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券商中国

券商中国

(1003315)个赞

(5009)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决战港股IPO,中资投行南下集结!海通国际李克非:IPO业务是阵地战 没有取巧余地

作者: 券商中国 | 2021-10-12

海外业务一直是近几年国内券商关注的业务重点,多家券商在这一业务领域也重金布局。2020年,在疫情等多重变数的冲击下,中资券商却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在IPO以及财富管理业务上都斩获颇丰。

日前,券商中国记者专访了海通国际投行联席主席李克非。李克非在A股,香港及美国资本市场领导过近100起重要项目,涉及新经济、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并深度参与了京东、工商银行、小米等企业的资本融资项目。

李克非在采访中表示,随着宏观层面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会选择在香港上市,为中资投行的IPO业务带来巨大机会。同时,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也会为香港市场提供更多机会。

对于中资券商本身的发展,李克非认为,中资投行在过去10多年中几乎从零开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IPO业务是投行的主战场,这个战场的战斗是阵地战,没有取巧余地,中资券商在这一业务领域要从多参与项目开始,争取成为更多项目的主导方,争取在重大项目上实现突破,最终成为在全球市场有影响力的国际化投行。

中资投行在香港市场占有率将继续提升

券商中国记者:今年以来,境内企业到香港上市的情况相较往年有哪些变化?

李克非:从项目数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香港市场的新股IPO来源中,内地企业占85%,较去年同期提升15%至85%;从融资规模来看,97%的香港IPO融资总额来自内地企业,总计约2794亿港元,去年同期为2075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今年前三季度的前十大IPO项目都来自于内地企业,其中海通国际参与项目过半,包括前快手科技、京东物流、百度 、哔哩哔哩及携程。

具体来看,港股市场今年有个显著的改变,就是更多中国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过去很多中国公司会在香港和美国上市中做选择,对新经济公司来说,美国往往有更多的可比公司,不少懂行的基金,所以有很大吸引力。但是今年以来,在新的监管形势下,原本准备在美国上市的新经济企业开始转而选择香港作为上市地。

总体而言,我觉得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规模依然延续,但是今后12个月内,美国上市处于停滞和观望状态,在香港上市会成为主流。

券商中国记者:随着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美股上市公司完成在美国、香港两地上市,小米、快手等公司也已经登陆港股,香港IPO市场投行业务机会是否会减少?

李克非:虽然美股中概股市值排行靠前的公司都已经完成了两地上市,但是会有新的公司成长起来进入IPO市场。

我们可以看一看历史,2007年香港的IPO市场非常辉煌,当时我在大摩,一年做了好几十单,当时大家都觉得这样大规模的上市潮,估计不到5年,差不多该上市的公司就全上市了。事实上也是如此,当时热门的银行、地产公司前后几年都完成了上市。

但是江湖后浪推前浪,在银行和房地产上市潮之后,消费品和工业企业等等开始上市,随后新经济企业的大浪又来了。最近5年阿里,京东,美团,小米,拼多多等新经济公司的上市融资规模远远超越了2007年的IPO高潮。很多现在的巨头10年前很小甚至还没成立。所以我的感受是,只要中国经济在持续发展,新的优秀的企业会不断出现,发展壮大,上市需求依然旺盛。

在这方面,我们看看美国就知道了。美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远远早于我们,GE、GM、福特、IBM等大公司50年前都早已上市。但是最近几年美国IPO融资总规模屡还在创新高,不断有新的公司进入市场。

美股现在的前20市值企业大部分都是最近10年才起来的。从这个角度再次印证,只要国家经济持续往上发展,就不停会有新企业发展起来,带来IPO业务的新高潮。

券商中国记者:美国证监会加强了对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监管要求,中国的监管也对境内企业的境外上市更加关注,从整个IPO市场来看,监管政策的变化对于对于相关的企业和投行开展业务带来了哪些影响?

李克非:当前市场的改变是巨大的。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十几年前主要是银行、地产等传统企业,但是今年前十大IPO基本都是新经济企业,这一点中国和美国都一样。

在过去,美国一直是新经济企业上市的第一目的地,很长一段时间,香港的上市的TMT公司只有腾讯,小米和美团等都是在2018年以后才到香港。新经济公司整体规模上看,香港比美国市场少很多。但是这几年,香港的新经济公司的IPO奋起直追,增量上已经接近美国的水平了。

由于最近监管的收紧,大家对于美国上市都非常谨慎。我认为,起码6个月到12个月以内,大型新经济企业的美国上市计划要么停滞观望要么改投香港。

从投行的角度来看,投行之间的竞争格局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在美国上市的话,外资投行特别是美资投行的竞争优势会更明显些。中资投行这几年也有了很大进步,参与了更多的项目,但牵头还是很不容易。

香港市场就不一样了。这十年中资行在香港的投行市场有了长足的进步。十年前,香港IPO市场基本被外资行垄断,中资行只参加了部分国企的上市。在最近十年中资投行的市场份额在逐步提升。

虽然开始的时候,做的项目规模相对略小些,角色略次要些,但是项目数量在逐步追赶。以参与的IPO项目数及股权融资项目数来看,海通国际在最近三年均位列市场第一,其他中资行的排名也在上升。

量变带来质变,中资行开始在更多的项目上担任保荐人这种牵头的角色。比如在2020年,海通共保荐了13个IPO项目,仅次于高盛的14个,和大摩并驾齐驱,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外资行。现在中资行不仅要做牵头的角色,而且希望在最大最重要的项目上起到牵头的作用。

随着更多的新经济企业选择香港作为上市地,中资投行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我们预计,最近一两年香港市场中资投行的市场占有率还会提升一个台阶。

券商中国记者:9月17日,港交所就SPAC上市机制征询市场意见,日前,林郑月娥也表示,香港会支持港交所进一步改善上市机制和在征询市场意见后,在香港设立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上市制度,您如何看待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这一制度的兴起,会给投行带来哪些业务机会和挑战?

李克非:SPAC是一个市场的新事物,虽然已经在美国存在了好久,但是以前不是一个主流,现在变成了主流,主要原因是为公司提供了更灵活的上市选择。

美国市场正常的IPO是比较流程化的,拟上市公司挂表之后,开始路演接触投资者,往往1个投资者1小时就结束了。如果一个企业商业模式比较常见,或者是大的公司,这样没有问题。但是对于上新经济企业,可能1小时不够。一方面可能是商业模式较新,1小时讲不清楚,另一方面是投资人可能觉得1个小时的了解是不足够。

SPAC相对于IPO,是把高考改成了多次的小型考试,在一段周期内陆续完成,这个过程可能持续一两个月,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深入研究、了解公司的机会。

香港市场和美国市场的体制不太一样,美国市场是宽进严出,香港的监管和要求应该会严些。

SPAC这个新产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香港也会有一个巨大的发展。我们也在密切关注港股SPAC上市机制的进展,目前正在等待监管机构进一步细化及公布相关的制度。

IPO业务是阵地战,没有取巧余地

券商中国记者:近两年,海外业务拓展一直是国内券商关注的重点,但是也遇到了比较多的困难,您认为中资券商在拓展海外投行业务的主要挑战在哪些方面?

李克非:中资券商的海外业务在过去的10年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的。目前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且处于稳步上升的过程。

参照具有近百年历史的顶级投行,如高盛,摩根大通等的发展路径,投行业务积累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功夫:

第一是人才培养和引进,过去一直是外资行手上有最好的人才,包括最好的年轻才俊,最好的高级银行家,他们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是非常棒的。很多行业在中国是新兴行业,但在国外已有不少经验可以借鉴了,外资行可能已经有这些领域的人才储备,他们可以从国外市场调到中国市场来做新兴业务。

第二是客户储备。中资券商的海外客户是从零开始,十年磨一剑,需要很长的时间积累客户基础。

第三是平台建设。投行发展需要集团各部门的配合,包括研究部门、销售部门、私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的支持。中资券商起步时其他几个部门力量也都不够强,需要时间来培养壮大。

第四是全球平台的建设。投行业务是全球化的业务,需要找全球的投资者,需要有全球平台来连接全球的资金和中国的机会以及中国的资金和全球的机会。这的确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很多资源的投入。

券商中国记者:中资券商的IPO业务要如何逐步提高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李克非:投行的IPO业务是投行的主战场,这个战场的战斗是阵地战,没有取巧的余地。中资券商要想发展好需要三步走:

第一步是尽量多参与项目,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这期间很多项目里我们扮演的地位可能相对次要,这个过程海通国际在三、四年前就走完了。

第二步要求我们不仅要参与项目,还要做保荐人、要唱主角,这是我们最近半年在做的工作,我们希望未来能一直维持在前三的位置。

第三步会更难,争取牵头里程碑式的、标杆性的项目,把品牌做出来。这些项目的融资过去都是由外资投行来牵头,而且非常集中于最顶尖的几家外资行。

顶尖的投行得益于自身无形的品牌效益,中资券商若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力,5-10年时间也有机会做成一个立足于亚洲的世界一流投行,这是我们所有中资投行共同努力的方向。目前,中资券商各有各自的战略和管理方式,但是整体都非常努力,希望有一天能达到期望的水平。

券商中国记者:您刚才也提到,2020年海通国际以保荐人角色执行13单香港上市项目,在所有投行中排名第二,位列中资投行第一,事实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哪些经验值得向其他中资券商分享?

李克非:海通国际的投行业务之所以可以保持行业龙头地位,从根本来说是因为我们坚持市场化管理和保持国际化视野,从制度上保证了我们的竞争力。海通国际一直很注重人才的建设,投行业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同时海通国际同时也在加紧平台的建设,投行业务需要销售、研究、资管、私人财富管理等业务部门的配合,目前,海通国际的其他业务部门都到了一定规模,可以起到更好的协同作用。

此外,海通国际提前做好海外业务的布局及全球资本市场的覆盖,搭建了国际化的平台。海通国际的企业融资团队除了香港外,也覆盖了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包括美国,欧洲,新加坡和印度。

目前,海通国际正在着力于打造投行全产业链,与优秀企业共同成长。海通国际牢牢把握近年中概股回归的契机,深耕TMT,医疗健康、EV等新经济行业。通过打造上市前中后期的全方位一体化业务线,为企业及企业家提供覆盖企业各生命周期的服务,发挥业务协同效应。从更长的时间维度上来看,海通国际的使命是通过发挥金融中介的角色,连接新钱老钱,连接海内外资本市场,推动资源向新经济、新兴科技及其他符合社会及时代发展需要的地方倾斜,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责编:李雪峰

百万用户都在看周末影响一周市场的10大消息(新股+点评)超级协议来了!经济规模近8000亿,涉及136个国家和地区,如何影响中国?2000亿股神再出手,什么信号?牵动人心!山西再发橙色预警,暴雨已致175万人受灾!消防员彻夜筑坝截流,冻到浑身发抖…洪灾何时结束?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好价值投资?王国斌:定期远离大众,每年只考虑宏观5分钟!投资幸运且能干的价值企业恒大又刷屏!6名管理人员"抢跑"被问责!兑付危机还"惊动"美国国务卿,外交部这样回应一夜暴富?!小学生竟成"亿万富翁",打工仔收到百万存款…这国银行屡现乌龙转账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