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了解>> 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正解局

正解局

(172103)个赞

(928)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奈雪的茶被锤爆,喜茶的客人也没闲着

作者: 正解局 | 2021-08-12

底价起飞,底线提高了吗?

原创

正解局出品

正解局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微信:zjjms2020正解局ID:zhengjieclub

前不久,奈雪的茶因为一些恶心的画面,被曝光了。消费者们自然会联想:其他家就一定干净吗?

事实是,其他家并不干净。此前,喜茶就被曝出,孕妇从茶里喝出绿豆苍蝇。而微博上,关于喜茶里各种奇奇怪怪东西的吐槽,并不少见。

嗨!这些奶茶客,还真是有爱。

人类唯一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是人类从不吸取任何教训。

前几天的立秋之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再次刷爆社交网络和朋友圈,这次不仅情侣们在炫耀,朋友、闺蜜和兄弟也加入了刷屏行列。

奈雪的茶、喜茶、茶百道等奶茶品牌门店当日销量大涨,连蜜雪冰城这种下沉到低价位的也门庭若市。当然,奈雪的茶被曝食安问题的阴霾,也已经烟消云散。

回想曾经街头三五块钱一杯的奶茶,现在价格节节飙涨,平平常常的CoCo,一点点也得15+,奈雪的茶和喜茶更是轻轻松松30+。种类也变着花样地推陈出新,从一开始的原味奶茶、珍珠奶茶到现在奶盖、奶霜、奶酪、青稞、烧仙草、麻薯以及各种水果,大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架势。

而现在的奶茶店大多又是网红店,店面设计新潮靓丽,是年轻人打卡拍照的胜地,喜茶、茶颜悦色更是曾经排队点单的爆款,他们的奶茶也就成了人手一杯的社交产品。

而随着6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奈雪的茶也以现制茶饮代表的姿态,顺利拔得“奶茶第一股”的头衔,发行价19.8港元/股。而在奈雪的茶上市前,喜茶也完成了其最新一轮融资,估值由去年的约160亿元增至600亿元,一时间人人摩拳擦掌,讨论高端现制茶饮赛道的美好前景,似乎市值翻倍不在话下,千亿市值也可畅想一番......

不过上市刚“满月”的奈雪的茶迅速打破了精神股东们的幻想:先是开盘破发,之后股价更是一路下滑,截至8月初已经股价腰斩,市值大幅缩水。

这不由得让投资者们怀疑这个行业能否撑起来股东的希望,撑起数百亿市值?大热的奶茶赛道,风光之下,难掩其后继乏力。

相比食安问题等“小问题”,奈雪的茶的管理层和股东们更头疼的是如何快速实现“降本增利”和“扭亏为盈”。

毕竟以16%的毛利率,想让资本市场真的相信奶茶赚钱并不容易,更何况几无技术壁垒的奈雪的茶身后,虎视眈眈的对手实在太多,高端茶竞品喜茶新一轮的估值已经给到600亿。中端的茶百道、七分甜、一点点、CoCo……每一个都兼具口感和价格优势。

而深耕渠道的“奶茶界拼多多”蜜雪冰城,则拥有海量的客户资源和无可比拟的线下门店数量。层出不穷的新品牌和海量的线下门店,足以证明奶茶赛道的未来充满想象,不过过低的门槛困扰着着赛道上的每一位选手,不论是奈雪的茶还是蜜雪冰城。

面对投资者的诘问,奈雪的茶一直试图画新饼,讲好新故事。一边自20年起将面积更小,取消烘焙的PRO店模式作为核心,来降低门店租金及人员成本,一边是开始着眼于电商新零售,在主营现制茶饮之外,额外增加茶包等传统茶饮的收入。其意图很清晰,期望通过成本更低的PRO店,快速扩张来扩大市场份额、支撑市值。

不过相比互联网企业快速大量烧钱获取市场份额,奶茶行业则明显是另一套逻辑:多元化、精品化才是王道。

一统江湖的奈雪的茶不是美丽的童话,更像是美食荒漠的恐怖预告。单纯扩张抢占市场,解决不了行业特质问题,品控与运营才是实现盈利的王道。

祸不单行的是,前不久一则记者卧底暗访视频刷爆网络,奈雪的茶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其多家分店被发现存在蟑螂乱爬、水果腐烂、抹布不洗、标签时间不对应等食品安全问题。

次日,奈雪的茶官微回应:道歉,然后公司正在组织自查、整改。同时,公司自检平均分为90.37%。

然而,对此“自罚三杯”的声明,许多网友并不买账。奈雪的茶一向自诩“高端现制茶饮”,全直营门店管理严格,外卖软件上其单品价格动辄30+。水涨船高的单品价格和不让人省心的后厨,这其中的落差,也难怪消费者吐槽频频。

而这,已经不是奈雪的茶第一次被曝出此类问题,甚至各门店的卫生状况参差不齐,总部难以对线下门店实现高效管控,已经是见怪不怪的常识。

我们不禁要问:奈雪的茶被曝光,喜茶们就一定干净吗?

此前,喜茶被曝出4批次存在微生物污染情形,有较高食品安全风险。此外,还有1批次抽样的食用冰菌落数超标。

浏览社交媒体则可以轻松看到网友们晒出的喜茶各种“奇葩加料”:苍蝇、塑料片、指套、头发......真可以算得上是“惊吓盲盒”了。

蜜雪冰城则被曝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日期标签,随意更改或不记录食材“效期追踪卡”截止时间,使用隔夜冰淇淋奶浆、茶汤、奶茶。管理参差不齐的加盟店不仅困扰着蜜雪冰城管理层,也让消费者在消费时惴惴不安,生怕“中奖”。

而一点点、七分甜等也在3.15因食安问题被点名,顾客也屡次投诉吃出苍蝇、蟑螂等等。

从高端现制茶饮到中低端茶饮,整个奶茶行业食安问题屡见不鲜。这显然不是其中某一家企业、某一个门店的管理出了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生态问题。

奶茶行业整体品牌生命周期短,迭代快,产品研发上线也快,而这些“网红”奶茶推出不久,市场很快充斥着各类名字类似、单纯为了蹭热度的“山寨”品牌。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抄设计,抄新品,抄装修,抄宣传”。

在这样的行业生态中,奶茶店自然就形成了一种“短平快”的模式。在这种“短平快”模式下,时间就是生命,于是,食安问题就成了经营中耗时耗力耗钱的鸡肋,久而久之被经营者刻意淡化成小问题。只要民不举,经营者自然也不会去深究。

而一旦被监管机构通报整改,最多也就是“我道歉,我自查,我整改”敷衍三连,风波平息之后,依旧恢复常态,等待下一次曝光,我们不禁再次发问:如今底价起飞的奶茶,底线真的提高了吗?

这个问题似乎不需要回答:价升质量升,那么利润率从哪里来?

Tip: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奶茶企业以外,正解局还关注其他企业的发展,点击下方名片进入公众号,回复【企业】,即可看到正解局的相关文章。

✎THE END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chenxia3989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