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中国货币市场

中国货币市场

(123330)个赞

(754)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内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作者: 中国货币市场 | 2023-06-26

内容提要

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人民币的国际化总体水平不断提升。文章探讨了未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四个重心、商业银行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四大挑战,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一、人民币国际化总体情况介绍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被该货币发行国之外的国家或个人、机构所接受,在国际范围内行使货币的主要职能。一般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始于2009年,人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正式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此后,在各项政策举措的加持下,人民币国际支付货币功能不断增强,投融资货币功能持续深化,储备货币功能逐渐显现,计价货币功能进一步实现突破,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不断得到巩固。进入2023年,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全球经济贸易活动愈发通畅,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望提速。

二、未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心探讨

通过借鉴比较主要储备货币国际化历程,我国未来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心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统筹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完善人民币市场化运行机制

为了推进本币在境外范围的使用,货币发行国一方面需要采用市场化的定价机制,按市场供需对本币的价格(外汇)和借贷价格(利率)进行定价;另一方面需要构建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提升使用本币的便捷度,降低本币使用成本。所以,国内近年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构建LPR报价机制、完善债券市场报价机制,以规范人民币借贷市场定价;减少外汇市场干预,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提升双向波动幅度,施行更为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放宽证券、基金外资持股限制,优化外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准入要求,扩大外资机构经营范围,吸引更多外资成立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业务。

与此同时,为有效防范金融市场完全放开可能引致的相关风险,尤其是市场流动性风险和机构竞争风险,国内一方面通过维持较厚的储备安全区间,常年将外汇储备维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以在资本大幅流出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支持;另一方面,未雨绸缪,积极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供给服务效率,增强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以应对完全放开后的市场竞争形势。

(二)强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资本市场深度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我国经济制度和市场基础总体上得到了国际的认可,但金融市场制度和金融市场深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是制约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年来,为了增强国内金融市场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提升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国内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持续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制度,拓展市场深度,主要包括:(1)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金融市场深度。通过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形成契合实体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层层递进的多层次市场投融资新生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2)优化金融市场制度建设,实现更加规范化运行。通过深化金融改革,继续推进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完善股票、债券、期货等资本市场法治,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筑牢市场运行的制度基础。(3)引入中长期投资资本,增强资本市场流动性。资本市场中长期资本的规模是市场深度的直接体现,影响着各类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以及市场运行的稳定性。

(三)稳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一家独大”的现象短期内难以出现明显改变。同时,考虑到美欧等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科学技术、经济贸易等领域对我国的打压态势逐渐升级,人民币国际化将稳扎稳打,通过区域试点逐步推进。

人民币区域化的主要方式包括:双边本币结算、双边本币互换、境外清算机制安排。

(四)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在于国内经济,只有国内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国际投资者才会对人民币有信心,人民币国际化才能稳步推进。所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还是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积极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当前国内经济形势,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指出了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点方向,包括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这些都是推动国内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

通过参照主要发达国家银行业的发展历程,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所推行的一系列金融市场改革落地见效,银行经营形势将面临较大挑战,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银行净息差缩窄趋势难以逆转,盈利能力进一步分化

通过分析12家全国性主要商业银行近十年年报数据可以发现:银行业净息差呈现持续缩窄趋势,且分化程度有所加大。2014年,国内银行净息差普遍高于2.20%,平均值2.57%;此后净息差均值持续下滑,2017年末降至2.05%,下滑52BP;2018年开始,各行净息差有所反弹,但总体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其间净息差均值最高反弹至2.20%(2020年),2022年又降至2.02%。同时,各行净息差的标准差呈上升趋势,从2014年0.19上升至2022年0.33,表明银行之间净息差分化程度有所加大。未来随着金融完全开放竞争格局的形成,银行业盈利能力总体将呈下降趋势,且各银行间盈利能力差距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二)境内外资本流动规模加大,银行风险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未来随着资本项下的逐步开放,国内面临的境内外资本流动规模将大幅提升,将直接增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压力,尤其是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风险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加。

流动性风险方面,境外资本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对银行流动性产生影响。一是直接影响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体现在外汇流入国内银行体系时,会直接增加银行外币资产和负债。银行为了获利,会倾向于“借短放长”,扩大外币业务的期限错配,导致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二是通过影响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产业结构等,对银行体系产生间接影响。其中通过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外汇流入国内时,将增加央行外汇占款规模,从而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提高银行备付金;反之,外汇流出国内时,将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减少,降低银行备付金。

市场风险方面,主要包括因汇率、利率等市场指标超预期变动所产生的风险。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市场化和利率市场化是两个主要特征。其中,市场化的直接影响是人民币外汇价格和利率双向波动加剧,甚至可能出现极端市场情况,由此对银行资产价格、流动性、盈利产生巨大冲击。

(三)投融资币种呈现多元化,资产负债管理更趋复杂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内银行面临的资产、负债的种类、币种和期限将更加丰富,为平衡价值回报与风险管理所进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摆布将更为复杂。当前国内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逻辑是在满足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当前主要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约束)考核和经营风险偏好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规划全年资产负债规模安排,并设定一定的存贷利差、拨备覆盖率、不良资产率区间,从而制定出当年的营收、利润等经营目标。一旦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达到一定程度,同一银行不同分支机构面临的市场经营环境千差万别,例如存贷利差、监管标准和要求、产品形态、区域风险等,如何通过资产负债管理,统筹好境内和境外、本币和外币,在满足各类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实现资本回报的最大化,将会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难题。

(四)境外业务扩张,传统信贷审批模式将受到冲击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内银行“走出去”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境外设立经营机构数量增加,境外业务规模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境外不同分支机构面临的市场经营环境和监管政策将有比较大的差异,传统的国内信贷审批模式将难以做到普遍适应。在当前国内的市场环境下,银行现有的信贷审批模式更加注重抵押担保物,尤其是偏重土地使用权、房产的抵押。这种信贷审批模式在房价处于上升通道周期时,风险比较小。但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走弱,银行信贷遭受的信用风险损失将加大。同时,从境外部分国家来看,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尤其是在遭遇经济危机时,房价大幅向下波动的可能性较高,由此将对银行经营产生更大的冲击。

四、国内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进一步深化金融科技发展,借助外部力量提升科技赋能

金融科技的目标是实现数字化经营转型,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这一目标得到进一步强化。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国内银行已充分意识到金融科技的重要性,纷纷在业务营销、内部流程优化等方面使用金融科技手段,以提高业务营销的精准性和流程管理的效率。当前大部分银行也已推出各类线上金融服务,打造了数字化银行。

但总体来看,在以科技为手段赋能业务、赋能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例如:数据利用效率不高、数字化愿景难以落地、线上线下割裂。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银行要进一步认识到金融科技的重要性,并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借助外部力量发展金融科技,重点深化与科技企业的创新合作。充分利用科技企业已有的成熟技术和系统,对银行海量金融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客户潜在需求和喜好,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措施,进而为客户定制更符合需求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增强获客能力,整体改善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数据结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盈利能力。

(二)加强国际化人才储备,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队伍

在国际化进程中,国内银行有必要提前加强国际化人才储备,为未来的国际竞争做好准备。具体包括:(1)引进国际化人才。重点引进具有外交工作经验、海外商务拓展工作经验的相关人才。(2)强化内部人才培养。招聘选拔具备一定基础(外语水平、外事能力)的储备人才,并加强境内外分支机构轮岗锻炼、专业培训。(3)加大与外部机构的交流学习频率。与国内大型跨国银行、境外使领馆、商业组织等机构建立交流学习合作机制,将储备人才提前送至所在国进行学习,以更好适应当地经营环境。

(三)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

近期,美国硅谷银行在美联储大幅加息的背景下,资产变现能力减弱,在市场流动性紧缩时,出现流动性危机而倒闭。这一事件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体现了流动性危机的冲击性。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国内银行将面临着国内外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承受各个货币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冲击,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将明显增加。

对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银行来讲,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要做到以下三点:(1)加强备付金管理。合理储备备付金头寸,以人民币作为主要备付金货币,同时根据短期内将到期的外币负债规模,储备一定比例的其他国际主要货币(例如美元、欧元、日元)备付金头寸。(2)强化流动性合作支持。通过与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央行、其他国际大型银行等资金充裕的机构共建流动性互相支持合作机制,以在遭遇流动性危机时,及时获取流动性支持。(3)加强前瞻性管理。分币种管控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将期限错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合理保持优质流动性资产规模,配置一定规模的高等级国债(美国、中国国债)和高等级信用债。

(四)完善信贷审批模式,注重还款能力和还款来源

随着国内银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其传统上注重抵押担保的审批模式将难以适应未来的市场经营环境和政策,应逐步转变为注重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审批模式,具体包括:(1)对于非零售客户,重点分析申请人的第一还款来源(通常是营业收入指标),以申请人的履约能力为中心,重点关注申请人的财务状况、偿付意愿、偿付记录、担保物或者保证人等因素。(2)对于零售客户,把申请人的履约能力和偿付意愿作为同等重要的考察因素,同时考虑申请的交易特征、担保情况等。基于上述原则,在对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进行度量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选取相应的指标进行衡量,以更好反映客户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

(五)及时适应国内外监管规则,增厚核心一级资本安全垫

当前,巴塞尔协议Ш的最终方案已全面正式实施。为更好与国际监管接轨,提升国内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中国版方案也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无论是国际版还是中国版监管方案,两者均强调了对银行资本的审慎监管,主要体现在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在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随着国内银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其不仅要符合国内监管标准,也要符合国际监管要求,受到的监管将更为严格。所以,国内银行要提前储备资本,增厚资本安全垫,尤其是核心一级资本,以提升风险缓冲能力。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所在机构观点。

END

作者:杨妙姝,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监事会办公室

原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内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全文将刊载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主办《中国货币市场》杂志2023.06总第260期。

更多阅读

◆关于我国存款利率的几点思考

◆城投债信用风险分析及防范建议

◆资本管理新规下商业银行金融债券的发行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