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政策调整,会给投资市场带来什么变化?
作者:
吴晓波频道
|
2022-11-15
点击上图▲立即加入
《投资日日评(会员版)》是一门解读行情热点并分享中长期的市场趋势和投资方法论的会员课程;温度计是一个观察市场情绪温度和模拟投资的投资工具。11月8日—11月30日,《投资日日评(会员版)》课程+温度计会员1年,仅需339元/年(市场价679元/年)。
周五下午防疫政策调整的消息,加上美国通胀数据不及预期,给股市带来了一波上涨,同时国债期货出现了崩盘式下跌。
很多投资者都想知道市场趋势会如何变化,在《投资日日评(会员版)》的主讲老师张楠看来:
目前股市基本面并未有明显好转,市场上涨更多是情绪上的修复,是对前期不理性下跌的修正。
对于债券市场,虽然整体趋势上会由牛转熊,但周五的下跌却不一定就是转折点。
在掌握了一些宏观策略分析方法后,就可以在投资中减少市场情绪的干扰。
11月8日—11月30日《投资日日评(会员版)》+温度计仅需339元/年(市场价679元/年)点击按钮▼加入课程
普通投资者为什么要学习宏观策略?
投资本质上是一种概率博弈。市场中的微观个体虽然是随机的,但当他们组成一个宏观系统的时候,就会无限接近一个稳定的概率分布。随机个体的不确定性无法预测,但宏观系统的风险是可以预测的。《投资日日评(会员版)》的主讲老师朱振鑫和张楠有着多年的机构从业经验,作为一个做宏观研究出身的团队,他们一直在打磨一套基于宏观周期的投资框架。在他们的投资框架中,宏观决定了投资收益中的“1”,也就是能否赚钱的胜率问题,而微观决定的是“1”后面的“0”,也就是赚多赚少的弹性问题。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懂一点宏观对于改善投资体验至关重要。最近,朱振鑫老师在《投资日日评(会员版)》课程中推出了一个新的专题——宏观策略核心方法论。提到宏观策略,朱振鑫老师认为核心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投什么,也就是选择投资工具;另一个是何时投,也就是选择投资时机。接下来,小巴就为大家分享其中的重要部分——如何选择投资工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TOP1%基金经理业绩追踪数据
注:仅作业绩分析,非投资建议
除了通过基金间接配置外,直接配置股票也不是完全不能做,如果能及时有效地抄到专业机构的作业,也可以达到和基金一样的配置效果。现实中,公募基金和北向资金相对透明的信息披露给抄作业提供了可行性。其中北向资金相对更好用,因为北向资金每天都有详细的信息披露,时效性更强。3.债券资产方面,以纯债基金为主,避免策略漂移。股票基金和混合偏股基金的股票仓位都比较高,一般都能保持在80%—90%,剩下的债券仓位波动基本不会对净值产生显著影响。但债券基金就不一样了,虽然混合偏债基金中的债券仓位也很高,但少数的股票仓位也足以对整个产品的净值产生显著影响。比如2022年虽然债券是牛市,但很多以债券为主要仓位的“固收+”基金都是亏损的,就是因为股票仓位的损失超过了债券仓位的盈利。这样其实就背离了我们配置债券资产的初衷。所以在我们的框架中,如果涉及债券资产,我们指的主要就是纯债类基金,具体来说,以中长债基金为主。这类基金,一方面,完全不受股票熊市的影响,呈现出完整的债券属性,中期来看基本不会亏钱;另一方面,当债牛股熊的时候,能通过较长的周期获得更大的收益弹性。4.其他资产方面,少量配置一些国债期货和股指期权/期货等衍生品。多空对冲、杠杆加持是宏观策略的独特优势,这需要通过衍生品来实现。虽然衍生品自身的波动极大、风险极高,不能作为主力配置,但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辅助配置一些衍生品有助于提高收益或者降低风险。我们只选择具有宏观系统属性的工具,其中有两种工具最为重要。一个是国债期货。虽然同样是期货,但国债期货的可靠性远强于商品期货,是一种相对可预测的宏观策略工具。因为其交易的底层资产是国债,而国债是一种由宏观经济决定的超大规模资产,趋势性和稳定性几乎是最强的。另一个是股指期权。股指期权交易的标的是沪深300、中证1000等宽基指数,也属于较为可靠的宏观系统工具。以上内容,在《投资日日评(会员版)》课程中都有详细的梳理,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点击下方图片,试听相应的课程。点击下图▼试听课程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