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中国货币市场

中国货币市场

(123088)个赞

(753)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主要经济体气候变化压力测试最新进展

作者: 中国货币市场 | 2023-03-04

内容提要

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是监管当局管理气候变化风险的有效工具。当前,全球累计已有约30家央行或监管机构开展或计划开展气候变化压力测试。文章梳理了2021年下半年以来主要经济体气候变化压力测试的进展,总结其气候变化压力测试的特点,以期对我国完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提供有益借鉴。

由于气候变化(以下坚持“气变”)风险具有时间跨度较长、高度不确定性、依赖前瞻性预测等特点,传统金融风险管理框架无法对气变风险做出较好评估。压力测试作为一种前瞻性的尾部风险分析工具,通过合理设置气变情景,可用来评估气候变化对企业造成的潜在影响,因此成为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管理气变风险的有效工具。

一、主要经济体和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加速研究和开展气变压力测试

由于物理和转型风险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加剧,全球累计已有约30家央行或监管机构开展或计划开展气变压力测试,近期这一趋势显著提速。美联储改变此前较为消极的态度,2022年9月宣布将于2023年年初启动气候情景分析试点,以提高监管机构和银行业衡量和管理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能力,并强调分析结果不具有强制性、不影响监管资本要求和金融机构评级。美联储已公布情景分析指南,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评估参试银行在2023年面临的物理风险及2023-2032年期间面临的转型风险,并参考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的情景,为每个情景设置了气候、经济和金融变量。根据美联储要求,参试银行须在物理风险中考虑对住宅房地产和商业房地产的贷款,在转型风险中考虑对商业房地产贷款和企业贷款,并对每一笔贷款进行气变风险评估。

欧央行及英、日、德、加、香港等主要经济体监管当局已开展了气变压力测试并于近期发布了结果。欧央行于2021年开展了自上而下的整体经济(economy-wide)气变压力测试,测试对象包括1600家欧元区银行、保险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及全球400多万家非金融企业。测试结果表明,迅速、有序的转型带来的收益大于其成本。此后,为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估欧元区银行业的气变金融风险,充分发挥银行掌握的数据优势,并增强银行对气变风险的管理意识和能力,欧央行于2022年启动了自下而上的监管气变压力测试,评估受欧央行直接监管的104家欧元区银行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

欧央行已于2022年7月公布2022年气变压力测试结果,测试分为三个模块:一是关于银行气候压力测试能力,约60%的银行还没有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框架,多数银行未将气候风险纳入信用风险模型,仅有20%的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将气候风险视作一个变量。二是关于银行对碳排放行业的依赖度,银行来源于非金融企业的收入中有近三分之二来自碳排放密集型行业,且集中于少数大型交易对手,增加了银行的转型风险。三是关于银行在极端天气事件和不同转型情景下的损失,41家银行在三年期无序转型和洪水、干旱、热浪等一年期物理风险情境下分别损失530亿欧元和170亿欧元。

英格兰银行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于2021年6月启动了对19家英国最大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气变压力测试,覆盖物理风险、转型风险和诉讼风险。2022年5月公布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若不及早采取行动或金融机构未能有效管理气变风险,气候因素将持续拖累金融机构与的盈利能力,参加测试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年度利润可能减少10%~15%,2050年前可能遭受总计3340亿英镑的损失。虽然损失尚在偿付能力承受范围之内,但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弱化后未来更容易受到冲击。此外,越早转型,银行等金融机构遭受的损失越小。

日本央行和日本金融厅于2022年7-8月联合开展了气候风险情景分析试点。情景分析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测试对象包括三家日本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和三家综合性保险公司,分析其在2020年至2050年期间面临的转型风险和2020年至2100年面临的物理风险。测试结果显示,参与银行的预期信贷损失大幅低于其平均净盈利,银行已初步建立了情景分析的基本能力,而保险公司理赔额随气温的上升而增加。未来,金融机构还需改善情景设计和建模方面的能力,并弥合借款企业地理位置等信息缺失。

德国央行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分析2021-2030年期间转型风险对银行、保险机构和投资基金的影响。情景分析结果显示,转型风险对德国金融机构的冲击和损失总体温和,在“全球温升1.5℃内”的情景下相关损失最大。与“保持现有气候政策”相比,“温升1.5℃”会给银行、保险机构和投资基金分别带来高达2%、6%和7%的损失。

加拿大金融监管局(OSFI)目前仅针对金融机构的转型风险开展压力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转型风险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不均衡,由于加拿大石油天然气行业比重高,低碳转型将对高碳行业带来深远调整。加拿大宏观经济也将受到负向冲击,由于化石能源全球需求下滑,叠加国内产业调整,2050年加拿大的GDP将下降10-12个百分点。此外,若延迟实施气候政策,经济所受影响将进一步扩大,金融稳定风险增加。

香港金管局对域内20家主要的零售型银行及7家国际性银行分行的气变敞口进行测试,结果显示:32%的房地产贷款抵押品对物理风险具有脆弱性,可能导致银行信贷损失增加;在无序转型情景下,房地产开发、能源、电力、金属与采矿、制造业、交通业及建筑业等七个高碳行业将导致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五年内平均下降3个百分点。

巴西、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韩国等经济体正在进行或计划推出气变压力测试。巴西央行于2022年7月对银行开展气变压力测试,并在此前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建议(TCFD)披露气候相关信息。根据媒体报道,巴西央行的压力测试可能还包括更为广泛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例如商业银行是否对亚马逊生态圈相关项目的贷款等。新加坡金管局已宣布在2022年年底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纳入物理和转型风险,并计划依靠科技解决数据缺失的问题,如投资5000万新元支持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用金融科技创新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应用编程接口(API)和物联网设备实现更精确的数据采集,并通过区块链技术验证和共享数据。此外,新加坡金管局还对国内的银行和保险业对转型风险的敞口进行了摸排,发现近三分之一金融资产存在气候风险,投向六大高碳行业的银行贷款比例为30%,保险业投资于这六大高碳行业的比例为32%。

人民银行也于2021年组织全国23家主要银行开展气候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针对火电、钢铁、水泥三个高碳行业,设置低、中、高三种碳价情景,以2020年末为基期,分析2030年相关行业企业因成本上升导致贷款违约概率上升、进而影响银行资本充足水平的情况。测试结果表明,如果上述三个高碳行业不进行低碳转型,在压力情景下,企业的还款能力均将下降。但由于参试的全国性银行火电、钢铁和水泥行业贷款占其全部贷款比重不高,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在压力情景下均能满足监管要求。例如截至2020年末,参试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4.89%,但到2030年,在三种压力情景下,参试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分别下降至14.57%、14.42%和14.27%,但仍然均高于监管要求。

图1  中国人民银行气候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框架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国际标准制定机构也已开始探索完善气变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并将之用于气变风险监管。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于2021年牵头制定应对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路线图,并在信息披露、数据缺口、脆弱性分析和监管要求四项重点工作方面取得积极进展。FSB与NGFS合作梳理了各经济体开展压力测试及情景分析的实践经验,建议结合各经济体自身情况推动建立共同且全面的情景分析框架,并强调应加强跨部门和跨境协调。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推动使用巴塞尔协议III支柱二管理气变金融风险。BCBS于2022年6月对外发布《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有效监管原则》,为银行业和银行监管机构提供气变相关金融风险的风险管理和监管实践指引。其中第12项和第18项原则分别建议银行业和监管当局考虑使用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工具,识别气候风险因素,并估算气变敞口和潜在损失。

NGFS持续完善气候情景分析框架,并于2022年9月发布了第三版气候情景,更新了最新的碳中和承诺数据和技术发展情况,并首次就突发(acute)气候事件的物理风险影响进行了估算,提高了模型的行业精细度。未来,NGFS将考虑设置短期气候情景,以更好地反映当前能源市场走势等变化,初步考虑短期情景的时间覆盖范围为3-5年。

二、各经济体气变压力测试的特点

各经济体监管当局已经或计划实施的气变压力测试具有一些共同点。在测试目的方面,传统的银行压力测试以评估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但各经济体现阶段并不打算通过气变压力测试调整资本框架。由于缺乏前瞻性方法和充足数据,现阶段气变压力测试主要目的是评估金融机构潜在气变风险敞口,了解金融机构业务模式可能受到的气变冲击,增强金融机构对气变风险的管理意识,并增进公共和私人部门对气变风险的认识和理解。

在气变情景方面,大部分气变压力测试基于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设置的气变和碳价情景,即有序、无序和温室三大情景。此外,大部分经济体实施的气变压力测试时间跨度为10-30年,反映了气候风险的长期性。

各经济体的气变压力测试也具有一定差异(表1)。一是定位和性质不同。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在文件中明确表示气变压力测试仅为“探索性研究和测试”,不能算作正式的压力测试。但欧央行和法国审慎监管局则在气变压力测试较为激进,欧央行在2021年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整体经济(economy-wide)气候压力测试后,紧接着又在2022年开展自下而上的欧洲银行业的气候压力测试,并对银行业提出了较为严格的情景要求。法国审慎监管局则将气变压力测试视为常规活动,计划在2023年或2024年再次进行测试。

二是涵盖风险和测试方法不同。风险方面,除德国央行和加拿大金融监管局(OSFI)仅对转型风险进行测试外,美联储、欧央行、日本央行和香港金管局等大部分当局将物理和转型风险均纳入了气变压力测试,英格兰银行还将诉讼风险(litigation risk)纳入测试。测试方法方面,自上而下法具有统一框架,有助于提高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方便操作,但无法获取金融机构的底层细分数据。而自下而上法则可将参试机构的个性化考虑纳入测试,充分利用金融机构掌握的高精细度数据,有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但由于各机构可能采用不同的假设情景和模型,也不可避免地可能降低结果的可比性。在实践中,美、英、日均采用自下而上的测试方法,而德国央行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欧央行、香港金管局和加拿大金融监管局(OSFI)两者皆有。

三是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假设不同。在静态资产负债表假设下,无论气变场景如何变化,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期限、产品组合和结构都不发生变化。在动态资产负债表假设下,银行可针对不同气变场景作出反应和调整,以缓释气变压力。静态假设操作相对简单,但合理性不足;动态假设较为复杂,但更贴近实际情况。气变压力测试处于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多采用静态资产负债表假设,例如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日本央行、德国央行和香港金管局采用的是静态资产负债表假设。而对气变压力测试较为积极且已跨越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多引入动态资产负债表假设,例如法国审慎监管局前五年采用静态资产负债表,后25年变为动态,显示出金融机构“起初应对气变风险准备不足,此后逐渐加强调整”的假设,与现实更为贴近。欧央行也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在未来三年碳价飙升的情境中采用静态资产负债表,在未来三十年转型中使用动态资产负债表。

四是金融机构交易对手方的数据精细度不同。美联储在情景分析指南中指出,参试银行应分析气变对每一笔贷款的影响,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应用、有无简化方法尚有待观察。欧央行和英格兰银行的数据也十分精细,欧央行使用企业层面的数据,并将企业风险敞口根据经济活动和区域进行分类。法国审慎监管局选取数据也较为精细。与之相对,香港金管局和新加坡金管局则分别选取了6~7个与气变最相关的高碳行业进行压力测试,数据精细度相对粗糙。

五是模型覆盖的变量及复杂程度不同。除NGFS设置的碳价外,美联储等绝大多数经济体在气变模型中还加入了GDP、通胀、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变量,以使模型反映的变量更加全面并更加贴合实际情况。而人民银行现阶段的测试中仅有碳价一个变量,因此被称作气候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人民银行也在探索开展气候风险宏观情景压力测试,以更加系统地评估低碳转型带来的结构性、交叉性影响。此外,除欧央行和英格兰银行在测试中探索了气变的第二轮效应外,其他大多数经济体的气变压力测试还未包括气变的第二轮效应。例如,欧央行在气变压力测试中探索了金融机构、企业部门、家庭部门之间的气变风险传导路径,这种传导路径可能大幅放大气变风险水平。

六是测试结果的指向性不同。欧央行、英格兰银行和加拿大金融监管局等大部分监管机构的测试结果都显示,气候变化对金融机构的冲击较为严重,迅速、有序的转型可以减小损失。但日本央行和德国央行均指出,初步结果表明气变因素给其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总体温和。香港金管局和人民银行的测试结果表明,参试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压力情景下仍保持稳健性。各方均强调将继续完善气变压力测试方法和数据,提高测试结论的准确性。

七是将气变压力测试结果纳入监管的方法不同。BCBS、欧洲银行业管理局(EBA)及英格兰银行正在探索使用巴塞尔协议III支柱一资本要求来管理气候风险。但大部分经济体则普遍认为,气候数据、方法和模型的缺口导致无法准确计算资本需求,且各经济体面临的气变风险差异性较大,现阶段不适合采用统一的资本要求管理气变风险。法国央行行长德加洛、国际清算银行(BIS)金融稳定学院等认为,当前阶段巴塞尔协议III支柱二监督检查最适合管理气变风险,并初步推动形成了国际共识。支柱二较为灵活,通过气变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监管当局可考虑不同情景对银行的潜在影响,督促提高银行对自身风险管理框架潜在缺陷的认识,必要时监管当局可要求银行采取行动和增加吸损能力。

表1  2021年下半年以来主要经济体开展气变压力测试的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三、气变压力测试的难点及启示

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在开展气变压力测试时,面临着多重挑战。一是数据缺乏及精细度不够。气变数据可比性较差且面临较大数据缺口,中小企业数据缺口问题尤为严峻。2022年3月,欧央行表示,其监管的欧元区109家银行无一达到气候信息披露标准,其中仅15%的银行披露了TCFD范围三(Scope 3)的融资企业排放数据,大部分银行未明确气候风险如何影响其策略,从而存在大量“白噪声”。

二是气变压力测试的可比性较低,主要因为选用参数不同。虽然绝大部分监管当局采用NGFS推出的气变情景,但由于不同经济体具体情况不同,假设细节仍有区别。例如同样是有序转型,法国审慎监管局假设2050年的碳价是180美元/吨,而欧央行假设为360美元/吨。此外,不同经济体产业结构不同,模型中的参数设计也不同,例如高碳密集型产业结构的经济体对气变的敏感系数更高。

三是气变压力测试的模型设计仍有待完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需考虑宏观经济、气候变化、行业政策和企业转型之间的动态交叉影响,对模型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例如,日本央行在压力测试中发现,某些银行在有序转型情景下假设的碳价甚至高于延迟转型情景、对NGFS情景的理解存在偏差等,导致情景分析的结果不符合预期。

我国应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应对气变压力测试的挑战。首先,推动气候信息披露,完善和推广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逐步拓展披露范围,稳步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此外,还应紧跟国际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委员会(ISSB)等机构发布的气候披露标准,加强对国际主流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的研究,加快制定我国自己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以解决数据瓶颈。

其次,持续完善压力情景和传导路径,使其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拓宽气变压力测试的覆盖行业范围,探索开展气候风险宏观情景压力测试,更加系统地评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带来的结构性、交叉性影响。此外,还需紧跟国际社会气变压力测试标准和实践的最新进展,加强气变压力测试的国际交流。 

END

作者:益言

原文《主要经济体气变压力测试最新进展》全文将刊载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主办《中国货币市场》杂志2023.02总第256期。

更多阅读

◆202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及2023年展望

◆境外投资者债券需求的长期趋势分析

◆2022年银行间外汇市场报告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