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战逼停特朗普?一场罕见的联合绞杀
长期征集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
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
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
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把你的故事,发送到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叶檀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
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叶檀财经团队
如果只有一分钟生命,你会怎么过?
在动画短片《苍蝇一分钟的生命》里,导演为我们描绘了一场一分钟的生命悲歌。
小苍蝇从蛹中破壳而出的那一刻,便开始进入生命倒计时。它头顶着1分钟,也就是60秒的倒计时时钟,怎么也无法摆脱。
正在它彷徨无助的时候,一只生命末期的“老”苍蝇,带着遗憾和悲痛从天上掉了下来。
和老苍蝇一起陨落的还有一张生命清单,上面写着去世之前要做的事情。
拿到这张清单后,小苍蝇好像忽然明白了,原来自己和老苍蝇一样,都得赶在生命终结前,尽可能完成清单上的内容。

(图源:pixabay)
生命清单上都有什么呢?
叮咬一只浣熊,喝醉一次,和蜗牛来一场聚会,飞上最高的树,在空中看丛林,躲过一只鸟的袭击,跳伞,恋爱,繁衍后代,找到朋友。
做完上面的内容,小苍蝇一抬头,还剩20秒。
它拼命飞,希望更快完成清单。
接下来,是植树、休闲、唱歌、变得有创造力、最后的晚餐以及快乐……
最后十秒,还有三项未完成,分别是看星星、休息、出名。
可白天哪有星星呢?出名更是一种谵妄。
休息?小苍蝇哪敢休息。
嘀嗒嘀嗒滴,还剩三秒。
小苍蝇变得呼吸急促,不能自已,它感到绝望。
在生命最后一刻,小苍蝇哭了。这时候,一滴树脂滴了下来,包裹住了小苍蝇。
一瞬间,小苍蝇的时间凝固了,它在琥珀中获得了“永生”。
他看到了星星,得到了休息。
百年之后,人类发现了这颗内涵苍蝇的完美琥珀,它成了众人的焦点,在镁光灯下被世人瞩目。
小苍蝇成名了。
小苍蝇的一生,或许就是我们人类的写照。从出生开始,我们便踏入不同的人生序列。看着别人的人生,过自己的人生。
为什么要用别人的人生定义自己?为什么要把别人的人生清单,当成自己的人生清单?
兜兜转转,人生几何,既然从生到死,是必经之路,绕不开,逃不掉。或许,我们唯一能选择的就剩下,按照内心舒适的办法,度过这一生。

(图源:pixabay)
言归正传,进入本周的檀几条。
#01国家队倾巢而出,民间队同心协力,股市暂时稳住了
自从老川宣布所谓对等关税,全球市场陷入恐慌时刻,各国开启紧张的救市之旅。
泰国第一时间宣布禁止卖空,并将股票单日涨跌幅限制从±30%收紧至±15%。
这次措施收效不明显。4月8日,泰国假期后开盘第一天,股市遭遇重挫,大跌6.1%,创5年最大跌幅。
4月7日,印尼表示,将从4月8日开始大举干预国内市场,确保市场流动性。
市场同样不买账,4月8日当天,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暴跌接近8%。
韩国是救市老手,国内政局一动荡便救市。
韩国政府最新表态承诺提供100万亿韩元的流动性支持,暂停KOSPI市场的程序化交易卖单。韩国央行进一步表示,将在必要时采取可行的措施稳定市场。
经历了连续4天下跌之后,韩国股市4月8日收红,赢得了喘息之机。
相比于其他亚太地区市场,中国并没有出台限制性的措施,反而从国家队到企业队倾巢而出。
4月7日,A股市场出现明显的大资金护盘动作。
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4月7日多支宽基ETF集体放量,华泰柏瑞基金、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和嘉实基金旗下4只沪深300ETF的成交额较上一个交易日翻番。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成交额创近半年来单日新高,超240亿元。
收盘前,悬念揭晓。中央汇金公告,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
4月7日,除了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两大央企,也宣布买入ETF,增持央企股票。
中国诚通、中国国新较少揭起面纱,可以理解为央企的资本持有运营公司,据财新报道,2016年中国诚通和中国国新同时被确定为中央企业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
截至2024年9月末,中国诚通总资产规模达6248.25亿元;截至2024年底,中国国新资产总额达9800亿元。
据金融界报道,包括中央汇金在内的三大央企巨头合计管理资产规模超3万亿元。

(图源:pixabay)
4月8日,护盘行动仍在继续。
盘前,中央汇金表示,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将继续发挥好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有效平抑市场异常波动,该出手时将果断出手。
对于中央汇金的表态,新华社评论道:中央汇金明确了自己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金”作用。
2024年924之后,市场一直传言,要成立平准基金。近期,外媒还报道说,平准基金的细节已经在探讨。从中央汇金的自我定义来看,平准基金可能已经在运作,并不一定要走仪式感,宣个誓,广而告之。
汇金表态之后,央行表示: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并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央行提供无限弹药给中央汇金,用于增持指数基金,稳定市场,这已经是平准基金最强烈的背书了。
除了300指数,还有小盘指数,4月8日,国家队买入中小盘指数激活市场热情。
据上证报的报道,4月8日,多支中小盘ETF成交量创历史纪录,且远高于上一个交易日成交量。其中,南方中证1000ETF成交额为137.3亿元,远超上一个交易日32.92亿元的成交额,创历史新高;华夏中证1000ETF成交额为81.49亿元,广发中证1000ETF成交额为56.63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据财新4月9日的报道,仅4月7日、8日两天,国家队就净买入股票型ETF 1755亿元。
除了中央汇金,社保、险资也在积极买入。4月8日,社保基金表示,近日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近期将继续增持。在积极开展股票投资的同时实现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同一天,中国太保公告:做市场真正的耐心资本,已于4月7日增持了宽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产品。
为了进一步打开险资的弹药库,政策即时改变。4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上调(险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
国有企业、行业龙头在增持自家股票。
4月8日,国资委表示,大力支持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中石油、中石化、茅台、伊利、宁德时代、国泰君安等企业纷纷宣布回购。
回购潮一触即发。据新浪财经,截至4月8日,已有逾百家公司宣布了回购与增持计划,累计金额已超过100亿元。
股市似已暂时稳住。4月8日,经济观察报甚至撰文《稳住A股后,我们还应该做什么》。

(图源:pixabay)
除了A股,还有港股,稳定中国市场两者缺一不可。
随着港股下跌,南下资金买入速度越来越快。4月3日,买入287亿港元,4月7日买入153亿港元,4月8日,买入236亿港元,4月9日净买入355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南下资金完全不被市场恐慌所影响。
不仅国家队,4月7号开始,民间资金也在大举进入,按照投资人的说法,那两天不管是金融街还是陆家嘴,大家同仇敌忾,前所未有的团结。到周四周五形势稳定,资金陆续退出。
4月8日,据新华社消息,总理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话时表示,中国今年的宏观政策充分考虑了各种不确定因素,也有充足的储备政策工具,完全能够对冲外部不利影响,对自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充满信心。
政策工具箱弹药充足,随时待命。
4月10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中国高级领导层准备举行会议,讨论额外经济刺激措施。这场临时会议将重点讨论住房、消费支出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支持措施。此外,包括金融监管机构在内的其他政府机构,也会召开会议,讨论提振经济和稳定市场的措施。
中国促进内需方兴未艾。
#02当苹果开始抢苹果,到美货船从狂奔到突然停止
相比于金融市场的动荡,货物贸易同样在经历大恐慌。
4月8日,界面新闻援引《印度时报》报道表示,3月27日到29日,5架满载iPhone和其他产品的货机从印度起飞,直抵美国。这是苹果为规避美国4月5日生效的10%“对等关税”而采取的紧急行动。
苹果供应链总监在内部会议上直言:“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每延迟一天,美国仓库就会损失800万美元。” 苹果美国仓库目前已储备超150亿美元的iPhone库存,相当于2024年第四季度美国市场销量的3倍。

(图源:pixabay)
苹果抢苹果,关税惹的祸。
据新浪财经报道,如果美国4月9日加税,印度生产的iPhone,每部成本将增加120-420美元,相当于其售价的15%~26%。
如果苹果提高售价对冲关税,可能会导致销量下滑,影响利润。据巴克莱分析师的测算,苹果提高价格,可能会导致公司每股盈利下降15%。
除了提高售价,想要保住利润,苹果还可以给供应商施压。据中国蓝新闻4月7日的报道,知名苹果记者Mark Gurman表示,随着新关税政策的到来,苹果在积极调整对策,推动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更优惠的价格,以此降低成本。
受多重因素的影响,A股市场苹果产业链连续大跌,龙头公司跌幅均在30%以上。
苹果产业链受到多大冲击?
据证券时报4月8日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座谈会,邀请歌尔股份、领益智造等苹果产业链公司座谈,听取应对美加征关税的举措及建议。
在公开交流平台上,4月8日晚间,歌尔股份 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消费电子行业出口中较多采用FOB等条款,进口环节关税一般由进口商承担,因此相关关税政策的直接影响较为有限。
考虑到苹果受到冲击不小,和供应商之间的默契有变化的可能,投资者先跑为上。
作为美国本土企业,苹果公司游说能力数一数二,且承诺会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如果苹果都不能得到豁免,关税风险可想而知。
苹果最准分析师郭明錤在X上发推也说,如果苹果都不行,谁行?
美国许多企业都在快马加鞭从中国抢购商品,希望赶在4月9日之前拉回美国。
4月8日,据财新报道,美国籍货轮“布什总统"号满载7000多个集装箱驶离上海港,其离开长江口时的航速高达15节。此前,该船从美国奥克兰港驶往中国的航程中,曾在太平洋上一度以20节航速(约37公里/时)行驶,远超普通集装箱船10-12节的经济航速。这让该船仅用17天时间就跨越了太平洋抵达中国海域。
如此奔命,就是为了赶在关税生效的时间节点。
财新在报道中援引一名中远海控人士的话,“现在我们美国线的船装货都是能上尽上,以前考虑安全因素,船舶装载率一般是96%-97%,现在都是100%满载出运。”
另一货代人士表示,目前信息面很乱,各方解读也各有不同,其得到的消息是只要4月9日前装上船或者飞机的货物,应该可以获得关税豁免。

(图源:pixabay)
但情况已经变化,货船的时间仿佛突然停止。
专业公众号江海云航4月11号披露,一家全球排名前五的超大型货代公司负责人透露:“目前,中国输往美国的货物中约35%至40%已经暂停出货,越南输美货物也有超过三成停止发货,跨境电商业务量甚至遭腰斩50%以上。”
同一天,中国船检报道,由ONE、HMM和阳明海运组成的集装箱联盟“Premier Alliance”决定,暂停原定于下月开通的跨太平洋至美国货运航线。
赶在关税生效前储存货物,是短期对冲。但库存早晚会卖光,如果美国本土产能跟不上,非中国地区的商品协调不好,承受高物价的主要是美国消费者,而国内商品过多,价格大概率下跌。
4月11日,美国海关发布警报,告知用户其用于豁免货运关税的系统出现故障。这意味着,美国政府暂时无法征收关税,引发了人们对美国海关跟上关税调整节奏能力的质疑。
各家公司在行动,截止周六的消息,芯片被囤积,各种涨价,垮境电商temu在欧洲签订协议,也有公司得到可能是从中国转移过去的订单。
据韩联社报道,4月8日,韩国船企三星重工宣布获得1家大洋洲船东的4艘原油运输船订单,总价值为4778亿韩元,计划2028年12月前陆续交付。
看来,建立一套绕开美国的产业链和销售链势在必行。

(图源:pixabay)
#03老川被美债吓怕临时改口,美债大炸弹,风险远未过去
就在全世界都以为,世界将在贸易争端上越陷越深的时候。
老川又又又改口了。据上海证券报报道,美东时间4月9日美股盘中,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已授权对部分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停措施,在此期间大幅降低关税至10%。
暂停关税的消息一出,全世界股市大涨,商品也跟着大幅反弹。
关税生效仅仅几个小时就改口,世界一脸茫然,老川自己人手足无措。
据华尔街见闻4月10日报道,美国贸易代表Jamieson Greer在国会听证会上为特朗普关税辩护,却在中途被告知总统已突然决定暂缓部分关税。民主党众议员Horsford直言不讳地指出:“看起来你的老板刚刚从你脚下抽掉了地毯……没有任何战略,你三秒钟前才知道,坐在这里,我们都看到了”。
民主党议员还说,是中国的回击导致老川突然改口。
老川自己的回应是,如果这里有一堵墙,我要穿过它,却无法穿过,那就得绕道走,甚至翻过它。
这堵墙是什么?众说纷纭。
除了中国回击之外,各界焦点放在美国国债上。4月7日,日经中文网报道,10年期、3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上升,这可能是市场抛售所致。
4月8日,第一财经报道,多个期限的美债收益率创下多年来最大单日涨幅。其中,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4月7日大幅拉升逾18个基点,创下自2022年9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则上涨21个基点,创下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波动。
即使是最短期的债券,比如6月利率合约,也出现了波幅达到50个基点的定价波动,是其通常2~3个基点定价波动的15倍。
如此巨大的波动,历史上仅出现过三次。
第一次是2008年1月23日,金融危机时代。第二次是2016 年11月9日特朗普第一次赢得美国大选后的第二天。第三次就是2025年4月7日。
美国财经网站Zerohedge声称,中国抛售了约500亿美元的国债。
从美债波动的时点来看,4月4日到4月5日,也就是老川说10%的关税生效开始之时,突然产生异动。且连续三天飙升。这三天,美国股债汇三杀,这样的剧本,中国之前拿过,清楚有多难受。
如此精准的打击,似乎来自于受害者的报复。
除了中国之外,日本也被怀疑大量抛售美债。4月9日,美国福克斯等媒体报道称,日本抛售美国债券是老川改变贸易政策的主要原因。华尔街见闻也援引外媒报道,称日本正在出售美债以提高流动性。
4月9日,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公开回应:日本管理美国国债持仓是为了以防将来进行汇率干预的需要。而不是关税反制的工具。
站在美国的角度,无论何种目的都伤害了美国。
除了主权国家,大量市场参与者共同参与绞杀美债的棋局。据第一财经援引西太平洋银行等外资机构的分析称美债收益率变化,可能与对冲基金大举平仓利差套利交易有关。
据机构的统计,对冲基金确实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空头头寸。
在老川暂缓关税之后,美债短期有平静的迹象,不过中长期来看,这个雷始终悬挂在美国头上。
分析者燕十三认为,美债现在成了全市场看空的资产,买盘压根托不住,光6月份就有6万亿美债到期,今年总共有9.2万亿,都是疫情期间借的,海外主权基金和各国央行看着老川折腾,更不敢买。
到时候要么提高利息,要么债券价格跌得够多,要么强制各国去买,用关税来换,但这会加剧美国金融恐慌,各国不一定肯买。因为如果美元短时间内跌太快,亏太多,按着头估计也没人买。
截止4月12日的一周,很多持有美债的海外套利机构,不加杠杆的话,一周就亏了近6%,日本那家使用60倍杠杆的对冲基金,自然扛不住。这样的亏损做啥贸易都赚不回来,哪怕考虑到套息的补贴,也得亏2.5%以上。

(图源:pixabay)
如果让联储买,就成为变相的货币宽松,老川加关税推高通胀,让宽松变得几乎不可能。
目前美国的债务净利息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3%,这是历史级别的高位,老川接手拜登留下的烂摊子,想要快速解决,是不可能的,但又不得不收拾。
目前来看,3%是美国自己判断的债务红线,必须卡住。而对其他国家来说,3%可能也是一条美元体系预警线,是不信任的窗户纸。
疫情期间,美国发行了大量短期债券,目前老川想用长期、超长期进行置换,问题是没有接盘侠。近期精准打击10年期、30年期美国国债,似乎是有意让美国长短置换算盘落空。
今年到期的9万亿美债是明晃晃的靶子,整个美元资产亚历山大。
国内资本市场上,对做空者从来是有道德审判的。在美国,做空没什么心理包袱。
据财联社4月9日的消息,在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导致美国股市暴跌超过10%之后,押注股价下跌的交易员在短短六个交易日内已获利1590亿美元。
根据S3 Partners LLC的数据,自特朗普宣布全面征收关税以来,美股出现了自2022年以来最大的跌幅,做空追踪标普500指数的ETF(代码SPY)成为在此期间最赚钱的空头押注。S3预测分析董事总经理Ihor Dusaniwsky表示,整体而言,在此次回调中无论做空哪个板块都获利颇丰,81%的空头交易实现盈利,按金额计算更高达97%的空头仓位获利。
近期有传言,老川身边的亲朋好友,是本轮做空美国的大赢家。
4月10日,暂停关税前,老川公开发表内容说,这是伟大的时刻,赶紧买!
还真有不少资金,在老川发消息之前买入。据华尔街见闻4月10日消息,在特朗普发布前,有交易者大量买入当天到期的SPY 509看涨期权。
这些期权在短短一小时内暴涨了2100%,交易时机之精准令人难以相信是巧合。考虑到当天早上这些期权的隐含波动率(IV)非常高(IVR约为82),这种大规模买入行为完全违背风险管理原则,除非交易者确信市场即将上涨。
目前,美国不少国会议员公开呼吁调查内幕交易。
此前民主党大佬佩洛西长期有内幕交易的嫌疑,但不了了之,美国的法律底线,显得很低。

(图源:pixabay)
#04黄金是最稳定的资产
尽管黄金涨幅已经不小,仍然成为最好的避风港。在短期流动性冲击后,黄金再次站上3100。
作为买卖黄金的高手,中国外管局公布的数据强化了黄金的价值。
4月7日,外管局公布,截至3月末,中国黄金储备规模达到7370万盎司,较2月末增长9万盎司,连续第五个月增持黄金。
黄金价格在中国官方增持期间表现亮眼,屡屡创出新高。
3000美元的黄金贵么?看从哪个角度理解。
包括美国精英在内,全世界有一个共识,美国债台高筑,积重难返。美国想要尽快解决债务问题,选择了贸易路线,但会加速其他地区对美元体系的不信任。
3月31日,中国社保基金会副理事长会见了世界黄金协会首席执行,双方就黄金投资前景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在放宽险资购买黄金的限制后,社保基金可能也会加入购买黄金的队伍中来。
在欧洲,希望把黄金等实物资产转到欧洲的人越来越多。4月8日,据格隆汇的消息,泛欧交易所首席执行官 Stephane Boujnah 表示,一些欧洲投资者对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感到不安,他们开始将黄金撤出美国。
某种程度上,增持黄金,也是对美元体系的一种冲击,因为人们必须放弃其他美元资产。

(图源:pixabay)
#05央行允许人民币贬值?
尽管讨论不多,但悄然之间,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在7.4附近徘徊。4月8日和4月9日,离岸人民币汇率更是连续两天跌破7.4。
人民币走弱,以美元指数不强为背景,这样的变化,被不少人看作央行对人民币有新态度。
据英为财经等媒体报道,为了抵销贸易冲击,央行似乎慢慢放松了对人民币汇率的容忍度。
4月8日,央行将人民币中间价设定在7.2038,为去年9月以来的最弱水平。这是自特朗普去年11月当选美国总统以来,首次中间价跌破7.2,这一水平被投资者视为官方对管理货币态度的“软红线"。
过去我们常说,看人民币强弱除了要看美元,还要看欧元、日元以及一揽子货币。
最近,人民币对欧元快速贬值。2025年2月,欧元兑人民币在7.4的水平,如今已经飙高到8以上。
对一揽子货币同样在缓慢贬值。2025年年初,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一度接近103,是三年来新高,但最新数字回落到98.7,创2024年11月,也就是特朗普当选来最低。
人民币究竟会走向何处?非常难判断,历来预判人民币单向贬值或升值,结果都非常差。
目前,外资机构预期很混乱,富国银行预计人民币两个月内可能最多贬值15%,华尔街投行杰富瑞则预测,可能贬值30%。
考虑到中国当前对资本稳定性的要求比较高,对全球贸易来说,最大的贸易国货币贬值太多,无助于缓解贸易紧张,反而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有机构认为,人民币贬值幅度不会太大。比如,麦格理集团就认为,人民币大幅贬值超过10%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除了对汇率稳定的偏好外,北京还希望在这一动荡时期被视为全球稳定力量。

(图源:pixabay)
就在人们担心人民币贬值的时候,4月9日,离岸人民币就开始大涨,一次性涨回7.4以内。
4月10日,人民币趁美元走弱,进一步扩大涨幅,回到7.3附近。
还是央行那句老生常谈,不要单边押注人民币汇率,不然后果很严重。
尽管局势很复杂,但对中国来说,办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继续对外开放,尽快提振内需,全面发展科技,这些话,必须实实在在落地。
4月8日,由李飞飞联合领导的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Stanford HAI)发布了《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结果显示,中美AI模型性能差距从2023年的两位数缩小至2024年近乎持平。
坚守,就对了。
#06连病患都遭关税冲击,放松是最好的良药
4月8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称美国将对药品征收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6天前美国公布“对等关税”措施之时,药品还在美国加征关税的豁免名单之列,受影响的主要是医用耗材、敷料、医疗设备及其零部件、康复用品。
这两天在国外医院工作的朋友告知,关税对医药产业链造成了冲击,远不止于药。
4月9日,生物医药股几乎全线走弱,恒生医药ETF一度跌超6%。
美国豁免的原料药严重依赖中国。4月12日,南方周末发表分析文章《145%:关税战波及药品,产业链恐生变》,指出2024年中国原料药进出口总额538亿美元,出口额429.8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原料药45.2亿美元,同比增长12.0%。
美国是中国原料药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印度,美国市场约95%的布洛芬、91%的氢羟肾上腺皮质素、70%的对乙酰氨基酚,以及40%以上的青霉素和肝素原料药依赖中国。
2020年,美国食药监局披露,美国仅20%的原料药为本国自主生产,80%来自海外。
反过来看,科研与数据、器材等方面的封锁不利于中国一些企业,尤其是大型仿制药企业。患者群体正在自学,有糖尿病患者仔细翻阅包装和说明书:储药器是美国产的,管路产自墨西哥,速效胰岛素是国内工厂生产,关税会提高多少费用,储备如何。
可见美关税战毫无底线,此前,拯救生命的药品向来是贸易壁垒的避风港。世界贸易组织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制定了多项协定,试图让制药行业免受关税的影响,提高药品可及性,发生公共健康危机时实施药品强制许可,尊重和保护生命基本权利。
现在,中国的创新药到底如何将浮出水面,中国的药品产量和质量也将遭遇检验。对于患者来说,可以尝试多途径获得,快乐而放松的心情,永远是最好的良药。
风暴总会过去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 END --
叶檀财经矩阵号
声明:近期,不少人以叶檀财经的名义,或xx叶檀、叶檀xx等名义,在各大平台售卖和股市相关的课程,进行和股市相关的直播。在此,我们声明,任何和股市相关的直播、课程,均与叶檀财经无关,也没有得到叶檀财经或叶檀本人的授权,认可。叶檀财经运营并管理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有且仅有叶檀财经、叶檀暖人生、叶檀聊人生、半间白云、叶檀说、檀谈人生,抖音号叶檀财经、檀姐姐暖人生,小红书号叶檀财经,快手号叶檀财经,头条号叶檀财经,百家号叶檀,请用户认准上述账号。但凡与上述微信账号不一致的公众号均非叶檀财经负责运营管理,叶檀财经和叶檀对其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放松心情,把学习和享受贯穿在悠长的人生中,让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快乐。作者:叶檀财经团队 编辑:旦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叶檀财经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咨询合作,请联系微信13818756019(商务微信)喜欢请您点个赞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