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了解>> 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市值风云

市值风云

(424015)个赞

(2369)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券商那些事儿:有公司业绩没眼看,高管年薪上千万;有公司利润27亿,工资奖金发了50亿

作者: 市值风云 | 2021-09-07

作者 | 常山

流程编辑 | 小白

一份证券从业者的就业攻略。

最近跟同事讨论能否把券商的薪酬情况、高管变动以及日常经营数据叠加起来建模型,研究这些因子与业绩的关联情况。

很高兴地向老铁们报告,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这个事情宣告彻底失败。

因为我们发现券商的薪酬情况跟业绩没什么太大关系。

比如高管拿着行业最高的千万薪酬,但公司利润却一般般;有的公司利润27亿元,而给员工的工资和奖金就发了50亿元。

虽然模型没搞成,但意外做出一份券商工作的就业攻略,比如哪家公司高管薪酬高,哪家公司高管频繁变动,哪家公司员工福利待遇好,哪家公司客户多且还喜欢加杠杆。

哟哟哟,风云君已经看到很多老铁迫不及待关上了房门、拉起了窗帘,拿出纸和电脑......准备记下到底是哪些“丧心病狂”的公司如此没底线地发工资奖金,然后给这些公司投简历。

今天就来一起八卦券商的那些事儿。

(注:本文以2020年的营业收入规模为参考,选取了前11家A股上市券商进行比较分析。)

一、薪酬比较

(一)高管薪酬

截止2020年底,A股上市头部券商中高管年度薪酬总额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中金公司以1.68亿元排名第一,中信证券以1.49亿元排第二,中信建投排第三,为8784万元。

而高管年度薪酬总额排名靠后的三家公司分别是国泰君安、广发证券、申万宏源,分别为3265万元、2819万元、2659万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在高管薪酬总额排名中比较低调,董事长与总经理薪酬排名中处于倒数前三位置,但两家公司在业绩上却是绝对的王者,远远甩了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等公司几条街。

1、董事长与总经理年薪情况

本文的11家券商中,招商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的董事长薪酬排名前三,分别为518万元、491万元、480万元,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两家公司董事长薪酬均不到百万,差距悬殊。但,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均对高管等实施了股权激励。

中信证券、申万宏源保持稳定,中信建投、中国银河的董事长薪酬有所增长,广发证券的董事长薪酬下降趋势明显。

(注:中金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年薪为1598.2万元)

11家券商中,中金公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的总经理年薪排前三,分别为1598万元、993万元、518万元;中国银河、广发证券、申万宏源三家公司的总经理年薪排名靠后,分别为195万元、193万元、12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申万宏源、国泰君安两家公司自2019至2020年高管变动频繁。

对!没错!各位是时候把压在抽屉里的简历拿出来,换个封皮投过去。

2、财务总监与董秘年薪情况

2020年,本文11家券商中财务总监薪酬最高的是中信证券,为877万元,第二、第三的是中信建投、中金公司。

申万宏源财务总监薪酬最低,为144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申万宏源的原董事会秘书于2020年12月18日离职后,由该公司财务总监兼任该职务。

董事会秘书薪酬最高的是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位列第二、三。广发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中国银河的薪酬下降明显。

可能有人还没明白风云君这期内容的真实目的。

各位老铁们,风云君为了你们的前途真是把心操的稀碎啊:券商董事长、总经理职位可能不缺人,但,财务总监、董秘可说不好啊,要跳槽重点盯着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这几家公司,毕竟与同行相比,他们开出的薪酬很有竞争力啊。

如果一时半会当不了高管,那就从普通员工开始干起。

对,再来看看普通员工薪酬情况。

(二)员工人均薪酬

本文的11家券商中,以2020年数据来看,中金公司的员工人均年薪最高,达124万元,月均10万。

所以,北京国贸大厦停车场一排排豪车是有原因的,人家员工开豪车有底气啊。

总部位于江苏南京的华泰证券员工平均年薪约95万元,相对北上广深而言似乎华泰员工幸福感更强;中信证券、东方证券、招商证券均在80万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证券,该公司的营收虽然挤进前11,相对而言其净利润却少很多,2020年为27亿元,不到同期中信证券的1/5,但员工人均薪酬却与中信证券相差不大,这说明东方证券的老板就是舍得发工资。

看看,挑个好老板的重要性,体会到了吧?

而风云君的老板……唉……真是没脸说了……

以下是我们老板这些年画过的饼,包括但不限于:

海通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申万宏源、中国银河等员工人均年薪在70万以下。

比较有意思的是广发证券,其高管薪酬在11家公司中偏下,但员工人均薪酬处于居中位置。

咳咳咳!

上表员工人均年薪仅仅作为简单的数据分析,不作为实际薪酬高低的判断标准,更不能作为要求加薪的依据。

再来看看薪酬比。

高管人均年薪与普通员工人均年薪进行比较发现,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三家公司的高管/员工薪酬比均在6倍以上。看来有些公司在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还有很长一段要走。

高管/员工薪酬比较低的是广发证券和华泰证券,分别为1.56倍、1.26倍。

接下来从经营数据的角度看看拿着大几百万年薪的高管们经营情况。

高管薪酬较高与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其实没多大关联。

比如中金公司,高管薪酬总额排名第一,但其营业收入却在11家公司中排倒数第三,净利润则是倒数第二;

中信建投的高管薪酬总额排名第三,但其营业收入排名第十,净利润排名第六;

华泰证券、广发证券的高管薪酬总额排名靠后,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却排名靠前,尤其是净利润分别排第四、第五。

比较有意思是国泰君安,该公司在2019年和2020年发生多为高管变动,涉及董事长、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监事会主席、合规总监等重要职位,但该公司的营收、净利润均不受影响。

貌似是换谁当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公司都一样赚钱?

显然高管变动对该公司业绩没有影响——高管们是不是要尴尬了?

更有意思的是,国泰君安的员工以远远低于中金公司、东方证券、招商证券的薪酬,却干出了远超这几家公司的业绩。这家公司员工充分发挥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哪。

各位HR招不到人的话,多去国泰君安营业部逛逛,应该都是好姑娘好小伙儿。

二、业绩比较

照理说,高管的高薪应该对应这高业绩,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一)营业收入及净利润

从营业收入看,中信证券是绝对的龙头,高管薪酬总额及均值靠后的海通证券、国泰君安排名第二、三位。

而高管平均薪酬、员工平均薪酬均排第四的东方证券,在净利润上却是倒数第一,2020年为27亿元,与排名倒数第二的中金公司相差45亿元,差距非常大。

从某种程度看,东方证券对业绩增长不算特别高。

1、营业收入比较

本文的11家券商营收规模排序,比较清晰,且差距较大。

其中,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排前三,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44亿元、382亿元、352亿元。排名第一的中信证券比第二的海通证券多了192亿元。

而后五家公司的营收规模相差却非常小。2020年排名第七的招商证券与排名第十一的东方证券,营业收入仅仅相差11亿元;中国银河与中金公司的营业收入差距仅仅是1亿元。

从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看,增速比较快的公司中金公司、东方证券、申万宏源,均在20%以上。

2、净利润比较

从净利润看,排名前四的与营业收入前四保持不变,广发证券跃升至第五(营业收入排名第七),申万宏源的营收排名第五,但净利润排名却是第八;招商证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排第七。

中国银河、中金公司、东方证券垫底。

其中,东方证券营业收入与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相差不大,但净利润与后两家公司却相差非常大,2020年东方证券的净利润仅仅相当于中金公司的37%。

啰嗦一句,7月中旬到8月中旬股价一度翻倍的东方证券,可实际上这公司一年才赚多少钱?连中信证券的零头够不上啊。似乎二级市场的炒作与基本面没多大关系嘛。

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也是净利润排名中间及靠后的公司。

其中,增速最快的是中金公司,达36.6%,从这个角度看,似乎对得起高年薪。

中信建投、招商证券、海通证券、申万宏源、广发证券等公司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比较接近,在18%至13%之间。

以职工薪酬金额与净利润金额进行比较发现,大部分券商在员工薪酬的发放上还是非常给力的:

东方证券在2018年至2020年的员工薪酬金额均超过同期净利润金额;

2020年中金公司的员工薪酬为108亿元,超过同期73亿元的净利润。

(二)收入构成简析

券商的收入构成主要包括证券经纪、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自营业务及其他(比如大宗食品交易、融资租赁等)。

本文的11家券商目前已经基本发展形成各自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业务,收入构成大致可分为4类,比如经纪业务占比较高的、偏资管类的、均衡发展的等。

其一、证券经纪业务占比较高的公司是中国银河、招商证券、海通证券、东方证券。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东方证券的资管业务收入在2020年虽然增长,但收入占比却较2018年、2019年下降明显(毛利率大幅下降所致)。

在证券经纪业务占比最高的三家公司中,毛利率较高的是招商证券、海通证券。

其二,证券经纪、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业务收入比较均衡的主要是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

其中,中信证券的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占比呈下降趋势,资产管理业务占比保持较稳定,证券投资业务占比呈上升趋势;而中信建投在交易及机构客户服务业务收入及占比增长较快。

其三,财富管理、投资管理较突出的是广发证券、海通证券。

其中,广发证券在财富管理业务非常抢眼,2020年的收入规模超过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公司,海通证券则是投资管理业务表现较突出。

从毛利率看,广发之前的财富管理毛利率呈现V型走势,2019年触底后2020年快速恢复,海通证券的财富管理业务毛利率2018年至2020年有所下滑。

其四,个人金融、机构投资者服务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是国泰君安、申万宏源。

二者的机构服务业务占比均在50%左右,2020年分别为55.1%、48.3%;两家公司的个人金融业务占比都出现下降趋势,国泰君安的降幅更大些。

从销售毛利率看,申万宏源的个人金融业务毛利率高于国泰君安,而机构业务的毛利率二者正好相反,国泰君安明显高于申万宏源。

具体来看相关业务的净收入情况。

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来源主要包括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投资咨询、基金管理等,这是券商的基础和核心业务。

本文的11家公司在2020年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集中在110亿元至140亿元区间。

净收入由高到低的排名,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排前三,海通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等三家公司的净收入金额非常接近。

排名靠后的三家公司分别为中国银河、申万宏源、东方证券。

2、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

经纪业务主要是由券商广大的基层员工去完成。

当年很多大爷大妈为了一瓶油或一袋米而换券商营业部的场景,各位股市幸存下来的老韭菜们,是否还历历在目?

对普通员工而言,经纪业务跟市场行情的好坏有着肉眼可见的直接关系,俗称“靠天吃饭”:行情好,客户一周能倒腾好几把,行情不好,账户就沉了。

2019年以来,券商的经纪业务营收和利润均保持了较快增长,这也是券商普通员工薪酬最近两年增长的重要原因。

而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集中在50至70亿元之间。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国银河等三家排名居前,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东方证券排名靠后,其中,东方证券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规模较小。

在经纪业务收入中有一项几乎等于白捡钱的业务:交易单元席位租赁。

本文的11家公司,仅仅只有中信证券对该业务收入计提了小额的成本,另外10家公司将该业务收入全部算为净收入,并且该业务收入都呈现增长态势。

交易单位席位租赁就是券商把在交易所的特定席位租给机构投资者;而机构投资者之所以租赁这些交易席位,除了正常交易完,还得预防极端情况下,能保证先于普通投资者买入或卖出。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某些行业或公司出现利好/利空时,总是机构能先于封单买入/卖出、而散户需要排队等待的原因。

3、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

投资银行是券商非常重要的业务,属于“VVIP”业务,主要是由券商总部或事业部的专业人员负责,与券商的大部分普通员工关系不大——基本上是一大群人看着一小群人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温馨提示,准备跳槽或换岗的老铁们,一定要看清楚岗位职责再投简历哦。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券商投行都能吃上肉。

目前国内的投行业务主要有两大特征:

其一少数几家大券商分一半,反正大公司的IPO、证券承销基本落不到二线以外的券商手上;

其二,各省的主要券商顺理成章拿下本地企业的融资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的分化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等公司,东方证券、申万宏源、中国银河、广发证券等规模相对较小。

4、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

资管业务,主要是券商为高净值客户和机构投资者提供的服务,这是券商增长较快的业务之一:本文统计的11家券商中,有9家2020年在该业务上的净收入已超过2015年。

券商的资管业务起步较晚,同时受政策影响较大,这块业务要做大有着诸多限制。但该业务的最肥美的地方是毛利率和净利率较高。

截止2020年底,本文的11家公司中,只有中信证券在该业务的净收入规模突破80亿元,其他大部分公司多低于30亿元。

从收购规模看,广发证券在资管业务上有一定优势,2020年重点发力该业务,全年净收入接近66亿元。

三、经营数据比较

经营数据比较主要从营业网点、客户数及客户资产规模等角度进行分析。

(一)营业网点情况

根据这11家券商的2020年度报告统计,中国银河的分公司、营业部合计为527家排名第一,国泰君安、中信证券排名第二、三,分别为484家、421家。

(注:上表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中信建投在2021年1月27日对分公司和证券营业部的调整,导致其最新的分公司与营业部数据与上表出现一定差别。)

结合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来看各公司单位营业网点的创收情况,营业网点最多的中国银河,单位创收金额最低,为0.16亿元。也就是说,中国银河的单一营业网点在2020年平均创造了1600万元左右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其次是申万宏源的0.24亿元,排第三的是国泰君安,为0.29亿元。

单位营业网创收金额最高的是中金公司,为0.7亿元,其次是中信证券0.64亿元。

此外,在0.4亿元以上区间的还有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证券。

从中国银河、中金公司等的分公司及营业部数据、单位创收均值来看,并不是营业部越多越好。当然,营业部少单位创收均值虽然高,但总金额却不一定高。

而中信证券分公司及营业部数较多,但单位创收均值却也很高,算得上是神一样的存在了。

(二)客户数及资产规模

本文的11家公司中有8家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客户数及资产规模情况。

截止2020年末,11家公司中用户在千万级以上的有4家,国泰君安的客户数最多,达1453万户,其次是海通证券的1315万户,中国银河以1214万户排第三,中信证券以1090万户排第四。

华泰证券、中信建投分别为957万户、900万户;东方证券的客户数最少,仅184万户。

从客户资产规模及户均来看,中信证券最高,总规模达8.5万亿,户均约78万元,看来大户比较多;户均资产规模排第二的是中金公司。

敲黑板!不想努力的老铁们,多往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营业部走动走动,碰到富豪和富姐的概率或许更高。

不然你们以为风云君码字之余,天天跑去百乐门代客泊车,图的是啥?

华泰证券、申万宏源、中信建投三家公司的客户资产规模均在4万亿以上,中国银河的为3.15万亿,海通证券、中金公司二者比较接近,在2.5万亿上下。

比较有意思的是,2020年华泰证券的客户数957万,但股票基金交易额达34.19万亿,比客户数第一的国泰君安多13.7万亿。

这说明啥?

说明了华泰证券的客户更喜欢短线频繁交易。

中信建投的客户数比华泰证券少57万,但股票基金交易额却比后者少了21万亿,少了近2/3,显然中信建投的客户偏向长线投资。

看来,国泰君安、中信建投等要提高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得想办法提高客户的交易活跃度,多跟华泰证券学习学习。

1、两融规模

接下来看看哪家公司的客户更喜欢加杠杆:融资融券及股票质押式回购。

经历了2018年下半年的股权质押危机后,最近几年各大券商都在压减融资规模,尤其是股票质押规模。

截止2020年底,两融规模超过千亿的只有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而客户数较多的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中国银河等的两融规模均低于华泰证券,尤其是海通证券,1315万的客户对应的两融规模却只有677亿元。

结合客户数来看,华泰证券的客户杠杆率更高,更喜欢加杠杆炒股,平均每户两融规模接近1.3万元,其次是客户数最少的东方证券,184万户对应的两人规模为207亿元,户均1.2万元。

而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中国银河、中信建投等公司的客户加杠杆的意愿更低。

股权质押的规模来看,都控制在350亿以内,较2017年末大幅缩减。

券商在两融、股票质押等业务有着很大的自主权,以中信证券为例,2017年末,股权质押业务规模为780亿元,随后逐年下降,至2020年底将至317亿元,缩减了60%。

两融与股权质押是普通员工重要的收入来源,市场行情好、公司风控适度时候,这两项业务的规模会很快做大,直接利好员工的钱袋子。

2、龙虎榜情况

从龙虎榜的统计数据来看,华泰证券的客户更喜欢打板。

本文的11家公司中华泰证券旗下的分公司及营业部在2020年上榜次数最多,达12251次,合计成交金额1821亿元。

再次佐证该公司的客户喜欢做短线,也偏好加杠杆。

上榜次数排第二的是中信证券,7638次,成交总金额1536亿元;国泰君安与中国银河的上榜次数接近,但前者的成交总额更高些。

从龙虎榜的情况来看,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公司有不少游资玩家,喜欢听故事、看二级市场表演的应该重点考虑入职这两家公司。

四、募资与分红情况

文章的最后把本文的11家公司股权募资与分红情况做个简单对比。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中信证券为代表的几家头部券商已完成业务布局,几大业务板块发展比较均衡,今后主要工作就是赚钱然后给股东分红、给员工发工资和奖金,带领股东、员工提前实现共同富裕。

当然,也有反面例子。

8月24日晚间,兴业证券发布140亿元的配股方案,强制从原股东手上圈钱,而此前该公司累计股权募资达188亿元,累计分红只有60亿元。

受此利空消息的影响,兴业证券股价次日应声跌停,这说明市场投资者对兴业证券的强制募资的行为不买账。

本文11家公司中有3家公司的派息分红超过募资额,分别是中信证券、中国银河、中信建投。

其中中信证券累计募资449亿元,而累计派息分红566亿元;

中国银河累计募资约41亿元,累计派息分红超67亿元,派息募资比最高达1.65;

中信建投募资61亿元,分红67亿元。

整体来看,本文的11家券商的业绩都保持较快的增长,并且已基本形成具有各自优势的竞争格局。

随着注册制的推进,以及实体企业融资需求的增加,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券商会获得更多市场资源,日子肯定是越来越好,高管薪酬、员工薪酬屡创新高是正常事情。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邮箱:yangfeng@wogoo.com /微信:yangfeng562933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