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值中的人民币,太欺负人了
作者:
米筐投资
|
2023-06-05


1
人民币破7很多人都在关注,有网友私信说想听听我的看法。
2
从最表面的汇率与贸易关系上来说,我们想一下,现在最需要的是让人民币涨上去,还是让人民币跌下来呢?你不能一边挥舞着外贸数据说中国经济差需要改善,一边又说人民币贬值不好。任何有关联的两件事,我们不能闭着眼睛进行“战术性不拷证”对吧?从贸易结构上,咱得认清楚中国贸易结构变轨的客观因素。以前咱们的货卖给谁?主要还是欧美。但是从今年一季度的外贸数据来看。中国对欧美贸易额是明显下降的,而且是大幅下降,但是对东盟和金砖国家的贸易额却在大幅提升。提升的幅度有多大?几乎把欧美的缺口全补上了。而且这些贸易有很多就是在货币互换协议框架下完成的,我们的贸易结构正在从对西方附从性贸易,变为了对第三世界输出性贸易。大量美元收入的下降,必定会导致人民币在银行间市场重新询价。更低的贸易成本,有助于激活对第三世界的贸易积极性。再吐个槽,咱不能在对西方贸易结构的时候,大喊着人民币贬值有利出口,高汇率会让老百姓吃亏,会压制外贸出口让企业没饭吃。但是等到我们转变为对第三世界输出贸易的时候,你又看不起人家穷兄弟,喊着汇率贬值了,外贸不行了,我们吃亏了,对不对?貌似两边喊的还是那同一批人,真神奇。3
我从事外汇交易和经济研究14年了,说句实话,我实在不知道如何用“汇率绝对值”佐证国内经济的好与坏。比如说汇率下降是因为国内经济崩了,这话猛一听挺有道理的,但是仔细一想又找不出什么必然性逻辑关联来。比如说日本吧,日本经济很弱么?我想大家都不会这么觉得,人家再小日子,也是世界第三啊。但是如果用“对人民币汇率绝对值”来解释的话,那小子们这会儿应该已经赤地千里易子而食了吧?事实上,如果想看汇率到底是处于强势还是弱势,应该看的是对比度,因为汇率本身就是对比出来的。比如说我们来看两张图,第一张是人民币走势图,第二张是美元指数图。

4
说一下最近经常被拿出来恐吓读者的数据吧。先说说16~24岁青年失业率突破20%这个数据。嗯,20%确实很高,这也是用来佐证中国惨淡的一个好证据,经常被拿来说大学生就业难,社会不招工。但是咱们要看数据,你首先得先看看这个数据是啥吧?比人斗胆提醒在座的各位一句:你家孩子16岁就大学毕业了?事实上,16~24岁毕业生当中,仅有不足24%是大学、大专生,76%是高中辍学。大学应届毕业生年龄区段统计22~26岁,这一区间失业率统计的真实数据是4.32%,是连续5年最低水平。又是个战略性不考证。5
5月制造业PMI回落0.4至48.8,跌下荣枯线,中国消费不行了?欺负人也得有个限度,也得看个对象,靠欺负粉丝专业知识不足拉出来的流量真的没意思。什么叫制造业PMI?还是那句话,你想要分析一个数据,你得先知道这个数据是啥对不对?“中国PMI”只是个统称。其中又分为“中采PMI”和“财新PMI”指数。这两个都是制造业PMI,其中中采PMI的采集成分是重工业、基建用材,反映的是基建投资和大型工程需求。而财新PMI的采集构成是轻工业和民生消费工业,反映的是消费内需和出口。
6
中国CPI连续4个月持续下行,对比美国CPI数据孱弱,消费和投资遇冷?哎……老梗了。欺负人啊!还是战略性不考证……只拿着美国CPI对比中国CPI,假装它俩是一个性质,就是不告诉你中美CPI只是名字一样而已。中国CPI构成是什么?1、食品34%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3、房屋租住价格13%4、交通通信10%5、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6、衣着9%7、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8、烟酒及用品4%美国CIP构成是什么?1、房产交易价格44.38%2、交通运输16.7%3、食品14.4%4、医疗保健个人用品8%5、教育与通讯5.8%6、娱乐5.3%
7
我再说点会被骂的话吧。金融研报是给谁看的?是给真正的投资人、有钱人看的。自媒体公众号是给谁看的?是给千千万万老百姓看的。欺负读者没有专业知识,用欺骗地方式输出恐惧、焦虑来赚钱,不是一个知识分子该干的事情。中国经济的问题,从来都不是老百姓杠杆太高的问题,是老百姓赚的太少的问题,是账面收入被通胀稀释之后真实收入十几年就没涨过的问题!2000年的时候,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基本与1㎡房价持平,现在有那个普通工人敢说自己一个月工资能买一平米房子?前段时间某晓波一句“救经济先救房地产”,简直就是突破底线的扯淡,为了赚钱脸都不要了。把利率再大减一波,把房价再大张一波,然后刺激着底层老百姓再卖身一波,最后用低利率制造的通胀把他们再刮一波。钱到谁手里,钱从谁兜里掏出来了?刺激房地产肯定能刺激经济,但我认为中国是经济必须是服务社会的,不是服务上层少部分人的。我们要的经济复苏不是劫贫济富,不是拿底层老百姓的血汗钱粉饰上层“精英人士”地纸醉金迷。复苏经济、刺激消费,是要复苏底层民众真实收入水平,而不是从他们身上榨干最后一滴血!也不是让老百姓收入增加一块钱,物价上涨一块五的数字游戏。绝不能把经济刺激,变成一场“富人的狂欢,穷人的噩梦”。以上,同行可以开喷了。✎THE END关注下面的“米筐资本”,这是我们的2号基地,如果哪天我们不见了,请来这里找,不见不散!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