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扑克投资家

扑克投资家

(105225)个赞

(431)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记录思考:大多数“自下而上”都是不自知的“自上而下”

作者: 扑克投资家 | 2020-10-21

福利:联系puoke酱(微信id:17191769126),免费领取超4G投研大礼包及大宗百科全书,更多详情请下载“扑克财经app” 。作 者 | 冯夷来 源 | 扑克财经

在投资研究中,经常会面临一个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的问题,不仅散户在争,机构投资者和顶级投资者也经常围绕这个问题产生争论。

我们常说的自下而上,在股票领域,是从企业财务、经营分析开始,然后上到宏观环境分析,在商品期货领域,是从产业供需运转的细节开始,然后延伸至整个行业的平衡表,再到宏观层面的波动。这种分析方式的优势在于,观点有扎实的论证基础,不至于就空论空,逻辑链条也相对简单粗暴,不至于得出特别离谱的结论。

正所谓一叶落而知秋。

但问题往往会有两个,第一,细节代表不了整体。整体呈现出来的特质,可能在不同的地域和环境,会出现不符的情况,比如玻璃水泥这种地域性狭窄的商品,整体紧缺,在某些产能充裕的地区,很可能出现跳楼价,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调研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旦选择错了“标本”,得出南辕北辙的结论是不难想见的。

第二,不管金融市场,还是线下实体市场,本质上都是一个复杂系统。既然是复杂系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大量的外部影响,且诸多时候无法预测,比如LME经常出现的隐性库存转为显性库存,这在平衡表中是看不到的,再比如近期准备上市的共享充电宝龙头怪兽充电,一旦无线快充技术突破,这个行业很可能前途未卜,再华丽的财务数据,也只是代表了过去,再好的生意模式,也只是基于当前格局和技术进程。

反过来,自上而下的问题更多,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证实,极难证伪,玩的好叫“火眼金睛”,玩的不好,那就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了。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宏观经济学家们就各种问题“打架”,基于同一个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却得出了千奇百怪的观点。

而且真实的自上而下不是从山峰看到山底,因为这种观察在操作领域往往没有意义,就像人口急剧老龄化,二十年前就被普遍预期,但如果你从二十年前就开始投资于这一宏观命题,很可能血本无归。

山顶看山底,遍地是蚂蚁,这类宏观分析往往更适合学术分析。所以大多数自上而下,更多是从山腰看山底,既然是山腰,自然也会存在一个东南西北的角度问题,看到的也不是全部,甚至连局部都只是很小的一块。

自下而上考验的基本功,自上而下考验的是洞察的角度,前者更靠近科学,后者更靠近艺术,所以前者往往可普及,可模仿,后者一旦掌握不好,就会成为“民科”和“自嗨”,尽管这种分析很受大众欢迎。

但作为一个入行近十年,历经企业套保、基金管理的老兵的眼里,大多数的自下而上,实际上都是不自知的自上而下。

我初入行时,人人在研究周期,钢铁、煤炭、造船、汽车等等可以说是基金的标配,不管你这只基金叫“亚洲创新成长”还是“中国价值精选”,但现在这些基金以及他们背后的基金管理人,绝大多数我再也没有听见。

回到更俗套一些的例子,过去三十年,投资于成长股或者新型行业的投资人,业绩居多是如比尔.米勒这样大起大落的,因为这个行业在货币超发时代,很容易出现高估值,但成长本身是半个伪命题,大多数行业的格局早已稳定,新人的优势寥寥无几,所以所谓的成长股投资最后往往变成了“击鼓传花”。

再比如近二三十年盛行的风险平价策略,桥水基金依靠此类策略快速崛起为全球第一大对冲基金,本质上这类策略是对货币超发套利。再比如橡树资本的垃圾债市场策略,垃圾债整体具有投资价值,已经是在1980年牙买加体系确立之后,此前的垃圾债市场,说是细沙里面找黄金也不为过,直到货币宽松时代,企业总能找到更低利息的资金进行融资,宽松的货币也给了垃圾债一个更高的估值。

再比如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我们看到的是他选股无双,其实更应该注意到他对行业的坚持,实际上近半个世纪,领跑美股的只有金融服务、医疗健康、全球化消费品、互联网科技几大板块,巴菲特手中的强生、富国银行、可口可乐等等几乎所有重仓股,都可以归到此类。

类似的还有索罗斯,索罗斯1970年代前后创立双鹰基金,正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尾巴,全球汇率和商品市场越加动荡,金融衍生品大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宏观对冲机会,如果是在油价1.8美元一桶二十年不变的五六十年代,那肯定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再高明的投资者,再厉害的资产管理人,他本身的投资,就是主航道上的一片浪花,历史洪流中的一块切片。

比如在1970-2000年间,你买入了美股中大量的传统行业,很可能颗粒无收,但如果你在2000年前后开始迈入美国国际纸业、纽柯钢铁等公司,你的收益会很不错,原因很简单,行业在衰退或者早已成熟,但无风险利率越来越低,表面你买入的是两家经过你深思熟虑,翻烂报表的企业,实际上你在做空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但如果你是自下而上派,可能根本就发现不了这点。

邓晓峰在高毅合集《投资中不简单的事》里面反复提及,要投资于主航道。主航道不是蜂拥涌入消费、科技、医疗、光伏,更多是发现一条持续二十年、四十年的主要趋势,然后坚定信仰,如果你能够见微知著、一眼洞察,当然更好,但如果你没有这种能力,做简单的预判,然后等待合理的时机介入,未尝不是好的操作。

未来二十年的主航道是什么,人口老龄化?人力成本快速抬升?人民币升值?由传统制造转向先进制造?

这些可能都是,也可能都不是,因为一旦介入,短期三五年和长期二三十年肯定是会有不相符的时候,但人生不过七十载,二十年太长,也没多少人“赌”得起。这就是人类有限的生命,和跨度过长的趋势之间的悖论:未来很好,但我玩不起。

所以伟大的成功者不是他们自己精细规划的产物,而是时代本身的造就,生命置于洪流之中,他可能一直在做对的事情,偶尔也会有察觉,但他不可能看到一条完整的趋势,当能够看完整时,可能已经到了这一波大势的尾声。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谈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意义并没有那么大,自下而上往往难以超越因果,自上而下往往千人千面,更大维度下的俯瞰,时间又太长。

但这不妨碍我们站在长期趋势的角度去做决策,以此节省大量的分析时间,抬高分析的准确性,如果每一波中期趋势,都需要做全方位的考量,不仅极容易犯错,也很容易被一两年、两三年内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起伏搅乱思维。

而是否能够选择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不是基于方法好坏,很大程度上基于个人性格,一个性格跳脱、活跃,洞察力强的人,如乔治.索罗斯、朱利安.罗伯逊(老虎基金),自上而下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但自上而下离不开自下而上,所以索罗斯在1990年前需要吉姆.罗杰斯,在1990年后需要德鲁.肯米勒,朱利安.罗伯逊离不开手下一大票兢兢业业的年轻分析师,自上而下的投资策略,如果没有自下而上的验证,准确性就得不到保证,然后不可避免的成为“神经刀”——一刀入肉,一刀砍空。

反过来,自下而上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离自上而下,虽然视野狭窄,但挖掘的足够深,也可以挖到深埋在地壳的金矿,这是自下而上的优势,自上而下挖掘的面积再大,只要深度不够,就不可能挖到深埋地下的矿藏。

但也就和开矿一样,一根细针,挖十米二十米容易,挖一两百米难,所以我们看到的矿场,都是锥形结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并不像不同的两类策略,而更像是同一策略的两个部分:自下而上是主食,自上而下是菜肴,没有后者吃不饱,没有后者就吃不香。

我很少就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的问题纠结,因为不管哪一种策略,都是必须透彻底层细节,因为这样去证伪观点的成本最低。投资本身并不是一个证实的过程,因为容易证实或者可证实的,往往已经反映在盘面,人类的本性就是强于证实,弱于证伪。而任何深度的自下而上,总是会不可避免的延伸到外部,你将不得不去做一些“自上而下”的分析和研究。不同的品种、股票,对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也不一样,一个周期性弱、格局稳定,外部影响因素稀少的行业,可能自下而上足矣,反之,如果不去做完整的自上而下的研究,就会变成手握虚假确定性的“自嗨”

所以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本身从来不是问题,更多是一个介入角度的惯性,有的人吃甘蔗就喜欢从头吃起,有的人喜欢从先淡后甜享受渐趋佳境的体验,但最后的目的,都是吃完这根甘蔗。

【助你把握“妖糖”交易逻辑!】

国内一线白糖投研团队倾力打造!

白糖核心产业信息与实战研究分享!

重磅上新,前50名优惠800元!

详情可咨询扑克助教微信:1817756578(长按可复制)

后台回复 “福利” 免费领取超4G的投研大礼包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