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叶檀财经

叶檀财经

(274702)个赞

(1720)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香港楼市30年:李嘉诚还是“男一号”

作者: 叶檀财经 | 2022-04-10

文/顾天杰

李嘉诚 还是首富

2010年,香港一位叫做庞一鸣的青年开始了一个著名实验:告——别——李嘉诚。

他尝试远离所有李家的产业、产品以及服务,他骑上单车,去小卖部买东西,一头住进破旧粗陋的小屋里。

最后他发现,路灯、电话也是李家的,甚至连品牌矿泉水也是李家的。

这场挑战一下子变得无意义,庞一鸣被迫提前结束。

2013年,一个小学生在作文里一字一顿地写下: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

一个神奇的现象:名噪一时的香港四大家族,老一辈创业开始都不是以房地产为主,后来却像朝圣,不一而同地选择房地产作为家族的基业。

香港弹丸地,房地产巨头就如石屎森林中的每一棵巨树傲立,东方之珠曾因楼市耀目闪亮,却也因此使这座远东自由之港深陷高房价而无力自拔。

收租--产业--金融这一长长链条,通过四大家族在香港落地生根不断延展壮大,最终捆绑了所有香港居民。

北大教授周其仁在《香港地制的另一面》中说:

香港政府通过土地批租而征得的‘暗税’,在资本主义经济里举世无双。香港要不是具有区域性的市场经济制度的竞争优势,那样天价的土地市场无论如何是撑不住的。

保房价,就是保金融,更是保经济。

但保来保去,唯独一个城市中最基层、最重要的广泛市民被排除在外,快要得不到一间劏房(就是大陆的合租房)的庇护了。

第一代掌门人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郭得胜,四人都来自广东,发家的重要时间节点有两个,一个是1958,一个是1972。

细数香港富豪,都有三大爱好:不是抽烟、喝酒、烫头,而是不读书、爱头衔、发动乱财。

1957年,李嘉诚的长江塑胶厂正式挂牌开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一时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

如果事业发展顺利,李嘉诚最终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实业家,可惜香港制造业的天花板太低,不但同业竞争激烈,还有一个最严重的成本问题:房东看他赚钱,开始不断涨租金。

万万没想到,一代香港地产教父,居然也是被高房租逼进了房地产(太讽刺了,嘉诚,你这不是忘记自己的初心了么)。

后来,租房子的乙方李嘉诚就做出一个大胆决定:自己盖楼。

1958年,李嘉诚在香港北角英皇道建起一幢十二层高的工业大厦,除了留下数层自用外,其余全部租出去。

当时正值香港经济起飞,房价开始上涨,李嘉诚加大投入,正式进军房地产。

1966年,李嘉诚和庄明月结婚才1年,就赶上香港最大的一场暴乱。一时间,人人自危,房价骤降。但这却绝对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机会,李嘉诚拿出6000多万港币买地,造楼速度也大大加快。

1967年,李嘉诚动用2.3亿港元,买入美资集团、希尔顿酒店及凯悦酒店,成为港资吞并外资的经典案例。

资金就这样不断翻滚,1972年7月长实集团成立,11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这时距离长江塑胶花厂的成立,已过去22年。

相比李嘉诚,郭德胜的起家也是依靠实业。

50年代末,香港流行西装,拉链式逐渐取代了纽扣式。郭德胜偶然认识了日本YKK拉链厂的管理者,他看准西服改革的趋势,最终获得香港地区YKK拉链的独家代理。

60年代,郭得胜代理的拉链业务收入每年都能突破一千万,由此成为香港一流富豪,并逐渐占据香港杂货第一名的位置。他并不满足,从制衣厂了解到,中小企业的最大需求就是扩建厂房。

于是郭德胜将开发重点放在工业大楼上。

1958年,郭德胜和李兆基、冯景禧等8人组建同业公司,造写字楼分层出售,可分期付款,开业界之先河,很快大厦就销售一空。

1963年,郭德胜重组公司,成立新鸿基实业。60年代还是香港的转型期,房价一落千丈,很多居民移民国外,郭得胜反其道行之,一口气拿下二十多地块。从工业楼宇起步,切入住宅市场,新鸿基的房子价格亲民且努力创新。

到1980年代初,新鸿基已是拥有上百家公司的大型集团了。

横向对比四大家族一代掌门,会发现基本都踩中60年代香港楼市下跌,逆势囤地的关键节点。

4月6日消息,胡润研究院《2022胡润全球房地产企业家榜》显示:

香港首富长江实业94岁的李嘉诚以2050亿元的财富成为全球房地产首富。

香港楼市 重回起点

1970年代开始,香港楼市像一匹脱缰野马,撒开四蹄狂奔。

楼市疯狂在1981年到达顶峰,不到40平米的房子在香港可以卖到1.1万港币一平米,市民平均收入才3000港币,相当于不吃不喝9年才买得起一套房。

1969到1981的12年,香港住宅均价增长18倍。

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华,和邓公商议香港问题。为防止港英政府在回归前,抢先卖掉香港大部分的优质土地套现走人,中国限制香港97前每年出让土地不超出50公顷。

港英政府乐于接受,当时600万香港人挤住在香港18%的土地里,这一政策让香港政府享受到高额卖地回报,之后的几年卖地价格越来越高,政府大肆敛财。

最高峰时土地收入占据政府总收入40%,除此之外,还有二手交易税收以及政府持有物业的租赁收入。

当时房地产对政府之重要,可以说,如果房地产业长期下滑,香港将陷入财政困境,政府、学校、医院、警局、文化、养老机构等等将面对大面积欠薪、停工,社会将陷入一片混乱。

所以港人常讲一句话:有楼万事足,买房必致富。

1996年美联物业的金牌经纪人廖玉娟,全年收入超过400万,工作一年就买房轰动全港,成为人人羡慕的打工皇帝。

到1997年,尖沙咀豪宅嘉文花园发售,当天一个4号筹以203万元转手,楼花价格居然占总楼价的两成,一个人啥也没干,只靠转手豪宅卖楼花就能挣数百万元以上。

但这已经是最后的狂欢。

1997年10月,首任特首董建华发布施政报告《共创香港新纪元》,推出“八万五”的房屋政策:

每年兴建的公营和私营房屋单位不少于85000套,10年内解决全港7成家庭居住问题,将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缩短至3年。

董建华的设想非常美好,但不幸遇到了金融危机,大批一成首付买房的香港人,被银行收回房子,直接破产流落街头,也迫使董建华停止了“八万五计划”。

楼市低迷一直持续到2003年,一套500万的房子跌到只剩下150万。

从彩虹地铁站转小巴A1,可以到飞鹅山道,这座海拔只有600米的小山,成了许多楼市破产者的终点,在坊间被称为——自杀崖。

金融危机叠加楼市破产,香港水深火热,出手相救的却是对岸的大陆。

2003年7月1日,温总理离港回北京时寄语三条:

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是香港人的香港,香港是面向世界的香港。

当年8月,国务院送给香港一个大礼包,CEPA,即《內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这份经贸协议的核心是允许个人赴港旅游。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CEPA在2004~2006年为香港创造3.6万个新职位,失业率从2003年的8.5%降到目前的4.3%,创历史最低。

时任商务部长廖晓淇说:

签署CEPA后,(香港)酒店、零售、餐饮、运输等相关行业景气回升,拉动了房地产市场回稳。

香港楼市再次迎来长达15年的繁荣期,除2008年金融危机略微回调,其余年份再也没有回过一次头。

2004到2018年,香港楼市呈现一个鲜明特点:

住宅价格涨得最慢,工业大楼第一,商铺第二,写字楼第三。四类物业之间的价差拉得越来越大。

2012年,四大家族掌门人之一的郑裕彤,宣布二次退休。安排长孙郑志刚出任新世界联席总经理。

地产二代们开始了接班潮,可惜结果大多不尽人意,有人说他们是垮掉的二代,拥有父辈们的基业,却几乎不可能超越老一辈白手起家创造的辉煌。

四大家族的成功载入史册,香港楼市的流金岁月,一去不复返。

1990年初,香港地产行业综合GDP要超过苏、浙、粤、鲁四省。然而到2017年,北京、上海两城市GDP就超越了香港。一年后,香港GDP下降到只占广东省的五分之一。

香港曾经最自豪的海港运输业,被珠三角的临近港口分流,2013年被隔壁深圳超越,失去全球第三大港口的地位。

香港的楼市,是中国房地产的过去。而大陆的楼市,是房地产行业的未来。

四大家族从过去的不断拿地造楼,转变成为坐地收租、买商场,一方面是因为二代们没有当年那么强的经营能力;二是时代变换,赌桌重新发牌时,富豪们没有拿到新筹码。

香港绝对是亚太地区,最早进入内卷的城市。

数据显示,前10名香港富翁的资产总和占据香港GDP的35%,而香港720万人口中,大约有101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香港的基尼系数在2017年已高达0.539,正在无限逼近联合国0.6的基尼系数警戒线。

香港曾有一部神剧《狮子山下》,在长达21年的播放周期里,它讲述香港普通市民逆境突围、自强不息的拼搏史。

它的同名主题曲由黄霑作词,罗文演唱,诠释了香港独有的不屈不挠、同舟共济的狮子山精神。

歌中唱到:

人生中有欢喜

难免亦常有泪

我哋大家

在狮子山下相遇上

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

人生不免崎岖

难以绝无挂虑

既是同舟

在狮子山下且共济

香港政府手握土地,却也遭到土地的诅咒,没有足够能力解决人地间的纷繁矛盾,公共福利下行,社会矛盾尖锐。

人生最大的悲剧是,这个时代早就不属于你,但你依然还在那里。那一些经历过中产时代的老香港人,坚守故土,却无力适应于这新的世代。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根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 END --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叶檀财经荟,让天下没有难理的财

叶檀财经微信矩阵号

声明:由叶檀财经运营并管理的微信公众号有且仅有叶檀财经、叶檀股市、叶檀楼市、叶檀财经荟、叶檀财富、叶檀放心保,上述六个账号,请用户认准上述微信账号。但凡与上述微信账号不一致的公众号均非叶檀财经注册,也并非由叶檀财经负责运营管理,叶檀财经对其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檀香们小心识别,谢谢!

作者:顾天杰 编辑:苏苏 北新十六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叶檀财经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转载合作、成为会员、课程咨询等

请联系微信:yezikaibai

喜欢,记得点个赞/在看哟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