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长文:印度版八荣八耻,让你彻底了解印度人的三观
新形式下大宗贸易企业必修课
9大模块,共1647分钟的课程已全部更新完成
现已有来自500多家企业的学员加入~
可扫码下图进入课程,免费预览!
有朋友问起我,印度人的三观究竟是什么样的。这是个好问题,印度人民的三观着实相当与众不同。我仔细思量之后,总结出了如下印度“八荣八耻”。当然这个“八荣八耻”并不是印度政府所倡导或鼓励的道德准则,而是我生活在印度社会所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及观念,大体可以由此对印度人民之三观形态管窥蠡测一番。
以脑力工作为荣,以体力劳动为耻
以肤白体宽为荣,以黝黑精瘦为耻
以奢侈炫富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耻
以虔诚奉献为荣,以不信神灵为耻
以不沾荤腥为荣,以饮食不忌为耻
以生男弄璋为荣,以生女弄瓦为耻
以娶高种姓为荣,以嫁低种姓为耻
以移民海外为荣,以生在印度为耻
本文中的不少概念在过去的文章里零星提到过,这篇里一并进行来龙去脉式的总结。希望不仅仅能让大家“了解”印度,并且能够“理解”印度。
以脑力工作为荣,以体力劳动为耻
印度教社会有两个特点:
1.种姓制
首先来澄清一下许多人对种姓制度(Caste)普遍存在的误解。众所周知的印度种姓制度虽然最早跟人种、肤色(Varna)有关,但发展到后期主要是按照职业(Jati)划分的,与肤色并没有绝对联系。前者是阶级种姓,分婆罗门(Brahmins)、刹帝利(Kshatriyas)、吠舍(Vaishyas)、首陀罗(Shudras)、贱民(Dalits)五大类;后者是职业种姓,比我们百家姓还多,有上千种,而且南北印度有着不同的职业种姓系统。
真正的种姓应该是这样的,每个小圈都是职业种姓,有些职业种姓可能会跨阶级;有些非印度教种姓则不属于任何阶级或职业,如Sherpa
印度人彼此之间问种姓,其实问的是职业种姓,也就是你祖宗十八代是干嘛的。那些婆罗门祭司的种姓,很多都跟印度神话里的神祇、仙人能搭上边,比方说某个有文化的印度人看到某个婆罗门种姓,立马就能知道:啊,原来这是伏羲氏的后人啊!那个是太上老君的子孙啊!印度神话体系本来就大得吓死人,有三亿三千万神祇,所以找个沾亲带故的神仙并不难。何况这些神话本来就是婆罗门编出来的,他们编的时候把自己家族都编成了神仙后裔,定义了婆罗门“高贵纯洁”的血统。这就跟中国古代给帝王编的故事是同样的套路,要么他妈怀孕时做了怪梦,要么出生时红光满室,总之贵人必有“异象”。当然,婆罗门的血统也确实跟印度土著不太一样,是中亚雅利安游牧民族后裔。
另一方面,下面那些普通小老百姓则以职业为姓氏,一听你姓“李”——祖上是种李子的;一听你姓“朱”——祖上是磨颜料的,大致就是这么回事儿。但是吧,印度教社会的阶级在大体上是固化的,种李子的、磨颜料的绝对没可能建立李唐王朝、朱明王朝,因为种姓身份不合法。当年甘地封圣之后有些印度婆罗门就不大服气——Gandhi种姓祖上不是做个香水的嘛!有啥了不起的!在种姓体系中,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及贱民,分别对应神权阶级、统治阶级、纳税阶级、奴隶阶级,后面两个阶级对应的三个种姓都是干体力活的,一般讲的低种姓就是这俩阶级,几千年来印度人民一直安安分分地在种姓制度的框架下过着麻木不仁的小日子。
2.洁净观
洁净观这个问题也是理解印度的一个重要背景知识,我在好几篇文章里都提过,解释得最详细的是《开局一个神,故事全靠编——起底世界三大文化圈》这篇。洁净观属于南亚特色,乃是印度教社会的一个基本设定,从大框架上表现为内婚制和隔离制。内婚制是族群出于自我认同、保持血统纯正的需求,禁止与外族通婚。这种做法过去在全世界范围内相当普遍,就连早些年的美国都曾经在法律上禁止白人和黑人通婚。隔离制则是不碰各种容易传染疾病的东西,比如肉、血污、动物制品、屎尿等,同时也不碰接触这些东西的人。南亚的隔离制在世界文明史上乃是独此一家,我觉得跟南亚地区容易爆发传染病的炎热气候脱不了干系。大家想啊,雅利安人自己是游牧民族出身,在草原上游荡那会儿除了肉和奶根本没啥别的可吃,然而他们跑到南亚这块地方后,居然觉得肉食是肮脏的,不就是让炎热气候给逼的吗?南亚这种满地儿瘴气的地方,人民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了很强的卫生意识,发展出了隔离制、勤洗手等卫生习惯——大家别笑!印度大街上脏只是因为不讲公德,个人卫生意识真比我们强得多,印度人的生活围绕着各种洗刷刷,当然洗得干不干净是另外一回事儿。
隔离制一开始只是为了跟那些干脏活的人保持距离,怕被传染疾病,发展到后来各种职业都有了洁净度的属性。侍奉神灵的祭司洁净度五星级,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侍奉神灵,顺带研究、编撰、解释印度教经典,属于纯脑力工作者,十指不沾阳春水,是高高在上的神职人员;刹帝利是统治阶级,治人劳心,释迦牟尼出家之前是王子,就属于刹帝利。但刹帝利除了统治之外,另外一个属性是武士阶级,其义务是上战场杀敌,必要时候得流血流汗,自然就要低婆罗门一等;再往下的吠舍是商人、手工艺人,既得动手也得动脑,两者的重要性不相上下,所以排第三等;最后的首陀罗和贱民在过去属于事实上的奴隶阶级,干的基本上都是纯体力活和脏活儿,最为低贱——总而言之一般来讲种姓越低,体力活的比重越大,工作性质也就越为“不洁”。
但进入了现代社会之后,原来的种姓制度就乱了套,一来突然冒出很多以前没有的新职业,二来许多人也不再干过去祖传的职业了。比方说外科医生这个职业就很奇葩,按照洁净度,这工作要接触血污,属于脏活;可由于最早有机会留洋学医的那拨人都是家里有钱的婆罗门,而且医学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于是外科医生的职业就成了个高贵的职业,印度人最热爱的职业除了公务员之外就是工程师和医生。
许多人只看到印度阶级固化的那一面,其实印度的阶级流动性也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像过去那样完全被种姓锁死。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干的职业就是你的新种姓,对底层老百姓来讲无疑是个咸鱼翻身的好机会。为啥有些印度人读书特别刻苦?对教育资源的竞争特别激烈?因为这是许多低种姓人民摆脱家庭出身设定的唯一机会,只要鲤鱼跃上龙门,便不用再做祖祖辈辈做的那些低贱的体力活。尤其印度的大学和政府部门在录取的时候,还专门为低种姓保留了名额。当然这些低种姓的人最后能有什么样的成就,还得看个人的造化,目前印度的总统便是贱民出身(莫迪是总理不是总统),但也有许多低种姓的天之骄子终其一生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被锁死了千百年的社会阶级终于解锁,印度从来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唯有今时今日才真正允许了“下品人”成为“读书人”,一下子释放出来的需求可想而知。
话说我丈母娘年轻时候是拉达克当地十里八乡出名的美人,以擅长舞蹈著称,代表拉达克参加好几次印度的共和国日阅兵巡游,八十年代还去过欧洲参加文化交流,但我丈人长得却是其貌不扬。我们问她当年怎么会嫁给我丈人,丈母娘说因为他是十里八乡唯一一个读过书当了公务员的,用现在的话讲那就是“全村儿的希望”啊!我丈母娘嫁给他也算是才子配佳人。
丈母娘年轻时可是十里八乡一枝花,在整个拉达克可以排前三
这是个多么励志的故事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
印度由于种姓制和洁净观的存在,除了对脑力劳动的趋之若鹜之外,对体力劳动的厌恶程度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有些体力劳动者,真的就跟做牛做马一样,活得猪狗不如,有时候连最基本的尊重也得不到,让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个现代国家。关于这一点我在《为什么印度发展制造业那么难》一文中举过两个例子:
我有次在印度亚马逊网站上看冰箱,发现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冰箱下面的一星差评主要集中在一个点——客户投诉没有安装人员。按照我们的思路,冰箱难道还需要专人装吗?不就是找个地方摆好插上插头就用了吗?但印度人觉得,哪怕搬动冰箱这种事儿,也算是体力活,应该由专人来干。印度人民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油瓶倒了都不扶”。还有一次我对面楼的一个邻居家男主人脚摔骨折了在家休养,需要换煤气罐,但那时候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于是他打电话给他老婆,再让他老婆联系我太太,让我太太叫我去帮个忙从屋外搬一下煤气罐。为啥要这么周折呢?因为我是他在附近能找到的人中唯一一个不介意帮人干这种体力活的人,他要是找其他邻居帮他搬煤气罐,别人可能会觉得被冒犯——你特么当我搬煤气的工人嘛!这个男主人之前看我自己安装家具的时候就告诉过我,在印度哪怕拧个螺丝也要找专门的人来做。
随水,公众号:随水文存【解读】为什么印度发展制造业那么难由于各种职业之间“洁净”程度不同,不光脑力劳动者瞧不起体力劳动者,印度的体力劳动者彼此之间也互相看不起,存在鄙视链。比方说同样是给有钱人家做佣人,做饭的看不起开车的,开车的看不起扫地的,扫地的看不起洗衣服的,洗衣服的看不起扫厕所的,扫厕所的看不起掏下水道的……这个鄙视链的顺序我讲得不一定准确,但客观存在。印度社会的劳动分工特别细,各司其职的意识特别强烈,你要让一个印度人去干不属于他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有些人会觉得被冒犯。
这一明细分工甚至存在于夫妻之间的家务事,绝大多数已婚印度男人都非常抵触做家务,毕竟家务也是一种体力活儿。我跟我印度基友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说每个印度男人在单身独居的时候都是自己做饭做家务的,不存在不会做这种事情。但假如你结婚后还做,别人就会认为你的太太不贤良、不称职,怎么可以让丈夫做这种不体面的事情。最后的结论则会是这个丈夫无能,管束不了自己的老婆,这样的丈夫走出去就会颜面尽失。
以肤白体胖为荣,以黝黑精瘦为耻
坐在办公室里的脑力劳动者免除了日晒雨淋之苦,久而久之便有机会养胖,即便天生黑,也不至于变得更黑;而天天在户外搬砖的体力劳动者免不了黑黑瘦瘦,靠搬砖搬出一身腱子肉那是不存在的,腱子肉得靠高蛋白饮食来养,大部分印度人都没有条件那样吃,更别提搬砖的苦力了。因此印度人民外貌协会对“美”的衡量标准也就十分简单粗暴——唯白与胖!白就是美,白即正义!
这个又跟种姓有关。你如果穿越回到三千年前的印度,会发现印度跟现在的美国差不多,白人是白人,黑人是黑人,像现在这样占大多数的半黑半白棕色人种,一方面是几千年来混血混出来的,另一方面跟南亚的炎热气候有关。当时雅利安人(Aryan)从中亚千里迢迢来到南亚,在文化上有其先进,具备两大优势,一是已经驯服了马,二是掌握了铁器锻造,因此机动性和战斗力对达罗毗荼人来说是降维打击。有人说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是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这个说法并不对,因为古印度达罗毗荼人(Dravidian)建立的古印度哈拉巴文明(Harappa)在雅利安人来之前就崩溃了,崩溃原因至今是个谜,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是干旱。当雅利安人来到南亚的时候,遇见的都是残存的达罗毗荼人部落,文明程度并不高。后来发展起来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之类的印度文明,跟我们讲的古代四大文明里的印度文明并没有继承关系。
达罗毗荼人究竟是如何起源的至今还没有定论,最新的遗传学考古研究表明,原始达罗毗荼人大约是10000年前从伊朗迁徙到南亚的新石器时代农民,然而26000年前就定居印度洋安达曼群岛的黑人土著(Andamanese)跟现代的南亚人也拥有共享的遗传因子,所以很可能这些原始达罗毗荼人来到南亚的时候,跟安达曼人同宗的具有矮黑人(Nigrito)体貌特征的土著早已定居在此,两者之间进行了混血。我猜想4500年前雅利安人刚来到南亚时看到的早期达罗毗荼人,应该远比现在要黑。如今的达罗毗荼人基本上都跟雅利安人等外族混过血,血统纯正程度在39%-71%之间不等,有时候在印度会看到一些血统相对纯正、或是具有返祖特征的达罗毗荼人,那真的是可以很黑,黑得发蓝。
图中的M便是最先定居在印度的早期智人的迁徙路线
这是印度安达曼群岛上的土著,目前世界上唯一还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族群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白皮肤的雅利安人和黑皮肤的达罗毗荼人遭遇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目前只能进行推测。语言学家发现,达罗毗荼语和印度-雅利安语相互之间的影响很大,说明其曾经存在广泛的相互交流。我认为当时竞争与合作是并存的,比如《罗摩衍那》(Ramayana)里的罗摩,便通过借助了达罗毗荼土著的力量在王位继承权的斗争中胜出,然而在流传下来的故事版本里,那些达罗毗荼部落却被丑化成了猴子王国,所谓猴神哈努曼(Hanuman)很可能是当初达罗毗荼部落里面一位善战的勇士,选择了效忠罗摩而得到了嘉奖。关于我对《罗摩衍那》故事的解读,可以参见《朱熹、甘地与格蕾塔》一文。
雅利安人与达罗毗荼人的合作,最后被歪曲成了人与猴子的合作
这种对达罗毗荼人歪曲丑化反映出来的是当时雅利安人的一种意识形态——咱们白人才是人,那些黑人全是畜生。会有这样的认知并不意外,欧洲人当年的奴隶贸易,也是建立在这种认知之上的。人类或许具有一种厌恶深肤色的本能,因为深肤色容易让人联想到肮脏、不洁、低等,而“雅利安”这个词是“高贵、荣耀”的意思,他们曾经用“蔑戾车”(Mleccha,意为“边陲”)这个贬义的词指代一切非雅利安种族,将这些黑人土著视为妖魔鬼怪自然不足为奇。
他们奴役了达罗毗荼土著之后,将“以肤白为荣,以黝黑为耻”写入了宗教经典,在宗教经典中规定了雅利安血统的纯正和高贵。种姓(caste)中的不同阶级叫做Varna,这个词的意思正是“颜色”,种姓越高肤色越白。
在印度这样的社会,由于白皮肤的稀缺,大家更是变本加厉地以白为荣,白说明你养尊处优不用在太阳底下干体力活;白人为主的欧美社会倒是反过来的,白说明你是个没钱去度假晒太阳的穷人,晒得黑黑的才健康。我其实挺喜欢古铜色皮肤的,觉得在不晒伤的前提下黑点儿挺好,而我太太就特别介意,不让我晒黑,她觉得我晒黑的话在印度会被人瞧不起。黄种人社会通常只有女孩子以白为美,男孩黑点也没关系;但在印度连男人也是越白越好。
会有这种观念除了自古以来的种姓规定之外,宝莱坞电影的审美引导也难辞其咎。不少人来了印度以后都问我,为啥街上看不到印度电影里那种美女呢?要知道很多印度电影,开的都是十级美颜,你要想要在宝莱坞成个角儿,必须白——至少在银幕上看起来要白。看印度电影你会发现一个规律——好人一定不会皮肤黑,反派不一定皮肤黑,但皮肤黑的一定是反派。我在喀拉拉邦看过当地传统戏剧Kathakali,里面的女性角色是反串的,一条秃顶黑大汉演公主,先要把自己的脸刷得肉白。别看黑大汉腆着个肚子胖成那样,演起公主来却毫无违和感——因为印度好多女人都是他那个体型,何况他还有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
黑大汉饰演的公主,可以胖,但脸一定不能黑
我跟我太太有次认识了泰米尔纳德这边的一个当地的达罗毗荼人,长得又高又壮又黑,而且是非洲人那种黑。尽管那个人很友好,可我太太莫名就很怕他,后来经过分析是因为他这种形象是印度电影里典型的坏人形象,我太太从小看印度电影留下了心理阴影。
另外我印度基友的太太是个上海姑娘,在上海属于丢人堆里立马找不到的那种,但她长得白,长期居家不出门,皮肤更是保养得吹弹得破,这边的印度人见到她无不惊为天人,纷纷表示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女人,盛赞她简直就是仙女下凡——欧美的白人虽白,但皮肤哪儿比得上亚洲人那么细腻。我们文化里虽说是“一白遮三丑”,但也不至于可以到天女下凡的地步啊。
鉴于这一歧视黑皮肤的问题,如今印度也大搞政治正确,禁了宣传美白产品的广告。印度有个家喻户晓的面霜品牌原来叫Fair & Lovely(美白&可爱),印度政府认为这个品牌会引导人民群众对黑皮肤的歧视,强迫他们改名为了Glow & Lovely(红润&可爱)。大家都懂的,越是搞这种“政治正确”,就越说明客观存在的歧视。
品牌更名启事
不过呢,印度人民虽然以白为美,却没有崇拜娘炮的现象,娘炮类的男明星就目前来说在印度似乎是没什么市场的。宝莱坞几个比较出名的男星,都比较阳刚健硕。印度人喜欢强壮、体毛旺盛的男性形象,跟欧美类似。
网络上有一张很流行的黑印度的照片,照片上是两个大腹便便的印度警察,以此反映印度警察的懒散和腐败。印度警察的腐败是客观存在的,但大肚子跟警察的身份倒是没什么必然关系,大腹便便在印度相当普遍。印度人并不觉得大肚子很丑,而认为这是富态的象征。
流传甚广的一张印度警察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以拉达克为例,当地一缺吃少喝,二来又是高寒地带,胖子极度稀缺,拉达克人看到胖子都是一脸羡慕,夸耀对方“健康”——在这种不是你想胖就能胖的地方,胖等于健康。话说我呆在拉达克的时候,每个人都盛赞我的“健康”。
同时我在印度当地健身房里也观察到,不少练健身的印度人,普遍有肚腩,体脂率并不是大多数人追求的目标——只要强壮,有点肚腩无所谓。毕竟人鱼线、腹肌这些东西,在街上随便拉个搬砖的瘦猴儿都有,因此印度人民并不怎么看重。
在印度,一个女人如果太瘦的话,大家就会觉得是不是因为她家里穷,或者被婆家虐待,才会长不胖。印度女人婚后发胖几乎是一种“政治正确”,只有这样才显得自己婚姻和生活幸福。然而双重标准的是,曾经的印度第一美女艾西瓦娅·雷(Ashwarya Rai)却因为产后发胖而饱受舆论压力,印度影迷认为她发胖是“叛国”——艾西瓦娅·雷那可是印度的骄傲啊,发胖绝逼有损印度的形象!或许艾西瓦娅·雷身为超级巨星,不需要通过发胖来证明自己家里不穷吧,所以她就连发胖的自由也被剥夺了。至于普通的印度妇女,只要不是太过分,大多数都不会特别纠结于体型问题。这个我也在这边的健身房里观察过,来健身的女孩普遍是矮人族女战士那种体型,不到这么严重的程度,她们通常都不把发胖当回事儿。相比之下,国内好多面无三两肉的女生却天天嚷嚷着要减肥,这让印度女生情何以堪!
“国宝”毁容。后来艾西瓦娅·雷又瘦了下来,但再也恢复不到少女体型了
(图片来源见水印)
当代印度对女性体态的审美,跟印度古代雕塑上的女性形象非常像。我有一个朋友,形容印度的雕塑说那是一种“充满肉欲的美感”,我觉得非常贴切——雕塑中的女性形象大都丰满圆润,然而又不失曲线美。很多印度妹子按照我们的标准看,大概只能算是“土肥圆”,但当她们穿起紧身的传统服装,鲜艳的布料包裹起紧致的肉体,不再用丝巾遮挡身体曲线,便宛如雕塑里的人活了过来,非常惊艳。印度的传统服装,要是太过骨感的女生穿,倒是会有种撑不起来的感觉。
近年来受西方审美的影响,近来印度大银幕上纤瘦的女明星多了起来,但基本上也不太可能瘦到林黛玉那种弱不禁风的程度。至于民间,则依然是以胖为美、以胖为荣,而且越穷的地方这种偏好就越显著,最穷的比哈尔邦出来的女明星,一个个都特别珠圆玉润。
看印度雕塑上妖娆的女性体态,你会发现非常写实
这种在宝莱坞属于瘦的(图片来源网络)
这是来自比哈尔邦的壮硕女明星(图片来源见水印)
图片来源见水印
这正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毕竟这个国家尚未完全脱贫,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得要顶着烈日干体力活,黑瘦难免与贫穷联系在一起。印度虽然是素食,但饮食结构并不健康,由于长期以来的贫穷,习惯以最低的成本摄入最多的卡路里,其结果就是高糖高油高碳水,只要脱离赤贫,要吃胖也并不难。这种饮食结构在贫困的地区具有共性,中国一些农村也有类似问题。
以奢侈炫富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耻
或许是因为普遍的贫穷,印度有着毫不掩饰的炫富文化。
中国虽然近代也穷,但咱们祖上是阔过的,受儒家文化影响自古以来就讲究“装孙子”,做人处事要低调、谦逊。比方说中国人讲起话来,明明是厚礼要说是“薄礼”,明明是豪宅要说“寒舍”,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这种“装孙子”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是属于比较另类的,掌握得不好很容易变成虚伪;而假如你不跟着大家一起“装孙子”,别人就会觉得你没教养、粗俗、暴发户。
因此中国人也比较讲究财不露白,真正有钱的人一般不爱炫富,要么就是低调炫富,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就是“凡尔赛”。
印度则不同,可能由于历史上一直被征服,近代又被殖民,再加上自己长得黑,印度人有一种文化自卑的心态。正因为民族文化上的自卑,这几年印度的民族主义才会这么管用——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文化自信的幻觉来给自己打鸡血。而大家也知道,越是自卑的人越是热衷于炫耀,用自大的表象来给自己建一层保护壳。
所以印度人特别爱装,没钱的要装有钱,有十块钱的要装作有一百块钱,而且必须露给别人看。当然,中国这样的人也很多,但在中国要是做得太刻意的话,是会被人瞧不起的,觉得你打肿脸充胖子;可印度人则觉得打肿脸充胖子是很自然的事情,彼此之间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这种默契正如同中国人装孙子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你不是孙子;印度人装阔气的时候,大家也都知道你并不阔气;但你要是在印度装孙子,印度人会真以为你是孙子。有时候邻居或亲戚来,看上一些家里的啥东西,我把东西送给人家的总会习惯说——“这个我们不用的”、“那个我们家没人吃的”,以减轻别人的心理负担。我太太听了就很着急:“你干嘛要这样说啊!你这样一说,别人就会觉得我们给的是不值钱或者不要的东西。”因为按照印度人的习惯,给人东西的时候非但不能自谦“薄礼”,还要强调一下这是最好的。
所以在印度凡事儿装一装,就好像是一种礼节性行为。再穷的家庭,也要省吃俭用整点金饰。在印度碰到节日、庆典,女性都要穿纱丽,而纱丽必须得要配着一套从头到脚的金饰来穿搭,要是不戴点金饰就跟没穿衣服一样丢人,金饰对印度女性来说是一种刚需。但真金白银她们也不会一直拿出来戴,因此大多数时候,印度女人戴的都是廉价仿真金饰。就拿金饰来说吧,18K金比24K金要更普遍,按照印度人自己死要面子的说法是:24K金太软不好加工,18K可以做得更精致;再往下是仿真镀金首饰,这些都可以在正式场合戴,是真是假印度人之间心照不宣,但你一定得把自己搞得珠光宝气。
我跟我太太结婚的时候,做了个很大的嘎乌金饰,在拉达克当地都属于特别大的那种,再大的话就该把脖子拉断了。但我们搬来南印度的时候,什么首饰都没带过来,而且嘎乌本身也得配拉达克的传统服饰穿,在这儿根本用不上。她跟邻居聊天,邻居就问你有啥金饰不?她说没带过来。邻居立马说,那不行啊,肯定得有一套。印度人觉得逢年过节穿金戴银出去属于他们的社交礼仪,不管你有没有,一定得让别人看见你有。结果搞得我太太也要让我给她买金饰,她说没有金饰的别人会瞧不起她。不过金饰这个东西,恰恰不能在印度买,一来印度市场上本身就真真假假鱼龙混杂,二来印度是黄金消费大国,由于关税、消费税等因素金价要比其他国家贵20%。
印度首饰得要成套搭配(图片来源:Amazon)
我太太结婚时候置办的首饰
另外,我在印度旅行的时候经常会有印度人来问我,你的相机多少钱?手机多少钱?无人机多少钱?我永远都是虚报价格往最低一档说的,20000块的相机告诉他们只要2000,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但我老婆就觉得,你用这种贵的东西,当然要让别人都知道,不然有啥意义?——富贵不显摆,如衣锦夜行。
在印度人的观念里,贵的意义,正是在于这玩意儿贵,可以拿来显摆。要是不能显摆,那买它干嘛?还不如自己Jugaad一下。显摆的关键在于价值识别度高,大金链子大钻石人人都懂,简单粗暴有效,所以是印度人民的最爱。相比之下中国人日常炫富更多是暗戳戳搞个名包、名表,只给懂的人看,可以避免俗气。假如碰到像我这种久居印度的土包子,就算你背着20万的铂金包,戴着50万的陀飞轮表在我面前晃,或者给我看那些高级的古玩、字画,我也不认得,于是我反而成了俗气的那个人……大家看中国人炫富是不是炫得既有水平又有文化?
除此之外,一些印度人还会通过入门级的单反来显摆,单反镜头就是个套机狗头,但狗头上装的滤镜必须是又粗又厚大金圈——懂的人可能一看就觉得很low,但印度人本身也不懂,既然我能把20000块的相机说成2000,印度人自然也能把2000块的相机说成20000,这些low的东西瞬间就高大上了起来。印度的消费文化是“宁为牛后,不为鸡口”。
又比方说印度人特别喜欢苹果手机,因为苹果那个logo识别度高,能够拿来显摆。很多印度人根本不知道苹果现在出到哪一代,对他们来说只要是苹果都是香的。在印度二手苹果手机卖得很好,前两年中国几百块收来的二手果6,到印度能卖一千多。他们花个千把块钱买个果6、果7,尾巴就翘起来了——手机好不好用他们不管,已经用了五、六年也不在乎,只要那个logo别人能看懂就行。
我再讲一个奇葩的例子吧,我太太的老家拉达克那边由于物资匮乏,普遍还在用手洗尿布。前些年给小孩儿用一次性的纸尿片是很奢侈的事情,于是当地人假如好不容易用上一次纸尿片,就会一整天都不换,然后这一天里还要拉着娃到处去展览,秀别人看——咱们用的是纸尿片!高级吧!他们觉得用上这种东西非得炫耀一番,否则就没有意义了。
后来我想明白了,哪怕是再穷的人,也还有比他们更穷的人。那些买二手苹果手机的穷人,身边还有很多连二手都买不起的穷朋友;一张纸尿片用一天的人,身边还有连纸尿片都不舍得用的穷亲戚……所以他们永远能通过比自己更穷的人找得到优越感。人的优越感不就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嘛?当然,贪婪也是一样。
穷人炫富也就是整点假金饰、二手苹果,富人炫富起来则是穷奢极欲。
关于这点,又要老调重弹印度首富安巴尼的种种炫富行为了,网上真真假假的传言多不胜数,这个大家自己可以搜一下,我懒得赘述了。这里就想说一下,安巴尼2018年花费9亿人民币嫁女儿在印度并不是个案,早在他之前2016年就有个印度前部长级官员嫁女儿花了5亿人民币,那人真的是家里有矿,是个矿业巨头。每次看印度有钱人嫁女儿的新闻,都让我联想起小时候看的美术片《老鼠嫁女》——就算他们花再多钱,还是让我觉得像是一群老鼠在瞎忙活。有钱人这些炫富行为在印度社会其实饱受批评,可他们仍然不惜顶风作案,可见炫富文化的根深蒂固。
暴发户炫富在中国也有,但随着中国老百姓这些年渐渐富裕、自信、眼界开阔起来,今后会越来越少。印度人不一样,他们改变不了的是自己的种姓和肤色——就算你是安巴尼,就算你再有钱,还不是个吠舍,还不是个阿三嘛!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他们永远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因此会更加需要奢侈品来进行心理补偿。关于这一点,我后面还会展开讲。
中国的“八荣八耻”中,“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印度除了不以“淫”为荣之外,刚好是跟咱们反过来的。关于“以艰苦奋斗为耻”的问题,特指印度很多穷人缺乏上进心、得过且过的现象。
中国人相信“天道酬勤”。我们中国人常说,你一个有手有脚的人,既然有能力养活自己,应该用自己的勤劳双手解决生计。而我在印度看到一个现象特别耐人寻味,有些穆斯林饭店每天会定时施饭,这属于伊斯兰教的“天课”。于是每天施饭的点还没到,饭店门前就会有许多印度人已经排好了队,一副惫懒模样,就等着那一口饭。有可能他们没有挣钱的门道,但在我们看来一群有手有脚的大男人吃救济总是有些丢人的。我得说印度的不少穷人真的是懒出来的,他们就是宁愿闲晃着,也不愿好好工作挣钱。在印度经常能看到一些男人无所事事蹲坐在路边,从青年到老年都有,啥都不干就那么样打发时间,有人类学家专门研究这个现象,并将之命名为“Time pass”。
等候施饭的印度人,清一色都是男人
队伍里的一个盲人乞丐
一秒钟后发现这是个假盲人
现场有人管理秩序
这家饭店施舍的饭算非常不错了,有些地方就给俩干巴巴的全麦烤饼
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种姓锁死了印度的阶层流动,印度人才不信什么“天道酬勤”,信的是“我命由天不由我”,想要“逆天改命”全赖下辈子重新投胎。如今虽然可以通过读书翻身,但一来考不上的人是大多数,二来就算考取了功名也绝不意味着翻身做主人,只是从“农奴”变成“社畜”——对很多底层印度人来说,能通过读书摆脱祖祖辈辈的种姓职业,进入政府机构或者大公司做一头衣食无忧的社畜就是他们最远大的人生理想了。
在印度跳槽这个事儿是不太流行的,印度人民可以在一个岗位上毫无长进地一直干到老死——但这绝不代表他们爱岗敬业,更确切地说法是“混到老死”。我经常在印度看到一些须发皆白的老年人做一些重体力劳动,比如火车站给人搬行李、拉着人力车满街跑……总之就会有很多在我们看来非常底层的、完全不该是老年人做的工作,偏偏就有许多老人在做,后来我意识到他们并非一开始就是老人,而是因为他们把这工作干了一辈子——一来他们从没想要学习其他赖以谋生的技能,二来他们也没有升迁的途径。
看到这样的场景,总让我觉得于心不忍,但在印度真的非常普遍
在印度的许多传统行业,劳工阶层和管理阶层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资格再老也很难升上去做管理层,上面的老板退休了,老板的儿子接着干,永远轮不到你做老板,这或许就是千百年来种姓制度的巨大惯性。那些在政府机构和正规大公司里坐办公室的人可以通过熬资历往上爬几级,但假如你是一名体力劳动者或传统工匠,大概率会在一个行业里做到老死,再怎么努力都不大可能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所以既然升迁靠投胎,大家还费老劲儿艰苦奋斗干啥?
这种心态不仅仅是在工作上,还体现在印度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碰到不少印度人的性格都非常扯皮,做事很随意,结果是好是坏都由神做主。比方说我疫情期间卡在印度,签证过期之后我就很努力地联系印度移民局,询问签证转换事宜,跟他们讲了我的难处。移民局倒也挺负责的,派了个人上门来调查,我跟他聊得挺投缘,他也表示完全相信和支持我,最后我向他表达了签证过期后滞留在印的种种忧虑,结果他说:有啥好担心的呢?一切都有神的安排!所以你什么都不用担心,神会帮你解决的。我实在很难想象这样的话是出自一个来解决问题的政府官员之口,他不是说他会怎么尽力帮你,而是很顺理成章把责任推给了神。
从正面来看,你可以说印度人这是随遇而安,做啥都不慌不忙;从负面来看,他们做起事来缺乏计划也没有时间观念,甚至都没有目标,完全不求上进。在印度,安于现状、害怕改变现状非常普遍,这就导致了各种改革措施都难以推进。而在极端的甘地主义思想中,甚至对现代文明的进步都是否定态度,甘地主义者就跟中国古代一些迂腐的知识分子一样,成天就向往三皇五帝尧舜之治的远古时代,抵触现代化进步,绝不能乱了“祖制”。
在一个如此贬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国家,你如果啥事儿太较真大家反而会觉得你是个异类。能够含着金汤匙出生,各种好事坐享其成才是“真·命好”;生在沟里的穷人就该老老实实待在沟里;假如得要你自己艰苦奋斗去争取的,那就说明不该是你的,要是所有穷人都想改变命运,整个社会不就乱套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在相信轮回的印度人看来这辈子到人世间走一遭就好像你在旅途中住一晚酒店,犯得着挑三拣四甚至还装修酒店房间嘛?混吃等死才是人生真谛。你再怎么努力,也拗不过神的一个小指头。
以虔诚奉献为荣,以不信神灵为耻
虽然人再怎么努力都没有办法对抗神的旨意,但是他们可以努力讨好神啊!
正因为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神,在印度啥事儿都有神来管——有管考试的,有管签证的,还有管新冠病毒的……毕竟印度教有三亿三千万神,对应全球十亿印度教徒,平均每三个人就能分到一个神,能把你吃喝拉撒都包管了。
专治新冠的杜迦女神Durga
专治新冠的象头神Ganesha和他的老鼠朋友们
论与时俱进,我只服印度的神(图片来源:网络)
既然神这么神通广大,印度人拜起神来那可是毫不含糊,很大一部分人力物力社会资源都花费在拜神之上。
印度教里面有一个派别叫虔信派(Bhakti),也叫奉爱派,其核心思想就是将自己奉献给神,对神的热情投入、虔诚供养。虔信派的兴起和发展主要受了公元8世纪到12世纪伊斯兰文化入侵的影响,伊斯兰教里面把穆斯林定位成神的顺从者、追随者,信奉“真主至大”,印度教发现跟自己经典中的某些教义暗合,便将其吸纳了进来,围绕着各种神祇大搞虔信运动,一搞就搞了六七百年。
虔信运动对耆那教(Jainism)、藏传佛教、上座部佛教(Theravada Buddhism)的影响也很大,甚至还直接促成了锡克教(Sikhism)的诞生,锡克教的创始人就是一名虔信派的圣人。
顺便提一句,在虔信派出现之前,印度教里面只有前三个种姓是可以参与轮回。可能也是受了伊斯兰教人人平等思想的影响,虔信运动允许了低种姓阶级参与轮回里的阶级流动,这就把整个轮回系统给盘活了,同时也给了低种姓阶级一条“救赎之路”,从此南亚次大陆开始了不分尊卑全民虔诚敬神的时代。
不管是什么神,不管是一神还是多神,不管神是有形还是无形,这些都不重要,只要信就行了!你要在印度找出一个无神论者相当难,整个社会弥漫着强烈的虔信氛围,不同宗教之间还相互影响,在形式上趋同。我家对面有一户基督教家庭,赶上一些基督教节日会组织唱颂歌,我待在家里也能听见。然而那个颂歌的调调就跟印度教寺庙里的颂歌几乎一模一样,要是不知道他们是基督教徒,我肯定就会以为这是在搞印度教的活动。我甚至怀疑他们是不是把印度教颂歌里的“湿婆”、“毗湿奴”、“罗摩”、“奎师那”直接改成“基督耶稣”就拿来唱了。
话说我一开始本来想跟我太太在印度注册结婚的,那会儿拉达克还属于查谟克什米尔邦,这个邦的宗教成分特别复杂,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呈鼎立之势。因此那边的婚姻登记处也挺奇葩的,单身证明可以不需要,但一定要我出示宗教信仰证明,而且还得翻译公证,结果这玩意儿把我给难倒了,虽然淘宝上能买到皈依证,但哪个公证处会帮你公证这玩意儿啊?我问那你们印度人的信仰证明上哪儿开的呢?我太太说印度人只要一看名字就知道是什么宗教的。这种情况可以从侧面说明一件事:宗教信仰在印度跟性别一样属于人的默认属性。在印度你要是说你没有宗教信仰,他们会觉得很难理解,就好像你这人不男不女没性别。世间有神灵这件事对印度人来讲是完全毋庸置疑的真理,就好像空气、水一样真实,他们的世界观彻底构架在有神论之上,至于是什么神,作为多神教的印度教倒是不大在乎的。
信仰虔诚的印度人民最热衷的事情就是修寺庙。来印度旅游过的朋友肯定会发现印度有些寺庙特别华丽,这种对寺庙的精雕细琢,便是一种虔信派的奉献行为。这些精美寺庙大多数都是耆那教的,耆那教搞虔信运动比起印度教有过之而无不及。印度人民一听要修庙,捐款的热情特别高,纯黄金打造的庙都有好几座。对他们来说这是修功德,神要是开心了,不但保佑你这辈子顺风顺水,下辈子还能投好胎。印度的社会现状是“庙门黄金修,路有冻死骨”。
1444根不重样柱子的耆那教千柱庙
800公斤黄金装饰的锡克教金庙
7000人力前后花了150年把一座山挖空的印度教凯拉什神庙(埃洛拉16号窟),相当于古代3D打印技术
我第一次出国去的是尼泊尔,当时最让我震惊的便是穷街陋巷无所不在的神龛,来来往往供神的当地居民络绎不绝,我看了很感动——原来人人有信仰的国度是如此和谐美好啊!除了一些热门景区,尼泊尔大体来讲还算得上民风淳朴,于是我天真地以为这是宗教信仰教化的关系。
后来我又到了印度,头一回就被印度人的各种坑蒙拐骗给搞懵了——印度不也是个充满信仰的国家吗?咋民风差这么多!
随着我对印度教的深入了解,发现这个宗教虽然也劝人向善,但都是有条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己。你假如读过一些印度教神话就会发现其中逻辑——只要能利己,偷奸耍滑都是被允许的(可以参看我在《恒河为什么会成为印度的圣河?(上)恒河之水天上来》一文中对恒河起源神话的解读)。在印度,“见利忘义”非常普遍,只要对自己有好处,印度人坑起人来毫无心理负担——确切地说,印度传统文化本来就从没教过他们什么是“义”,因此“忘义”也无从说起。
印度教中的神,并没有至善的道德观,倒是有点像乱七八糟的古希腊诸神。印度教对“善”的定义相当奇葩,比方说爱护奶牛是一种“善”,保持自己的“洁净”也是一种“善”,捐钱给寺庙则是最大的“善”——为啥呢?因为这些定义都是古代的婆罗门祭司写的,他们自然要设法维护自己的利益——奶牛是过去婆罗门的重要财产,怕人来抢杀自己的奶牛于是就把保护牛写进了法典;婆罗门最早都是纯种雅利安白人,本身是“洁净”的代言人;捐钱给寺庙那就等于捐给婆罗门祭司,显然是“至善”。
因此,就好像中国的传统道德价值观所体现的是几千年来士大夫阶级的三观,印度教经典所体现的实际上是这几千年来婆罗门阶级的三观。只不过这些婆罗门祭司很难说得上“三观正”,于是就把包括甘地在内的千千万万印度教徒都一起跟着带歪了。
由于印度教属于一种高度利己主义的宗教,因此一切行为追根溯源你会发现几乎都有其利己的动机,即便像甘地这样的人也不例外。大家想啊,身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干嘛要跟自己过不去禁欲呢?正是因为他们相信禁欲有非常大的利益回报,这种回报自然不是给别人的,而是给自己的。甘地为印度争取独立的动机也是很自私的,其逻辑则是——非暴力(Ahimsa)、独立自主(Swaraj)=追求真理(Satya),追求真理=接近神=智慧瑜伽(Jnana Yoga)=解脱(Moksha)。要把这个逻辑看懂,可能需要先读一下我之前写的《朱熹、甘地与格蕾塔》和《被重新发明的印度文化(三)瑜伽》这两篇。
在印度教的三观里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报账户”,福报这玩意儿就跟存钱似的,通过累世的修行可以越攒越多,最后就能感天动地,实现你的一切愿望。印度教那些神话里,实现愿望主要靠攒福报。除了虔诚奉献之外,还有一种攒福报的方法就是禁欲苦修。
印度教的禁欲苦修是一大特色,关于这个我以前在《恒河为什么会成为印度的圣河?(下)水与火之歌》中讲到过。印度教认为人的体内也有三种业火:怒火(Krodha-Agni)、欲火(Kama-Agni)、饥火(Udara-Agni)。也就是说,当你有冲动要打人骂人、要做爱、要吃东西,都是因为你身体里业火的能量在催动,这些业火是造成你痛苦的根源。通过禁欲和苦修将把这些业火转换成人的精神能量,而不是任由其燃烧释放,才能得到精神上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苦修的行为如今依然存在。按照印度教的古老传统,前三个种姓作为“再生族”,一生中有四个行期(Ashrama)——
梵行期(Brahmacarya),从儿童到成年前,跟随上师(Guru)学习吠陀和各种仪礼;家居期(Grihastha),成年后结婚育子,履行世俗义务;林栖期(Vanaprastha),老年时弃家隐居森林,从事各种修行,为解脱作准备;遁世期(Sannyasa),晚年舍弃一切财富,云游四方,以期早日解脱。
其中林栖期和遁世期就属于苦修,由于现在已经没什么森林可以去了,于是那些苦行僧通常都混迹于一些印度教圣地,来朝圣的印度教徒会主动供养他们,像瓦拉纳西和加德满都烧尸庙这种热门景点的不少苦行僧已经被外国游客惯成了拉着你要钱的职业模特。但也有些苦行僧会四处云游,靠着双脚徒步朝圣,我在我家附近大街上有时也能撞见。这些人乍一看就跟要饭的似的,但事实上他们是在化缘,这些人可能家里还有老婆孩子。他们之所以抛妻弃子这么拼,说白了是在给自己的“福报账户”里存钱,等着下辈子甚至下下辈子拿出来花。苦行僧在印度社会普遍受到尊重,其地位就跟那些在藏区朝圣磕长头的藏民差不多。顺便说一句,藏民磕长头也算是“虔信”(Bhakti),同属于给“福报账户”存钱的做法,但不同的是大乘佛教中有“回向”(Pariṇāmanā)之说,功德可以“转账”出去,并不由自己独享。
以不沾荤腥为荣,以饮食不忌为耻
禁欲苦修的成本毕竟太高,这种行为本身也跟如今的现代社会十分格格不入,所以大多数印度教徒可能空有理想抱负,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太多现实因素制约,于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虔诚他们会倾向于一个比较容易的选项——素食。
印度教的素食跟佛教的素食有共通点,也有不同之处。佛教素食修持的是“慈悲心”,基于对众生的共情,是一种利他主义,跟大乘佛教解脱众生的精神是相符的;而印度教素食基于的是“非暴力”和“洁净”,从根本上来看属于利己主义。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告诉大家佛教的“慈悲心”跟“非暴力”的区别。如果有个人在路上看到一条素不相识的狗被车撞了,立马就不管不顾冲过去救助,花重金对牠进行救助医治,这就是慈悲心;“非暴力”一般不会主动伤害动物,但也仅限于不伤害,给点剩菜剩饭的关心是可以的,但假如要他们付出真金白银来救助动物,那就很难了。用一种相对通俗的说法,“慈悲心”大致是“勿以善小而不为”,更多是基于主动的同理心,甚至可以无差别心地待人如己;“非暴力”大致是“勿以恶小而为之”,更多是基于害怕遭报应,即便行善也是为了往自己的“福报账户”里存钱。
印度教相信万物有灵,也就是说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永恒不灭的“梵我”(Atman),这个“梵我”在轮回中以不同的形式转世。有些佛教徒会跟你讲:咱们不要杀生啊,世间的一切有情众生在无数轮回中都可能是你的前世父母,所以杀生是大逆不道的。这种说法其实是从印度教里来的“邪见”,大家想啊,佛教打一开始就否定了印度教中“梵我”的存在,讲的是“无我”(Anatta)、“无常”(Anitya),没啥东西是永恒不灭的,而“我”更是一个虚无的概念,“无限轮回中的前世父母”一说显然站不住脚,与佛法的根本教义相悖。在佛教中关于“灵魂”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有“断见”和“常见”之争,“断见”的立场接近唯物主义,认为身死心灭;“常见”则偏唯心主义,认为身心相异,灵魂只是暂居色身,也并非永恒不变。(参见《被重新发明的印度文化(四)佛教》)
印度教的三观基于永恒不灭的“梵我”,因此他十分笃信“前世父母”这种说法。在这一认知之上,印度教发展出了“非暴力”(Ahimsa)的道德概念,以免误伤自己的“前世父母”。这个概念在2500年前的吠陀时代就已经形成了,甚至早于佛陀的时代,Ahimsa的意思是“不伤害、不杀死”,后来“非暴力”还被延伸到了言论、思想领域——对另一个生物进行侮辱、腹诽都是不应该的。早在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非暴力”就被定义为了最终极的美德、自制力、天赋、牺牲、力量,朋友、幸福、真理、教导。(Ahimsa is the highest virtue , Ahimsa is the highest self-control, Ahimsa is the greatest gift, Ahimsa is the best suffering, Ahimsa is thehighest sacrifice, Ahimsa is the finest strength, Ahimsa is the greatest friend, Ahimsa is the greatest happiness, Ahimsa is the highest truth, and Ahimsa is the greatest teaching.)“非暴力”思想经过了发展之后,在甘地的时期发展到极致,变成了一种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意淫武器,其内在逻辑是——老子只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那么错的就是你就是你就是你!真理是站在老子这边的!人固有一死,老子才不怕被你弄死,你弄死我只会加深你的罪业,而我下辈子就能得到嘉奖!
咱们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非暴力”的中心思想则是个“忍”——只要啥事儿都能忍下来,就能成圣人。只要理解了这一点,便能理解甘地的各种奇葩行为和言论,苦修禁欲说白了不就是个“忍”字诀嘛!同时也就能够理解为啥印度人民生活在如此不公正的社会制度下还能安之若素——忍过了这辈子,咱们下辈子又是一条好汉!
印度人民的素食跟“非暴力”是建立在同一个认知基础上的——世间众生(Sarvabhuta)都是自己无限轮回里某一世的爹妈,你要吃了他们,下辈子你也会被吃。佛教由于受此邪见的影响,也常常能听到类似的言论。我丈母娘住我们家里的时候看我们打蚊子,电蚊拍噼里啪啦的声音虽然是打在蚊子身上,却是痛在她的心里,在边上一个劲儿念经给蚊子超度,还诅咒她亲闺女下辈子变蚊子遭同样的报应。最搞笑的是,有一次我在客厅里捏爆包装快递的气泡塑料膜,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丈母娘在隔壁房间听见还以为我在打蚊子,心惊肉跳地一直在念经。
我太太同为藏传佛教徒,她虽然打蚊子,却见不得活杀动物。有一次我带我太太在上海跟朋友聚会吃潮汕火锅,有一道菜是生烫竹签活虾,虾脚都还在动,结果她被惊吓到,说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活虾!回家在地铁上哭了一路,搞得我在边上很囧。电影里面如果有血腥的镜头,她也会不敢看。
除开“非暴力”因素之外,在印度教的洁净观里,肉食是十分肮脏的事物。古时候人们缺乏食品卫生的知识,烹饪方法也非常有限。像印度这种地方,一个不留神可能就会吃坏肚子食物中毒,出于食品安全的缘故,印度饮食文化里非常忌讳生食,这就是为啥印度菜都喜欢煮成稀烂糊糊。肉食在热带容易腐败变质,吃坏了几次肚子之后,古代印度人民便得出了“肉食是肮脏的”这一结论。
有这样的三观为背景,印度人是真心觉得素食者既高尚又纯洁,是“非暴力”的实践者。碰到一些宗教节日,地方政府往往会在那天禁止屠宰卖肉,屠宰这种事不但“不洁”,还有伤天和。一些原本吃肉的低种姓印度教徒,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也会主动成为素食者。作为外国人假如在印度告诉别人你是素食者,对方会立马对你肃然起敬,就好像你在中国碰到一个中文说得很溜的老外一样,一下子能拉近距离感。
在印度,完全没有忌口什么都吃的人我虽然碰到过,但简直比大熊猫还稀少,印度社会普遍会这样的人持负面看法,可能就像我们觉得一个人“毫无节操”,于是这些人就会在印度教社会里隐藏自己的食性。常见的情况是有些年轻一代的印度人在家中完全素食,一有机会跑到国外就胡天胡帝百无禁忌。我家楼下的一个工程师就是,他爸妈在的时候是个很乖的妈宝男,跟着爸妈一起素食,跟我私下聊天的时候才向我坦白他在外面读书的时候猪肉牛肉之类啥都吃过,在我家里也什么都吃。当然,猪肉牛肉在印度大多数地方并不容易搞到,不是你想吃就有的吃。
跟印度人交往了解对方的忌口是很重要的,免得不小心冒犯对方。中国人在许多国家人眼里的刻板印象就是什么东西都吃的怪物,印度人经常会问我是不是吃狗肉,我说我不吃狗肉,但我吃蛙肉、蛇肉,他们就会无比好奇蛙肉和蛇肉要怎么吃,是什么味道。而当我告诉他们,中国人远远没有像韩国人、越南人那么嗜食狗肉,他们觉得很不可思议。拉达克人对大牲口的肉没有忌讳,但就像很多藏人一样不吃鱼虾,出于慈悲心他们觉得吃鱼虾杀生太多,一个虾子就是一条生命,一口就没了。我丈母娘住在我家里时,无法直视我们吃螃蟹和虾子,躲在隔壁房间给虾蟹念经超度;我丈人好几次把螃蟹说成Scorpion(蝎子),在他们眼里虾蟹与蝎子并无差别。
总之在印度素食是大主流,无肉不欢的人当不了印度教徒。有这种“非暴力”的素食文化为背景,大多数印度人都不会主动伤害动物,整个国家就像个大动物园似的,牛羊猪狗猴子松鼠孔雀鹦鹉在人类社区宾至如归——不过与其说是动物搬进了城市,倒不如说是人类住进了丛林。你在印度城市里能见着各种动物,孟买作为印度最大的城市,郊区甚至有花豹出没。而大家之所以觉得印度脏,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正是满大街的动物粪便。
孔雀直接飞到家门口
生活在印度的动物一方面享有极大的自由,爱咋咋地,活得无拘无束,基本没人会捕杀城市里的流浪动物;但另一方面,由于“非暴力”的冷漠,也没人会去关心动物的福利。虽然印度人习惯把剩菜剩饭倒在街边喂动物,但这些高盐分的食物很难说得上健康,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我大概是我们这个社区最经常用肉骨头喂流浪狗的人,不经意成了社区狗王,家门口地盘上的三四条狗都认我,走在巷子里屁股后面常常会跟着一串摇着尾巴的狗。但不得不说印度的牛羊猪狗的生存环境十分糟糕,在垃圾堆里翻找食物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寄生虫病、皮肤病非常普遍,不少猫狗都皮包骨头营养不良,甚至长着烂疮。救助流浪动物这种事情在印度基本不存在,任其自生自灭。
在垃圾堆里翻找食物的白牛
毕竟这个国家连人的日子都还没过好,又怎么顾得上满大街的动物呢?许多印度女人的地位,甚至还不如村里的一头牛。
以生男弄璋为荣,以生女弄瓦为耻
很多中国人都觉得印度是个非常危险的国家,我早年一直为印度辩解——一个连动物都不伤害的国家,对人又能坏到哪儿去呢?现在我觉得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客观来讲印度的暴力犯罪相比其他一些国家确实比较少,在印度很少听说大奸大恶草菅人命的悍匪、大盗,但由于性压抑的缘故,采花贼却不少。同时由于印度女性地位的低下,受害者常常得不到公正的待遇,于是又姑息了这些罪行。
《白虎》(The White Tiger)那个电影一开始男主人公介绍自己原生家庭的时候,第一个镜头给了几头牛,说这是他们家里地位最崇高的成员,那几头牛甚至还只是水牛,而非印度人所尊崇的白牛。
在印度一些落后、守旧的农业地区,女性的地位可能真的还不如动物。不少印度人把女儿视为一种“诅咒”,家里要是生了个女儿就哭丧个脸。
重男轻女这个问题,在所有的父系农业社会都很普遍,而印度由于从来没有进行过解放妇女的社会革命,重男轻女问题也就特别严重。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会造成恶性循环,一些穷人家的女孩被父母从小当做童工使唤,错过接受教育的机会,成年后缺乏维生技能和独立性,不得不依附丈夫,从而进一步导致了家庭地位的低下。还有就是印度女性就业受到歧视,大家别看印度人口那么多,其中真正能干活儿的人却不多,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