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国际金融报

国际金融报

(266059)个赞

(1327)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特写 | 对话信阳一线医生:顾不上想危不危险,孩子是最大的软肋

作者: 国际金融报 | 2020-02-18
走进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宁和医院的大厅,首先会经过预检门诊,再往里走,位于大厅的左侧是四个发热门诊的诊室,每个诊室门上都写着“严格执行一人一诊”。

在这里,你最可能看到的就是刘曦媛(化名)的身影。作为一位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一个大约10平米的小房间,几乎是她每日的活动区域:对每一位来就诊的病人进行检查,并在一天工作结束后,将当日的数据进行筛查上报。

截至《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稿,作为河南省的“南大门”,信阳市已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52例。

当下,疫情防控工作仍在持续,而那些仍然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的工作以及状态如何?

为了解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国际金融报》记者联系到了刘曦媛,听她讲述在抗“疫”过程中的那些“小事”。

顾不上想危不危险

大年三十的晚上,刘曦媛接到医院的电话后,年夜饭还没顾得上跟家人吃,便匆匆收拾了行李,奔赴新冠肺炎抗疫第一线。随着疫情形势的愈发严峻,信阳市潢川县决定临时成立宁和医院,用于集中收治发热和疑似病人。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曦媛表示并没有多想,医生平时的工作本就很繁忙。“收到通知后,大家积极性比较高,都自愿报名上一线。当时顾不得想危不危险,疫情发生的太过突然,猛一下那么多病人出现,想的还是赶快控制住疫情,让传染降至最低。”

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在这次战“疫”中,刘曦媛在发热门诊把关,驻守着医院的第一道防线。人多的时候,医院会排起长队,刘曦媛每天需要面对100多位病人。“病人过来后,会先登记详细信息和具体发热症状,特别是是否有疫区接触史,测量体温;然后到发热门诊就诊,我们会对其进行比如抽血、查血常规、拍胸片来进一步地筛查。”

▲ 医护人员在观察拍摄的胸片

至于是否决定将病人收治住院,刘曦媛表示会根据三个标准来判断:第一,看是否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即有没有去过武汉,有没有直接或间接与武汉人员接触;第二,看是否有症状(发热等);第三,看CT检查情况。

在基层医院,当手中没有检测试剂的时候,CT是对于医生判断病人情况的最重要标准。“如果确认病人需要进一步地进行核酸检测,我们会将资料上报给医院的专家组,向县里的疾控中心报备后再让人来统一采血取样,送到市里去检查。”刘曦媛如是说。

不过在就诊时,刘曦媛等在内的医生也碰到过一些隐瞒武汉接触史的病人。

“有病人过来就诊时带有发热症状,当询问是否有疫区接触史,他回答说没有。但我们拍完CT后发现,他有典型的毛玻璃样改变,而后再拿着‘证据’来反问病人时,他就承认了。”刘曦媛说,“有些人一开始没有意识到此次疫情的严重性,他觉得自己只是跟对方吃了个饭,不认为这是接触史”。

刘曦媛告诉记者,刚开始碰到这种情况会有点手足无措。“但后来,我们通过不断摸索来完善,多询问病人、多沟通,告知他们如果隐瞒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另一方面,我们自己在问诊时会更加仔细地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病例。”

“仪容”很重要

“先是(戴)帽子、口罩、鞋套、防护服、防护面罩,最后戴手套。”每次穿戴“装备”前,刘曦媛都会在心里这样默念。

为了保证防护措施的严密性,医护人员每天都会严格执行这种穿戴顺序。有时候,他们也会相互帮助对方检查“仪容”,看看是否有漏掉。刚开始时,这种“全副武装”让刘曦媛不是特别习惯。“有时候戴了一个小时,就会觉得特别闷。但转念一想,病毒是无孔不入的,还是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今的她,也早已适应了自己的“新形象”。

医院的岗位实行24小时轮班制,分为早、中、晚三班。奋战多日,刘曦媛“养成”了不喝水的习惯。考虑到现在医疗资源比较紧张,且医护人员穿的防护服都是一次性的,去一次洗手间,回来后全身的防护服都要重新换。

“所以值班的时候,我基本上不敢喝水,尽量忍着不上厕所。”刘曦媛笑言,“一般到了下午5点多(我)就憋得不行,那也没办法,也要忍着。因为你多用了(一套防护服),可能别人就少了一套。实在憋不住,或者是特殊情况时,就会穿尿不湿。”

考虑到消毒和安全问题,门诊室里没有办法放床。在执夜班时,有时候太困了,刘曦媛会在桌上趴一会儿,亦或是坐着眯会儿。

▲ 医护人员在长椅上休息

此外,由于长时间的全副武装,许多医护人员的脸上和手上都会留下些许印记。有时候脸被口罩勒的比较紧,就会起水泡;有的人也因长时间戴着手套,反复消毒后手因过敏而肿胀。“虽然比较辛苦,但大家精神头整体都不错,情绪低落的时候都会互相鼓励,也不存在谁干的多,谁干的少,这个时候自然而然地拧成了一股绳。”

▲ 因反复消毒而肿胀过敏的手妈妈去跟病毒“打仗”了

在医院,刘曦媛是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脱下防护服后,她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刘曦媛有一个五岁多的女儿和一个三岁多的儿子。从大年三十到现在,她一直都没有回过家,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着。尽管工作辛苦,但她坦言,两个孩子是自己最大的“软肋”,是让人放心不下的牵挂。

她告诉记者,“那天走的时候我告诉他们,妈妈要到一线跟病毒‘打仗’去了,这样你们也能更安全。前两天我还跟婆婆打电话,她说女儿每天都在自觉地练字、画画和练琴,儿子也很乖。”

▲ 刘曦媛的朋友圈

▲ 女儿发给刘曦媛的画

“医护人员的孩子都比较懂事,可能跟我们自己的工作也有关系。平时我也是有事就走了,他们慢慢也就习惯了,一般女儿还会帮着安慰她弟弟。想到这里,我就觉得挺心疼的。”刘曦媛说,“现在也可以视频通话,但是看到了就会更想他们,所以视频的也比较少。而且,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脱下防护服后已经很累了,就直接休息了。”

在跟记者交谈中,刘曦媛坦言一直都很想家。“但现在是非常时期,什么时候疫情过去了,家才是我们的港湾。”

在采访最后,当问及疫情过去之后的打算,刘曦媛想了一下说,“最想做的就是跟家人在一起,做做饭,上上班和休息,回归最简单、自由、健康、平和的日子。”

当记者最开始联系上刘曦媛时,她说,“其实没有什么太特别的,我只是跟我身边的人一样,做了我应该做的,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宣扬的事情。”

诚然,刘曦媛只是目前众多医护人员的一个缩影。在这场疫情爆发后,无数的白衣战士告别亲友,奔赴最前线,多日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这场看不到硝烟的战争中,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做着自己的“小事”,却守护了我们的“大家”。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刘曦媛提供

记者 杨紫薇

—— / 疫情专题推荐 / ——

在武汉,这支民间队伍为医护人员提供11857间房,如今他们要撑不住了……

抗疫一线 | “中国速度”背后,一线家电安装工在雷神山医院与时间赛跑

齐心战“疫 ”| 这家企业一线员工撑起一张“民生供应网”

援鄂医护日记丨“今天是我在武汉金银潭第20天”

集中隔离者亲述14天经历:疫情过后,“我想再去无锡”

日最大产能2000万只,我们到底为什么还缺口罩?

来,跟记者看河南开封的“硬核”防疫

“我们小区被封了……”疫情当下,“蜗居”不易,返程也难

不能去洗浴中心“文艺复兴”了,还有主播“喊麦”陪你过年

襄阳火车站关闭,湖北省最后一个地级市“封城”

信阳,一个武汉周边城市的疫情防控实景

湖北荆门火车站于大年初一12时封站

4096名武汉游客仍在境外,他们在哪里,又该如何归乡?

全员上线!疫情笼罩下的春节,OTA平台客服进入鏖战时刻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