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米宅财经

米宅财经

(38699)个赞

(271)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燃气刺客曝光,真相并不简单!

作者: 米宅财经 | 11天前 10:37
↑↑↑点击“米宅财经”关注我们——因不可抗力原因,公众号《米宅》暂时不能和大家见面了,近期的文章,会在我们的第二阵地《米宅财经》推送,欢迎关注,并星标我们哦!

靴子暂时落地,遗憾的是只有一只。轰动全国的川渝两地“燃气刺客”事件总算是有了结果。最新的结局是,重庆燃气集团的一把手被免职,同时重庆市调查组发现该公司存在错抄、违规估抄、计费周期混乱等等问题。除了惹人注目的人事任免之外,这份通报信息量极大。最直接的打了重庆燃气集团的脸,当初在澄清公告里信誓旦旦说自己一身清白,如今放在放大镜底下全都是污点。另一个就是论证网友普遍猜测的全市调快燃气表是不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基层人员抄表失误等问题上。这就等于是既承认了问题,同时又将责任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处理的非常漂亮。一天后,成都方面也紧随其后发布了相关通报,要求涉事燃企退款,无论是揭露的问题还是解决的手法都是在参考重庆的作业。当问责的铁拳落在堂堂央企地方下属公司的主要领导同志身上,我们就应该知道,舆论场这件闹得纷纷扬扬的大事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但这件事就像时代在我们面前打了一个响指,留给我们需要思考的地方,远不止于此。我们再来回看一下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起源是有重庆市民发现,家里燃气费比往常多出好几倍,帖子发出后引发很多网友的共鸣。甚至有人吐槽,家里停气,气表却还在神奇的转动。于是网友纷纷跑到政务平台投诉。这时才惊喜发现,平台上到处都是关于燃气费异常的投诉,累计高达上万件。不知这算不算是一种别样的吉尼斯纪录。所有的投诉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自从重庆市去年更换智能燃气表后,居民们家里的燃气费就开始变得不正常了。有网友说,新表比飞机跑得还快。面对汹涌舆情,重庆的燃气公司赶紧作出面自证清白,表示经过自查自检,没有发现公司的气表出问题,至于市民们的质疑,则是因为旧表计量不准确,“导致出现用气量剧增的错觉”。要是搁在以往,事情到此就要打住了,但禁不住本届网友非常难缠,投诉声和质疑声铺天盖地。于是,重庆市方面出动组建专项检查组,进驻重庆燃气倒查三年,结果不到一周,一连串问题就被公之于众。不仅如此,有眼尖的网友发现,根据已经披露的重庆燃气集团2023年业绩快报显示,去年四季度,企业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均呈现快速增长,尤其是营业利润暴增了十一倍。这种利润率,马斯克见了也得竖起大拇指,还费劲巴拉整什么移民火星呀,重庆燃气才是真正的技术革命。这里有一个关键时间点,去年四季度,恰恰是重庆更换新电表的时候。我们虽然无法判定重庆燃气的利润保证和更换新表直接相关,但时间轨迹的巧妙重合不得不让人有些非分的联想。做燃气刺客这件事上重庆并不孤独,事件发酵后成都市民也发现今年以来燃气费大涨。有居民反映,更换燃气表20天后,欠费竟然高达17000元,甚至超过了成都房价的均价。要不然怎么是同甘共苦的川渝一家亲呢。更雷同的是,重庆燃气集团和成都燃气集团背后的股东都有华润燃气的身影。而华润燃气正是华润集团旗下公司,堂堂正正的央企血脉。浅浅查了一下,华润燃气目前的业务已经遍及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用户逾2600万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行业龙头,不能因为人家业务广泛就把人当作这一切乱象的操盘手。目前网络上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是重庆市在与民争利,填补土地出让金的亏空。支持者认为,随着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下降,地方政府不得不习惯过紧日子,尤其像川渝这种转移支付大户就有足够的理由去借助那些公共服务产品来提高财政收入。这种推论有一个明显的bug。虽然重庆是直辖市,但是在人、财、物上对于央企华润都没有话语权,因此就不可能通过动表这种让人迷惑的方式来干预华润的运营决策。重庆燃气集团作为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二股东都是华润的全资子公司,三股东才是重庆国资背景的重庆城投。根据重庆燃气2023年度的业绩快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是4.93亿元,即便把账面上所有净利润都用来分红,分到重庆城投头上也没有多少,对于重庆的财政大账本来说只是杯水车薪。重庆根本没有必要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跨系统找到燃气、气表几家国央企去商讨几个小目标的收益,与其花这种功夫不如去东部兄弟城市谈谈对口支援。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这就需要说到我国的燃气行业,用教科书里的话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按照我国的国情自然需要由国央企主导,这里有一个名词“燃气特许专营权”。也就是说,你想要从事城市燃气运营业务必须要拿到经营牌照,通常都是有各地国资组建城燃公司负责区域不同片区的燃气专营权,即便马斯克腰缠万贯的外国人也断断没有上场的机会。燃气运营公司的业务模式基本大差不差,首先从上游天然气生产销售单位采购气源,而后经过公司建设或运营的天然气支线管道、储配站等渠道,向居民、商业、工业等终端用户销售。燃气公司挣的就是气源采购和终端销售的价差。但是这里又有一个新问题。各地的城燃公司乃至于华润燃气只是燃气的运营商,不是供应商和生产商,它们都需要向上游采购端购买气源,也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宇宙名企,中石油、中石化。在这些真正的顶级大佬面前,你一个运营商自然没有议价权。我们再看下游的销售端,无论是居民用气还是商业用气,这些燃气服务都事关公共服务,价格受到政府严密调控,运营商们自然也没有定价权。由此我们就可以发现,燃气运营公司对上下游都没什么话语权,因而若想增加营收只能够打铁需要自身硬了。气表跑得比飞机快这种事情看起来很魔幻,但是多想想就想通了。原本我们国家为了调控价格更多惠及民众,通常会把燃气价格都压的比较低,为了让企业能够心甘情愿干这件事,通常还会用财政拨款给企业补贴。但随着地方财力的吃紧,很多地方的补贴都难以为继了,这就进一步刺激了燃气企业产生了一些有些危险的小想法。所以,我们再回看重庆这次关于这一事件的处理,免的是重庆燃气的党委书记、总经理车德臣。恰恰,车德臣在去年11月由华润燃气总部空降重庆燃气出任董事长,时间点和换表涨价的时间点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重合。车总一个人扛下所有,已经足以说明问题。如果我们再看《重庆日报》,就会更加清晰重庆市政府关于这一事件的定性。寥寥数语,语气极重,尤其是那句“企业应当挨板子”,基本判定企业主责。甚至隐约中我们可以再次感受到一丝央企和地方博弈的味道。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觉,觉得地方在央企面前高高在上。事实上尽管经过多轮改革,央企身上的行政色彩依然浓重,在地方面前依然处于上风。尤其是对于一些央企下属地方公司来说,所谓的国计民生不过是太有遥远的官样文章,事关个人升迁和收入的业绩最大化才是他们经营的原始驱动力。为此可能会全然不顾地方政府让渡的公共服务责任。重庆燃气事件揭开了一个口子,让普通百姓知道岁月静好背后也有人悄悄举起了背刺的小刀,要时刻关心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这也给国央企提了个醒,既然置身于市场浪潮当中,都应有属于自己的边际。

因不可抗力原因,公众号《米宅》暂时不能和大家见面了,近期的文章,会在我们的第二阵地《米宅财经》推送,欢迎关注,并星标我们哦!

​​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