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中国货币市场

中国货币市场

(123608)个赞

(754)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探究

作者: 中国货币市场 | 2023-08-21

内容提要

跨境电商行业近年保持高速增长,但在汇率双向波动、弹性进一步增强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日益增加,亟待金融机构提供针对性措施帮助跨境电商企业管理汇率风险。文章结合实践经验,对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开展汇率风险管理面临的难题、金融机构未来汇率避险服务创新方向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国家政策、资本加持等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迅猛,交易额不断攀升。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2.1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出口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1.7%,跨境电商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

尽管踏入了长坡厚雪好赛道,但部分跨境电商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却在探索多元化、规模化的发展过程中陷入销售额稳步增长、利润跌宕起伏的困境。细究原因,除了自身经营因素以外,跨境电商出口企业的经营采购模式决定了其普遍存在收付款币种、期限错配情况,随着汇率双向波动日益常态化,汇率风险对企业经营影响不容小觑。

在提升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方面,相关市场主体仍需多方寻策,一方面加强对跨境电商企业的引导,促进其积极适应、正确看待汇率波动;另一方面主动求变做好贸易新业态新服务,加大汇率避险产品及服务的创新力度,双管齐下助力行业稳健蓬勃发展。本文将从跨境电商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当前面临的难题及金融服务探索方向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对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进行探究。

一、跨境电商企业开展汇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趋于常态化

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明显增大。以2022年为例,百年全球大变局和新冠疫情交织叠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幅超万点,全年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至3月),俄乌冲突爆发后,人民币中间价升至6.3014,创2018年以来新高;第二阶段(3至11月),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国内疫情反复,人民币快速跌至7.3,创14年新低;第三阶段(11至12月),得益于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国内防控措施优化等利好因素,汇率回到7以内,全年波动幅度超15%。

展望后市,全球经济增长或将进一步放缓,地缘政治风险频发或将加剧汇率市场波动,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导致市场情绪转变,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外贸企业经营受到较大影响。以出口企业结汇1万美元为例,在2022年2月底与11月初结汇,每1万美元汇兑收益相差近万元人民币。亿邦智库发布的《2022跨境电商金融服务报告》亦显示,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增大,汇率避险需求上升。

(二)跨境电商企业亟需有效管理汇率风险

在多方努力下,近年市场主体汇率风险主动管理意识提升明显,2022年企业外汇套保比例达24%,较2016年提升11个百分点,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涉外企业的主动风险管理意识仍有待提升。我国跨境电商出口以家居产品、3C产品及日用品等低附加值产品居多,经营成本较高、利润较薄。汇率风险管理一是可以降低经营不确定性,帮助企业聚焦主营业务。企业锁定订单回款的结汇价格,即可确定该笔订单利润,避免因汇率波动导致利润被侵蚀,专注主营业务;二是降低报表关键指标波动,满足财务管理要求。部分跨境电商企业有明确的财务指标管理要求,如资产负债率、每股净利润等,企业可通过主动风险管理降低汇率对关键指标影响。

二、跨境电商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面临的难题

在跨境电商领域,规模较大企业对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接受度相对较高,例如笔者单位某头部跨境电商在持续宣导中逐步树立了较强的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已于2023年制定了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方案,通过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规避汇率波动风险。但相当部分中小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以笔者单位为例,尽管提供了费用优惠让利、授信额度、专人对接服务等一站式便利服务,主动办理汇率避险业务的跨境电商企业占比仍不到10%,主要存在“不愿办”、“不易办”、“不能办”三类难题。

(一)不愿办: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尚待提升

1. 汇率风险管理意识淡薄。跨境电商市场主体主要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普遍缺少专业的汇率风险管理人员,对外汇市场认知不足,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未建立科学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倾向于依赖企业法人或财务的个人偏好或经验随行就市按需结汇,不愿意接触和尝试汇率避险产品。

2. 市场“不友好”影响企业意愿。近年汇率走势对于前期办理汇率避险业务的出口客户相对“不友好”,部分中小出口企业锁汇意愿甚至同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一是美元对人民币掉期点转负。随着2022年美联储激进加息、中美利差持续扩大,美元对人民币一年期掉期点从2022年年初近1400点跌至今年6月底-2600点,即企业若办理一年期远期结汇,锁汇价格会较当前价格低2600点,企业对于贴水做远期结汇不太能接受;二是汇率呈区间震荡走势,企业持观望态度。2022年底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区间震荡走势,企业预期汇率短期不会剧烈波动、出现趋势性行情,因此套保意愿不强。以笔者单位为例,2023年一季度汇率避险业务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二)不易办:银行授信额度难核批

企业在银行办理汇率避险业务时一般需缴纳一定保证金或占用授信额度作为到期履约保证,但银行授信额度审批难,缴纳保证金又会占用企业本就不多的流动性,这些因素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套保意愿。近年来银行金融机构纷纷推出各类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汇率避险业务提供便利化服务,如核定汇率避险专项授信额度、提供优惠报价等。但相较传统行业,跨境电商中小企业获批授信额度仍然较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主动避险意愿,主要原因在于:

1. 行业属性较难满足传统授信要求。跨境电商企业多属于轻资产、小规模、快周转的批发零售行业,较难完全满足银行授信时对企业规模、资信、业务量等要求,参照传统授信标准较难获取授信支持。

2. 企业交易实需核实难度较高。为帮助企业树立风险中性意识,避免过度套保或“裸奔”,银行一般会参考外贸企业出口回款值、海关数据核定实际汇率风险敞口和衍生品授信额度。但由于部分跨境电商企业出口收汇通过第三方支付公司或个人账户回流,或通过代理公司出口,或只能提供跨境电商平台或独立站订单数据,导致银行无法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海关单一窗口等第三方官方数据准确获取或核实企业真实经营情况、测算需求。

(三)不能办:避险服务设施建设待完善

相对传统货物贸易行业而言,金融机构服务跨境电商行业期限较短,无法较好满足行业普适性需求,汇率避险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工作仍待提升,主要体现在:

1. 小币种汇率避险服务不完善。近年我行外贸数据稳中向好,2023年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9.8%,高出整体增速7.7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34.3%,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随着新热点区域进出口份额持续提升,跨境电商企业小币种汇率避险需求持续提升,但大部分银行传统汇率避险服务仍聚焦于美元、欧元等主流货币,较难充分满足企业需求。

2. 业务办理门槛不适用。相较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企业订单杂、金额小,单笔订单金额少于1000美元是常态,而银行一般汇率避险业务办理金额至少需等值一万美元,且企业从亚马逊等境外电商平台收汇最长需耗时两周时间。中小企业往往等待多日,方可凑足金额办理汇率避险业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办理意愿。

正是因为上述 “不愿办”、“不易办”、“不能办”三项主要原因,尽管汇率避险对跨境电商企业稳定经营有重要意义,但汇率避险工具未成为行业的普适性选择,也鲜见中小跨境电商企业获得汇率避险授信额度后办理相关业务。

三、商业银行主动作为做好汇率风险管理服务

作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商业银行在推动跨境电商企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做好汇率风险管理方面责无旁贷。为做好做优跨境电商客群服务,笔者单位近年来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汇率避险成本、丰富汇率服务手段,主要包括:一是上线标准化线上融资产品“出口易贷”。可根据优质中小企业近一年海关数据自动核定免抵押、免担保的纯信用出口贸融、跨境电商专项融资和外汇衍生品授信额度,降低企业资金占用;二是推出跨境电商收结汇产品。与境外账户行合作,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亚马逊平台独立收款路径,采用直联模式获取交易背景并自动完成匹配审核后,为企业提供自助线上收结汇服务;三是开发“汇交易”线上交易平台。通过“汇交易”平台,跨境电商企业可结合未来收汇计划在线办理远期、掉期、期权等外汇衍生业务,自主选择挂单、询价或即时交易等成交模式;四是多渠道联动深化汇率避险宣传。配备外汇联络员专职负责外汇政策和汇率避险宣传,与商务部门、街道办、中信保等渠道联动开展宣传,通过在线直播、专题推荐会等方式,线上线下结合开展业务培训与资讯分享,与外贸企业实时互动,引导企业汇率避险。

为进一步完善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建议各方可从强意识、降门槛、促便利、降成本四方面综合发力形成组合拳,逐步帮助跨境电商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意识,进一步推动落实汇率风险中性良好实践。

(一)针对性宣导强意识

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导是外贸企业特别是跨境电商企业金融服务的基础工作,各方应扬长避短、合力开展针对性宣导工作:一是联动主管部门开展多渠道宣传。如银行可积极配合各地外汇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开展市场调研、筛选目标名单,选择线上讲座、直播、线下沙龙等多渠道开展政策宣导和业务培训;二是从源头强化企业避险意识。企业风险中性意识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一般会通过跨境电商生态孵化机构,系统学习从0到1启动业务全流程。建议金融机构与跨境电商生态孵化机构、电商产业园区、招商办公室对接,在电商企业设立初期甚至在成立环节即介入开展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传,通过实例展示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企业采用跨境人民币结算,并指定专人对接企业跨境结算、汇率避险需求,逐步提升企业办理意愿,引导企业做到“锁定”而非“躺平”,聚焦“避险”而非“投机”,坚持“长期”而非“短期”。

(二)运用大数据技术降门槛

大数据缺乏始终制约着跨境电商金融服务进一步发展,未来各方可考虑协同加强对行业深入研究,依托商务、海关、信保、税务等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第三方机构等,加强银政、银企、银保数据交互对接,逐步积累跨境电商企业数据服务经验,建立适应电商业态的风险管理评价体系,在汇率避险业务的客户准入、风险敞口识别、额度核定、贷后监测等方面制定差异化政策,降低业务办理门槛,扩大政策惠及面。如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可考虑将跨境电商保单投保及出险情况等数据接入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在获得企业授权后,由银行自行查询相关信息。上述举措可提升金融机构对跨境电商客户的鉴定识别能力,便于更好提供授信支持。

(三)升级金融服务促便利

在满足国家监管政策、客户交易便利和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各方应以跨境电商企业需求为中心,聚焦科技赋能,“因企施策”创新契合市场主体需求的产品服务。一是开发汇率管理银企直联接口。银企直联可帮助企业实现内外部系统整合,精简业务流程,提升财务管理效率。银行可开发跨境电商平台或独立站标准API接口,实时获取分析企业交易数据与汇率风险敞口,建立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一站式可视化驾驶舱,及时提供或调整汇率风险综合服务方案,并在国际金融市场重大事件前或市场大幅波动时及时预警,企业在汇率敞口额度内可实时通过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在线自助办理业务;二是丰富小币种汇率避险服务。针对巴西雷亚尔、印度卢比等新兴跨境电商区域货币,银行应及时搜集响应企业需求,丰富货币汇率避险工具,定期提供市场分析资讯,满足跨境电商企业的多平台、多场景、多币种避险需求;三是降低业务办理起点金额。对于中小外贸企业,银行可考虑开发自动挂单交易等服务,针对性降低汇率避险业务办理金额,通过线上化、适小化服务更好满足行业个性化需求,扩大汇率避险服务覆盖面。

(四)创新服务模式降成本

跨境电商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成本适中、风险可控的汇率避险工具对企业有较强的吸引力,各方应着眼创新赋能,协力推进服务模式创新降低企业避险成本、提升成效。一是探究数字人民币跨境运用场景。数字人民币自2019年开展试点以来成效显著。各方可通过银银合作,引导非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参与到数字人民币流通领域中,如可与境外银行合作,为符合一定条件的电商平台及海外消费者开立数字人民币账户,充分发挥数字人民币结算时效高、成本低和无汇率风险的特点,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场景;二是引入担保和信保加大融资支持。各方可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关于更好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工作要求,引入政府跨境电商专项担保基金或结合出口信保跨境电商出口政治风险、平台支付风险、海外仓销售风险等创新保险。参照出口信用保险融资服务经验,探索“信保保费减免+担保公司损失分担+银行信用办理”合作模式,对于跨境电商企业未按合同约定办理汇率避险业务交割造成的损失,在担保额度内由担保基金、银行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担。作为新兴贸易业态,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迅猛,未来必将在我国迈向贸易强国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企业对汇率风险管理的需求也势必更加迫切,商业银行在做好金融服务支撑上任重而道远。未来,商业银行应继续以客户为中心,结合政策及市场最新动向,继续加强对跨境电商生态研究,做好服务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END

作者:蔡红波,杭州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颜陈胤,杭州银行交易银行部跨境金融部经理助理

原文《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探究》全文将刊载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主办《中国货币市场》杂志2023.08总第262期。

更多阅读

◆2023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回顾与展望

◆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回顾与展望

◆2023年上半年利率互换市场回顾与展望

中国货币市场

扫码“中国货币市场”小程序

开启线上阅读/订阅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