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智谷趋势

智谷趋势

(156908)个赞

(894)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重塑城市会客厅!中国大城市的“抢人大战”,升级进入2.0时代

作者: 智谷趋势 | 2022-02-24

结合文内观点留言讨论。智谷君将综合留言质量,抽取3位参与读者,各送出一本《本事:应对未来世界的12项永久技能》。永久技能的存在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世界, 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发挥作用和力量。必读推荐!

◎作者 | 傅斯特

中国大城市的“抢人大战”,进入了残酷的存量争夺阶段。

2021年数据公布,全国人口净增长仅仅48万人,引发一片担忧。这创下了60年来的新低,堪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的背后,神州大地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宝贵。

光靠提供就业机会,就想虹吸人口?你想多了。

人口争夺战,已经上升为城市的全方位竞争,上升到经济、环境、社会治理、城市建设等方面,是一场城市软硬实力的综合大PK。这不仅是单方面的吸引,还是城市共建、情感共振的历史进程。

一方面城市提供新的腾飞之地,新的人居赛道。让城市也在塑造年轻人宜居宜业环境之余,年轻人也能在时代洪流前,以自己之力,共同参与城市建设,见证城市走向辉煌。正因如此,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而言,重塑城市会客厅成为焕新吸引力的重中之重。一场颠覆性的变化,正在发生。为什么这样说?今天的年轻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正在同时出现。第一种是,很多的硕士博士回到小城市,选择一种安逸的生活,待在体制内。近日,广东粤北一个不起眼的县城和平县的编制,吸引了近800名硕士博士报名,其中不乏哈佛等名校。但反过来,也有无数年轻人宁愿待在一线城市,哪怕送外卖、跑滴滴,也不愿意回去小城市。后者的数量,比前者远远要多。这是因为,年轻人越来越有个性,在选择去留的时候,不仅仅考虑就业机会,还有人生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城市配套服务。2022年春运数据显示,1月25日至29日之间,全国热门迁出地(出发地)排在第一的均为广东省,迁出人口数量占全国迁出人口总量的17.17%至19.90%。同时,全国热门迁入地(目的地)排在第一的也均为广东省,迁入人口数量占全国迁入人口总量的约十分之一。2022年春运迁徙示意图(来源:百度迁徙平台)相比部分人口流失的“白发城市”(老龄化城市)与“铁锈城市”(老工业城市),仍然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选择漂泊在广东,用青春留住梦想。这也是为什么,过去10年广东省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口流入地,尤其是广州、深圳, 加起来常住人口增长高达1300万左右。这是无数年轻人用脚投票的结果。在“抢人大战”的上半场进入尾声时,已经有城市在吸纳大量年轻人口后,出现一定的资源缺口,例如新房难购和学位不足等。毕竟,年轻人留下之后,不仅需要成家立业,同样需要配套公共资源,以安居乐业。以第七次人口普查为契机,北上广的人口格局正在发生新变动。尤其是千年商都广州,正在悄悄地提升对年轻人口的吸引力。过去十年,北京、上海的人口总量虽然都是正增长,但市区人口却是净流出的状态。与六普(2010年)相比,上海中心城区(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虹口、杨浦)人口减少了30.25万人。与六普相比,北京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减少72.8万人。相比之下,广州中心城区人口净增129.12万人,是一线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净增最多的。广州市区异军突起的背后,反映“抢人大战”的下半场,将是“留人大战”。一线城市绝不缺少虹吸能力,更重要的是如何把人留下来。城市本身的潜力,以及城市综合配套服务和亲和力,才是毕业生选择的首要问题。因此,2.0时代的城市“抢人大战”,交通便利、生活宜居、发展前景、生态环境……种种因素都成为考量。一座大城市,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城市会客厅,立马底气不足。过去用于招商引资、城市形象的会客厅工程,现在开始决定“抢人大战”的成败。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要拼环境、拼文化。说起长沙人们就会想到茶颜悦色、文和友等饮食IP,将长沙推向“流量”之城。成都老底片宽窄巷子取得的巨大成功,上海十里洋场、万种风情石库门新天地的惊艳成名,都是很好的例证。人们已经看惯了工业化和复制化的建筑,渴望体验历史、感知历史文脉,老城新生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复兴的起点。因此,打造城市会客厅,不光只是表面上的钢筋混泥土森林,看不见、容易忽略的是每个城市各自的文化习俗。在广州,就有标杆意义的城市文化复兴样本:仅相距10公里左右的距离,一面是南中国商务前沿地珠江新城,一面又是“最广州”的岭南文化中心区——荔湾。朝叹晚蒲永庆坊、文艺小资夜泮塘、拔地而起“省三馆”、全速蝶变聚龙湾……一座座城市新地标在荔湾崛起。永庆坊(来源:荔湾发布)荔湾以绣花功夫勾勒老城风貌,以产业平台注入活力,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城市有机更新路径。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打造“网红标签”不是目的,如何将网红流量变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红利,从而提升城市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形成新业态、新产业的集聚效应,才是最根本的目标。一个城市的会客厅,应当包含整个城市最经典的传承,成为城市的符号。广州未来新增跨城轨道(来源:@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位于广州西部的荔湾区,是大湾区广佛枢纽核心所在,更是地铁最为密集的区域,跨市轨道+城市轨道,共计有17条。从新一轮地铁规划看到,位于西部的荔湾区,更是地铁最为密集的区域,跨市轨道+城市轨道,共计有17条。在荔湾区5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会有66公里的轨道交通线[1],每平方公里的轨道交通密度,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目前荔湾区内已开通+在建地铁+规划已批复线路就有10条,远期规划地铁有3条,城轨4条。“轨道上的荔湾”,正在浮出水面。坐拥巨大的城市流量,会带来如何恢弘的想象空间?2010年广州常住人口1270万人,到2020年达到1868万,10年人口增长598万。2010年广州地铁总客流量11.81亿人次,2019年总客流量达到33.06亿人次,10年翻了三倍。这是时代给予的巨大机遇,无与伦比。粤剧艺术博物馆(来源:荔湾发布)同时,相比于土地储备紧张的越秀及海珠,荔湾区白鹅潭已是广州中心区罕有的,具备结构性成长空间的区域。「三馆合一」项目即将落成,芳白城际轨道正式动工,千亿级大健康产业集群启航,太古商业计划落地,都在书写新的繁华篇章。显然,荔湾占据了“抢人大战”的先机,成为老城区中的“新样本”。放眼未来10年,以白鹅潭为核心的城市会客厅,更将进一步提升荔湾在“抢人大战”中的竞争力。白鹅潭重点功能片区产业发展规划图(来源:万科花地湾)耐人寻味的是,这里也恰恰是广州布局的西部地铁枢纽中心。南北走向打通广清珠中的湾区纵轴22号线;东西走向贯穿广佛莞的湾区横轴28号线。这一纵一横两条城际高速地铁,将在荔湾芳村(白鹅潭站)交汇。未来,通过地铁,从荔湾芳村出发,可直达佛山、深圳、东莞。广东经济最发达的四座城市由此实现地铁互通。同时,白鹅潭站,还是广州地铁1号线和11号线的换乘站。四线换乘的站点,也将化身成为TOD超级综合体。目前荔湾区内已开通+在建地铁+规划已批复线路就有10条,此外还规划有19号线、25号线、43号线等3条远期线路。与荔湾相邻的佛山,还规划了8号线、11号线、16号线、广佛江珠城际等4条轨道接入荔湾。至此,荔湾17条密如蛛网的轨道规划越来越清晰!纵横铺开的交通路网上,正在编织出全国密度最高的跨城轨道交通枢纽,新的“城市会客厅”向上生长。一场悄悄进行,然后惊艳全世界的城市实验,正在开花结果。在集聚产业、汇集人口后,荔湾散发出了新城市活力。这也是千年商都,焕新的夙愿。百余年前的荔湾,沙面汇聚了时代的风潮、历史的人潮与文化的思潮。这里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启航之地,也是广州著名的中外文化的交融之所。一个世纪,斗转星移,时空变换。以沙面为代表的老荔湾,早已迈入新纪元。20多年前,花地湾见证着广州地铁1号线动工,见证城市从公路时代迈入轨道时代。效果图,仅供参考,与实景存在一定差异在此不妨畅想,未来居住于此,房子或许不仅仅是单个楼栋,而是一个互相连接的片区。在笔者看来,这类城市的更新最大意义也不单单在于版图的扩张,而是保留老荔湾历史之余,通过滨水生活、慢行系统,社区底商等手段,让每条马路充满人情味,赋予城市通勤新独特的魅力。若以上生活畅想实现,未来在这非凡的一平方公里内,对于交流与分享的向往,会成为当代人居生活方式的日常,这将是一种从居住空间到精神的共鸣。此外,如果以白鹅潭站TOD为代表的立体交通等手段加持,也将深刻链接花地湾与城市新风口的关联。未来,花地湾将是广州西部“城市会客厅”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这个深度影响未来十年湾区格局的城市会客厅,正在逐渐成型。以花地之名,焕新千年广州。请你一同见证,「万科花地湾一平方公里」命名征集,活动已经拉开序幕。扫二维码,参与命名万科花地湾一平方公里*[1]数据来源:凤凰网房产.南方日报https://gz.ihouse.ifeng.com/daogou/2016_09_09-50880482_0.shtml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