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少年,粉丝2000万,年入过亿
他是初中沉迷游戏沦为“学渣”的网瘾少年,曾让无数老师摇头,差点连职高也考不上,如今却全网坐拥千万粉丝,年营收过亿。
这个95后青年,凭什么让全网年轻人疯狂?
前段时间,一年一度的B站百大UP主(视频创作者)盛典落下帷幕,潘天鸿也顺利拿下了他人生中的第六座百大奖杯。
影视飓风的创始人潘天鸿,网友们更熟悉的是其英文名字Tim
不久前,一场关于"视频平台画质变糊"的讨论席卷全网。这场风波的源头,正是影视飓风发布的视频《清晰度不如4年前!视频变糊是你的错觉吗》。
虽然视频最终被下架,但这位敢于直面平台、揭露行业潜规则的创作者潘天鸿(Tim),却让更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
很少人听说过潘天鸿的名字,但很多人都看过他拍摄的视频。
他们耗费30天,用无人机扫描河南老君山和湖北武当山,用10000张图片复刻出世界文化遗产云顶天宫;
飞了大半个地球只为拍摄《山海经》记载的上古神兽;
辗转多地勘查,拜访学者求识,苦苦等候十多天,只为呼吁更多的人保护长江江豚。
他的视频不仅有科技内涵,还包含了人文温度。
当一位截肢的粉丝许下奔跑的心愿,他们花费巨额成本,耗时数月,用特效制作出这位粉丝的身体和双腿,让他在视频中奔跑了起来,真正诠释了科技向善。
在过去的两年里,他的账号“影视飓风”不止一次地整大活。
看完他不计成本的整活,网友们开始怀疑——莫非他就是传说中的“富二代”?
一时间,互联网上出现了许多关于他的传说,最著名的一条是,他是“圆通之子”。
关于这点,Tim也不装了,直接摊牌。
他的父亲虽然不是圆通真正的老板,但自从2019年开始,的确担任着圆通总裁一职。
Tim的父亲潘水苗
他的确是个富二代,但却是个“不继承家产”的富二代。
父亲对这个网瘾儿子,一分钱都不会多给。
所谓的“钞能力”,都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拼出来的。
这个29岁的年轻人取得今天的成绩,靠的不是拼爹,而是自己的血汗与泪水。
他的故事,远不止是一个“富二代”的奋斗史。
Tim出身优渥,但小时候的他,疯狂地迷恋电子游戏,为了打游戏甚至逃课不去上学。
初中时,他时常一连打上好几天的游戏,给他爸气得直跳脚。
Tim回忆他小时候的爱好,除了拍视频就是打游戏
照当时Tim的表现,别说考不上普通高中了,就连上个职高也很勉强。
父母当即决定,还是把这个不争气的娃送去国外“镀层金”吧。
于是十几岁的Tim,独自来到了英国著名的爱德华国王学校。
爱德华国王学校
父母每个月只给他最基本的生活费,且卡得非常紧,不会给他多余的钱。
Tim是学校里唯一的中国人,他生性腼腆,还有些自卑。
刚开学的时候,他连被子都没有分到,因为羞于跟老师开口,最开始的两周时间,竟然一直睡在光溜溜的床上。
在人高马大的英国小伙面前,Tim一直是班里最不合群的那个,性格上的内向沉闷,让他曾数次遭到同学的霸凌。
高中时代的Tim
他想找人诉说,却无人开口,想出去转转,却无玩伴,迷茫、困顿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他以自己曾经玩过的游戏为灵感,在贴吧上用“_哈拉菩萨”为笔名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写作,在这里,他不必为现实生活而烦忧。
Tim曾经以“_哈拉菩萨”为网名
有了前进的目标,Tim表现出了近乎疯狂的自律。
他以每天8000字的更新频率连续写了两年小说,共码了140万个字。
这时,他才惊觉:原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如此快乐。
这部叫《传承》的游戏同人文在贴吧有不少拥趸,但后来,这部小说烂尾了。
无数网友在线催更,但他依旧没有回来。
因为他找到了更加热爱的事业——拍摄视频。
Tim的视频拍摄生涯同样起始于高中时代。他之前除了写小说,还偶尔画漫画,想象力挺丰富,所以拍摄视频时花活也特别多。
因为从小对数码产品的热爱,促使他开始尝试拍摄和剪辑视频,并逐渐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作品。
这些作品虽然初期并不成熟,但却得到了一些网友的认可和支持。
Tim高中时代拍摄的视频,已经开始“整活”了
看着账号的600多个粉丝,Tim考虑:是时候给账号起个狂拽炫酷的名字了。
他绞尽脑汁,分别想了“影视龙卷风”、“影视狂暴”,始终觉得差点意思。
眼看方向越来越跑偏,最后他灵光一闪,确定下来“影视飓风”这个名字。
影视飓风logo最初的设计稿
Tim是一个找到目标就会付出全部努力的人,不管是写小说还是做视频,他始终拿出120%的精力做好自己热爱的事情。
即使前期他的视频观看数据并不理想,可他依旧每天花费十几个小时在视频制作上。
等Tim高中放暑假回国的时候,父亲建议他说:既然这么热爱拍视频,索性成立一家专门的公司吧。
Tim虽然毫无创业经验,但还是同意了:既然是决定做一辈子的事,不如把爱好变成自己的事业。
2016年8月,Tim注册成立了一家叫“星奥传媒”的公司,“星”代表星辰大海,“奥”代表奥斯卡,都是他平生最大的梦想。
和“影视龙卷风”、“影视狂暴”一样,都带有少年特有的执着与中二气质。
不过,这种精神,正是他成功的关键。
起初,Tim做视频完全是为爱发电,他经常自掏腰包购买一些昂贵的数码产品进行开箱、评测。
可说一千道一万,创业还是为了挣钱。
在那个“厂商恰饭”还不是主流的年代,Tim已经开始思考该如何搞钱了。
他做过不少大胆的尝试,譬如从父亲那里借了8000块钱,尝试在网上卖桃子。
结果钱没赚到,还倒贴了1000块。
Tim通过互联网卖桃子
创业初期就开门不利,但Tim从未放弃过视频拍摄这件事情。
看到来自天南海北的网友在他的视频下友好互动,在网络平台上,他不再感到自己孑然一身,有许多与他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愿意一起与他探讨,一起无限进步。
那个曾经迷茫的少年,坚信自己走向了正确的道路。
不久之后,他和厂商开展合作,推出了一款叫“飓风灯一号”的补光灯产品,因为性价比很高,产品在摄影圈里居然卖得不错。
飓风灯一号
Tim算是尝到了甜头——但只是一点点,彼时的他依旧处于“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危险境地。
等他大学毕业时,父亲再次把选择的自由交给了他:要么去美国继续深造,要么干脆回国创业。
Tim想都没想,选择了回国,而这次选择,给他的人生走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