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购置税,你就会买车吗?
出品 | 虎嗅汽车组作者 | 王笑渔
头图 | 视觉中国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2022年你还会买车吗?
从今年5月开始,消费券、购车补贴、购置税优惠等等一系列的促汽车消费政策,都在刺激着每一位持币观望的消费者——去买车吧!
尤其是对购置税的优惠,在5月23日,国常会提出: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紧接着在5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通知,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那这600亿元的“大红包”分到每位消费者手里之后,能省下多少钱呢?按照车辆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如果开票价是10万、20万、30万的车,则分别省下大约:4400元、8800元和13200元。
不知道各位对于这个减免力度,是否有一丝动心?但在专家看来,减免力度还可以更大。6月18日,同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余卓平,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是国民车,就不应该有车辆购置税。
余卓平认为,曾经家庭私人用的轿车是作为奢侈品来定位的,奢侈品有特殊的奢侈品税。车辆的购置税,是从奢侈品税类比出来的。如果是普通国民都能够买得起的汽车,那是普通的用品,就不能再有购置税。高端的要收奢侈品税,还说得过去,但是普通的国民车不应该收。如果有这样一系列政策,我相信国民车的基座,会形成一个较大的市场。
购置税减免,你心动了吗?
我国实行在汽车消费环节对购置应税车辆,按计税价格一次性征收10%的车购税,为鼓励1.6升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消费,对这两类汽车实行过临时性减免政策。
今年5月底出台的新一轮购置税减免,则将优惠的覆盖面再次扩大。
首先,排量上的划分十分清晰,2.0升及以下,指无论是2.0自然吸气发动机还是2.0T涡轮增压发动机,都被纳入到享受减免范围之内。其次,购置日期于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以发票的开具日期确定。
部门品牌对购置税优惠政策进行层层“加码”
单车价格不超过30万元这一项,稍微有点空子可以钻。政策上说的是,不含增值税的单车价格不超过30万元。
那么换句话说,就是谈完优惠后的裸车价低于33.9万元都是可以的,扣除购置税之后价格都在30万元以内。具体计算方法,是这样的:不含增值税车价=开票价/裸车价÷1.13(增值税)=300000÷1.13 =3390000。
更进一步来说,即便是40多万的豪华车,算上4S店的优惠,也能赶上这波“大红包”。以目前的市场行情举例,搭载2.0T发动机的奥迪Q5L 2022款40T豪华动感型厂商指导价41.58万元(含增值税),店内优惠能达到8万元左右,优惠后价格在33.58万元(含增值税),减去13%的增值税后价格为29.21万元,即可享受购置税减半优惠,减半后购置税一项可以节省1.46万元。
从历史来看,购置税的优惠对消费的刺激作用都是直接有效。回顾一下上两次调整,一个是对小排量乘用车,分别于2009年至2010年、2015年至2017年实行过两轮减征,每轮先将税率降至5%,待该类车型消费增长达到一定规模后,再将税率提高至7.5%。另一个则是对新能源汽车,以达到一定技术条件要求为门槛,自2014年9月1日起一直免征车购税。
从效果来看,这两个市场都收获了一定成效。小排量乘用车的新车销售量在第一轮优惠期间(2009年至2010年)年均增长超过50%,第二轮优惠期间(2015年至2017年)年均增速也达到9%,明显高出同一阶段无优惠年份的增速。新能源汽车的新车销售量自2014年起年均增长约86.4%,比2011年至2013年的增速提高了27.6%。
但这次的购置税优惠,开启的时间有些尴尬。
6月15日零时,经历年内第十次上调之后,多地95号汽油迈入“十元时代”,92号汽油全面突破9元/升。在持续两年时间中,成品油价格从2020年的地板价起步,2022年初站上8元节点,在半年波动爬升后,最终以不容置疑的脚步,站上了10元这个前所未有的高点。
短期来看,仍有不少消费者,在购置税优惠和油价之间打着小算盘。要知道,油价从年初至今上涨约3-4成,对于家庭乘用车而言,一年油费成本上升2-3千元/1.2万公里。而根据乘联会最新的数据显示,6月1日~5日,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6.8万辆,同比下降5%,较5月仅增长6%。由此看来,在购置税减征政策公布后第一周,汽车消费虽相比上月有所回温,但效果并不明显。
毕竟,如果油价再这么涨下去,购置税省出来的这小1万元,不到一年就还给了“三桶油”。
再刺激一把新能源车?
与燃油车消费的冷淡不同,新能源汽车更早地进入了“盛夏”。
2022年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35.4万辆,同比下降16.9%,环比增长29.7%。1-5月累计零售731.5万辆,同比下降12.8%,同比减少107万辆,其中4-5月同比下降86万辆影响较大。
与整体乘用车市场的缓增态势不同,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6.0万辆,同比增长91.2%,环比增长26.9%。1-5月更是形成“W型”走势。1-5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171.2万辆,同比增长119.5%。
然而,6月1日开始实施的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表面上看起来,是对燃油车消费的刺激、对新能源汽车的压制。确实,燃油车购置税减征增加了新能源车的竞争压力,但新能源仍有政策上的优势。
当前的补贴力度仅占车价4.4%,预计将主要影响5-20万元价格带新能源与燃油车之间的摇摆、观望客户。该价格区间销量占新能源车总销量约5-6成,假设因此流失10%-20%的客户选择燃油车,实际对新能源总量的影响约5%-10%。对于体量稍大一些的新能源品牌来说,影响并不会太明显。
2022年6月4日,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火爆的人气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还是哑铃状结构——低端、高端两极分化严重。
在5万元以下的市场:目前已几乎没有对标燃油车,主要的新能源车为五菱、奇瑞等A00级车型,也包括今年长安将推出的LUMIN,它们受影响可能性较小。
而20万元以上的市场:特斯拉、造车新势力、比亚迪等占比较高,该区间1.6L以下燃油车主要为豪华品牌的中小车型,2021年估计销量在48万辆,包括奥迪A3/Q3、奔驰A级/C级/GLA/GLC等。但市场相对小众,与该价位的新能源车不是同类竞品,补贴优势对新能源产品影响较小,尤其是今年新能源车的强力新品进一步集中在此区间。
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新能源车企逐渐地避开5-20万元这个价位区间去推出新车,一窝蜂地冲上30万元以上的市场。谁都知道,在中低端市场要和燃油车竞争,没有极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极强的性价比,购置税政策一变,电车的价格优势就没了。
所以今年还有一个问题是,新能源的购置税补贴到期后,还要不要继续补?
同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余卓平就表示:“现在补贴政策中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新能源汽车是取消购置税的,在补贴期间取消购置税。但是随着补贴的退出,购置税又要回来。”
2014年9月1日,我国开始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相关部门先后在2017年和2020年对其进行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今年底,新能源汽车的免征购置税政策将会到期。
三年又三年,国家为无数新购车用户省下了一大笔购置税。从工信部可查询到,仅仅2016年-2020年短短5年时间,国家每年给予新能源车的补贴金额从8.6亿元增长到105.4亿元,补贴总额更是高达329亿元。
补了这么多钱,还要不要继续补是个问题。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部分关键技术、支撑保障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他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尽快研究予以解决,比如要尽快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延续政策,这个政策是到今年年底结束,现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是否延续这个政策。”
对于补贴这事,英国那边的做法是,扛不住了就不抗。6月14日,英国宣布取消对电动汽车1500英镑补贴的政策。这意味着英国于2011年开始的电动汽车补贴计划正式结束。此前,英国已经逐步退坡补贴。从2500英镑变成1500英镑,可以享受补贴车型的最高售价也从3.5万英镑下降到3.2万英镑。
资深汽车工程师朱玉龙分析道,整个欧洲汽车市场呈现了需求增长乏力,在补贴刺激下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非常大的增长,但是到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卡在的环节已经不是购置补贴的问题。主要还是能源价格高企,还有通胀整体对欧洲的消费力产生了影响。
写在最后
与消费端的盲目式补贴不同,英国可能会将补贴以另外一种形式,重新还给电动汽车行业。
“政府一直明确表示,针对电动汽车的补贴只是暂时的,此前已确认持续到2022至2023财年。连续削减补贴规模和涵盖的车型范围,对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销量几乎没有影响。”英国政府表示:“鉴于此,政府现在将把资金重新集中在电动汽车转型的主要问题上,包括扩充电动车充电桩网络,并支持其他车辆的电气化转型,这些车辆向电动汽车转换尚需要进一步推动。”
这对于我们国家的补贴方向的调整,也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
因为相较于直接对买电动车的消费者给予优惠,充电基建的完善、整体产品力的提升等等,才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从政策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的关键。所以,补贴的实际金额可能会减少,但补贴的力度不会缩水,那么短期内可能买电车会更贵,但长期来看,买电车会越来越值。
至于针对燃油车的购置税补贴政策,很可能,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参考资料:
《工信部:将尽快明确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延续政策》皆电
《专家建议废除汽车购置税:本是从奢侈品税来的 但汽车已是国民普通用品》凤凰网财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想涨知识 关注虎嗅视频号!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