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欧乐鹰: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或超5.8%;美国低通胀时代或一去不返
本文内容节选转载自《21世纪经济报道》2023年2月15日第五版、2023年3月1日第五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 北京报道
近日,彭博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欧乐鹰(Tom Orlik)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进入2023年以来的种种迹象显示,今年全球经济的前景正好于预期。现在看来,欧洲有望摆脱经济衰退,美国将在今年下半年发生衰退,中国经济正在出现强劲复苏。
他表示,由于中国及时调整防疫政策,今年中国经济前景可能比他们之前预测的更加光明,有望实现超过5.8%的增长,这将给全球经济带来积极影响。
“在欧洲增长非常疲软、美国可能出现衰退的一年,中国再次强劲增长对全球需求的复苏肯定是有利。” 他指出,若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中恢复到5.8%的增速,将为全球经济增加约5000亿美元的产出,相当于一个尼日利亚的经济规模,而经济复苏所创造的巨大需求,将带动部分国家对华出口的快速增长。
欧乐鹰 (Tom Orlik)
彭博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欧乐鹰是彭博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常驻华盛顿特区。他的研究覆盖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欧乐鹰曾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11年,著有《解读中国经济指标》一书,成为研究中国经济数据的必备指南之一。2020年,其新作《中国:永不破灭的泡沫》一书出版,该书基于其观察和研究,详细阐述了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为何比外界认为的要更为强劲。
对全球经济前景更乐观
《21世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2月13日表示,他们对2023年全球经济的展望是“不太坏,也不好”,但认为金融市场有充分的理由比之前更加乐观。请分享一下你对2023年全球经济的最新预测?全球经济衰退可以被避免吗?
欧乐鹰:在2022年底,彭博经济研究团队对来年的预测相当悲观。我们当时认为,欧洲将在年初陷入衰退,而美国将在今年结束时陷入衰退,而中国要退出清零政策可能会很困难。当我们将这些因素放在一起时,我们认为,今年全球增长率仅为2.4%,这将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非危机年份的最低数字,也就是说,除了新冠疫情暴发的2020年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2009年,这个数字是最低的。
但在过去的几周里,许多事情开始变得比预期的要好一些:欧洲随着天气转暖能源危机阴霾渐散,看起来有望摆脱经济衰退;中国正在更早、更有力地走出疫情限制措施;虽然美国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出现衰退,但今年年初的迹象表明,至少它目前仍在增长。我们尚未正式更新此前2.4%的预测,将在第一季度末进行更新。但如果我们现在重新做预测的话,我们会比几周前更乐观一点。
全球经济仍面临多重风险
《21世纪》:现在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欧乐鹰:对于美国和欧洲,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格兰银行为了遏制通胀而大幅加息。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可能滞后6个月、9个月,甚至1年时间。因此,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是,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格兰银行实施的紧缩政策对经济的潜在影响,我们不知道这些影响会有多大。
对于亚洲来说,在中国,房地产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即便是在政策的支持下,销售和投资仍恢复缓慢;在亚洲其他地区,日本央行长期以来一直在执行收益率曲线控制(YYC)政策,而随着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的退休,新任行长可能会有不同的政策立场,持续多年的零利率可能转向更高的利率,这对负债累累的日本来说无疑是一个风险。
最后要提到的是俄乌冲突,尽管它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最严重影响已经过去,但冲突仍没有结束,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在持续。
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或高过5.8%
《21世纪》:近日,IMF将中国2023年的预期增速从去年10月预期的4.4%大幅上调至5.2%。此前,多家国际投行和金融机构也纷纷上调了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你怎么看中国经济复苏的韧性?今年中国经济的驱动力是什么?
欧乐鹰:我们也看好中国2023年的增长前景。彭博经济预测中国今年的增速是5.8%。如果一切顺利,中国甚至可以做得更好一点。防控政策的调整以及在一季度末恢复正常生活是今年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对房地产行业采取更多支持措施,也将对经济起到支撑作用。如果全球经济表现更好,或将进一步推动对中国出口的需求,中国的表现甚至会更加亮眼。
中国经济复苏将提振全球需求
《21世纪》:在今年全球经济预期进一步放缓的背景下,怎么看中国经济复苏对全球经济的溢出效应?这将如何影响全球通胀压力?
欧乐鹰:这有两个方面。在欧洲增长非常疲软、美国可能会出现衰退的一年,中国再次强劲增长对全球需求的复苏肯定是有利。根据我们的估算,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中恢复到5.8%的增速,将为全球经济增加约5000亿美元的产出,相当于一个尼日利亚的经济规模。中国经济复苏,将带动全球市场的需求增长,这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澳大利亚、巴西和智利等向中国出口商品的国家以及中国的亚洲邻国,无疑会有巨大的积极影响。不过,中国对大宗商品需求的增加可能会推高大宗商品价格,这可能会使欧央行和美联储遏制通胀的努力更具挑战性。
美国科技封锁不会造成严重打击
《21世纪》:美国主导的芯片出口管制将对中国芯片产业和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产生怎样的影响?长远来说,如何看中美科技竞争?
欧乐鹰: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来,中国的发展受益于进入全球市场和获得全球技术。通过学习全球最好的技术,中国出现了有竞争力的公司,然后把自己生产的产品卖到全球市场。现在发生的事情是,美国对发展对华关系变得更加谨慎,将中国视为挑战者和对手。因此,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对特定中国科技公司实施了“封锁”。现在,拜登政府更进一步禁止对华销售尖端半导体。我认为,这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打击。中国将继续增长。中国有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半导体领域有自己的雄心。但我认为,如果通往全球市场和全球技术的大门开始关闭,那会让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
从华盛顿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思考,中国在经济规模、技术水平和地缘政治力量方面正在非常快地追赶美国。这些都是华盛顿特区相当担心的事情。此外,他们认为,中国将坚持其现有的政治和经济模式,这也让他们更加不安。我不认为这些事情在未来几年会有明显转变,中国经济将继续增长,缩小与美国的差距,中美之间的较量会持续。
美元“武器化”刺激替代方案的探索
《21世纪》:近日,沙特阿拉伯财政部长表示,该国将考虑以美元以外的货币进行交易,引发人们猜测利雅得愿意以人民币进行石油销售。你如何看待石油人民币系统的前景?
欧乐鹰:我会以更广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国和欧洲冻结俄罗斯的美元和欧元外汇储备,并不允许俄罗斯银行参与全球美元支付系统时,美国就将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武器化了。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我认为,这可能会令他们感到不安,因为在那一刻他们看到了完全依赖美元体系的后果,它们的进出口、外汇储备、金融交易也都主要使用美元。他们从俄罗斯的遭遇看到了潜在的脆弱性。在此背景下对美元体系替代方案的探索正在加速。我认为,用人民币支付沙特石油的想法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但与此同时,尽管中国金融体系比以前开放得多,但仍未完全开放。这意味着在中国境外持有人民币的价值有限,因为使用它们显然比使用美元要困难得多。在这种情况发生改变之前,我认为任何国家都很难摆脱美元金融体系。
美国经济今年将出现衰退
《21世纪》:让我们具体看看美国的情况。你认为美国经济会“硬着陆”、“软着陆”还是“不着陆”?就业市场的乐观情绪和收益率曲线的悲观情绪似乎是矛盾的。你是怎么看的?
欧乐鹰:有些人看着美国持续火热的劳动力市场会说,美联储一直在收紧政策,但失业率仍然很低,也许美国会“软着陆”,也就是说,可以在遏制通货膨胀的同时,避免造成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我们认为,这是可能的。新冠疫情的通货膨胀来得突然而神秘,也许它也会突然神秘地消失,经济的表现也会过得去。
但我们的基线假设是,美国不会那么幸运。当我们看着美国非常火爆的劳动力市场,低失业率、高空缺率、高工资增长,让我们相信美国不会“硬着陆”,但美联储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控制通胀。如果美联储不得不做更多的事情,他们就必须加息,(终端利率)不仅仅是5%,可能是5.25%,甚至更高。这使得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更高,而不是更低。
低通胀时代或一去不返
《21世纪》:美国财长耶伦表示,持续疲软的通胀可能卷土重来,成为美国经济的长期挑战。你如何看美国当前的通货膨胀状况?
欧乐鹰:如果我们想想新冠疫情之前的世界,央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需求疲软和低通胀。耶伦想说的是,一旦我们度过了新冠疫情冲击和俄乌冲突的冲击,我们就要回到之前的世界,那里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需求疲软和低通胀。这当然是可能的。耶伦并不是唯一持这种观点的重要经济学家。
但是,也有可能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可能更频繁地遭受冲击,并面临更高的通胀风险。想一想俄罗斯是如何切断对欧洲的能源供应并导致能源价格飙升的,想一想中美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而来的贸易壁垒和金融流动壁垒。
也许我们会如耶伦所说,会回到那个低通胀的世界,但也许日益支离破碎的全球关系意味着,在我们摆脱当前的多重冲击之后,我们仍然面临着更高、更不稳定的通胀。
点击 “阅读原文” 预约彭博终端产品演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