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中国货币市场

中国货币市场

(122782)个赞

(752)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基于理财赎回潮谈践行金融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作者: 中国货币市场 | 2023-04-29

内容提要

2022年末至今年初,利率大幅波动引发理财市场出现“赎回潮”,说明金融消费者的多元风险偏好应得到高度重视。实践金融生物多样性理念既是金融为民的专业要求,又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金融供给体系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提升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丰富度。

一、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理财市场进入全面净值化阶段

2017年11月,央行及外汇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并强调“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逐步打破刚性兑付预期,理财市场进入发展新阶段。

资管新规的实施为资管行业带来了显著变化:一是估值方法的转变,鼓励使用市值法并对以摊余成本法计量进行严格限制,封闭式产品只有满足持有到期或在活跃市场无报价、无法公允计量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二是产品净值化转型,截至2022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达26.4万亿元,占比95.47%,基本完成净值化转型;三是收益波动性明显增强,市场波动通过产品净值涨跌及时、准确地反映,收益率波动幅度变大;四是风险承担方的转变,资管新规实施前银行作为产品发行方承担市场风险,净值化转型后投资者自负盈亏。

二、丰富理财产品供给,满足多元风险偏好是金融为民的内在要求

理财产品是我国居民部门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央行调查中高居居民投资选择的首位,份额占比达到44.1%。2022年11月中旬至2023年1月,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幅波动,单位净值破净的产品数量在2022年12月高达1.19万支,造成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负债端赎回压力陡升,最终发生一轮理财“赎回潮”。产品净值频繁波动和理财赎回的负反馈机制,成为市场稳健运行的一大考验,充分说明金融消费者的多元风险偏好应受到重视。

“赎回潮”风波过后,市场特征向新发产品期限拉长、现金类产品增多、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转变。在2023年2月,一年以上期限新发行的理财产品占比同比增长19个百分点至39.48%,现金管理类产品月发行量翻倍。理财投资者风险偏好进一步下滑,2022年末风险偏好分类为保守型和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同比增加1.65个百分点。说明金融消费市场要遵循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法则,丰富金融消费品供给,满足居民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需求。

党的二十大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人民至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旺盛,2022年末全市场个人理财投资者超过9500万人,其中风险偏好分类为稳健型的个人投资者占比最大为35.44%。因此,建立起全期限、全类型、全风险等级的多层次阶梯式产品库、让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都能找到合适的投资产品,符合金融消费市场的客观需要,有助于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财富保值增值要求。促进理财市场多元化,可从投资标的、投资工具、投资策略等维度入手:一是投资标的方面,截至2022年末,理财产品中固定收益类占比达94.5%,其余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占比均较低。推动投资标的多样化,不仅能够促进各金融要素市场均衡发展,而且有助于提升市场参与者的资产配置和风险分散能力。二是投资工具方面,我国衍生品的应用和发展仍不充分,利率衍生交易品种单一,信用衍生品市场参与度低、流动性差,风险缓释功能有限。推动避险市场发展,有利于资产管理机构提升主动管理能力,降低产品净值急剧波动概率。三是投资策略方面,推动机构间策略差异化,有助于分化市场行为,避免出现“羊群效应”,尤其在市场剧烈波动时,避免行为趋同而引发“踩踏”现象,造成负反馈机制。

三、商业银行面向消费者积极践行金融生物多样性

一是完善零售产品体系,丰富多元金融产品供给。通过开发结构化存款等风险较低、收益稳健的“类理财”产品,向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策略,满足中低风险特征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需求。例如浦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与浦发银行共同推出附带消费服务功能的现金管理类产品浦发理财宝,产品份额可直接用于消费,实现理财份额与客户消费的联通,满足客户多类需求场景。

二是加强金融市场创新引领,拓展稳健投资渠道。2022年11月,浦发银行领先市场推出面向中小金融机构和资管机构等合格投资者的存量债券柜台交易业务,央行肯定并指出“推动柜台债券业务发展,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的债券投资交易、托管结算等渠道,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形成更加连续有效的二级市场价格”。该业务也为风险偏好较低的个人投资者提供了稳健投资选择。

三是打造金融服务生态圈,输出综合化金融服务。传统的存贷业务已无法满足当下旺盛且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一方面依托全牌照经营优势有效整合集团资源构建综合金融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基于自身线上、线下渠道向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浦发银行自2018年推出“浦银避险”品牌以来,全面整合数字平台,强化线上报价、线上成交、策略输出,搭建智能投研体系帮助客户投资决策,让更多客户成为浦发银行金融生态圈的一份子。

四、借鉴生物多样性法则推动金融生态健康发展

借鉴生物多样性基本概念,可将金融生物多样性特指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金融体系各要素及其组成系统的多样性。发展金融生物多样性在本质上是尊重市场各参与主体的意愿,认可其风险偏好和投资行为存在的合理性,在有序、合规、审慎的基础上提升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的丰富度。

一是践行金融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按照《巴塞尔协议Ⅲ》要求,新征求意见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将构建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增强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按照业务规模和风险差异将银行划分为三个档次,并匹配不同的监管方案,有利于激发中小银行的金融活水作用。调整信用风险标准法的权重设计,降低投资级及小微企业风险权重,有利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活力。细化信用风险权重分层,引导金融机构提升ABS投资力度,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二是践行金融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盘活资产释放投资潜力。近年来地产行业资金筹集来源明显“社会化”“内部化”,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大量沉淀其中;政府与产业资本在基建重大项目中的沉淀规模也较大。要进一步发挥REITs的积极作用,有效拓宽参与主体和项目领域,加大力度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通过丰富REITs市场参与机构形态,有利于促进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维护市场良好生态。

三是践行金融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近年来在统筹开放与安全的前提下,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从制度和机制上向深层次迈进,大幅降低了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有效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促进金融市场结构优化和产品创新。多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相继获批筹建,以2021年获批成立的建信贝莱德理财有限公司为例,其发行的94款产品中,79款为权益类产品,为中高风险偏好的金融消费者提供投资选择。合资理财公司的设立弥补了目前理财市场权益类产品占比较低的短板,有利于促进市场差异化竞争,促进资管行业良性发展。

五、展望与建议

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既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维护好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和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同时也要践行金融生物多样性理念,坚守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健全金融供给体系,提升金融市场投资便利度,发挥金融赋能实体作用和促进金融生态良好运转。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特征,加强投资者教育和保护。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日益高涨,要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进一步引导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金融机构要落实主体责任,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精准绘制用户画像,提供适配投资者核心需求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新监管机构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责的优势,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从金融消费行为的独特性出发,在保护契约精神和明确责任分担的基础上,对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强监管力度。

二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完善债券市场机制建设。目前我国银行间市场仍然是直接交易与多渠道撮合机制并存的格局,参与机构既可以通过做市商、货币经纪达成交易,也可以在市场上自由询价。央行强调要“强化债券承销、做市、投资者合格性等市场机制建设,加快多层次市场体系发展”。说明构建新型做市商制度势在必行,要通过做市商、中小机构和中介机构各司其职,稳步提升市场定价能力和流动性水平,完善多层次市场机制建设,引导银行间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机遇,推动离岸债券市场发展。我国自2016年起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鼓励企业在与其资本或净资产挂钩的跨境融资上限范围内,自主开展跨境融资,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引水活源”。要继续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契机,参考自贸区离岸市场建设经验,延续优化外债发行管理办法,完善法律框架和自律规则建设,推动跨境仲裁、托管结算、信用评级等方面的机构设立,探索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债券离岸市场发展,在向“离岸市场转移存量国债”和“离岸市场发行优质资产”两方面扩容,增强上海全球资源配置和企业融资能力,打造上海-香港双金融中心驱动格局。

END

作者:薛宏立,浦发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邓玛,浦发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债券交易处交易员

原文《基于理财赎回潮谈践行金融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全文将刊载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主办《中国货币市场》杂志2023.04总第258期。

更多阅读

◆一季度境内美元流动性回顾与展望

◆新形势下结构性货币政策如何支持稳经济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3年全球风险报告》

更多精彩

扫码关注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