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了解>> 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米宅

米宅

(218048)个赞

(1065)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各省市“新春第一会”,集中释放了什么积极信号?

作者: 米宅 | 03-07

1

最近一周,各省市纷纷召开“新春第一会”,意在开年提振士气。汇总各地会议内容,会发现无论是上海、深圳还是辽宁,都聚焦于两个关键词:营商环境和房地产。营商环境方面,重点在于优化;而房地产方面,则力求企稳回升,尽快恢复。今天咱们就结合这领导们开会讲的这两个关键词,讲点咱们老百姓该怎么和咱们自己的日子结合起来。首先,有一点需要明确,即每个地方的商业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当地市政府的“提款机”。目前一共有124家城市商业银行,像锦州银行、鞍山银行、本溪银行、葫芦岛银行、汉口银行、郑州银行等等,都是各个地方政府的“提款机”所有股份制银行就是某一个省的“取款机”。比如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北京华夏银行。而中农工建就是中央的“提款机”。所以,就中央发的债叫国债,主要的购买大户就是中农工建四大行。同理,地方发的地方债或者城投债,主要是地方商业银行买。总之,所有的债券归根到底都是银行买。那银行用什么钱去买呢?首当其冲,就是居民存款。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所有的居民存款加起来,至少三分之二已经亏掉了。为什么?截至到2024年12月,中国居民存款各种全部加起来是152.25W亿,人均存款已突破10万元。而目前所有城投债,即城投债+地方隐形债,总共的债务规模99W亿。这就等于今天放在银行里面的所有存款差不多亏掉了三分之二。你甚至可以粗暴地理解,事实上很多地方银行已经破产了。这就解释了之前大家的几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炒 A 股都要去炒小盘垃圾股?为什么海外财团资金不买咱们的银行股?为什么每一次A 股救市的时候银行股都大涨,但基金就是不买?为什么,根源就在这里。目前在网上可查的已经有十家地方银行发生了信用崩塌。这就相当于这个城市的信用出了问题。你想“提款机”都跑了,这个城市还有什么信用呢。谁敢来投资,它的工程谁敢接?大家知道有一个词叫B2G,就是企业从政府获得合同的过程。以前国央企的项目大家都抢着去做。现在国央企送项目,都没有人敢接,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拿不到钱。地方没钱。截止到24年6月全国已经100多个地方政府,被列入这个失信黑名单了。其中包括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核心区等。有的地方上榜不止一次,“上榜”主要原因就是拖欠工程款。如果一个城市或者地区被列入失信黑名单后,那它的许多工作是无法开展。比如招商引资、基础建设、资金周转等等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这就是信用塌掉了。你这个社会组织能力就接近瘫痪了。那你整个系统越走越慢,经济能有活力吗?

2

所以现在有一点是共识,就是你不解决债的问题,你这个社会就越跑越慢。说到底就是债总是要有人还的,没看见不代表它不存在。因为不解决它,它会直接导致经济发展减速,这一点是任何人都无法反驳的。经济增速确实在逐年下降,失业率也已经不公布了,生意一年比一年难做。那债怎么还呢?我们之前文章里写过城投债爆的导火索,就是房地产“垮了”。这其实和过去房地产的发展模式有关。过去房地产发展的驱动力就是疯狂造新区,而新区前期就是先圈了一块地,然后大量投钱,修路、修地铁、建学校、盖医院、建广场、修公园、挖湖等等,最终这些前期投入的资金主要来源就是地方银行的融资借贷,那怎么把这些钱赚回来还上呢?拍住宅用地。其实整个新区所有收入就靠最后那几块住宅用地。但现在的情况是前期钱都投下去了,房地产“垮了”。前期投入收不回,旧债该还不上,所以到处都是坏账。所以债的根源还是在于房地产。1月底大摩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说过一个观点,他讲全世界房地产经历这种大起大落的周期,并不是中国只此一家的,很多国家都有过类似的阶段。但是绝大部分的国家,像美国、丹麦、芬兰、爱尔兰等等,经历4~5年的调整周期,就进入了新常态,房地产不再是拖累了,那只有日本呢,是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调整。他说之所以会有这个区别主要在于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是否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处置风险的责任。他说现在的关键是需要中央政府出钱。可是现在的问题是,中央政府花这个钱去买卖不出去的商品房,从谁手上买,什么价格买,会不会反而让过去多年无序扩张的开发商解套了?他讲其实像美国08年底09年初推出救助银行的方案,以及2013—16年欧洲央行推出的救助核心资产的方案,他们都摒弃了这些救不救的争论。因为如果一直争辩,如果现在去买,便宜了这帮过去无序扩张的企业,最终呢,可能是整体的金融风险以及社会风险蔓延开来。坦白说他讲得是有道理的。因为你这个从这个道义上讲,确实不应该便宜了这些无序扩展的开发商,但你从另一个角度,开发商他不是主角啊,只能说是个坏配角吧,说好听点是他们钻空子,说不好听那还不是为虎作伥。

3

现在的情况是中国这次房地产调整,主要的五项指标跌了百分之六七十。如果再跌,那整个老百姓的住房体系就会崩盘,各种房企现在敢直接给你破产,那他们手里的债务就是银行的坏账。而房地产又是一个拉动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的一个支柱产业。它如果负增长时间过长,跟房地产有关的制造业有四十多个行业,比如基建、家电及建筑行业,各种各样的产业都会衰退。同时房地产也承载着很大的就业面,它这一直接死给你看,至少减少几千万农民工、建筑工人的就业。所以从去年9月24日政治局开会以后, 各种在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里都在讲救市措施。目前主要措施是收储。因为本场房地产危机关键是产能过剩,差不多有20亿平方米的新房库存,这个库存至少会带出10万亿的现金流回不来。而现在房价是比其高峰期的价格打了6折,也就是说现在打6折的情况下,可以低价买10亿甚至20亿平方米,把库存变成国家储备的国有产权的房屋,给老百姓做公房。对比香港有50%,新加坡有70%住房比例是公屋,而一般的国家会有20-25%。我们因为过去这些年房地产发展太迅猛,使得政府手中的保障房只占居民的需要的总量的5%。所以现在正好利用这一次房地产出清,把2亿人的公租房补充一下。现在还有一个好处是,不用担心便宜任何开发商。因为租赁给老百姓做公租房,每个月的租金差不多打6折。现在收储也是打6折,所以投入产出是平衡的。同时政府打了6折买的房,也可以把这笔租金作为资产组合包在资本市场上发债券,然后这个债券是可以有4%左右的利息收入的。老百姓现在一百多万亿存款,利息是1.8%。那么老百姓是愿意买政府债券。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是,开发商的库存能打六折卖,那普通老百姓手里的房子能打六折卖吗?我们现在搞了个圈子,38.8元服务一年,也可9.9元,体验三个月,不满意随时退圈退款,下方识别加入即可!圈子内有互动,有随笔,有直播,很多不方便公开的一些结论分析,会在圈子里分享。将有以下人员为您服务——米宅核心团队,米宅创始人米公子、米诺基金操盘手马博、知名地产财经媒体人龙猫、房产投资人大白、宏观研究员乔妹、前中国知名大V资配主管慧净、前知名上市公司交易部策略分析师和卿等等。

图片

★提醒:下单的朋友请务必留下正确的手机号码,并且留意接听来电。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