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

(328912)个赞

(1846)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1937年的卡伦·霍妮看透了我们今天的精神内耗 | 同读一本书

作者: 吴晓波频道 | 2022-09-01

立即订阅▲收听音频购买《每天听见吴晓波》会员,加赠本文所介绍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纸书1本,价值45元,仅限前200名。

 

文章开头,我们先来看看,以下的描述,你中了几个?

◎ 极度渴望做到一件事,但就是迟迟不行动;

◎ 明明很渴望得到别人的爱和关注,但总是表现出一副“我不在乎”的模样;

◎ 面对困境希望得到别人的建议,得到后又觉得对方另有所图或不过如此;

◎ 一会儿讨厌自己的愚蠢、失败、无能,转眼又觉得自己极具天赋,无所不能……

以上表现,用当下很流行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内耗”,具体表现为:时常拧巴、心累,自我价值感低,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等等。

不少人深受内耗情绪的困扰,却又说不清它来自哪里,无力又迷茫。实际上,早在近100年前,心理学大师和精神病学家卡伦·霍妮就已经在她的著作《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详细剖析了这种状态,她称之为“内心的冲突”。

 

订阅《每天听见吴晓波》

即可收听《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解读音频

再得《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纸书1本

点击按钮▼立即拿下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神经症人格”,上面提到的内耗状态或者内心的冲突,还只是一种表现,从内耗到神经症人格,还有重要的一步——为了应对内心的冲突或焦虑而形成的防御措施。

举个例子,现在流行一种“副业刚需”的说法,许多人都想在主业之外寻找一份副业,一来抵御主业可能出现的风险,二来为自己寻找另一种可能性。

做副业本身很正常,但有的人会表现得尤其焦虑,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不停买课,买完之后却没有沉下心学习技能,继续焦虑,继续转战下一个能实现“月入XX”或“财富自由”的副业课。

正常人和神经症患者的区别在于,前者通过努力做成一项副业,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愿望,即便没实现,至少努力过了;而后者所有的付费、买课等动作,最大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做成副业,而是为了抵御内心对未来的恐慌感。

也就是说,神经症患者会遭受比普通人更多的痛苦,不管是质上还是量上。书中指出,对于内心的冲突,神经症患者会自动地尝试达成某种妥协的处理方式,一种病态的解决方式,带来僵化和失调,缺乏灵活性。

 

继续用上面的例子,有些人不停付费买课,实际上他们如果能好好开拓自己身上的擅长点,大概率也能做出点成绩来,但他们的努力往往南辕北辙——买课—不行动—焦虑—继续买课,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自己的潜能与实际的成就严重脱节。

“糟糕,有人看穿了我”——这是大部分人读完这本书后,最直接的感受。霍妮的语言虽平实,但句句戳人心。

本书译者心理学编辑郑世彦也有同感:“有时候,卡伦·霍妮给人一种强烈而神奇的感觉,她比‘我’还要了解自己。我们心中任何一点隐秘的想法都逃不过霍妮的一双慧眼。”

就如霍妮在序言中所说: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生活在我们当中的神经症患者提供一幅精准的画像,描绘出那些实际驱动他的内心冲突,以及他的焦虑、他的痛苦,描述出他在与别人以及自己的关系中遇到的许多困难。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在某些事上的焦虑是属于正常的焦虑,还是超出正常到了神经症的程度?

小巴简单罗列了一下书中提到的“神经症人格”五大方面的症状表现,大家可以对照看看:

▶▷ 第一类:对他人的赞赏或爱过分依赖。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不惜付出很多代价,他们非常需要他人的爱,但往往自己并没有真正爱一个人的能力,他们总是提防着别人,一旦别人对除他以外的人表现出任何的兴趣,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被忽略了,以及还会把他人的批评视为羞辱等等。

▶▷ 第二类:自卑、没有安全感、自我评价很低。总觉得自己无能、愚蠢、没有魅力,但这些判断往往没有什么现实依据。有时候,这种自卑感也会被掩盖起来,表现为一种自我夸大的补偿性需要,或者一种强迫性的炫耀。

▶▷ 第三类:对自我主张有明显的抑制倾向。比如抑制自己表达某种要求或愿望,抑制自己做对自身有利的事,抑制自己表达意见、发表批评或命令别人。在人生规划方面,他们往往随波逐流,对于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并没有清晰的概念,往往是被恐惧驱使着前进。

▶▷ 第四类:对攻击的态度。他们表现出反对、攻击、贬低和挑剔别人等敌意行为,但他们主观上认为自己只是在表现真诚,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他们还很容易认为自己受了欺骗,被人控制,受到不公待遇等。

▶▷ 第五类:表现在性方面的态度。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性的强迫性追逐;另一类是对性方面的抑制。

概括来说,神经症患者做出的种种努力,很多时候不是为了这件事本身,比如,他们渴望爱,但并不是在真的寻求爱,他们渴望财富和权力,但并非真的在追求财富和权力,他们真正寻求的是内心的安全感,以填补内心那份似乎永远无法被填满的空缺。

而这部分空缺大多与他们的原生家庭以及一路成长经历有关,书中有详细的讲述,这里就不一一展开。

 

如果只是强调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不足为奇。霍妮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她将社会文化因素引入精神分析中,这在今天来看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在她那个年代,这十分具有开创性,也让她成为了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先驱人物。

这也是《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能在近100年来反复再版的原因之一。霍妮笔下的神经症人格,虽有原生家庭的烙印,但同样跟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

举例来说,你我今天的焦虑,不全是你我自身的问题,这个时代也得背点锅。想想就知道了,今天人们的心理状态,与反反复复的疫情有关,与经济低迷、行业的激烈竞争也有关。

所谓的“内卷”,是一种过分的努力,出发点是“追求更多机会”。所谓的“躺平”,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妥协,出发点很可能只是“想歇歇”。

说到这里,不知你的焦虑能否少一分。

当我们在霍妮的书中看到自己的身影,足以证明这本书对大众的适用性,也足以令人宽慰——“原来我不是异类,你我皆有病,只是缺乏交流”。

即便我们当下还无法摆脱内耗或内心的冲突,也不必太着急。霍妮说,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必然是极其复杂和微妙的。

借由这本书,我们好像拥有了一种外在的视角,去静静地观察那个自我:焦虑背后究竟是哪一块缺了安全感,求而不得是不是因为出发点就出现了偏差,硬邦邦的语言和行为背后可能是一颗敏感脆弱的心……

 

 

看见即疗愈,当我们看到内心的冲突,试着去思考冲突的来源,探寻到自己怪异行为背后的原因,就已经是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

在这个凡事追求方法论的时代,这本心理学书籍并没有提供一整套消除内心冲突的方法论。不过,治疗焦虑本来就不存在什么特效药。

一个人要实现自我疗愈,并非几个表层的方法论可以解决的,需要走过一条长长的自我探索的黑暗隧道。

好在,霍妮的这本书是隧道深处的一束光,它不会立马带你走出隧道,但会在某个重要时刻,给你一些光亮,是人们在自我觉察和改变路上很关键的一束光。

订阅《每天听见吴晓波》

即可收听《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解读音频

再得《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纸书1本

点击按钮▼立即拿下

主题策划 | 李梦清 | 音频策划 | 徐涛

音频运营 | 常秀娟 | 主编 | 郑媛眉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