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资管网

资管网

(47050)个赞

(232)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高滨:选择相信,全球变局与中国机会

作者: 资管网 | 2023-04-02

(在资管网第七届中国资管精英大会上的发言)

我接下来要讲的可能和大家前面听到的不太一样,我今天主要想从三个点讲大家所听到的一些东西很容易找到反证。

很悲观的一些东西,比如大家经常说的计划经济、闭关锁国等,这些是经常在媒体或者是自媒体上见到的信息。

如果我们认真看的话,我认为我们应该警惕这些东西,但它并不是真正我们国家发生的事情。

2020年到现在,比亚迪和特斯拉的股票谁跑得好?

我相信80%—90%都会认为特斯拉的跑得比较好,但实际上比亚迪大部分都是比特斯拉好的。

去年比亚迪造了比特斯拉更多的车,去年比亚迪早了186万辆,特斯拉早了131万辆

大家可能会觉得比亚迪是中国比较特殊的公司,而特斯拉又是美国比较特殊的公司。

那我们小盘地比一下。去年比亚迪造了比特斯拉更多的车,我们全盘比一下,其实全盘比的话是更高,而且高很多,造车新势力有三家,就是小鹏、理想、未来

然后很多人会觉得“新势力”会亏钱,我认为公司都在努力,现在和未来能不能赚到钱我不知道。

和美国对比一下,美国也有新势力,美国特斯拉出了之后,有人就说公司比较nokola,这个公司后来被美国发现是骗子公司,这么一个骗子公司在当时的市值估了600亿美元,也就是4000多亿人民币,在中国这是一个很大的公司了。

有人觉得美国就是成熟市场,美国没有炒作,美国的股票就是特别有效,美国市场也有很多炒作,中国市场也有很多炒作,是市场就有炒作,所以大家判断的时候基本面更为重要,好公司更为重要,估值更为重要。

那就是说我们看到最终两个市场还都比较有效的,因为这的确是两家电动车里可以讲得比较好的有增长的,认认真真做车的公司。

GM和亚马逊投资的公司,竟然跑输了小鹏

接下来再讲一下另外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它是GM和亚马逊两家公司投资的,他的金主爸爸是一流的,它上市市值很高,上市的时候股价和小鹏一样

到现在那家公司也跑输了小鹏,上市没几天市值跑到1600亿美元,10000多亿人民币的市值销售是0。

中国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大家有时候批评得过于极端。

另外一个三家公司也是这样的,在这一块“美国三家造车新势力”和“中国的三家造车新势力”比起来,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他们既不造车,他的产业也要远远落后于中国的对应的公司。

特斯拉的成功中国人有一半的贡献

接下来我们从特斯拉入手讲讲发展的情况,未来发展会更乐观。客观地看一下这些发展,这个否定了我们经常看到了这三点对中国的担忧,比如说中国可能非市场化之类的

我们要知道特斯拉的成功中国人有一半的贡献,中国上海工厂的比例有49%还是51%还是53%也有人说是32%,这个是说不清楚的,在量上面中国肯定是有大贡献的。

在这之前,中国基本上处于严重亏损,然后2018年开始大幅调整。特斯拉真正扭转乾坤的是靠Model3,ModelX和ModelY贡献不大

Model3是一辆特别成功的车,它2018年出了之后的确很成功,但是产量上不来,美国工厂怎么生产不了,然后其他地方没有工厂,特斯拉就跑到上海来建了一个厂,2019年开始生产,2019年建成,2020年开始扩产,到2021年底上海厂的产量已经等于美国工厂的产量了

美国是他们的大本营,并且已经经营了10年多了,但上海厂迅速地以一年的时间就追赶上了他的数量。

这就证明上海厂对特斯拉的贡献是极为重要的,这当然是双赢,对中国而言有就业有税收,而且双赢的话说明它开放。

2018年是美国天天打压华为,严重地动用国家力量来打压中国民企的时候,在这个时间点我们上海的书记敢于将这个事件提出来放到中央,还能被中央批准,这代表我们国家非常开放,非常的大度,领导非常地有远见。

中国电动汽车上市非常市场化

什么叫电动汽车市场?什么叫燃油汽车大幅降价抛售?这代表中国电动汽车上市非常市场化,不仅电动车市场,整个中国的新能源市场有发展再好的赛道里中国都是非常好的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悖论,这个悖论在于,特别激烈的赛道,这个公司股票价格经常是不好下手,它的竞争非常激烈,所以它的盈利并不怎么好。

这就是为什么追赛道的时候经常会打,市场很纠结,一方面赛道好,大家都去买,买了之后盈利不怎么好,虽然销售增速还不错,但盈利就是上不来,甚至很多企业还亏损,然后股票开始调整。

这些好赛道,我觉得好公司长期战略肯定是要看总基调,而且风险非常大。

总结第一点代表中国的开放,第二点代表中国的市场化,第三点代表中国现在做的大战略

内循环,我们是不是在闭关锁国?

现在很多人说我们的内循环,我们是不是在闭关锁国?答案是否,而且是绝对是否。

什么叫内循环主导的双循环,全球大的市场,比如像美国,它是不是内循环主导?当然是。

一个国家发展的经济最终都是内循环主导,中国现在外贸有这样的麻烦,不是说中国绝对应该做外贸或者出口,但问题是我们现在天天面临敌人的贸易战,因为我们的产品太有竞争力了,我们把全球的东西都生产出来了,别人觉得你们都生产出来了,那他们干什么?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内循环就变得非常重要,这个内循环重要吗?

还有另外一点是中国现在外贸将进口加上出口除以GDP等于30%出头,中国最高的是2007年有60%,30%是什么概念呢?比美国稍微高一些,和日本相比差不多

说明我们一方面通过内循环大幅度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另外一方面政府也提到了切换,切换是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

这个战略名词就是大家所说的存在一个政治口号,这并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我们真正发展的模式和转变,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转变,电动车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在座的拍一下胸脯想一想,五年前如果你买汽车的话,你会买什么车?我相信绝大部分都是想买进口车,现在你说你有钱了,想买辆车要买电动车的话,特斯拉肯定是会看的,特斯拉之外你看的其他品牌大概率是国产品牌。

这什么概念呢?这就叫内循环主导的高质量发展,中国人生产中国人消费,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不要非被自媒体搞成要闭关锁国。

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完美结合

如果我们从宏观角度来看的话,如何理解这件事情?中国去年电动车突破了之后,说中国电动车强了,但这一块还是不强,就是只要中国做出来的,就不是强的,只要中国做出来的就不是高端制造。

但实际上中国现在的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连续三四年在前位了。

中国制造业增加曾经只是等于美国加上一个国家和日本,大家说中国碳排放是全球的30%,中国生产了这么多东西,当然碳排放量高。

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不仅已经远远超出了美国,而且等于七国集团的综合,这是中国的量。

那中国的质呢?

但是中国的水平低,全球专利申请中中国占全球的60%,当然,这个专利有点虚,因为它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专利申请,有人说国内的很多专利申请含金量比较低,我不认可,但假设这是对的。

国内的专利申请抛掉,我们就看中国在全球的国际专利申请,目前也已经超过了美国,是全球第一。

另外一个,在科技文化发表数量上中国也超过了美国。又有人来说,你虽然数量多,但质量不行。

但我们有一个报纸前天发了一个全球前1%的论文引用里,中国也是第一,这就是既有量又有质。

中国发展到现在,它就是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完美结合,或者叫有力的结合,既有力量又有利益的结合。

不要搞市场极端主义

但中国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早前30年我们是计划经济,整个经济波动非常大,好的时候也好,不好的时候特别不好,而且整体的发展是有很大的问题的。

好在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之后有富起来的过程,现在处越强起来的过程,我们从富起来的过程到现在强起来的过程走的路是一致的,就是都是叫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我们从未说过我们要全部市场化,这个叫做市场极端主义。

因为的确有很多教授在呼吁,说市场能解决一切问题,中国从来不认可市场能解决一切问题,虽然市场是相当重要的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并不是所有问题,所以最好的结合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

我们的发展路径其实也是很清晰的,十六大、十八大到二十大三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可以看到在中国叫发展与建设是永恒的主题,我们从来没有说过我们不想发展了,也从来没有说过我们不想建设了,我们一直在努力。

这个词平是没有变化的,什么东西有变化?我们的确在经济和增长提到的次数变少了,那我们什么多了呢?

照十年前的发展模式继续往前走不就得了吗?

我们在科学科技、人才创新在绿色、环保上提到的次数越来越多了,这个就代表中国经济的转型,从强调增长逐渐转向强调质量。

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想十年前,很多人觉得按照十年前的发展模式继续往前走不就得了吗?

但我是不乐意,因为十年前中国的空气是无法呼吸的,大家如果找一个高质量的代表,我们的确经济增速慢了一些,但我们的直谅多了很多。

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首先是高质量发展,它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你喜欢哪个美国?

我个人以前在美国工作的时候,比较喜欢开有加速度的车,我要是买得起百公里5s以下的车,那简直要花掉我很多的钱,我也没那么多钱。但现在你买一个0-5s百公里加速的电动车,20万的人民币就能买到。

这种本身就是高质量的东西,质量有很大的提升。放在全球来讲,如果大家不相信中国的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效结合的话,我给大家举一个美国的案例:

大家都会说觉得美国发展得很好,喜欢美国,那我要反问的一句是你喜欢哪个美国?

全球虽然只有一个美国,但全球有里根的美国也有肯尼迪的美国,还有罗斯福的美国,这不是一个美国,虽然他们也是一个美国。

里根说,政府不是问题,政府本身才是问题,是需要解决掉的问题。里根在中国的这几年都是讲政府全是所有问题的原因,没有政府就没有问题了,这是里根的理念。

肯尼迪说,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多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

你告诉我你喜欢哪个美国?这两个是不是都是美国?

美国的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倒过来再讲一下美国的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克拉斯上台之后,为什么英国摊牌了?

因为克拉斯一共就干了40天,9月6日上台,10月20日下台。但可能这个政策不太理解,他上台之后为什么罢工了,因为他采取了撒切尔和里根的政策。

有人可能会说,撒切尔和里根不是干得特别好吗?为什么克拉斯采取了他们的政策之后就下台了呢?

原因很简单,克拉斯上台之后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懂,他也是真的什么都不懂,然后他觉得当时的经济不好,他觉得撒切尔做得好,就抄作业,然后减税,搞了一个大幅度减税的动作,英国就崩了。

你富二代可以乱搞,那你穷二代在这出去请客,大家觉得你这有点扯。

总结下来,因为我们看到的美国,我们在座的基本都是只看见过里根时代的美国,我们看到的里根时代的美国就是天天打,这是事实,就因为里根搞大社会小政府,将政府弄没了之后,社会的力量就很强,然后就跑了,这个对不对呢?也对,但只对一半。

为什么里根的减税起作用,但克拉斯起减税是胡闹,就是因为他是有基础的。

因为在撒切尔和里根之前,美国是什么情况?大家注意红色的线,蓝色的线是美国的估值,我们注意红色的那条线是美国最高边际所得税率,最高点是95,曾经在60年代的某个时间点的时候,你在美国如果收入100元的话,你的最高要交95的联邦所得税。

有人觉得收费高很好,收这么高的税股票长得很好,这肯定是谬论,反过来推,这肯定也是一个谬论。

美国有很多好东西是政府干的,不是企业办的

一个国家的发展、经济增长是一个很重要的篇幅,那时候国内为什么会好呢?我们注意看,其实真正的就是我们去美国感受好的东西,包括我们现在在手机上感受好的东西,最早都是美国政府干的,不是美国企业办的,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们去美国之后,很多网红就说美国的高速公路不要钱,中国的高速公路都要钱,的确,但你反问一下,这话网红说可以,但经济学家说这个东西很奇怪。

你一个推崇市场化的经济学家告诉我美国的高速公路不要钱,而告诉我美国多好,这本身就是矛盾,是悖论。

你见过市场化的不要钱的高速公路吗?

不要钱的高速路只有政府能干,那政府的钱哪里来?税收来。当时的美国从罗斯福时代之后,就1929年到1932年之后崩了,崩了之后罗斯福搞了一系列的新政,这个新政就是社会主义政策,建了高速公路之后,就将美国的航天事业搞起来了

为什么这些和美国政府有关呢?

因为私人竞争搞垄断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军事上也要厉害一些,国防部就将通讯弄好,然后就搞了一个Alternet(音),这就是我们的internet的前身,这个最早是美国政府做的,不是市场做的。

市场和政府,哪个国家平衡的好,那个国家就发展的好

我讲这些东西,从来不是否定市场,市场是极度重要的,但你也不要否定政府的力量。哪个国家平衡得最好,哪个国家就发展得最好。

看这个案例的话,美国也是有一个过程的,现在美国和日本的沟通面,美国将这个搞到头了,从里根之后,基本上就否定了政府的力量,就觉得什么东西都交给市场,然后美国的制造业就全跑偏了,所以美国现在也很难,垫了很多钱,通胀现在也很高,还要生产东西,还要将产业链弄回去,将制造业回流,这些事情也是政府在干,都在往回弄。

现在的问题就是往回弄的时候会造成动乱,因为用了太多钱,昨天和前天大家看到美国政府突然印了几千亿美元用于救助,本来美国还在紧缩,紧缩半天,然后因为这个危机,一周印了4000亿美元,然后通胀就来了,他已经陷入一种嗑药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难自己走出来的情况。

第二大问题,财政,任何一件事情你都从某个角度看得特别爽,另外一个角度看觉得是个问题

比如美国现在在危机之后财政直接给消费者发钱,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很爽,但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这个是不可持续的。

如果一个国家能够靠印钱发达的话,那津巴布韦肯定是全球最发达的国家。现在就是你如果不给老百姓钱,就没有选票,所以现在美国总统基本就干4年,所以他就是为了下一届选举,所以给他们钱。

第三个是美国地缘政治,美国要跟中国竞争还要赢,这个他就是说美国要将中国的产业链拉到别的地方去,它能不能成功还不知道

国内有很多媒体说产业跑了很多,但这一块肯定是有一定的误读,我们知道一件事情是如果你硬要拉出另外一个产业链的话效率是一定下降的,这是逆全球化的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是地缘政治的美国政治搞法,它会降低美国全球科技进步的速度。

最近chatGPT出来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中国和美国在合作的话,chatGPT肯定比现在更快,就因为不好做,所以在整体的全球发展速度一定是在下降的,和几年前比,什么叫因素呢?所有的事都要看边际的变化,和前几年比的话,全球的边际变化一定是合作变得越来越难。

全球的分配会越来越向劳工倾斜

另外一个,全球的政治从资本上劳工的问题转化。中国提出了共同富裕,美国由美国的说法,他就是向劳动力选,拉美选举选出的全是左派,而意大利全是右派,而实际上都是老百姓的不满,这样的话全球的分配会越来越向劳工倾斜,这本来是件好事

但是因为它通胀,富人挣了很多钱,但他的消费包涨得很快,其他方面涨得没那么快。而普通老百姓分到更多的钱之后,他对底层的通货的推动就会促进。

我们科技进步不对称,科技进步是能将人的寿命延长,但对治疗老年一些病症的进步不大,如果人口老龄化,人活得越来越长,阿尔茨海默病越来越多,劳动力占比越来越低的话也是一个极大因素,这对年轻人是很事,因为年轻人劳动力的需求就越来越高

又有人会说chatGPT会不会改变这些?chatGPT是一件好事,但它改变这些情况的可能性不太大,之前也炒了一波元宇宙,后来炒了之后发现也改变不了,现在chatGPT又出来了,都是进步,但我个人认为不会有那么快的改变。

最后一点,刚才看到中国的发展和这些还是有很多很正面的东西,他的这些正面的东西我认为被低估了,过去四十年的通胀全球比较低,原因是中国有很多低能产品,但核心是为什么中国能够生产这些产品,印度不能生产?有人就说印度的增长是比较乐观的,但远远不如对中国的乐观。

过去40年全球通胀之所以起不来有两个大的因素,一个是中国生产这些产品,中国能生产这些产品核心的就是我们在座的这些人是一个劳动生产效率非常高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扫盲,这就使得全中国10亿人大部分都被扫盲了,基础教育和扫盲提高了人的基本素质,这在改革开放之后,使得他们进入了中国的劳动市场。

另外一个是前苏联,我们知道前苏联的教育水平也是非常高的,苏联解体之后,他们优质的劳动力流到了美国、欧洲,压制了那些劳工的成长

过去40年是有两个大的经济体的优质劳动力进入了全球的经济体系,压制了全球通胀,在未来来看,再也没有这么优质的劳动力供给了。

可以说印度的劳动力人多,但他的质量肯定不如中国的质量。

通胀的问题是什么?通胀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在过去十年,印了很多钱,日本过去十年印了100%的GDP,中国GDP120万亿,如果中国也和日本一样印100%的GDP的话,你觉得中国股票能是什么样子?

中国房价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算术问题,没有那么复杂,过去这些年欧美的股票特别好,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印的钱多。

有人就说中国也印钱,那怎么中国股票没有这么好呢?因为模式不一样,而且现在他们印钱印出问题了,他们通货膨胀了。

我们蓝色的框里是去年上半年涨的,股票当时跌了很多,利率大幅上升,股票大幅度下降,三大资产市场有很多商品。

这一块最可怕的是后面这个粉红色的圈子,这里面通胀越高,央行没有办法,只能大幅加息,结果大幅加息,利率上升,债券下跌。

经济不好,估值又差,股票又下跌,经济不好,商品需求又没有,商品也下跌了。

所以市场经常会有人说资产配置,似乎只要你配置好了你就没问题了,我们作为一个宏观的投资经理,我们不太喜欢配置这个词,我们比较喜欢叫投资策略

在某些试验田里,你怎么配置都是亏钱的。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做多做空,但前提条件是宏观投资能有收益的条件还是看政策,至少它是有机会赚钱的,在这种情况下纯粹做投资是没几个挣钱的。

最大的风险在日本

现在最大的风险在日本,什么叫欧美日本央行胡乱赢钱?现在中国通常会感觉赚了很多钱,首先目前有很多种,央行、金融体系货币膨胀,量化宽松、量化紧缩和金融市场没有关系,它就是央行的一个动作,我们今天就来对比央行。不管银行体系怎么样,今天这张图讲的就是银行,我们来看谁的钱多。

在2007年的时候中国印的钱最多,叫央行的总资产,或者央行的总负债,央行用的每一块钱都是央行的负债

根据那个国家GDP的比例,在2007年的时候中国印的最多,而且2007年美国只有10%,中国占了70%。

但到了今天这个时间点我们来看,中国跟美国是一样的,都占36%,欧洲央行占70%,日本占135%,这是我说的,过去10年日本央行印出了100%的GDP,我就说如果中国的话也印出了100%的GDP。

为什么说日本未来会很麻烦呢?因为日本通货膨胀,日本现在通胀水平等于1989年的通胀水平,超过了1989年的通胀水平,我们都知道1989年、1990年是日本大通胀的年代

实际上日本过去三十年、四十年一直在为1989年泡沫发买单,现在他们为那个买单之后通胀下去了,回来之后直接又搞这个了,日本就要开始收缩

日本换了新的央行行长,要开始收货币,开始收的话,去年是美联储收货币,央行收货币,去年欧美市场什么反应?

美国和欧央行所印的钱是远远少于日本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收的时候去年美国和欧洲市场是什么反应?

而且另外一点,如果说全球最强有力的央行,全球最有经验、管理能力最强的央行,即使一个全球最强有力的央行,最有经验、最有市场的、最有管理经验的央行在收的时候,他的金融市场不这么波动的话,日本央行如果开始收的话会是什么情况?

日本央行行长现在要换,换一个新的央行行长,这个新的央行行长可以讲它是一个没有经验的人,上一次在央行任职的时候是2005年,2005年以后他就一直做教授。

我现在也是一名教授,这就相当于我的市场经验比日本央行行长的经验还多一些,这时候将我放在中国央行行长的位置上来管理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事还挺不靠谱的,我祝这个日本新任央行行长好运。

今年也就是未来12个月到18个月,日本市场非常动荡,他的市场动荡的话又会影响我们,这就很麻烦。

机会与风险,股票商品V地缘政治

如果全球不好的话,中国资产也很难独善其身,这里有两个因素,第一个我认为欧美、日本对中国的影响不应该有这么大,因为我们现在净出口只占每年GDP的1%—2%左右,但我们的股票经理天天盯着美国,美国一不好我们就跌,美国一好了我们也跌,这说明我们整个市场的心态并没有调整过来。再举一个很具体的例子,我们A股每天都一样,5000亿、6000亿、7000亿、10000亿,但我们的A股基金经理天天盯着北上的100亿,我们天天盯着100亿来交易我们10000亿的股票,心态就非常麻烦。麻烦在于从基本面来讲,我认为中国今天的市场没问题,应该很好。但外围一跌之后我们可能要跌,反正我们做全球的,在座的不一定有这个条件。

为什么我对中国很有信心呢?大家看这个图很有意思,刚才讲了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强国,你在国内建造的最多的经济报告分析是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因为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变了,日本90年代的这个数据特别差,道理也有一定的道理,人口结构是向好的。但中国在有的方面有点像日本的70年代,日本车什么时候进入美国市场的?就是70年代,中国车什么时候开始出口突破的?就是去年。所以你可以讲,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强大到可以向全球高端突破了,因为汽车是一个特别高端的代表,它具有非常长的产业链。你看70年代日本和美国的对比,蓝色的是美国的股票,金黄色的是日本的股票,跑得比美国股票好得多,70年代日本从一点几涨到了三点几,翻了一倍,而美国股票整个70年代是没涨的,后来80年代又抛售了。第一个制造业很强,再一个制造业强了但他的通胀比美国低,这边有增长,这边货币政策又相对宽松一些,这些可能是正常的。

中国的消费可以预计,下面的蓝色是中国每年的GDP增长消费的贡献,消费有危机的时候是很差的,2022年消费供给非常差,2021年非常好,今年消费占4%,在我心里面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这时候去年那么低的技术,消费都只有4%,这很正常,内外1%从资本投入和出口净出口有压力,但资本投入今年基建还是比较好的,制造业投入政府也是有支持的,今年的制造业投入和基建投入比较大,房地产投资本来预期是负增长,但现在高频数据可能是小幅正增长。制造业加上基建和房地产,可能有1%左右,1%加4%就是5%,房地产如果再好一点就能更高一些。

大家投资,我建议不要将眼睛只放在美国,因为美国的历史光环使得我们容易高估美国,觉得美国不买中国的东西中国东西就卖不出去了,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东盟,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量占150%,而且还在持续增长。我们可以看到左边的图,灰色的部分是比例,2021年有一个特别突出的风,但即使你看灰色的底部是持续上升的。

第二,去年俄乌冲突之后,中国很爽,发现别人白白送给我们一个15000美元的市场,也就是俄罗斯。俄罗斯这个市场中国一直想进去,但不太容易,因为全球已经有很多成熟的市场,特别是俄罗斯管理体制比较健全,它的民用企业很多都是韩国,因为俄乌冲突的原因,这几个国家都在制裁俄罗斯,导致俄罗斯市场被空出来了,那中国就很容易进入。那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等于中国对日本出口的60%,这还是在去年外贸还没有迅速起来的时候。今年我相信会更多。因为去年在打仗,在打仗的时候渠道还没有搞轻重。有些朋友可能觉得道德上不对,这个没有道德上对不对的,很多人说很多国家都制裁俄罗斯,只有中国不制裁。但全球绝大部分国家都是不制裁俄罗斯的,全球制裁俄罗斯的国家只有40个左右,全球投票让俄罗斯撤军的的确有100多个国家,这是两个国的投票,但真正制裁俄罗斯的就那些国家。就是说民用生意大家都是做得,我们做民用贸易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所以大家不要将道德制高点放太高。

第三,经济数据上我就不具体讲了,中国经济数据的指标还是不错的,大家还是有所担忧,商品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我们是做商品生意的事情,我们看商品会发现它有宏观的矛盾和基本面的矛盾,商品的基本面是相当不错的,黑色的基本面也还行,说地产心态不那么好,但有色和原油的基本面更好,特别是原油特别有意思,因为美国去年为了打压通胀,政府拼命买自己的燃油储备,下面的黄油储备是美国的战略燃油储备,它的库存已经到了过去40年的最低点,这个问题就来了,就是说你不能一直是卖库存,你总要重新建库存,然后全球的原油产量将俄罗斯踢出去了,剩下的那些国家的富裕的产能有限。现在因为大家和美国将自己搞崩了,欧洲有瑞士信贷,美国有硅谷银行,跌进去之后,如果美国能稳住的话,那原油大家还是要买,马上要出行,所以我们认为原油的基本面是好的,而且和美国的股票不太对头,美国股票跌得并不多,但美国的商品跌得比较多。这里面美国的股票比较空,这个潜在,也许是有机会的,要么美国经济真的在跌,商品也在跌,要么股票没那么差,股票不怎么差,那商品也不会跌,这还是有一点点机会的。

最后,为什么我们觉得美国股票会跌,但我们也没想到SVB会出得这么快,因为美国的盈利高很多,那估值不可能提升,盈利下调之后估值就显得高。至少和大家抄底的时候要稳一点,因为在中国想抄美股底的时候要比其他的多得多。

最后总结一下,我对中国的乐观就是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市场和政府有一个比较好的结合,我们从来不是说中国的政府没有问题,中国政府有中国政府的问题,美国政府由美国政府的问题,市场也有很多需要改革的地方,但它大的框架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同时我们有几点就是要注重内循环主导的双循环。以前我们从来不注重进口,但未来进口是比较重要的,特别是高质量产品的进口,以前我们是德国的车,现在德国的车也没有那么好了。包括刚才讲的香奈儿和爱马仕的包的进口,很多内循环也是外部进来的双循环的一部分。

2022年最大的问题就是疫情,疫情导致整个经济没办法运转,既然今年没有这个问题了的话,我觉得大家不用很担心,这一轮股票下跌,是因为为什么两会不出政策,我猜测原因其实很简单,政府看到的数据自发恢复还可以,我们要相信政府看到的数据肯定是比我们看到的多,如果他觉得数据还可以,他不想大规模刺激,如果经济数据一旦不好的话,会对经济进行入手。去年有政策,但不能用,因为去年经济是不能转的。今年只要出政策,那经济就能转。所以我觉得要么是看到数据不太好不出政策,要么就是数据不太好出了政策。如果今年5%的GDP增长,那说明今年的股市一定也是会有像样的增长的。

2023年三期正向叠加,第一个是地缘政治,去年我们民营GDP没跑赢美国,不太好看,今年应该是可以跑赢的。第二个是国内政治,第三个就是疫情复苏,包括风险资产价格全面回升的机会。如果台海真的有问题的话,那台币肯定涨得稀里哗啦,但目前还没有影响,这个完全没有办法预测。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