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米筐投资

米筐投资

(150994)个赞

(976)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最新印钞和通胀数据公布,昨夜央妈再次出手!这轮宽松还能走多远?

作者: 米筐投资 | 2021-12-11

最近,金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异象”,也创出很多“纪录”:

前几天央行刚宣布降准,人民币汇率却一反常理创出新高;

人民币汇率刚创出新高,昨夜央妈就突然出手“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然后人民币直线跳水300多个基点;

而昨天刚刚公布的11月印钞数据——M2的增速为8.5%,比较低迷,但CPI却开始抬头,升至2.3%……

纠缠交错的异象,让很多人感到没有头绪。

其实,它们却是环环相扣的。

1

先来看一组数据。

昨天统计局公布了11月的两份数据,一个是CPI和PPI,一个是M2和社融。

前者代表物价指数,后者代表印钞量。

CPI为2.3%,如预期般回升;PPI为12.9%,如预期般下降。

CPI是民用消费品的通胀指数,PPI是工业原材料的通胀指数。这二者曾在10月份出现了惊人的“剪刀差”,如今CPI温和回升,PPI高位回落,“剪刀差”自然收窄。

我在点评10月数据的文章《PPI爆表,又要大通胀了?》中写过:

PPI筑顶迹象明显,大概在高位震荡2~4个月就会回落,明年降为负值的概率很大。

CPI在随后几个月大概率上行。

这是周期性的一次反弹。

如今初步得到验证。

逻辑是什么?

PPI的高位,代表的是上一轮经济上升周期的高位。而CPI的回升,则是代表即将开始的一轮小反弹周期的序幕。

即:

从现在到明年上半年,将是未来几年经济回落大周期中的第一次反弹小周期(或者叫双重顶)。

无论是从货币政策还是物价指数看,这一点确认的概率都很大。这当然对股市构成直接支撑。

等到明年CPI涨到高位的时候,则是又到了危险的时候。

可能让很多人疑惑的是,M2明明还很低迷,CPI怎么就开始抬头了?

的确,昨天公布的M2同比增速为8.5%,不但低于10月的8.7%,也低于预期中的8.6%。

原因是,M2增长通常依赖于生产端的信用扩张,当前处于周期底部当然难以扩张。

而目前CPI的抬头则是输入性通胀和周期性需求先行回暖共同作用的结果。

2

输入性通胀的表现之一,是人民币汇率升值。

在美元收水、国内降准的背景下,很多人预期人民币兑美元可能要稍微贬值一下下了。谁知反而加速上涨,创下了阶段性新高。

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双创下2018年5月以来的新高,一度升破6.34元!

什么原因?

直接原因是出口贸易高增长、外资流入,以及年末企业集中结汇等因素。

根本原因则是中美两国的“通胀差”和“生产力差”。

出口高景气即是“通胀差”和“生产力差”的表现。他们国内物价高企,当然要多多进口国外的商品。

换句话说,老美是把自己的通胀压力向外输出。在中国的银行门口,早已淤积了大量等待兑换的美元。

今天晚上美国即将发布11月CPI数据,可能会再一次给市场带来惊吓。据基金经理和经济学家们估算,11月份美国CPI涨幅或许会达到6.9%,再创40年来的最高通胀纪录。

不只是美国,整个欧元区11月通胀达到4.9%(25年来最高水平),韩国达到3.7%(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就连万年通缩的日本也涨了,11月东京CPI创16个月新高。

相比之下中国只有2.3%,是不是相当“健康”?

所以11月份的出口,在上年同期20.5%的高基数之下,竟然还达到了22%的高增长!

我们给他们输送货物,他们给我们输送钞票。

如果人民币不大幅升值,这个输入性通胀就会很剧烈。

人民币升值,正是抵御输入性通胀的自我保护。

但仅靠市场的自动调节还不够,于是央妈出手了!

12月9号,央妈发布公告:自2021年12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由7%上调到9%。

这一动作,就是要抽调淤积在门口的美元。

降低输入性通胀的同时,也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消息一出,人民币直线跳水。

3

内部宽松+贸易顺差+市场自身的周期性回升,将共同导致新一轮的资金充裕。

所以我在上一篇中说:

2022年上半年,很可能是国内本轮宽松小周期的主要时间段。

珍惜这一轮小宽松吧!未来还有漫长的紧缩在等待。

那么,CPI的上行,是否会制约央行的进一步宽松呢?

很多人期盼的全面降息能否实现?

我的观点是:

现在货币政策不怎么看CPI的脸色了,不管胀不胀,只要经济本身需要,该放水就放水。

哪怕CPI回升了,也可以先通过打掉输入性通胀来缓解,然后货币政策继续“以为我主”。

我们自己的社融和M2明明还趴在地上,就被输入性通胀搞得畏首畏尾了,那怎么行?

所以CPI的制约基本是不存在的,从现在到明年上半年,货币政策的核心都将是“跨周期调节”。

但全面降息的概率并不大,因为经济本身还没到那个地步。

所谓全面降息,一般是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如MLF)下降或者LPR下降。这玩意是所有货币政策工具中宽松信号最强的,不到非常严重的时候一般是不会用的。

有很多方法推动实际操作中的贷款利率下降,而不必如此大张旗鼓。

只需要压低银行的资金成本,使银行有动力下调LPR加点数即可。

而压低银行的资金成本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再次降准,比如结构性降息,比如外汇占款的增加。

前几天官宣降准之后,随即就进行了结构性降息:12月7日,央行下调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所谓再贷款,就是商业银行放贷之后拿着债权再去央行做抵押。

今年三季度,总体利率水平上升了(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环比回升7个基点)。现在宽松之后,四季度大概率要回落了。

不管是企业贷款还是个人住房贷款,最终都会“雨露均沾”。

当然,若能全面降息,将是更大的利好。这要重点观察后续的降准力度、以及DR007这个准政策基准利率。

无论如何,未来一段时间,股市和楼市或许都将迎来最惬意的一段时光。

应广大米筐用户的强烈呼声,属于咱们米筐的专属社群来啦!

 

一个优质的粉丝俱乐部离不开每一位在其中的交互、成长和同行。在这里不仅让你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更重要的是提升自我认知!

 

即刻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俱乐部,一起实现财富进阶!

【全文完】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请顺手点亮“在看”吧~

—— / END / ——

本文系【米筐投资】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公众号对话框回复“转载”查看须知

商务合作:18538163916(电话同微信)

在看点这里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