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中国货币市场

中国货币市场

(123568)个赞

(754)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中等收入陷阱”理论模型及实证分析

作者: 中国货币市场 | 2022-07-05

内容提要

“中等收入陷阱”指一个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后,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发达国家,还是经济发展徘徊不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课题。文章在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内涵、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揭示“中等收入陷阱”存在的情景和条件,并进行实证分析,为中国及有关经济体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进高收入国家行列提供理论依据。

一、“中等收入陷阱”理论模型构建与情景分析

实际经济增长是国民收入长期增长的趋势和围绕长期趋势做出周期性波动的叠加。研究“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实际上是研究长期国民收入问题。

(一)经济体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情景假设

经济增长作为人类福利进步的一项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实际上,国家间人均收入增长率即使是微小的差别,长期持续也会导致不同国民之间相对收入水平的显著差异。用yt和yt+n分别表示一国t时期和(t+n)时期的人均GDP,则该国n期的人均GDP的平均增长率可以表示为:

情景1: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主要条件是:一个发展中经济体的基期条件,比如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左右,年均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可达6%以上,同时有政策配合,外部环境也能够保持稳定,实现了实际经济增长的长期持续发展,那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时间大体在15~20年之间。而如果一个发展中经济体的基期条件为人均GDP为1000美元左右,那么至少需要40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政府通过改革、教育投入、科技投入、产业政策等推动潜在增长率曲线的上移至关重要,可以适当减少相应的时间。

情景2: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临界区间内,主要条件是:一个发展中经济体具备一定的基期条件,但是仅能够推动40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在4%~6%之间,那么这时就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另一种则是无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此时对政府的要求较高,关键看政策的方向是否能够有效推动实际经济增长,如果能够做到政策和外部环境能够保持稳定,实现实际经济增长的长期持续发展,则有一个较好的结果。反之则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情景3:无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主要条件是:一个发展中经济体推动经济增长水平长期在4%以下,初始条件也比较一般,比如人均GDP只有1000~2000美元的水平,那么几乎可以肯定无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假如不采取重大的改革或技术创新举措,推动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急剧提升,那么即使采取措施短期推动经济增长,但也无法维持经济持续增长。

(二)经济体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解析与预测

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成为中等收入国家,60年代成为高收入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用了近40年时间,平均经济增长率仅为4.9%,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美国在太平洋战争前后拥有十年的超高速经济发展期,这十年的平均经济增速高达10.48%;二是1946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美元成为国际货币,这是其它国家难以比拟的,也确保了美国位列发达国家之首。德国在20世纪40至60年代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平均经济增速为6.8%。日本在20世纪60至70年代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用了不到20年,平均经济增速为6.9%。韩国在1976年人均GDP为834美元,1994年人均GDP为10385美元,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平均经济增速为9.1%。巴西在1973年的人均GDP为775美元,2010年达到11286美元后不久就发生回落,2019年的人均GDP为8717美元,期间经历了漫长的5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7%左右,在2019年巴西选择放弃发展中国家地位,勉强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然而,即使在经济增速最快的40年里,阿根廷、印度尼西亚的平均经济增速也没有超过4.2%,墨西哥、马来西亚、泰国的平均经济增速介于4.5%~6.5%之间,由于没有长期稳定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没有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使这些国家未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关预测显示,印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难度要大于中国。印度在2007年人均GDP首次达到1000美元以上,在此之后的十三年平均经济增速为6.46%,2019年人均国民收入为2100美元,在未来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平均经济增速至少要维持在7%以上,才有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印度失去稳定社会环境,经济出现严重下滑,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难度加大。中国在2001年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上,在此后的十九年平均经济增速为9.04%,2020年人均国民收入为10973美元,距离2020年世界银行给出的高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12536美元的水平只差2126美元,预计中国很快会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未来十五年的平均经济增速保持在5.5%以上,即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经济体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差异分析

为什么经济增长率在各国存在着巨大差异?需要实证检验各类因素对一国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拟使用一国实际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及各类主要因素进行回归。

根据

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代表一国实际经济增长,代表一国潜在经济增长,代表影响一国实际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为常数项,为残差项。

二、实证检验结果分析-基于国际经验视角

分别就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中国共15个国家的实际经济增长,选择对潜在经济增长、城镇化率、高等教育入学率、服务业比重、互联网用户覆盖率、科研投入比重、贫富差距共7个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前式进行回归,来分析这些因素对这些国家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

计量结果显示,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城镇化发展、高等教育入学率提高和互联网的发展显著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英国的服务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德国的互联网发展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法国的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发展服务业和加大科研投入对本国经济发展帮助较大;日本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提高、互联网发展对本国经济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

在尚未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中,城镇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对泰国的经济起到明显带动作用;菲律宾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服务业发展对本国经济起到带动作用;巴西的城镇化率提高促进本国经济发展;阿根廷的城镇化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墨西哥、马来西亚没有显著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但数据显示巴西、泰国、菲律宾的贫富差距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本国经济发展。

比较印度和中国,发现印度的互联网发展和科研投入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较有利的帮助,而落后的城镇化水平、高等教育入学率、服务业和巨大的贫富差距是妨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城镇化率和服务业发展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在互联网普及、科研投入、贫富差距缩减方面带动经济发展的优势有待拓展。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国家在从低收入阶段跨入中等收入阶段后面临的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的双重困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

一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标志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积极稳步推进城镇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具体来看,一是要增强城镇产业的规模聚集和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城市和农村产业相融合,技术创新合作带动农村产业技术水平提高;三是伴随城乡产业融合,教育、社保、户籍等壁垒消除,最终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四是引导传统农民向现代化农民转变,缩小城乡生活方式的差异性;五是城乡生态环境共同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其一,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现实社会经济,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和紧缺型行业人才培养。其二,均衡区域间的教学质量发展,关注中西部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配套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等,鼓励东西部之间的对口支援。其三,推进教学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出优质的在线开放课程,建立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运行机制,支持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三是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增加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具体措施:一是引导城乡居民消费多样化,拓宽消费领域,通过消费结构的升级有效提高服务在消费中占的比重;二是通过工业转型升级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注入动力;三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提供载体,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新常态;四是推进服务业的标准化,建立健全服务业体系,均衡扩大服务范围,完善金融、邮政、运输、物流、商贸、旅游、餐饮等行业的服务标准。

四是鼓励扶持高科技产业发展。当前国际环境竞争激烈,科技产业扮演着基础性和跨越性作用,若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拉近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需要积极扶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鼓励研究机构合作,形成规模优势,促进学、研、产紧密相连。目前中国的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技术研究,缺乏基础性研究,这导致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大学基础研究、国家科研部门和企业研究成果转化之间并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加强政府、高校、企业的协同创新是中国研究机构改革的方向。积极扶持帮助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争取在重点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是缩小贫富差距建设和谐社会。其一,大力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寻求贫富差距的解决办法。其二,平衡中国各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关注农民大众的收入水平。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可以依靠东部地区的城市发展来完成,而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达到人均高收入水平就必须重视中西部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其三,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提高底层民众的最低生活保障。政府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

END

作者:刘津含,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原文《“中等收入陷阱”理论模型及实证分析》全文将刊载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主办《中国货币市场》杂志2022.07总第249期。

更多阅读

◆离岸人民币国债:市场欢迎更强劲的供给

◆中美利差波动和政策分化背景下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倒挂的中美利差会不会制约货币政策空间?

扫码关注我们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