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了解>> 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汇商琅琊榜

(659178)个赞

(3217)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三十多年平均回报率超30%,华尔街“私募之王”的自传

作者: 汇商琅琊榜 | 2019-10-02

(活动详情见文末“阅读原文”)广告

前言:

这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苏世民》,副标题是“我的经验与教训”。苏世民,是美国黑石集团创始人史蒂夫·施瓦茨曼(Steve Schwarzman)给自己起的中文名。这本书,就是苏世民的自传。

如果你关注金融领域,你肯定还记得,在2018年,金融圈出了一本爆款书,叫做《原则》,中文版销量高达150万册。那是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的自传和经验总结。这本《苏世民》,你可以理解为黑石版《原则》。但要注意,无论是成长速度、规模还是业绩,黑石都完胜桥水。来看一组对比数据。桥水创立于1975年,到2020年初,管理资金规模为1600亿美元;而黑石创立于1985年,晚了10年,但到2020年初,管理资金规模已经高达5500亿美元,是桥水的3倍多。从投资业绩看,桥水的年平均回报率也就是百分之十几,而黑石在过去30多年中,年平均回报率高达30%以上。目前,黑石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巨头,被称为华尔街的“私募之王”,而苏世民就是“私募界的巴菲特”。他的创业经历,当然值得我们了解,这是我向你推荐这本书的第一个理由。苏世民开玩笑说,这本自传的成本,高达15亿美元。这是为啥呢?他说,他花了两年时间亲自撰写这本书,基本上没怎么管公司的事情,而他在黑石领的年薪是7~8亿美元。这样算下来,这本书绝对是有史以来最贵的一本自传。这是我向你推荐这本书的第二个理由。

对我们中国读者来说,读这本自传还有一个理由,就是黑石集团和中国颇有些渊源。2007年黑石集团IPO上市时,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选择向黑石投资30亿美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的第一笔外国股权投资。2013年,苏世民以个人名义向清华大学捐款1亿美金,创建了“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资助全球的优秀学生来清华大学留学,促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中文版出版之后,苏世民本人非常重视,不但接受了中国媒体的一系列采访,而且在2020年4月10日,亲自在抖音上直播,向中国读者推荐自己的新书,老先生也是蛮拼的。好,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下面,我想跟你具体聊聊,苏世民这本自传中,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最受启发的几段经历。第一部分25岁那年,苏世民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在投行界找工作。他先去了一家叫“拉扎德”的精品投行面试,面试结束后,一位高管对他说:“如果你想来,我现在就可以给你offer,但我建议你不要接受。因为在拉扎德,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主人和奴隶。以你的个性,做奴隶你肯定不快乐,而做主人你现在还不够格。你应该去雷曼兄弟,让他们训练你,然后你再以主人的身份来拉扎德。”苏世民听从了他的建议,去了雷曼。刚入职不久,一位合伙人告诉他:“在雷曼兄弟,没有人会在背后捅你。相反,他们会走到你面前来捅你。”想想看,一个职场新人,听到自己的顶头上司这样评价这家公司,会是什么感受?肯定是忧心忡忡,甚至是胆颤心惊。然而,苏世民却说,他很喜欢这一点。这里看起来是一个风起云涌、令人兴奋的地方,很适合他这样竞争意识极强的人。他唯一的担心是,内斗如果过于激烈,会拖垮雷曼兄弟这家公司。他只是没想到,很快自己就遇到了大麻烦。当时,有一家专门为学生提供贷款的公司要IPO上市,雷曼兄弟作为主承销商,需要为这家公司承销1亿美元的股票,然而,时间过半,却只完成了1/10。这种情况下,雷曼兄弟的首席交易员、公司二号人物格卢克斯曼紧急召开会议,苏世民作为初级经理也参加了。在会上,格卢克斯曼暴跳如雷,正想找人麻烦,忽然瞥见苏世民歪坐在椅子上,他立马“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当着所有人朝苏世民大吼:“你以为你是谁?为什么不坐直?”苏世民一下子脸涨得通红。他说,从那以后直到今天,每次开会他都坐得笔直。不过,麻烦才刚刚开始。会后,格卢克斯曼干脆把这个失败的IPO项目扔给他,要求限期搞定。也就是说,苏世民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需要单凭自己的力量,去募集将近1亿美元的资金,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苏世民知道,如果他把这个项目搞砸了,那他在雷曼兄弟就再难有出头之日。但反过来看,这也是出人头地的好机会,一旦他把这个事情做成了,前途会一片大好。唯一的问题是,他之前从没募集过资金,在投资机构也没有什么人脉。只能采取最笨的办法,就是挨家挨户地拜访所有可能感兴趣的投资机构,说服他们购买这家学生贷款公司的股票。从哪里开始呢?苏世民忽然想到,自己的母校,哈佛大学就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大学捐赠基金,他们也许会对这家学生贷款公司感兴趣。但是,像他这样的初级经理,根本不可能约见哈佛大学的财务主管。怎么办?想去想来,苏世民以一个哈佛应届毕业生的身份,给财务主管帕特南打电话,请求见面。帕特南同意了。见面那天,苏世民打开厚厚的项目建议书,准备用长篇大论来说服帕特南投资。谁知,他刚开了个头,就被帕特南打断了。帕特南告诉苏世民:“你应该对我这么说:‘帕特南先生,您是哈佛大学的财务主管,而我正在开展美国未来规模最大的学生借贷业务,我决定让你出资2000万美元。’现在你照着说一遍。”苏世民感到莫名其妙,不过,他还是照着说了一遍。话音刚落,帕特南立刻回答:“好主意,我出2000万。”帕特南接着说:“现在你要做的,就是拿着材料,去耶鲁找他们的财务主管,并告诉他:我正在为美国最大的学生贷款机构筹集资金,哈佛投了2000万,我决定让耶鲁出资1500万。紧接着,你再去普林斯顿,向他们要1000万。”

苏世民听得目瞪口呆。他后来才反应过来,帕特南其实是在教导他,机构投资者一直在寻找好的投资机会,他们不会根据你的口才来决定要不要投资,在见面之前,他们肯定已经研究过资料并拿定主意了,他们只是不确定应该投多少而已。所以,不要长篇大论,你越是降低他们的决策难度,就越容易促成交易。果然,苏世民按照这个策略,跑完一圈大学基金会之后,1亿美金的筹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这家公司后来发展成全美最大的学生信贷公司萨利美。苏世民一战成名,之后他又做成了几个大项目,在雷曼兄弟获得了火箭式蹿升。6年后,年仅31岁的苏世民成为合伙人,不久后又升任兼并与收购部主席,成为雷曼兄弟CEO彼得·彼得森的左膀右臂。彼得森比苏世民大21岁,人们认为,假以时日,苏世民很有可能成为彼得森的继任者。那时的苏世民,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就在这时,雷曼兄弟内部突然发生了一场“政变”。还记得前面提到的二号人物格卢克斯曼吗?他领导的交易部门在牛市中赚了大钱,连续5年获得创纪录的盈利。格卢克斯曼功高盖主,直接逼宫,要求CEO彼得森辞职,把位子让给他。彼得森已经50多岁了,刚刚做完脑瘤手术,无心恋战,而且他也厌倦了雷曼高层长期的权力斗争。彼得森没怎么纠结就离职了,甚至没有和苏世民商量。可以想象,苏世民得知消息后,有多么震惊和失落。彼得森一走,他的靠山没有了,继任CEO的梦想也落空了,而且现在的顶头上司,是脾气暴躁、情绪反复无常的格卢克斯曼。未来会如何?彼得森被挤走了,下一个会是他吗?苏世民还没来得及好好考虑出路,公司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就在彼得森离开后几个月,股市持续上涨,格卢克斯曼领导的交易部门为了赚得更多,疯狂加杠杆,进行大量高风险的商业票据交易。结果,股市突然震荡下跌,交易部门的亏损额超过了公司的自有资本。换句话说,雷曼兄弟已经在技术上破产。只不过,外界暂时还不知道消息。顺便说一句,刚入行时,苏世民想不通,为什么同样是借债,金融机构需要付的利率,比实业公司要高?他的老板回答,这是因为,实业公司的衰落至少要几年,而金融机构破产只需要一天。没想到,老板的话一语成谶。就这样坐以待毙吗?身为兼并与收购部主席,苏世民知道,现在唯一能救雷曼兄弟的人,就是他了。他马上行动起来,秘密策划一个大并购案。只不过,这次他要卖出的,是自己的东家雷曼兄弟。时间紧迫,必须在消息走漏之前,找到金主收购雷曼兄弟,否则雷曼分分钟就倒闭。最终,美国运通公司愿意出价3.6亿美元,接盘雷曼。雷曼的所有合伙人,除了格卢克斯曼和他的一个亲信,全都签字同意了这次交易。交易完成后,运通公司把格卢克斯曼踢出局,要求苏世民留下坐镇。在外人看来,苏世民在极为不利的局势下,成功翻盘,完成了雷曼内部的又一次“政变”,是个深不可测的野心家。然而,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苏世民对雷曼兄弟的内斗文化彻底失望了。他下定决心,离开雷曼,从头缔造一家全新的公司,重新塑造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第二部分1985年,苏世民38岁,是投行界的顶级并购专家;他的前老板彼得森59岁,曾在雷曼兄弟做了10年CEO,在那之前,彼得森是尼克松政府的商务部部长,在政商两界有着极深的人脉。他们两人,看上去年龄悬殊、性格迥异,但他们有着相同的创业雄心,而且正好技能互补,是理想的创业搭档。他们决定,每人出资20万美元,联合创立一家新的公司,这就是黑石(Black Stone)。为什么叫“黑石”呢?因为苏世民是德裔犹太人,他的姓氏“施瓦茨曼”在德语中(Schwarz)有黑色的意思,而彼得森是希腊裔犹太人,他的姓氏在希腊语中(Petropoulos)有石头的意思。黑石由彼得森任主席,苏世民任CEO,最开始的业务是苏世民擅长的并购交易。为了确保黑石有个开门红,苏世民在纽约市中心的繁华地段租了豪华办公室,精心设计了公司徽章和名片,发出了400多封措辞讲究的介绍信,还在《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整版的广告,宣告公司成立。他以为,做完这一切之后,凭着他和彼得森在金融界的声誉和人脉,客户会排着队自动找上门来,办公室的电话会一直响个不停。然而,开业第一天,苏世民和彼得森两人枯坐在办公室,只接到零零星星几个电话,还都是老朋友打来祝贺开业的,连客户的影子都没见着。就这样又过了几个星期,还是一单生意都没有。时间和金钱就这样一天天流逝。就在不久之前,他们还是华尔街金字塔尖上的人物,可以打电话给美国和世界各国政商精英;而现在,却似乎被整个世界遗忘了。从前,苏世民信心满满,认为自己创业和别人不一样;现在,他才体会到,创业维艰,对任何人都一样。有一次,他和彼得森两人去拜访潜在客户。到了约定的时间,他们来到客户办公室,敲门,没人回应,再敲,门卫来了。苏世民说:“我们约了下午三点会面。”门卫说:“今天星期五,他们早就下班了。我看见他们走了。”从客户办公室出来,突然下起大雨,街上没有一辆空出租车。苏世民掏出一张20美元钞票,冲进雨中,趁一辆出租车等红灯的时候,说服了车上乘客同意他们拼车。旁边等候的彼得森浑身湿透,深一脚浅一脚地向他走来。苏世民说,那一刻,他看出,彼得森后悔创业了。还有一次,他们飞了一千多公里,去亚特兰大专程拜访客户,却被对方告知,没有合作意向。苏世民问:那你为什么邀请我们飞过来会面?对方回答:“因为你们是金融界的知名人士,我们就是想见见你们。”从这家客户出来,彼得森停下脚步,盯着苏世民说:“如果下次你再这样让我碰钉子,我就杀了你。”直到这时,苏世民才认清了现实:无论他们俩过去多么牛,但现在,黑石只是一家毫无知名度的初创小公司,没有任何成功案例。想要接到生意,就必须抛弃好高骛远的想法,去啃那些没人敢啃的硬骨头,去做困难的事,才有可能杀出一条血路。终于,在公司创立将近一年后,机会来了。一家简称为CSX的铁路公司,想进入远洋运输领域,计划收购一家叫“海陆联运”的集装箱公司。这是一个超级大单,CSX公司出价6.55亿美元。回想一下,美国运通收购雷曼兄弟,才3.6亿美元。问题是,这样大的并购案,利润丰厚,按说早就被大投行抢走了,哪里轮得到黑石?果然,问题出在海陆公司的大股东上。大股东叫西蒙斯,拥有海陆公司39%的股份。但他对这家公司并无兴趣,只是逢低就大量买入股票,等有人来收购这家公司时,好趁机索要高价。金融界称这种做法为“绿票讹诈”(Greenmail)。显然,西蒙斯对CSX公司的报价并不满意,他抄着浓厚的得克萨斯州口音,对苏世民说:“我给你说过多少次了,我的股份不卖!不卖!”在苏世民看来,CSX公司的报价足够公道,海陆公司的其他所有股东都同意这个收购条件,只有西蒙斯从中作梗。拿不下西蒙斯,并购案就黄了。但这个案子,苏世民又非拿下不可。全华尔街的人都在幸灾乐祸地等着看他笑话,这一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既然正常谈判行不通,只好用别的手段了。经过周密的安排,苏世民带上律师,飞往得克萨斯州去见西蒙斯。西蒙斯还是那个态度:“我都告诉你了,我的股票不卖。”苏世民回答:如果你不同意,那我就发起要约收购,强行并购海陆公司。而且,我不会用现金来购买你的股票,而是采用定向增发,用非现金优先股来支付,没有到期日。

这里涉及很多复杂的金融操作,就不展开讲了。你只需要知道,苏世民找到了一个法律漏洞,可以威胁西蒙斯:如果拒绝合作,西蒙斯的股票就会变成一种特殊的优先股,没有现金分红,也没有到期日,无法赎回;不能在证券交易所交易,很难再找人接盘。这招非常狠毒,连苏世民自己都承认,有点不厚道。西蒙斯盯着苏世民,然后转头问自己的律师:“他们可以这样做吗?”律师点头:“他们可以。”西蒙斯再转向苏世民:“快从我的办公室滚出去!”苏世民一句话没多说,起身离开。他刚赶到机场,就得知,西蒙斯已经同意卖出股票。这起并购案,不但让黑石获得了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佣金,而且让黑石在投行界一炮打响,奠定了“并购专家”的名声。苏世民说,他从中得到的经验是,问题越困难,你的建议才越有价值。为人人避之不及的难题提供解决方案,才能竞争最小化、机会最大化。第三部分不过,光靠传统的并购业务,黑石是不可能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的。实际上,黑石的快速崛起,是因为它抢先杀入了一个新兴的投资领域,这就是杠杆收购(LBO)。典型的杠杆收购分为三步:第一步就是投资方收购目标公司。如果目标公司是上市公司,收购结束后,目标公司就退市了,它的股份变为私募股权。在收购过程中,投资方一般会向银行借款,也就是加杠杆,所以叫做杠杆收购。第二步,收购完成后,投资方会对目标公司的运营做全面的改进,提升目标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市场地位。第三步,等到合适的时机,投资方再把目标公司卖出,收回投资。你可以把这三步理解为,买入小猪,养肥,再卖出。杠杆收购与传统并购的区别在哪里呢?传统并购案,投行只是中介,收取佣金,本身不参与交易;而杠杆收购,是投行自己发行私募基金去收购目标公司,收购完成后,投行还要负责改善目标公司的经营。换句话说,在杠杆收购中,投行是“躬身入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更大,但预期收益也更丰厚。而且,做杠杆收购的私募基金一般锁定10年,也就是说,投行有10年时间来完成一轮“买入-养肥-卖出”的操作,这10年中可以舒舒服服地赚管理费,不用再天天拎着包出去寻找并购案了。总之,苏世民和彼得森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好生意,必须马上杀入。他们俩唯一的分歧在于,黑石发起的首只私募基金,规模应该有多大?彼得森认为,他们应该先募集一个小基金,试试水,规模在5000万美元。你猜猜,以苏世民的性格,他会建议募集多少?1个亿?5个亿?苏世民坚持,首只基金的规模是10亿美元!如果成功,会成为当时最大的一只首期基金。彼得森认为苏世民疯了。苏世民据理力争。他的理由是,首先,一只基金不可能只有一个投资者,至少也要有5~10个吧。如果基金总额只有5000万美元,那么就意味着,你费尽口舌,跑10家投资机构去募资,却只向每家要500万,太亏了。反正都跑一趟,不如直接要5000万或者1亿。这一课,是他向哈佛大学财务主管帕特南学的。苏世民的第二个理由是,如果只有5000万美元,那你在收购目标公司时,只能挑最小的下手。而他和彼得森恰恰是善于和大公司打交道,干大买卖。总之,苏世民认为,“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所以要选择一个值得追求的宏伟目标,让回报与你的努力相匹配。”他最终说服了彼得森。苏世民有一种韧性,他从不试图一次就说服对方,而是一遍又一遍地推销自己的愿景。有一次,苏世民找彭博社老板、纽约市前市长布隆伯格募捐,布隆伯格赶紧给他开了支票,说,自己之所以这么爽快,就是害怕苏世民会一直不停地找他。在苏世民的持续火力面前,估计没几个人能顶得住。确立了10亿美元的募资目标后,苏世民开始马不停蹄,跑遍全美和日本去募资。到1987年9月,已经有33位投资人承诺投入8亿美元资金。离目标达成还差一点点。这时,美国股市创下历史新高,市场随时可能反转,苏世民有种不好的预感,必须尽快关闭基金。黑石团队加班加点,终于赶在10月15日之前,把所有协议都签字盖章完毕,募集资金到账。4天之后,就是1987年10月19日,美国金融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股市大崩盘。苏世民感到后怕:如果再晚几天关闭基金,那么投资人的钱在股市上灰飞烟灭,就没有钱投到基金了,一切努力将付诸东流。无论如何,黑石终于起飞了。接下来几年,他们做了一系列极为成功的杠杆收购,获利丰厚;黑石公司也不断发展壮大,很多青年才俊加入。苏世民多少有点志得意满,直到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当时,有个年轻的黑石合伙人推荐了一笔交易:一家实力雄厚的钢铁加工公司正在寻找买家,这家公司的盈利情况很好,要价3.3亿美元,似乎也不算贵。苏世民正准备让这个合伙人跟进,这时,另外一个年轻合伙人站出来说,这家公司毫无收购价值,它所有的利润都来自钢材价格的上涨。一旦钢材价格走低,分分钟就会破产。两人意见争锋相对,该听谁的呢?苏世民把这两人同时叫到他办公室,让他们当场辩论。力主交易的合伙人似乎口才更好、更有说服力,于是,苏世民同意了这笔收购。但是,结果是灾难性的。几个月后,钢材价格急转直下,那家公司果然破产,这笔交易损失惨重。一位愤怒的投资人痛骂苏世民:“你是能力有问题,还是脑子不好使?我怎么能把钱交给你这种低能儿?”堂堂黑石老板,竟然被当场骂哭。这事儿到底应该怪谁呢?苏世民说,怪他自己。他以为,自己对雷曼兄弟的内斗文化已经深恶痛绝,但实际上,他又在不自觉地使用。坐山观虎斗,然后自己来决断,他以为自己是谁?所罗门王吗?事实证明,这种决策方式本身就是错的。黑石已经发展壮大,公司决策系统决不能再受制于他一个人的能力、感受和弱点。必须设计一套更加完善的决策机制,公司才能走得更远。

从那之后,黑石的所有提案,都由全体高级合伙人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开会时,高级合伙人、提出提案的团队,以及各团队的初级经理人,都会到场。开会的目的,不是让提案团队来推荐、高级合伙人来审批,而是大家共同讨论可能出现的风险,共同寻找控制风险的办法。比如:一旦经济衰退,目标公司的业绩会如何变化?如果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会对目标公司盈利造成什么影响?有没有对冲机制能够控制风险?这样一来,就把黑石的决策系统变得公开透明,所有决策都是集体决策,是团队作战。这里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发挥的空间,也没有人会因为决策压力太大而动作变形。而且,每一次的交易评估会,就是一次最好的内部培训。听各个业务板块的顶尖高手发表对业务的思考,初级经理人可以快速打开眼界,迅速成长。现在,苏世民终于可以说,他确实创立了一家和雷曼文化截然不同的公司。总结读完这本苏世民自传,我专程采访了得到总编辑李翔老师。他早就拿到了这本书的试读本,还给这本书写了推荐语。我问他,这本书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李翔老师回答:“我最惊讶的是,作为一个专门做私募股权收购的人,苏世民的人缘竟然这么好。”此话怎讲?李翔老师解释说,做私募股权收购的人,很难抵御恶意收购的诱惑,把一家好好的企业给搞坏了。这种事情你只要做一次,就会被人记恨一辈子。苏世民在创立黑石的第一天,就公开宣布:黑石永远不做恶意收购。当然,谁都可以发这样的声明,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呢?连苏世民自己都说,在巨大利益面前,能够坚持不作恶,真的很难。划重点: 1.想要接到生意,就必须抛弃好高骛远的想法,去啃那些没人敢啃的硬骨头,去做困难的事,才有可能杀出一条血路。 2.问题越困难,你的建议才越有价值。为人人避之不及的难题提供解决方案,才能竞争最小化、机会最大化。 3.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所以要选择一个值得追求的宏伟目标,让回报与你的努力相匹配。

欢迎留言探讨,点击文末“在看”,鼓励一下吧。

来源:得到app,版权属于原作者,本微信公号所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涉及任何商业合作。风险提示:外汇差价合约(OTC场外交易)是杠杆产品,存在较高的风险,可能会导致亏损您的投资本金,请理性投资。

聊外汇,聊交易

添加小编个人微信(forextop66)

官网:www.langyabang.com

以下市场推广内容与本图文无关

-----------------------

15年+老牌英国券商

极具竞争力的代理扶持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