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了解>> 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外汇头条

外汇头条

(51478)个赞

(181)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市场传闻异常凶险!A股崩盘 港股崩盘 信息量很大!

作者: 外汇头条 | 2021-08-01

市场大崩盘。A股最先崩盘,港股崩的更凶残!

7月27日,A股三大指数尾盘加速跳水,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2.49%,深证成指跌3.67%,创业板指跌4.11%。

指数跌的很惨,个股也惨不忍睹,两市超3100只个股下跌,不少股票都是尾盘跌停。

A股市场的标杆企业,贵州茅台、万科、中国平安也都暴跌5%以上。

更悲催的是港股,截至收盘,恒指跌4.22%,盘中一度失守25000点大关,国指失守9千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7.97%,盘中创历史新低,跌幅一度逼近10%,为历史首次。

科技股集体暴跌,京东健康跌22%,阿里巴巴健康跌18.5%,美团跌17.6%,网易跌13%,QQ音乐跌约9%,阿里跌超6%。

另外,昨天市场也全线暴跌,A股和港股均受重仓。

7月26日,A股股指低开低走,盘中大幅跳水,沪指盘中跌幅超2.5%失守3500点,深成指、创业板指跌幅超3%;板块普跌,酿酒、保险、医药等板块大幅下挫。

昨天盘中,恒生指数一度暴跌2.91%,恒生科技指数时隔10个月首次跌穿7000点,创出最近10个月新低。

市场连续两天暴跌,尤其是今天下午,恐慌抛售情绪一浪高过一浪,给人的感觉就是:2015年式股灾重现!

现在,大家开始认真的讨论股灾了。

01

追本溯源,看清逻辑。

昨天市场为何暴跌?

有两个导火索,一个是文件出来了,国家重拳整治校外培训,力度空前。另一个是,中美天津会谈,结果并不乐观。

今天市场又怎么崩盘了呢?

我们跨市场看一下,今天下午,A股和港股市场暴跌的时候,在岸和离岸人民币也突然大跌。

经常关注市场的朋友可能会有一个概念,中国股市相当“孤立”,一般的涨跌跟外面没啥事儿,人民币市场也不反应股市涨跌。

但是今天,股市和汇市联动,同时下跌,这说明一个问题,风险跟外部信息相关。

从消息面上看,也的确有一个重要利空信息,美国将出台政策,限制美国的基金投资港股和A股。

7月27日,美国证监会(SEC)代理主席Allison Lee表示,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必须披露中国政府干预的潜在风险,否则可能违反法律。

众所周知,港股可比A股开放多了,美国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其中,而且港股也拥有众多做空的工具。

所以,这个消息发酵之后,港股跌的最凶残,尤其是科技股跌的最凶,不少指标都创历史记录了。

此外,还有一个消息称,港股暴跌,导致外资等机构margin call,所以他们不得不卖中债来凑措资金。

最后,从有限的交易数据中看,实际上内资抛盘压力更大,更多的是内资在抛盘,而非外资。

总之,今天的市场故事就是,外资最先跑,最后内资一看形势不对,跑得更快。

02

接下来,聊一下美国限制基金投资A股和港股的事情。

这个事情的导火索就是,DD突击去美国上市,然后遭遇审查,股价暴跌,引发很多投资者不满。

对于DD来说,去美国上市,真是把两边都得罪了。

在中国,底层交通数据异常重要,事关安全问题,自由度没那么高,敢私自交出去事情就闹大了。

在美国,你上市得公开一些基本资料,问题是有些资料又不能公开,公开了就是卖国,所以美国的投资者也不满。

呵呵,某些公司管理层,为了一己私利,把两边的人都得罪了,而且这些人也都得罪不起。

而且,这又是给国家找麻烦,因为这不是一家公司的问题,最后演变成了两国之间的矛盾。

最后看一下宏观政策。

因为最近比较忙,没怎么更新,最新一篇还是在谈货币政策。

那篇文章中,我们已经把中国“放松”货币的逻辑讲清楚了,一个是对冲美国经济风险,一个是对抗通胀。

中国货币政策“转向”,或跟美国出现分歧,逻辑很清晰。但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就是,力度的问题。

写完这篇文章之后,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当下中国经济究竟到哪里了,以至于让央行如此大动干戈?

其中能够值得说的无非就是,通胀压力见顶,经济见顶回落,比如PMI向下走。从经济周期看,处于滞胀或衰退的边缘。

问题是,以前,我总感觉这些证据和问题,实际上配不上央行的行动力度。

现在回过头看,有一些短痛的事情其实早就在做了,比如国家重拳出击在线教育;以及即将发生的利空因素,比如跟美国关系再度“恶化”等等。

如果把最近发生的事情结合起来,央行以前的行为,实际上更多的是对冲这些风险。

这样一来,市场逻辑就截然相反了。

如果单纯的是经济问题,央行超预期的宽松行为,实际上是利好风险资产。

但是,如果为了未雨绸缪,对冲未来的风险,那么央行“放松”的时候就买入风险资产,等风险真正爆发后,就会损失惨重。比如,这两天。

总之,风高浪急,江湖险恶,各自找到生存之道吧。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