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了解>> 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市值风云

市值风云

(422669)个赞

(2368)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呷哺呷哺和海底捞数据全面对比,结果很意外!

作者: 市值风云 | 2021-06-28

作者 | 扶苏

流程编辑 | 小白

即使在疫情前,湊湊的翻台率也远低于海底捞,因此品牌表现不佳显然不能全归咎于疫情,管理层确实难辞其咎。

新冠疫情给国内线下餐饮业带来沉重打击,像呷哺呷哺(00520.HK)、海底捞(06862.HK)这类全国范围内的连锁餐饮店更是首当其冲。

2021年3月31日和3月23日,呷哺呷哺和海底捞各自公布了2020年业绩。

2021年5月21日,在公布全年业绩的两个月后,呷哺呷哺宣布更换行政总裁。

呷哺呷哺公告中的言辞可谓直白激烈。

公告中称,因呷哺呷哺旗下数个子品牌的表现未能达到董事会的预期,因此解雇现任行政总裁赵怡,并由贺光启继任该职位。

这份公告中所称的表现不佳的子品牌,正是呷哺呷哺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中高端连锁火锅品牌湊湊。

疫情前,风云君发布过呷哺呷哺和海底捞的研报。

时隔两年,在经受疫情打击后,两家公司的现状又如何呢?

一、呷哺呷哺近年首次收入下滑,全面落后海底捞

2020年,呷哺呷哺的整体业绩明显逊色于海底捞。

呷哺呷哺的收入从2019年的60.3亿元减少至2020年的54.6亿元,收入跌幅为9.5%。这是呷哺呷哺自2016年来,首次出现年收入负增长。

海底捞则继续保持收入的增长,2020年的收入为286.1亿元,同比增长7.8%。

盈利方面,两家公司都遭受到沉重打击。

2020年,呷哺呷哺的归母净利润为183.7万元,较2019年的2.9亿元下跌99.4%;海底捞的归母净利润为3.1亿元,较2019年的23.4亿元下跌86.8%。

2020年,呷哺呷哺和海底捞的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0.03%和1.1%。

呷哺呷哺旗下有两大品牌:主品牌“呷哺呷哺”(注:为区别于公司名称,品牌名称用双引号括起表示),定位为性价比高的台式小火锅;2017年推出的湊湊,定位为中高端火锅。

2020年,呷哺呷哺的收入中,有64.2%来自“呷哺呷哺”,30.1%来自湊湊。

2020年,“呷哺呷哺”和湊湊的人均消费分别为62.3元和126.6元。从客单价来看,湊湊更接近于海底捞,后者2020年披露的人均消费为110.1元。

呷哺呷哺旗下两个品牌的人均消费呈现出相反的变动趋势。2020年,“呷哺呷哺”的人均消费同比提升11.6%,湊湊的人均消费同比下降3.7%。

呷哺呷哺称,湊湊人均消费下降的原因,是疫情期间加大促销力度所致。不过,从翻台率指标来看,湊湊的促销措施显然有些不及预期。

2020年,湊湊的翻台率从2019年的2.9次下降至2020的2.5次。主品牌“呷哺呷哺”的翻台率也从2019年的2.6次下降至2020年的2.3次。

可见,呷哺呷哺辞退CEO公告中声称的原因,即子品牌表现不佳,确是实情。

不过,风云君认为,大家也不能抱有这样的看法:湊湊表现不佳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疫情,CEO只是“挡枪”。

疫情期间,大部分餐饮业的翻台率出现下滑。

对比与湊湊定位相似的海底捞,其翻台率也从2019年的4.9,下降至2020年的4.0。不过,海底捞的人均消费在2020年却没有出现下滑,而是同比提升4.7%。

无论是在疫情前后,海底捞的翻台率都远高于湊湊。

二、不同的低线市场策略

过去几年,门店网络拓展是两家公司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2018-2019年,“呷哺呷哺”餐厅数量从886家增长至1022家,同比增长15.3%;湊湊餐厅数量从48家增长至102家,同比增长113%。同期,海底捞中国大陆餐厅数量从430家增长至716家,同比增长66.5%。

疫情期间,呷哺呷哺明显放缓了扩张步伐。

截至2020年末,“呷哺呷哺”餐厅数量增长至1061家,同比增长3.8%;湊湊餐厅数量从102家增长至140家,同比增长37.3%。

海底捞却并未因疫情而放缓对门店网络的布局速度。

截至2020年末,海底捞中国大陆餐厅数量增长至1205家,同比增长67.8%,该增速甚至略高于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

另外,海底捞的布局策略更为激进,同时敢于积极地去开拓低线城市市场。

截至2020年末,湊湊的中国大陆餐厅中,仅有1家位于三线城市及以下市场,99.3%的餐厅集中于一、二线城市。

湊湊目前是几乎放弃了三线城市及以下市场。

疫情期间,海底捞在低线城市市场迅速扩张。截至2020年末,海底捞接近30%数量的餐厅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2020年,海底捞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餐厅数量增速分别为34.2%、50.3%和132.5%。

在湊湊未触及的低线城市市场,海底捞的表现又如何呢?

2019年,海底捞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同店平均日销售额分别为13.7万元、12.8万元和11.3万元,整体平均为12.8万元。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同店平均日销售额较低。

不过,海底捞在各个市场的翻台率,却保持着相近的水平。2019年,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翻台率分别为4.9次、5.1次和4.9次。

2020年,海底捞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同店平均日销售额分别同比下跌23.3%、16.9%和10.3%。由于一、二线城市的同店平均日销售额下滑幅度更大,海底捞各个市场同店平均日销售额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

有趣的是,2020年,虽然海底捞在各个市场的翻台率都出现下滑,但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翻台率,首次居于各市场之首。

2020年,海底捞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翻台率分别为3.7次、4.1次和4.3次。

可见,在疫情期间,一、二线城市受到的需求打击更为严重。

结语

总的来说,无论是呷哺呷哺、还是海底捞,都在疫情期间遭受重创,但呷哺呷哺的业绩表现更为不佳,尤其是旗下中高端品牌湊湊。

公开资料显示,呷哺呷哺前任CEO赵怡自2012年起加入公司,于2017年推出湊湊。

即使在疫情发生前,湊湊的翻台率也远低于海底捞,因此品牌表现不力显然不能全归咎于疫情,管理层确实难辞其咎。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邮箱:mvlegend@163.com /微信:yangfeng562933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