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广告(活动详情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交流探讨,
在这近两年,“底层逻辑”这一术语颇为火热。经商者论及商业逻辑,上班族谈及团队逻辑,就连交易居然也有“底层逻辑”了……
交易方面的底层逻辑包括:其一,下单之前务必仔细探究走势,领会主力的动向与意图;其二,要精准地找准时机,倘若不知其中利害,应当多看少动;其三,心态或许会乱,但原则决不能变,任何时刻都需规避侥幸心理。
实际上,真正的底层逻辑究竟为何,我们不妨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其一,金融市场最为本质的博弈关系构筑于何种基点之上?
答:多空双方围绕利益展开争夺,通过某些市场行为(诸如趋势、黑天鹅事件)来收割对方,方可满足自身最为原始的利润需求。震荡能否致使对方爆仓?短线小单边可否逼仓,迫使对手割肉认输?反转形成的时间和位置倘若并非出乎意料,又怎能套住大部分人?因而酝酿并催生具有极端烈度的趋势,方为波动的本质所在!
其二,如何促使市场形成既明晰又强劲的单边趋势呢?
答:凭借清晰的市场结构引导预期生成,再以明确的趋势信号引爆市场预期,其后观望的参与者犹如“江河入海”一般,共同助推趋势升温,最终击鼓传花,吸引众多后知后觉的倒霉蛋投身其中。
其三,缘何市场走势的变化对于普通人而言,难以捉摸?
答:博弈的本质在于收割——少数人的盈利契机建立在大部分人的认知偏差之上。所以必然要有漫长的酝酿时长,方能消磨掉大部分散户的耐心与关注度,令他们对趋势的启动猝不及防。最佳情形是初期先拉出两根大阳 K,使得散户一方面懊悔未能上车,另一方面又急切却不敢追单,而后拉至阻力位,速度稍缓留出些许时间供他们高位追单。最后在尾部,也要出现连续大 K,营造出“趋势强劲”的表象,维系他们的狂热情绪,在趋势反转之前牢牢困住他们手中的持仓,方能借助下跌反向逼仓。
所以,利润的增长点,构建于市场走势和群体情绪的不匹配之上:有耐心的收割没耐心的,严谨的收割不严谨的,相信逻辑的收割依赖直觉的……明晰了这些,底层逻辑于我们而言便不再是虚无缥缈之物,而是促使我们从利用市场最为本质的规律起始,延展而出相适配的判断方法和交易模式。换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讲,系统、策略的存在仅有一个目的:其一,遵循一个市场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规律,此规律须契合竞争博弈的基本原则,并且要满足场内资金重新分配的核心需求。其二,要通过系统规则确立“基点”,形成观察体系,确立对、错观念,以固化我们的交易观,倒逼自己坚定不移地遵循这个规律行事,避免动作变形,偏离主线,陷入散户思维之中。
交易之难,并非在于已然清晰明了的市场环境中作出判断,恰似饭与筷子已置于眼前,进食又何难之有?实则不然。其真正之难,在于多数人认知匮乏,仅知晓方法却无时间观念,难以在漫长的等待中维持耐心。这并非是赌图形能否成立的问题,而是能否做到等候图形酝酿完备,打破既有格局产生变化的问题。
譬如,做交易并非是饭至嘴边如何进食的问题,而是得忍耐饥饿,先去劈柴、烧灶、洗菜、做饭,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方能享用一口热饭。其间但凡有一个步骤出错,不是将饭做成夹生,便是火候过度致使干硬难咽。
故而,底层逻辑乃是我们对于市场规律最为本质的理解,而后方能依据其特点,归结出一套有效且适配的交易方法,自下而上。从对市场规律的理解,规划预期起爆的关键位置,再思考如何在启动之际通过信号的设定,于第一时间获取优势建仓点位,在趋势最为强劲之时,保持警觉主动减仓以释放风险,待格局生变,即刻调转方向。
因而,出色的交易员可以有所预期,但决然不可有立场,一切思路均需立足于当下的市场格局予以评判,市场格局不明,又何谈判断,否则便难以分清主客观了。而多数人在这一方面有所缺失,他们仅欲掌握一种方法,然而遗憾的是,他们很难分辨何时自身符合逻辑胜算在握,何时又是主观作祟,做单的冲动异想天开。
话虽如此,此乃我的一些见解,盖因我们实难通过言语去表述这般抽象的认知,诸多事物经验未及,知识未达,实难体悟。只能言,交易此般事物,唯有足够理解方能管住双手,驾驭风险,是你掌控它;倘若理解不足,各类风险于你心中皆模糊抽象,那么必然会受波动诱惑,变为它掌控你……
来源:网络,本微信公号所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涉及任何商业合作。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