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201568)个赞

(1080)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每日新增病例2000人以上,这个亚洲发达国家全面解封

作者: 商业周刊中文版 | 2022-04-22

最近,在银行业工作的Anderson Wu从新加坡去到马来西亚槟城旅游。他在朋友的陪伴下,吃吃喝喝,度过了难忘的一个周末。这是他自2020年3月到新加坡工作以来,第一次出国旅游。

“这几天真的吃到肚皮要撑开来,完美地把想吃的全部一网打尽。云吞面、炒粿角、虾煎、粿条汤、炒泡面、椰浆饭(超辣超好吃)、猪脚醋、福建虾面、干锅肉骨茶、巴生肉骨茶、芋头饭、鸭粿汁、榴莲……”他说,在新加坡的生活己经几乎恢复到疫情前的情形,加上马来西亚从4月1日起向完全接种疫苗的人重新开放边境,他便决定趁著周末过去旅游。

Anderson Wu开始享受在新加坡“新常态”下的常态生活

问他,难道不担心疫情反扑吗?他回答,其实最初有担心过在旅游期间染疫的风险,但考虑现在染疫几乎都是轻症或无症状,他自己本身也打完三剂疫苗,所以与其担心,不如尽可能做好基本防护措施,享受“新常态”下的常态生活。

从4月19日起,新加坡进入全新阶段。酒吧、酒廊、卡拉OK等所有夜间娱乐场所,在符合防疫规则的前提下全面恢复营业。

稍早,政府对出入境旅游、聚会拜访、餐饮场所卖酒时间、大型演艺赛事活动的限制也已放宽。

距离新加坡于3月24日宣布进入与冠病共存阶段已经过去近一月。新增阳性人数逐渐减少至4月18日的2480人,与3月下旬每日5000~10000例的水平相比已明显回落。

这样的变化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3月24日讲话中的预估基本相同,当时他表示,若增长率如果保持在0.8左右(实际低于0.8),新增病例在三周左右的时间便可减少一半。截至4月20日,这个总人口为568.6万的城市国家本地总病例数已达到116.7498万人,总死亡病例数为1317人。

新加坡是如何在共存的同时,实现新增阳性人数的减少呢?

从新增阳性人数曲线来看,自3月中旬以来,新加坡的新增阳性数量开始显著下降。政府认为这标志着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疫情已达顶峰并开始缓和。因此,疫情的缓和是新加坡选择在此时放松限制的前提。

与冠病共存阶段,新冠阳性患者若症状较轻或无症状,仍需要在家自我隔离72小时。人们可以选择在户外不戴口罩,但室内必须佩戴。政府几乎完全取消对已接种疫苗游客的出入境限制,并允许最多75%在家工作的员工返回工作场所,同时继续放宽对聚会人数的限制从5人到10人。

上述规定表明,新加坡的共存并不是完全取消所有防疫措施,只是继续放宽过往的限制。实际上,在新加坡的共存决定受到世界关注之前,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准备期。

2021年1月来到新加坡的Cathy Chao亲身经历了新加坡的防疫政策,当时疫情已有很大的好转。从事展览策划工作Cathy被公司询问是否想前往新加坡工作。2020年,她所在的会展业在受到的影响很大。大型活动受限,活动取消成为家常便饭。“因为工作关系我需要各国跑,所以我那时候就考虑要不要去一个情况更好的地方。”她表示。

2020年,新加坡实施了几近封国的措施,边境、所有非必要工作场所、学校都被关闭,学生转为在家学习,餐厅内堂食也被禁止。到2020年末,疫情进入平静期。本地传播病例在当时几乎为零。商场和景点等公共场所的人员容量限制也在逐渐放宽。

最终,她决定接受岗位调动。她还记得到达当天,根据规定她需要直接从机场乘坐的士去到隔离酒店,等待核酸检测的结果。大约10小时后,拿到阴性结果的她顺利结束隔离。

Cathy到达新加坡的第一站:有些冷清的鱼尾狮公园

刚到的那几天,她抽空去了新加坡的地标景点——鱼尾狮公园。鱼身狮头的喷泉雕像喷涌如柱,海湾对面的滨海湾金沙酒店还是那么恢弘,但游人实在少得可怜。走在路上,她感受到空气中的紧张气氛。害怕病毒是一方面,社交距离的规定也非常严格,不遵守“保持1米距离”的人如果被捕,罚款高达1万元新币,约人民币4.7万元,甚至面临监禁。

惩罚虽然严厉,但新加坡强调的社交距离限制正符合世卫组织的卫生建议。世卫组织在今年1月发布的防疫建议称:保护自己免感染的有效方法是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距离,并经常清洁双手,这样做可以消除手上可能存在的病毒,避免因手部接触眼睛、嘴和鼻子而发生感染。

对人员聚集的限制还体现在新加坡对聚会人数也有非常明确的规定。Cathy刚到时,聚会人数的人数上限刚从5人变为8人,这表示无论是一起出去吃饭,或者去别人家做客都不能超过8人。此外,政府对于工作场所的人数也有限制。据新加坡人力资源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在政府的规定限制下,49%的新加坡就业居民处于远程工作状态。Cathy所在的公司也让她在家办公。

图为Cathy在办公室工作,由于疫情期间新加坡对工作场合的人员数量也有限制,她极少有机会去办公室

她后来总结到,因为疫情有起有伏,再加上后来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接连出现,导致政策不断变动,也使工作推进变得有些艰难。她回忆到,他们曾经得到过一次办大型活动的机会,美食作为那次活动的必要环节,引起了场地管理者的注意,这意味着人们可能会在密闭环境里摘掉口罩,并且违反了当时不能堂食的规定,最终活动无奈改为线上进行。

她还记得去年5月的时候,确诊人数略有增加,整个社会都非常紧张,政府马上收紧了限制。民众一天最多只能出门两次、聚集人数限制一下减到两人、餐厅也不许堂食。人们除了采买生活用品几乎无处可去。路上空空荡荡,不少店铺只有关门。

“当时我看到一家还开着的店铺,店员比顾客还要多,给人感觉还挺萧条的。”Cathy这样感叹到。

2021年5月中旬,防疫措施再次加强,路上几乎看不到车辆行人

平常热闹的克拉克码头也变得非常冷清

但到了8、9月份,当传染性更强的德尔塔变异毒株到来时,新加坡感到清零战略越来越难以实现。考虑到当时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口,尤其是老年人未受到有效的保护。因此,新加坡决定坚持到几乎每个人都接种了疫苗时再改变政策,并让医疗系统为处理更大量的患者做好准备。当时,德尔塔感染导致病例数激增,从每天几十例上升到几百几千例,政府一边鼓励轻症和无症状的阳性患者在家隔离,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宣导以缓解公众焦虑。

在疫情升级时决定放弃清零目标,这对于政府来说是一次很大的考验。新加坡政策转向的最根本原因是该国的经济活动不能长期停滞,贸易和旅游业是该国的命脉,它必须在保护生命和保护生计之间做出平衡。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2021年,新加坡GDP实际增长7.6%。这与该国疫后复苏企稳并寻求放松防疫限制措施有关。2022年1-3月,该国GDP同比增长3.4%,其中,制造业增长6%,上一季度增长15.5%,建筑业增长1.8%,先前增长2.9%,服务业增加3.9%,先前增长4.4%。同时,通货膨胀已经威胁到新加坡消费和商业活动的复苏。新加坡央行近日也收紧了货币政策,加入抗击通货膨胀的行列。

2022年4月12日,李显龙在出席政府行政人员任命和晋升仪式时谈到,过去两年由于没有应对新冠的现成经验,也没有"等待和观察"的时间,政府不得不在信息不完整时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因此政府的决策并非全都正确,但关键是要不断学习和改进,当掌握更多信息时,要准备好更新、修改甚至推翻过去的决定。

在转变目标后,新加坡的防疫政策呈现出目标明确、兼具阶段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每一个阶段要怎么做、预计持续多久,政府都规划得很清楚。同时灵活度也很高,疫情严重了,那就回到上一个阶段;如果缓和也可以提前进入下一个阶段。

《联合早报》曾发表社论谈到,转变政策后,新加坡最需要做的不是通过大规模筛查摸清一时的感染情况,而是努力压平阳性的增长曲线,确保医疗体系不会过度承压,其次培育民众的心理韧性,不让病毒成为民众的最大恐惧。为此,民众应该加强对新冠病毒的了解,并知道怎样才是最科学的防疫方式,还应该知道怎样自检、确诊后怎么办、密切接触者又该做些什么。

到2022年初,在面对规模更大的奥密克戎时,新加坡走向共存的决定仍然没有改变。今年2月下旬,新加坡政府宣布推行简化防疫措施。但面对奥密克戎带来的激增至5位数的每日新增。政府又决定暂缓简化措施等待峰值来临。3月初,新增阳性人数终于开始下降。因此,直到3月15日简化防疫措施才得以继续推行。

新加坡的防疫政策还具备一定的前瞻性。2021年12月,在检测到10余例奥密克戎病例时,由于了解到奥密克戎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新加坡的医院就已准备好500个加护病床。

民众的高度配合也是政府能够顺利施政的重要原因。新加坡的民众不像美国、加拿大的民众会走上街头抗议。但站在不同的立场的人们对政策的期待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政治互信是否坚实非常关键。这一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点是要让民众相信政府的决策是基于科学和理性精神做出的。只有对病毒进行深入的追踪和研究,才能凭借科学的结论争取民众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推进全民疫苗接种的行动非常迅速,甚至采取区别对待打疫苗与未打疫苗者的举措,将接种压力柔性传导给民众。2021年,打疫苗的宣传在电视上、手机里、小区中随处可见。到2021年10月中旬,不打疫苗者无法进入餐厅和商场。到今年2月,没有完整接种疫苗的工作者连工作场所也无法进入。截至 2022 年 4 月 15 日,新加坡总人口中接种加强针的比例已达到73%。

但对Cathy来说,来新加坡大半年,只能在家办公、工作进展缓慢,自己又是独居,她感到有些焦虑。思来想去,她决定利用这个时机去进修。她开始准备申请新加坡一所大学的EMBA项目。准备雅思考试、申请材料、以及后来各种各样的课程、讲座、论文,每天有些空白的日子重新变得充实了。

在来新加坡之前,Cathy并没有进修的计划,所以这也算一份意外收获。她回顾这一年多的异国生活,能面对面接触的人变得很少。过去她更习惯和朋友见面。但新加坡对于社交活动的严格限制已经影响到她的习惯。现在她对待一次聚会的态度也没有那么积极了,顾虑也更多了。

“我感觉到疫情这两年人与人的距离变得很大,导致我们自己也变得有些封闭了。”她说。因此,调节心态也是功课。做饭、看网络上轻松愉快的内容、跟楼上一位健谈的邻居聊天,构成了她日常的快乐源泉。

无论如何,数据表明进一步放宽防疫限制并没有让新加坡遭遇又一波反弹。这显示出在现有的免疫水平下,当前的政策仍然是适度审慎的。不仅如此,新加坡的重症患者数量也保持在了医疗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据《联合早报》报道,4月14日,新加坡的重症病患从45人减至43人,其中34人需要输氧,9人在加护病房。这是加护病房病患人数近三个月以来首次回落至个位数。

同时,经过两年持续不断的政策倡导,民众已经建立起一定的心理韧性。他们被告知,新冠没那么可怕,但必须重视。虽然限制放宽了,个人还是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防疫负责。现在即使是在户外,大多数人早已习惯于戴口罩。人们还意识到,疫情没有结束,如果未来病毒继续变异导致疫情反弹,政策可能会继续改变,生活也可能继续受到影响。

但目前,在进一步放宽防疫限制后,一些商圈逐渐重拾起往日的热闹,流动夜市开始恢复,酒吧、卡拉OK等娱乐场所也重新开业。几乎是全世界最繁忙过境口岸的新马边境也再次人潮涌动,这将极大促进两国旅游业和贸易的复苏。

Cathy说,完成学业后,一些工作计划就可以重新提上日程。未来,她还想在更多的国家办展览活动,认识更多兴趣相投的人。这是她在2019年疫情出现前就有的愿望。

更多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买菜团”

上海疫情影响供应链,这个重要行业产量三年来首次下滑

这家科技巨头被马斯克拿捏住了

撰文:赵昕萌 编辑:范荣靖

可点击下方图片订阅最新杂志!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