脖子"领域获专项支持
消费防御: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向县乡市场下沉
金融防御:设立2000亿平准基金稳定股市
最让我意外的是青岛出台的"购房补贴2.0"政策:不仅补贴购房款,连装修款都能抵税。这说明地方政府的工具箱正在升级,从单纯刺激转向全链条扶持。
站在当下这个关口,既要看到关税战带来的短期冲击,更要抓住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历史机遇。就像我们上周在闭门会上说的:危机二字,本就是危中有机。
所以,今天晚上7点,在破竹直播间,我们邀请了大家熟悉的潘向东老师为大家带来:
如何看国际局势动荡下的资产市场?
1、“关税风暴”进展缓慢,未来会如何演变?
2、美股、美债、美元、黄金未来如何走?
3、中国拉动内需的政策会否加码?关注点在哪?
4、国内股市、债市如何看?
长按图中二维码进群,获取直播通道。注:本文内容系编辑依据主讲人所提供的主题大纲编写而成,不代表主讲人的个人见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