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概念股?尚太科技:行业突围难度大,亟待募资解困
作者 | 春晓
流程编辑 | 小白
“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模式,一方面降低了委外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扩建一体化生产线需要持续资本投入,尚太科技已经连续三年自由现金流为负。
”在新能源汽车浪潮的推动下,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璞泰来(603659.SH)等大公司纷纷上市,很多上游公司亦有受益。
风云君曾在《三次上市均失败,在注册制时代“连滚带爬”熬上市的翔丰华:背靠比亚迪,也不好乘凉》中,介绍过抱紧比亚迪大腿的锂电负极材料供应商翔丰华(300890.SZ),提到翔丰华虽抱上比亚迪但日子并不好过。
我们今天的主角是石家庄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尚太科技”),是翔丰华的同行。尚太科技同样选择了深交所(主板),与翔丰华不同的是,尚太科技抱的大腿是宁德时代。
一、2017年及时转型,抱上宁德时代大腿
1、湖南大学同门师兄弟的创业史
2008年,实控人欧阳永跃在河北石家庄设立尚太科技,公司成立之初,主要从事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服务。
欧阳永跃1988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毕业后便在上海碳素厂工作。直至2001年,欧阳永跃辞职下海,与共事多年的同事成立了上海尚太碳素制品有限公司,后于2008年正式成立尚太科技。
创业十年后,2010年,欧阳永跃的同门师兄闵广益也加入到了尚太科技,目前担任尚太科技的总经理。
除此之外,尚太科技的董事齐仲辉也毕业于湖南大学,与欧阳永跃同是1988级毕业,曾在兰州碳素厂任职,2019年成为尚太科技董事。
另外,独立董事刘洪波也毕业于湖南大学,目前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尚太科技的成长史,也算得上是湖南大学同门师兄弟的创业史。
2、2017年及时转型,抱上宁德时代大腿
如果尚太科技一直代做石墨化加工业务,他也不会成为今天的主角。
公司的转型发生在2017年,公司注意到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机会,由石墨化工序加工服务向前后端工序如破碎、改性造粒、成品加工等延伸,转化为负极材料的一体化研发、生产与销售。
(以负极材料中的产品之一ST-1为例)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2018年,公司向下游锂电池厂送样,通过了小试、中试、大试,切入了宁德时代的供应链,并于2018年7月实现批量供货。
2018年之后,宁德时代便一直是尚太科技的第一大客户。
2020年,公司对宁德时代的销售额达3.94亿,是总营收的近60%,可以说尚太科技目前的业绩妥妥地靠抱宁德时代的大腿。
在同行业中,璞泰来、凯金能源、中科电气同样是宁德时代的供应商。
3、成立山西尚太承接主业
2017年12月,尚太科技转型后,迅速在山西成立了山西尚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山西尚太”),主要来承接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的业务。
山西尚太于2018年起兴建山西昔阳一期生产基地,2019年第二季度已经投产;2020年,山西尚太开始建设山西昔阳二期生产基地,截至目前部分生产车间已经投产。
山西尚太投产后,也为尚太科技贡献了不小的业绩。
2020年,尚太科技实现营收6.82亿,同比上升 24.68%,同年实现净利润1.53亿,同比上升73.86%。
截至2020年底,山西尚太实现营收4.56亿,占总营收的66.86%,贡献净利润0.42亿,占归母净利润的27.45%。
2019年公司的净利润为0.88亿,同比下滑了23.48%,主要是由于公司对引进人才进行股权激励,2019年,管理费用中的股份支付金额为3,769万。
其中,公司主要是对齐仲辉和许晓落进行股权激励,合计3,105万元,这两人分别任职山西尚太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研发总监。
二、负极材料行业集中度偏高
2017年之后,公司主营转换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碳素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其中,负极材料行业的上游为石油、煤炭等基础化工行业,下游为锂电池行业。
目前,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行业集中度很高,主要集中在中国和日本。2020年,中国负极材料占全球的69.8%。其中,贝特瑞、璞泰来、杉杉股份排名前三。
2020年,作为国内负极材料一线梯队,贝特瑞、璞泰来、杉杉股份合计占据国内负极材料市场份额的53%。
其中,尚太科技在国内负极材料厂商中排名第六,出货量为1.92万吨,市场占有率达5.19%,次于中科电气,胜于翔丰华。
同时,同行们也在纷纷布局扩大负极材料的产能。
截至2020年底,贝特瑞拥有1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并且惠州市年产4万吨人造石墨锂电负极材料项目第一期(2万吨)已经投产。
同属于行业头部的杉杉股份,截至2020年底,也拥有负极材料产能12万吨,而且,内蒙古包头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产线已全部拉通。璞泰来也已经拥有7万吨负极材料的有效产能。
而且,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中低端车型和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璞泰来将负极材料的未来发展目标确定为拓展中低端的市场份额。
(来源:璞泰来2020年报)
头部企业不断扩大负极材料产能布局,抢占市场份额,这对于较晚进入行业的尚太科技来说,未来竞争压力只增不减。
三、负极材料一体化产业链是把双刃剑
1、一体化生产提高毛利率
虽然,尚太科技目前处于负极材料行业中的二三梯队,不过,公司的一体化生产模式确实形成了一定竞争力。
早期,行业内主要企业为了降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采取以委托加工为主的经营模式,将石墨化工序等进行委外加工,以此提高资产周转率,快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但是,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逐步下降,新能源汽车厂对锂电供应商降价的要求传导至锂电池负极材料,负极材料厂也被要求降价。
此时,负极材料厂对成本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委外加工成本及占其负极材料营业成本比重情况,来源:招股书)
同行业中,除了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占比较高的贝特瑞外,目前璞泰来、翔丰华的委外加工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均较高。
另外,由于石墨化工序的生产流程,主要采用电加热方式对放置在石墨坩埚内的材料进行高温热处理。其中,电力开支是石墨化工序中成本的大头。
因此,公司成立山西尚太,在山西兴建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利用山西省相对丰富的电力资源,工业用电价格较低,相应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也因此,在负极材料业务方面,尚太科技毛利率优于同行业头部企业。2020年,公司负极材料业务的毛利率为38.02%,相对2019年略有下降。
2、自由现金流常年为负
不过,尚太科技的一体化生产模式,为产品带来成本优势的同时,也出现了现金流周转不佳的问题。
自建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需要持续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尚太科技的荷包似乎并不够用。
一方面,尚太科技对下游宁德时代等大客户进行赊销;另一方面,公司对上游供应商主要为电力公司、炼油厂等,议价能力较弱,公司需要及时付款甚至预付货款。
因此,2019-2020年连续两年,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020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48亿。
同时,由于公司在山西建立生产基地持续扩产,需要连续的资本开支投入,尚太科技的自由现金流已经连续三年为负,且资金缺口逐年扩大。截至2020年底,公司自由现金流为-3.08亿。
自由现金流周转不开,因此,公司在此次IPO募资显得十分重要。
尚太科技此次IPO拟募资15.44亿,其中,10.64亿用于北苏总部产业园建设项目,另外4.8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至于北苏总部产业园建设项目,具体可分为7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和研发中心及总部建设项目。
其中,7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预计投资9.95亿,位于石家庄市无极县北苏镇,建设期为18个月,预计第四年可达产。
因此,尚太科技的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线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降低委外成本,产品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另一方面,该生产模式需要不断投钱扩产,而尚太科技的自由现金流常年为负。
另外,同行业竞争者也在纷纷扩大一体化产能,以尚太科技目前的实力来看,想杀出重围并跻身行业头部,着实很难。
四、产能利用率下降,存货、应收有攀升
随着产能的迅速扩张,尚太科技的产能利用率连年下滑。
2018-2020年,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9.17%、74.34%、66.64%。
公司对此解释为:2019年第二季度起,公司山西昔阳一期生产基地投产,产能大幅上升;自2019年起,公司调整了库存管理政策,围绕石墨化半成品进行未来一个生产周期(约45天)的备货。
2020年上半年则是受疫情影响,公司一度出现生产停滞。
尚太科技的存货期末余额也逐年攀升,2020年,公司存货金额为2.09亿,占总资产的13.9%。
随着负极材料终端行业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领域的发展,下游锂电池行业对材料的产品性能的要求也会更高,因此,存货若长时间未实现销售,则存在减值的风险。
另外,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2017年转型后,销售负极材料逐渐成为公司的主业。
由于负极材料客户信用期一般为120-150天,较其他客户信用期更长。因此,公司应收账款的余额也逐年攀升。
2020年,尚太科技应收账款(包含应收票据)余额为3.15亿,占总资产的20.94%。
不过,公司应收账款的主要对象为宁德时代,且账龄几乎在1年以内。而且,尚太科技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政策,在同行业中较为严格。
总结
2017年之后,尚太科技转型,打造一体化负极材料生产线,并于2018年切入宁德时代生产线,实现批量供货。
2020年,尚太科技在国内负极材料厂商中排名第六,次于中科电气,胜于翔丰华。
负极材料生产行业集中度较高,同时,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扩大产能,加剧了负极材料行业未来的竞争。目前负极材料行业的竞争格局梯队分明,暂时很难改变。
尚太科技的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模式,一方面降低了委外成本,毛利率高于同行业;但另一方面,由于扩建一体化生产线需要持续的资本投入,公司已经连续三年自由现金流为负,后续扩产资金紧张。
尚太科技能否耍好这把双刃剑,在行业中实现突破,这次募资的真正使用效果很重要。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邮箱:mvlegend@163.com /微信:yangfeng562933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