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了解>> 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

(408568)个赞

(1937)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中国载人航天,三十而立

作者: 吴晓波频道 | 2022-12-27
立即订阅▲收听音频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今年是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30周年。三十而立,中国在今年完成了包括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舟系列货运飞船、问天和梦天实验舱等在内的一系列发射任务,并即将全面建成自己的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天宫”是目前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两个空间站之一,另一个是国际空间站。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空间站的设计使用寿命是15年,从1998年开始建设算起,目前已超期服役近10年。虽然一直在修修补补,但老迈的国际空间站还是将在未来几年内退役。届时,中国的“天宫”将成为全球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其他国家将需要依托中国空间站来开展太空实验和探索任务。为此,包括美国在内,已经有27个国家向中国提出加入空间站项目的申请,其中的17个已获通过。这让我想到一个成语——“扬眉吐气”。为什么这么说?空间站概念的提出非常早,可以追溯到1869年美国作家爱德华·黑尔在科幻小说《砖砌的月亮》中设想的虚拟人造空间。之后100年,人类逐渐完善了对空间站的构想。1971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一号”。在随后的近30年时间里,由美苏主导,人类又陆续发射过9个空间站。1998年,美、俄、日等16个国家开启了对国际空间站的联合建造,但中国被挡在了门外。为拖慢中国在航天领域的追赶速度,美国国会在2011年通过了“沃尔夫条款”,该条款规定,禁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及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与中国相关部门进行交流,这相当于切断了中美在航天领域的合作可能。但美国的阻挠失败了。从被拒之门外,到自己当家,中国航天的发展全靠自己摸索,过程的艰难可想而知,但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收听音频:中国航天,从被西方集体排斥到拥有踢人的权力】 

   1992年9月21日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值得被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国家正式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代号“921”工程):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试验性的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简单概括这三步就是,第一,能上天;第二,能出舱;第三,建好空间站。

下面,我们对“三步走”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节点做个回顾。

你或许已经不记得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但一定知道2003年10月,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中华民族自此圆了千年飞天梦。这是战略第一步所取得的关键成功。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完成了中国人的首次出舱和太空行走,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这是战略第二步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时刻。

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成功首飞,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序幕;2021年4月,中国空间站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2021年6月和10月,神舟十二和神舟十三航天员乘组分别实现了3个月和半年的在轨驻留。

接着是今年发射升空的神舟十四和神舟十五。

大家应该还有印象,神舟十四航天员乘组在太空出差了六个月、整整183天后,于不久前的12月4日顺利返回地球。

3位航天员刘洋、陈冬和蔡旭哲在半年的任务期内解锁了中国航天的多个“首次”,包括配合地面完成了对空间站“T”字型结构的组装搭建,使空间站从单舱体飞行逐步转变为三舱组合体飞行状态,由此开启了中国空间站的“三居室”时代;他们在空间站栽种的水稻种子经过120天的培育生长,完成了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到开花结籽的发育全过程,为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

神舟十四与神舟十五航天员乘组还完成了首次“太空会师”,中国空间站首次有6位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

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开启应用和发展阶段的第一棒。两个航天员乘组的在轨交接,意味着中国空间站从此开启了长期有人驻留的模式。

以后无论何时我们抬头望向天空,都会有中国的航天员和航天器在太空中与我们遥遥相望。【收听音频:太空“出差”183天,神舟十四创造了哪些历史首次?】

   中国载人航天在30年间取得这样的成就,着实让人惊叹。但客观地说,和航天赛道上的绝对领跑者美国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追赶。

目前人类航天活动集中在三大领域,除了上面提到的载人航天,还有人造卫星和深空探测。我们就这三个领域对中美航天的成绩单做个简单比较:

人造卫星:从起步时间看,美国于1958年发射了首颗人造卫星“探险者号”,中国于1970发射了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从在轨卫星数量看,根据UCS数据库的数据,截至2022年5月1日,全球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共计5465颗,其中,美国的卫星数量达到3433颗,占比约63%;中国以541颗的卫星数量排名第二,占比约10%。

载人航天:美国于1962年完成了首次环绕地球轨道的载人飞行;中国于2003年由神舟五号完成首次载人飞行。截至目前,中国已将16名宇航员送入太空,而美国的这一数字超过340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深空探测:月球是深空探测的起步点,美国在1969年即已实现首次载人登月,历史上累计成功登月6次,将12名宇航员送上了月球表面。

而我国在2020年通过嫦娥五号首次实现了对月无人采样返回。我国用于载人登月的新一代载人火箭,预计将于2030年前完成研制。

火星探测方面,美国的水手4号于1964年成功登陆火星。而我国的 “天问一号” 于2021年一次实现“绕、着、巡”目标,成功完成了中国首次行星探测任务。

除对太阳系内行星的探测外,美国还曾进行对彗星及小行星带等的探测。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在开展航天活动上存在一个明显差别。与中国以“国家队”为主不同,美国的民营航天公司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美国在1982年将航天划分为军用航天和商用航天两大类。两年后又发布《空间商业发射法案》,允许商业公司进行火箭发射。进入21世纪,NASA逐渐将发展重心转向深空探测,以此为商业航天腾出近地空间。

美国商业航天公司数量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司是SpaceX,它成立20年,取得了众多重大成就。比如,其研发的猎鹰9号火箭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可重复使用的火箭;2021年,其执行的首次纯商业载人太空飞行任务第一次将四名普通人送入太空;另外,它庞大的“星链”计划正在实施中……

相比之下,中国的商业航天起步较晚。2015年起,中国商业航天在相关政策推动下加速发展,根据首创证券的数据,目前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中国航天,正跑出“加速度”。

数十年来,中国航天冲破重重阻力,独立自主地走到今天,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虽然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但“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加入《每天听见吴晓波》

跟上吴晓波的商业视角

点击按钮▼优惠订阅

音频策划 | 毕冉

音频运营 | 常秀娟 | 主编 | 郑媛眉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