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米筐投资

米筐投资

(146763)个赞

(970)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央妈开始担忧通胀了!

作者: 米筐投资 | 2022-11-22
▣作者:米筐老A▣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近日,央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提到“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特别是需求侧的变化”,翻译成人话就是,未来可能会通胀、主要受需求猛然爆发的影响。其实,对通胀的担忧已经体现在近几日的债券价格下跌里。双十一以来,包括国债、金融债、城投债在内的利率债(本金不会违约的债)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进而连累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据统计,跌破“1元净值”的银行理财数量近1700只、占全部理财产品的近5%,几天时间就把几个月的收益都跌没了。为什么呢?除了资金偏紧之外,优化防控二十条的发布让人们想到未来需求或将爆发、由此可能带来通胀,而通胀的结果就是信贷会收缩,那新发的债就会利率上涨、所以赶紧卖低息的旧债为买高息的新债筹备资金啊,踩踏就此形成。

1

去年下半年以来,信贷逐步发力、且愈来愈猛。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下调1.25%、释放资金约2.7万亿,1年期LPR累计下降3次共0.2%、至3.65%,5年期LPR累计下降3次共0.35%、至4.3%。落实到我们大家的切身感受,就是贷款很容易、且贷款利率很低。经营贷利率4%左右、最低能达3.4%,首套房贷4.1%、最低能达3.7%,消费贷5%左右、最低3.6%,信用卡分期/现金分期很多都直接打五折、月费率0.3%左右。除了这些常规的印钞放水外,还有一种精准滴灌下的定向放水…央妈直接向银行提供低息资金,要求银行定向某些行业/企业/领域放贷。上图是去年四季度以来,央行新创设的货币政策工具、翻译成白话就是央妈印钞放水的新噱头。以“科技创新再贷款”为例,就是央妈向银行提供资金、要求银行把这些资金放贷给“精专特新”等科技创新类企业,总额度是2000亿。银行拿到这些资金的成本很低、年化利率大多是1.75%,总额度多少呢?约3.7万亿。要知道这可是基础货币(央行资产负债表创造的是基础货币),要变成企业/居民使用的信贷货币(商行资产负债表创造的、也就是商行对外发放贷款)、得乘以目前大概是6的货币乘数,总计释放资金近20万亿了。今年上半年货币政策传导不利,主要是央妈印了很多钱给银行、但因大家都不想借钱使得银行有钱放贷不出去,所以大量资金淤积在银行体系内、没有流到市场中去…也就没刺激经济,当然物价也就没怎么涨。可在大基建、国央企、地方城投平台使力下,这种局面正在改变。据媒体报道,多家银行召开了相关会议部署四季度重点工作、主要是做好信贷投放,内容多为“加大投放”、“增加投放”“应放尽放”、“超常规投放”等。什么意思?在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力推下,贷款终于起来了、钱终于从银行体系内流向市场了、市场中的钱终于要多起来了。

2

这有什么问题么?别忘了钱多后的问题是什么,参考如今深陷通胀之苦的欧美,就是因为疫情期间印钞太多、才造成如今的恶性通胀啊。有人或许会反驳,无论从个人感受还是从统计局数据来看,都没觉得物价暴涨、恶性通胀啊?或许当下没有、但不代表将要发生啊。去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信贷宽松、印钞放水,物价确实保持平稳…证据就是CPI涨幅始终围绕2%上下浮动、从未超过3%。为什么没通胀呢?除了今年上半年信贷放水不畅(大家不愿借钱、所以钱淤积在银行体内没流入市场)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口罩防控抑制了需求…既包括投资需求,也包括消费需求。疫情一来就会静默管控、商业就得暂停,在这种情况没有商家敢再扩大投资啊。人也一样,居家办公减少了流动、也减少了消费,即使没有疫情也不敢出省、甚至出市出差/旅行消费…都怕被封控住。钱多引发通胀、消费保持不变甚至减少则抑制通胀,一拉一推的合力结果是物价相对稳定。但若疫情管控得力或疫情消除呢?那岂不是消费爆发式增长!让人担心通胀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输入型通胀,这在依赖进口能源/原料的日韩已表现的很明显了。韩国10月份的CPI涨幅是5.7%,已连续六个月超5%。而CPI很多年都是0增长或负增长的日本,10月份的CPI涨幅居然“高达”3.7%、已连续七个月超2%。当全球都在恶性通胀时,进口的商品价格当然就会暴涨,如果进口的是能源等基础性物资时、就会引发输入型通胀。从2009年开始,中国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而中国的能源供给却严重不足,需要大量进口。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对石油的进口依赖度达到70%,而中国超40%的天然气也需要进口。除了能源之外,中国对大豆/油料等饲料粮食的进口依赖同样很高、达到近90%,进口量约占全球相关贸易量的60%。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社会物流成本,再一步步的传导到商品价格中。饲料粮食关系着食用油价格、猪肉禽蛋等价格,同样影响着居民消费支出和CPI数据。为什么还没通胀呢?只是缺乏一个契机、一个触发点。

3

恶性通胀像一个向上的螺旋,一旦触发就会扶摇直上、无法止步。欧美通胀螺旋的触发点,是疫情后的印钞放水。因为疫情封锁,很多人没法工作、当然也就没有收入,对于没有储蓄意识的中下阶层欧美人来说、意味着没饭吃,这事关生死问题,所以欧美政府就大肆印钞发钱补贴。疫情中断了供应链(欧美日常消费品大多依赖于进口、而非本国生产)、造成商品稀缺,封控在家又减少了商品/服务供给,再加上政府发钱,首先推动的就是消费品涨价。消费品涨价引发生活成本上升,随着欧美疫情解除、大家在工作时就要求更高的工资,工资涨价又会把人工成本摊入商品/服务成本里,再引发商品涨价…如此通胀螺旋形成。日韩通胀螺旋的触发点,是俄乌冲突后的能源危机。今年2月俄乌爆发军事冲突,随即日韩跟随欧美对俄罗斯进行制裁,而日韩却对俄罗斯能源存在巨大依赖…日韩缩减进口俄罗斯能源、俄罗斯也不愿意出口日韩能源,再加上国际能源价格上涨,这就造成日韩两国能源成本飙升,甚至为此数月国际贸易逆差、而这两国一向是国际贸易顺差的。能源价格上涨引发企业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上涨,从而引发商品价格上涨,再引发人工成本上涨,又反过来加速商品价格上涨…一个通胀螺旋就此形成。中国之所以物价还相对稳定,“静然安好”于世界、仿佛一座孤岛,是因为缺少一个契机、一个引发通胀螺旋的触发点。这个触发点是什么?可能是疫情精准管控的成功,可能是疫情结束或管控放开,可能能源/粮食/原材料进口价格的传导……巨量的钱就在那里静静的等着,一旦需求压制解除、就会猛然释放,随即就将引发通胀螺旋,只是需要一个触发点。是时候需要担忧通胀了。

老铁们别忘了点击上方“预约”按钮,听老A聊聊最近的投资理财热点。当然了,你也可以先添加我们企微再看直播(据说有福利哦~)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