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

(325793)个赞

(1844)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不会用手机的老人,手机里的App却最多

作者: 吴晓波频道 | 2021-12-27

立即订阅▲收听音频

《云上的中国》第一季纪录片上线时,我们发过一篇文章,题为《00后生活在网上,20后生活在云上》。Z世代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与生俱来拥有这一切科技,让人羡慕。

 

有数字原住民,也有数字移民。有元宇宙原住民,也有元宇宙移民。那剩下的移不动的人该怎么办?会不会互联网让年轻人越来越自在,却让老年人越来越局促?

 

借着《云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上线,我们来聊一聊这个话题。(文末观看全片)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层,其中最基础的是生理需求——对空气、水和食物的需求。

 

对此,国外网友有些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比生理需求更底层的,是对无线网络的需求。断粮可以支撑旬日,断水可以支撑几天,断氧可以支撑几分钟,断网则会暴毙。

 

 

后来,又有网友更新了理论,提出一项比无线网络更根本的需求——电量需求。若是电量已尽,我要这WiFi有何用?

 

 

说到底,都是离不开手机。

 

过去两年,你最长一次不用手机的纪录,持续了多久?一周,一天,还是8小时——只有睡觉时不用手机?

 

我设想了一下,如果真的完全离开智能手机,离开网络,沟通靠接打电话,获取资讯靠电视报纸,支付靠现金,出门靠问路,打车靠招手,吃饭必须亲临餐馆/菜场,购物必须亲临超市/商场,买票必须亲临车站/机场,而且没有健康码很多地方进不去……

 

小巴,卒。

 

这种难以想象的生活,正是4亿中国人的日常。

 

中国有14.12亿人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手机网民规模为10.07亿)。也就是说,非网民有4亿。

 

完完全全不上网。

 

他们当然不是均匀分布于各年龄段,超过3亿的非网民是孩子和老人。婴幼儿不需要上网,自有父母照顾他们的生活。问题是,老年非网民怎么办?

 

 

全国60岁以上人口共有2.64亿,其中只有1.23亿入网。

 

这还要归功于疫情催生的健康码,倒回2020年3月,当时老年网民只有6000万,不到两年时间翻了一番。

 

这引出另一个问题:匆匆入网的老年人,适应互联网了吗?互联网,主动去适应老年人了吗?

 

 

 

 

疫情以来,世界变化太快,老人和互联网都在努力适应彼此。

 

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把这事当成了国家大事去推动。

 

“各地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就是在这份方案中明确的。

 

同时,越来越多的老年大学开设“智能手机使用”课程。相关新闻报道又好笑又温馨:

 

复习了上节课的微信使用教程,又进行了QQ的使用教学。(吉林)

 

因为他的手机反应比较慢,希望老师能每讲一步再多等一等,不然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了。(宁夏)

 

该社区独居空巢老人多,而且都是知识分子。老人们想念子女,但不会视频聊天。他们有迫切的学习需求。(湖南)

 

新的问题随之而来。老人们学会使用手机,就和孩子们学会使用钱一样,招来了骗子。初入网络的他们,不识江湖险恶,什么链接都敢点,什么App都敢下。

 

根据极光发布的《2021年Q3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移动网民人均安装66个App,Z世代人均安装75个App,而中老年用户人均安装79个App,比整体平均水平多出13个。

 

 

年轻人的手机里可能有5个购物App、5个社交App、5个视频App、5个修图App……即便如此都没有中老年人手机里的App多。

 

原因很简单,一诱导,他们就下载;一领福利,他们就下载;一下载,就安装了一套全家桶。建议大家过年回家都翻翻父母的手机,看看里面藏着多少莫名其妙的应用。

 

今年各地密集开展反诈骗宣传,原因之一就是中老年手机用户激增,防范意识薄弱。

 

除了那些诱导下载的,也有一些互联网企业规规矩矩地进行适老化改造,推出“关怀模式”或“长辈模式”。

 

我们试用了一下,发现多数App的适老化改造还比较初级,基本围绕以下两点:

 

1. 放大:字体放大,按钮放大;

2. 简化:功能简化,营销简化。

 

能用好这些模式的老人,恐怕直接用普通模式也没什么困难。App适老化改造,仍然需要更多时间完善。

 

一些App的关怀/长辈模式

约等于大字模式

 

在《云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中,我们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新尝试。

 

上海曹杨新村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工人新村,1951年建村,时至今日,社区内的老年人占比高达44%,各项服务都面临适老化改造的需要。

 

今年以来,社区内多出了一块“一键叫车屏”。

 

网约车诞生之初,曾引发“老年人打车难”的争议。这块屏,就是上海市对于这一问题的尝试回答。

 

一键叫车屏设置在社区内老年人活动的高频区域(例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小区门口),有几大特点:

 

1. 刷脸/输入手机号叫车,简化登录步骤;

2. 自带定位,不需要老人再在地图上找寻自己的位置;

3. 呼叫出租车,老人上车后告知司机目的地,省去打字输入的环节,下车时用移动支付或现金皆可;

4. 优先响应,不会让老人久等。

 

 

发现了吗?等的过程,其实很像在固定站台等公交,只不过可以把车叫来;坐的过程,则是传统打车——两者都是老年人原本熟悉的场景,只需要学会一两个新步骤。

 

润物细无声,才是好服务。

 

我们联系了提供这项服务的享道出行,问他们是如何打造出这款产品。他们说,最初进行App的适老化改造,也是把字体和按钮调大,后来调研老年群体,发现他们的困难根本不在这一步,而是不会下载App、不会注册。

 

后续操作再便利,都是枉然。

 

要简化,就从根本上简化,从现实场景出发。

 

让老年人享受互联网服务,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手机呢?

 

于是他们和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申程出行合作,软硬件配套,打造出这块一键叫车屏。7月份在全市范围内设置了100块屏,12月份又新增了100块屏,主要分布在社区、大型医院等地点。

 

图源:今日闵行

 

很多城市都在搭建自己的云服务体系,上海让人感受到的不仅是智慧,还有温度。

 

 

 

在《云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智慧出行”中,还有更多的云服务应用案例。

 

例如双职工家庭没时间接送孩子上下学,有一项针对中小学生的网约车产品“享学小专车”,专门解决这一难题。它能提供车内视频实时观看,还能指定专属司机,从而缓解家长的接送焦虑。

 

例如成都到宜宾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全线覆盖车路协同的智慧高速,每隔800米就有一根智慧杆,上面装有毫米波雷达、高精摄像头和气象传感器,在阿里达摩院AI算法的加持下,将现实路况还原到数字三维世界。

 

小窗口是实时监控后面的大窗口是数字还原

 

汽车发生故障停在路边,不需要司机上报,系统会自动发现交通异常,10秒内完成接警。

 

管辖这条道路的交警大队只有十来个民警和十来个辅警,换作昔日,管理一条157公里的高速必定捉襟见肘,而如今的数字巡查省去许多路面人力,他们不仅能够管好,还对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些服务背后,都是云技术在支撑。一键叫车,道路实时交通路况感知,实时视频传输,3D数字孪生世界,要靠雷达、算法、海量的数据存储和传输能力以及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实现。

 

如你所见,这一切已经到来,这一切正在普及。

 

00后或许是云上的中国的第一批原住民,但技术和服务终将惠及每一个国人。

 

欢迎观看《云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智慧出行”

本篇作者 | 猫有药师 | 当值编辑 | 张文龙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 主编 | 郑媛眉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