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

(331476)个赞

(1850)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要不要接受穷困老人的捐款?

作者: 吴晓波频道 | 2020-02-20

我们应该提倡的,是力所能及的善。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近日,小巴注意到这么一则新闻。

2月10日,87岁的重庆老人倪素英,通过社区捐出她毕生的积蓄20万元。

据老人自己介绍,这笔钱她已经攒了30多年,但记者调查了老人的生活环境后发现,老人的手头并不宽裕,多年来独自租住在一个老旧门市内,收入来源靠的是日常摆摊卖小百货,平时也过得十分节俭。

捐款20万老人倪素英的家

事件一出,网友一边表达了对老人由衷的钦佩,另一方面,也心疼地呼吁:

不要收老人的捐款了!

实际上,网友的呼声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回应。

在倪奶奶捐出20万的两天后,2月12日,黑龙江双鸭山80岁的郭奶奶,想要捐出5万元支援疫区,但接收的民警了解到,郭奶奶也是独居老人,住的房子还是要靠自己生火取暖的平房。于是,该民警苦劝老人,并没有接受这笔存款。

网友表示:这位民警是个明白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确实值得钦佩,但对于生活拮据的老人捐出的善款,我们到底该不该接受呢?

网上感性的评价也看得多了,不妨来听听经济学理性的声音。

为什么不宽裕的老人,也会倾其所有

在讨论是否该接受老人的捐款之前,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下,为什么生活拮据的老人会愿意捐出所有,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公共事件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动机大约可以分为“金钱报酬”(monetary payoff)和“非金钱报酬”(non-monetary payoff)两种。

捐款自然是没有显著的金钱动机的,所以老人们的动机要从非金钱报酬的方面去寻找。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影响捐款的动机有很多方面,其中比较强关联的几个要素,有集体主义倾向、对受害人的感知和共情能力、被捐款方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动机等。

① 集体主义倾向

集体主义更愿意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来换取整体的提高,而很多老人的集体主义倾向往往是高于年轻人的,所以疫情下,他们会更愿意捐出自己的存款。

② 对受害人的感知和共情能力

如今的信息维度比老人们年轻时大大增加,无论是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还是电视,老人们都能真真切切地看到人们和瘟疫之间进行的艰苦斗争。

相比年轻人,老人们对于现在高科技所带来的新闻冲击更加“没有抵抗性”,所以会相对容易被打动,从而产生强烈的捐款冲动。

③ 自我实现动机

已经退休、并且逐渐感觉和当下的世界有些脱离的老人身上,会更希望有渠道可以“自我实现”。

把自己的毕生积蓄捐出,会令他们感觉到自己对社会和国家是“有用的”,也能在其中寻找到了一些人生意义。

捐款署名:一个受国家扶助的老人

了解了老人“倾其所有”捐款的出发点,那么我们又应不应该接受呢?

经济学的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非理性的捐款,不能接受

尽管这些老人自己能从捐赠毕生积蓄上,获得一些正面的效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心安理得地接受老人的捐赠。

如果是在全民医保和养老保险相对比较完善的欧洲或者加拿大,政府基本上已经承担了大部分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风险,这个时候,当老人把积蓄捐出去之后,顶多是日常生活紧张一些,不会出现基本的生存困难。

但是在中国,个人不可避免地要承担更多有关医疗和养老方面的风险,其中,老人恰恰是最需要医疗资源的群体。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为了应对系统性风险,即身体老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理性人会变得更加“谨慎”,也会准备更多的“预防性存款”,来平衡自己的支出。

如果这个时候把自己的“预防性存款”清零,就意味着风险对冲能力的显著减弱——老人以后生病了可咋办?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会越来越更看重“眼下”,而非长远的利益。

尽管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动机,能够给捐款的老人带来“非金钱报酬”,但他们失去的却是在未来对冲风险的能力。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老人们的行为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理性人”的行为,那么我们就不应该直接接受。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但如果,像前文那位热心民警那样,苦劝后直接拒绝,老人们或许保留了资产,但是却也收获不到相应的“非金钱报酬”,甚至于可能还有挫败感。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在给予老人即时的“非金钱报酬”的同时,还能够让老人继续拥有对冲风险的能力呢?

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塞勒提出过一个“助推理论”,如果能够根据人们行为上的偏差进行巧妙设计,往往就可以用很小的代价,获得巨大的社会福利的提高。

换言之,我们或许可以改变一下“捐款”的形式,让老人既能够获得“非金钱报酬”,也就是通过捐款这一奉献行为本身获得相应的“非金钱报酬”,同时又不降低老人的长期生活水平和风险对冲能力。

怎么做呢?如果让塞勒来设计,那么“改捐为保”就是一个可能的思路。

也就是说老人捐多少钱,就返还给老人相应数目的理财养老险。

这种方法有什么影响呢?

从老人的角度来说,自己依然是为救灾做了贡献,也会收获相应的成就感和奉献感。

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本质,这相当于对老人的行为进行了调整——把老人的积蓄从自主性比较高的存款,变成了自主性较低的理财保险。

这一点恰恰可以对冲老人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的“短视”倾向,相当于换了一个老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帮助,通过捐款,帮老人理财存钱养老,做更加长期而理性的打算,也相当于提高了老人的“金钱报酬”。

与此同时,因为老人捐出的是现金,这也确实增加了救灾时候急需的流动性,老人也真实地为救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当然“改捐为保”只是一种“助推”的思路和启发。

如果我们能够沿着这个方向想下去,相信还会找到不少一石数鸟的方法。能够在充分尊重捐款老人主观意愿的同时,尽量提高老人的长期收益,帮助老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收支,来得到更好的晚年生活。

毕竟,一个愿意为了救灾而捐出自己毕生积蓄的老人是善良的,而善良的人应该因为善行得到回报。

本篇作者 | 司马懿 | 当值编辑 | 何梦飞责任编辑 | 何梦飞 | 主编 | 郑媛眉

疫情会如何发展?它将如何影响社会与人心?

听专业人士为你答疑解惑

点击下图▼免费学习

点击,为老人点赞!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