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了解>> 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市值风云

市值风云

(421795)个赞

(2367)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横评:无论快速扩张,还是小富即安,都绕不过应收账款 | 风云主题

作者: 市值风云 | 2018-11-09

作者 | 常山

流程编辑 | 小白

这是一份基于财务分析的就业参考。

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经常晒各地美景美食,让天天码字的风云君那个嫉妒恨啊,对他所从事的工作便产生了好奇。

今天就来聊聊勘察设计,这个工程建设产业链的最上游领域。

第一部分 行业简析

勘察设计属于工程咨询领域的一个细分行业,后者指为建设工程提供从投资决策到建设实施及运营维护全过程、专业化的智力服务,包括勘察设计、咨询研发、综合检测、工程管理等。

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第一步,作为产品服务而言,其质量对工程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行业是典型的智力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是工程咨询行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与市值风云所从事的独立第三方研究一样,都是智力+专业密集型。

当然,如果算上牛叉得一飞冲天的吾股大数据自动评分系统的话,自然是市值风云更胜一筹。

2019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具有勘察设计资质的企业营业收入,23739家企业达总计6.42万亿元,其中,工程勘察设计收入6081.8亿元,工程总承包收入3.36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勘察设计行业收入(含总承包业务收入)达固定资产投资的11.6%的较高水平,这既说明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收入增长,同时,也说明勘察设计正向下游工程总包拓展。

也验证了某位行业从业者每天在朋友圈“美食美景+高薪”对风云君的双重刺激,不是“拼酒店”、“拼丝袜”拼出来的,人家是有坚实经济基础的。

(来源: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 国家统计局 勘察设计行业收入含总承包业务收入)

就目前而言,国内的工程咨询企业普遍是规模小、分布广。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2.32万家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平均单一企业营收只有2.24亿元;整个勘察设计行业大致可以分为“部级院”、“省级院”和“市级院”三种规模的企业,但规模都有限,整个行业集中度非常低。这也使得部分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后频繁并购,扩大自身规模。

比如,苏交科(300284.SZ)自上市以来已开展了10多次并购,主要集中在环境检测、工程咨询等领域;华设集团(603018.SH)上市以来已开展了5次收购,业务已基本覆盖全国。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较长时期内,行业内的兼并重组将是部分头部企业做大的重要方式,融资能力强的企业具备进一步做大的潜力。

注册制改革也为勘察设计企业加快上市融资提供了机遇。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底,已经有12家勘察设计企业发布招股说明书,其中4家已经过会。

第二部分 相关公司简介

交通运输部《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19万亿元(占当期交通建设总投资的68%)、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029亿元、水运建设投资1137亿元、民航建设固定资产投资969亿元。展望“十四五”,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要求下,公路建设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

在经营效率上,公路勘察设计的单位产出比较高,数据显示,2019年公路勘察设计行业人均设计收入(设计收入/设计人员数量)达75.1万元,高于勘察设计全行业的49.7万元;人均利润(净利润/总人数)为10.7万元,远高于全行业4.9万元的水平。本文涉及的6家公司勘察设计业务主要集中在交通基建领域。

一、控股股东

国内绝大部分的基建项目主要由政府投入,由相关部门或投资平台具体落实。

所以这时候控股股东的重要性就体现啦:假如控股股东是当地的交投集团,那么在相关业务承接上就更有优势。

比如,设计总院的控股股东是安徽省交投控股集团,其在勘察设计业务毛利率高于本文中的另外5家公司。

只要合规合法,“拼爹”也未尝不可。

1、苏交科

苏交科(300284.SZ)的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2002年由事业单位改制为民企;2021年1月5日,广州市国资委通过珠江实业集团认购苏交科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及通过一致行动人广州国发基金受让符冠华、王军华所持苏交科部分股份(占总股本的5%),从而获得苏交科控制权。

交易完成后,珠江实业集团成为苏交科的控股股东,广州市国资委为实控人,而苏交科则由民企变为地方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此举是否有助于开拓华南地区的市场,值得关注。

2、华设集团

华设集团(603018.SH)的前身为始建于1966年的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上市前的股东为195名自然人,股权结构分散,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截止2020年三季度末,明图章(监事会主席)、杨卫东(董事长)、邱桂松(原监事会主席)、胡安兵(董秘)分别为第一、二、三、五大股东,但持股比例均低于5%,且不是一致行动人。

3、勘设股份

勘设股份(603458.SH)前身为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原隶属于贵州省交通厅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994年6月,交勘院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2001年交勘院改制为全民所有制企业,股权分散、无实控人。截止2020年半年报,上市公司高管合计持股18.28%,其中第一大股东为张林(现任董事长),持股比例为9.2%。

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2月、9月,高管、原始股东集中大比例减持。

4、设计总院

“拼爹”的行业,设计总院(603357.SH)要强于前面三者,其控股股东是安徽交通控股集团:截止2020年三季度末,安徽交通控股集团持有上市公司48.63%的股份。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不言自明。

5、设研院

设研院(300732.SZ)前身为始建于1964年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截止2020年三季度末,第一大股东河南交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第二大股东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机关服务中心,二者分别持股32.77%、14.22%。

6、中设股份

前身为成立于1986年8月的无锡市交通工程勘察设计室,为无锡市交通局下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截止2020年3季度末,陈凤军、刘翔、廖芳龄、周晓慧、孙家骏、陈峻等六人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上市公司超过42%的股份,为控股股东。此外,无锡市交通产业集团持有上市公司8.59%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

一个有意思的情况,苏交科(在2020年8月之前无控股股东)、华设集团、勘设股份等公司无控股股东,高管是上市公司的实际话事人,因此,三家公司高管人均年薪均就大幅高于设计总院、设研院。

风云君的文章有用吧!不仅仅分析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还给各位老铁提供就业参考。

(来源:根据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整理)

二、收入构成

先简单看下6家公司的营收增长情况。

依托内外兼修(内生增长与收购并举),苏交科2012-2018年营收增长近6倍,但2019年营收下滑了近10亿元,但2012-2019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仍达26%;其次是设研院,为24.3%,2019年营收较2012年增长了5.5倍;华设集团以23.9%排第三,中设股份、设计总院靠后。下文的收入构成中揭秘相关公司营收增长较快的原因。

对比勘设股份与设计总院,二者在2012年时营业收入相差仅1亿元左右,随后差距逐步拉大,2019年超9亿元,需要注意差距拉大背后的管理及经营模式的问题。设计总院在2018年后似乎遇到了增长天花板。

进一步比较更有意思,2012-2018年,苏交科与设计总院,营业收入分别增长了5.9倍、2.4倍,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大。

从净利润的增长情况来看,6家公司分化也比较大,2012-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最快的是勘设股份,其次是苏交科,华设集团与中设股份的增长率非常接近。设计总院以5.9%垫底,看来“拼爹”就容易不思进取。

6家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呈现三种情况。

苏交科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度一致,均在26%,2019年的净利润较2012年增长了4倍多;华设集团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也比较接近,分别是24%、21%;勘设股份、中设股份的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设计总院、设研院则正好相反,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高净利润的增长率。

综合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看,苏交科、华设集团、勘设股份三家公司无控股股东,企业高管自主性更高,进取动力更强。

1、苏交科

整体而言,苏交科的业务收入来源主要包括设计业务、检测业务、项目管理、环境业务、工程承包等,而其中前二者的收入保持稳定增长,环境业务和工程承包波动很大。

2012-2019年苏交科的收入构成中设计业务增长最快,2012-2019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8%,期间该业务占营业收入的45%—55%,增长较快的还有检测业务;环境业务主要包括环境检测、环境咨询和工程设计、环境治理和修复实施等,而该部分的波动非常大,2017年达15亿元,但2019年下滑不到1亿元;相对环境业务而言,项目管理的收入较为稳定,2019年成为第三大业务。

设计业务收入上规模后,苏交科自2014年开始基本就放弃了低毛利的工程承包业务。

2、华设集团

相对苏交科而言,华设集团的业务整体保持较稳定,且收入增长也较快,业务包括勘察设计、规划研究、试验检测、工程管理、项目管理等,其中,仅工程承包业务是2017年才开始。

勘察设计业务是华设集团主要收入来源,2012-2019年从7.7亿元增长到30.7亿元,增长了4倍,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60%—75%;规划研究与勘察设计关联度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二者相辅相成,该业务也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达5.76亿元。

工程管理、试验检测是勘察设计业务的自然延伸,二者均保持较快增长;自2017年开始工程承包业务,从上市公司披露数据看,该业务的毛利率非常低,不到3%,导致其综合毛利率有所下滑。

3、勘设股份

勘设股份的业务分类非常简单,分为工程承包和工程咨询两项,其中,工程咨询也是收入保持较稳定增长,占比一度超80%,毛利率长期保持在40%-47%;而工程承包收入波动较大,且毛利率较低。

4、设计总院

设计总院的业务包括勘察设计、试验检测、工程管理、咨询研发等,其中勘察设计是核心业务,保持稳定增长,收入占比在70%—95%;2015—2019年工程管理、试验检测业务没有出现明显增长。

5、设研院

设研院的业务包括勘察设计、规划咨询、试验检测、监理服务、工程总包等,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勘察设计贡献主要营收,2014-2019年的收入占比在50%以上;工程总包在2018年开始涉足,但规模不大。2019年,规划咨询收入达2.3亿元,是设研院的第二大业务,也是增长最快的业务。

6、中设股份

相对前5家公司,中设股份的业务收入规模最小,勘察设计是核心业务,贡献上市公司80%以上的营收;而工程监理、项目管理以及总承包均处于起步阶段,收入贡献非常小。

整体来看,6家公司在勘察设计业务收入的排名依次是苏交科、华设集团、勘设股份、设计总院、设研院、中设股份,其中,华设集团增长较快,明显缩小与苏交科的差距,设计总院也增长较快,2019年与勘设股份的收入很接近;中设股份的收入规模最小,与另外5家公司均不在一个量级。

第三部分 财务分析

一、盈利能力简析

从综合毛利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三个维度来比较6家公司的盈利能力。

(一)毛利率比较

1、综合毛利率

6家公司的综合毛利率诠释了毛利率与营收规模二者不可兼得,营收规模小的毛利率高,营收规模较大的公司毛利率较低。

营收规模最小的中设股份综合毛利率最高,2014-2018年均保持在47%以上;其次是设研院和设计总院,两家公司的综合毛利率自2013年以来均维持在40%以上;勘设股份的综合毛利率自2017年以来有所上升,并维持在40%上下;苏交科、华设集团的综合毛利率较低,2017年以来,维持在30%上下,而前者的毛利率波动要大于后者。

整体看,综合毛利率高的中设股份、设研院有一定下降趋势,而综合毛利率较低的苏交科、华设集团则维持在30%上下波动。

2、勘察设计业务毛利率

6家公司的勘察设计业务的毛利率均高于各自的综合毛利率,比较有意思的是,设计总院、中设股份、设研院以及勘设股份在该业务的毛利率都非常接近(2019年)。相对而言,华设集团的勘察设计业务毛利率最低,苏交科次之。

从地域上看,毛利率较低的苏交科、华设集团主要业务在江苏地区,这应该与华东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化竞争较激烈有关;设计总院、设研院、勘设股份的的业务主要分别在安徽省、河南省、贵州省,相对而言,均不及江苏经济发达。

此外,设计总院的控股股东是安徽交通控股集团;设研院的前身为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目前河南省交通厅为第二大股东;勘设股份前身为贵州省交通厅全额拨款实业单位。三者在当地的项目承接上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或是勘察设计业务毛利率高于苏交科、华设集团的原因之一。

(二)销售净利率

综合毛利率对销售净利率影响较大,前者越高、后者往往也越高。

从销售净利率看,设计总院、中设股份、设研院较高,2017-2019年前二者保持在20%以上,设研院则在2019年出现小幅下滑;销售净利率最低的是苏交科,2015年-2018年低于10%,2019年上升至12%;华设集团仅高于苏交科,整体维持在10%上下。

(三)净资产收益率

随着注册制的推进,市场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投资机构在追踪优质资产的同时,对净资产收益率关注度越来越高。

净资产收益率虽然是盈利能力指标,但其还是上市公司平衡财务杠杆与经营风险的非常重要参考指标。比如,企业可通过加大杠杆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但加大杠杆则会引发企业的偿债风险,进而引发经营风险,因此,平衡财务杠杆与经营风险是门艺术,同时,更是体现管理层能力、企业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整体看,2012-2019年,6家公司的ROE(加权)均趋向15%附近集中,高于该值的则是呈现下降趋势,低于该值的则呈现上升趋势。以2019年来看,华设集团、勘设股份的ROE较高,苏交科排第三,设计总院与中设股份非常接近,并且两家公司自2013年以来保持同步下降趋势,设研院的ROE最低。

从长期看,苏交科的ROE非常稳定,华设集团则是呈现上升趋势。

相对而言,成熟的企业ROE水平较稳定,而处于扩张阶段的企业ROE波动较大。

二、运营能力简析

经分析,勘察设计类企业在运营能力上突出的问题是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金额及占流动资产比重较高,本文除中设股份外的5家公司均存在该问题,尤其是苏交科、华设集团、勘设股份等,使得计提较高的坏账准备,导致较高的信用减值损失,进而影响当期利润。

相对而言,存货金额普遍较小且对当期利润影响均不大,故不再展开讨论。

1、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

6家公司中,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均是流动资产的主要形式,2019年均在50%以上,苏交科、华设集团、中设股份在2020年三季度超过70%;设计总院、设研院较低,在55%左右。

6家公司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规模均出现较快的增长趋势,尤其是苏交科、华设集团、设研院等,2020年三季度分别达到79.2亿元、50.9亿元、26.7亿元。

(注:2020年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

较高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必然导致计提较高的坏账准备,2014-2019年,苏交科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均在1亿元以上,2017-2019年华设集团计提的坏账准备逐年增加,勘设股份、设计总院、设研院等均类似。

(来源:根据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整理)

2、应收账款周转率

随着应收账款(含应收票据)的较快增长,6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呈现下降趋势。

三、现金流情况比较

上文分析了6家公司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情况,整体看,均存在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金额及占比较高的情况,并且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呈现下降趋势;而本部分的经营性现金流分析也整合验证了上文的情况。

工程建设产业链因结算周期较长,且签订合同后,乙方(供应商)往往需要先行垫付资金开工,这也就导致,该产业链企业经营性现金流普遍不好。

1、收现比

收现比,即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反映是经营活动收到的现金与营业收入的匹配程度,理论状态下,二者比较等于1或100%。本文的6家公司中收现比长期低于100%,尤其是2017年以来基本维持在80%上下,说明企业当期经营活动收到的现金低于营业收入,有部分收入则是挂账。

在收现比的业务指标中,6家公司均没有表现特别突出的公司。

2、净现比

净现比,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比值,该指标体现企业净利润的现金含量;理论状态,该比值应该为1或100%。一般而言,收入构成部分提到6家公司在2012-2019年的净利润均为正值,若净现比为负值,则说明当期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值,即流出状态,意味着企业需要通过融资或投资(投资收益或处置资产)活动来满足企业的经营所需资金,该比值若长期处于负值,则应引起重视。

2012-2019年,华设集团、设计总院、苏交科的净现比均保持正值,说明经营活动现金流较好;相对而言,中设股份、设研院两家公司的波动性更大;而勘设股份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2年又三个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需重视。

上文提到,目前国内勘察设计企业达2.37万家,行业集中度非常低,未来一段时间内将进入行业整合阶段,相信会有不少企业进行行业内并购,那么率先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会获得更多的资源。

四、期间费用率比较

6家公司,设计总院的期间费用率较低,而中设股份正好相反,期间费用率均高于另外5家公司。2018年以来华设集团、设研院两家公司的期间费用率有所上升。

进一步分析发现,期间费用率中相差比较大的主要是管理费用率。

整体看,6家公司的管理费用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但期间费用率较高的中设股份在管理费用率上明显高于另外5家公司。

而管理费用中占大部分的是薪酬支出,因此,再来看看6家公司中的高管及员工薪酬情况。

苏交科、华设集团、勘设股份的员工人均薪酬较高,在25万以上,中设股份的员工人均薪酬最低,不到20万。其次是设研院的员工人均薪酬,在23万左右;华设集团、勘设股份的高管较高,均在百万以上,苏交科的高管薪酬排第三,但逐年增长;设计总院的高管人均薪酬最低,不到50万;设研院、中设股份的高管人均薪酬在2019年达到或接近60万元。

(注:上表高管人均薪酬不含独立董事数据)

以2019年数据看,6家公司的员工人均薪酬基本是同期人均创收的40%到50%;员工、高管人均薪酬较高的华设集团,人均创收也较高,体现了薪酬激励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提醒各位老铁要注意华设集团和勘设股份的高管招聘消息哦。

相对而言,“拼爹”的设计总院高管及员工人均薪酬都比较低,分别是48.4万元、24.4万元,但人均创收、人均贡献利润却是最高的,分别为92.5万元、18.5万元。

6家公司中资产负债率较高的是苏交科和华设集团,2020年中报分别为61%、62%,但二者的带息负债率较低,分别是28%、23%,有带息负债导致的财务费用也较低。

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展开讨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市值风云App,搜索“苏交科”,获取专业独立研报。

第四部分 减持、募资与分红

1、减持情况

6家公司中2018年以来减持较大的是苏交科、华设集团及勘设股份,减持套现金额均超3亿元,中设股份系原始股东减持109万股,设计总院、设研院等几无减持。

2、募资与分红

6家公司中,苏交科的募资次数和金额最多,累计募资4次近17亿元,其次是募资10.3亿元的设研院,勘设股份、华设集团、设计总院募资均在8至9亿元。

从派息分红看,6家公司自上市以来均连续分红,累计分红金额最多的是苏交科,6.9亿元,其次是华设集团4.77亿元;而从募资派息比看,华设集团是6家公司中最高的,1.76:1,即每募资1.76元派息分红1元,其次是苏交科。

因每个工程项目的地质条件、功能需求不同,使勘察设计业务不可能批量化、标准化地产出,需要专业人士的仔细勘察、小心论证、科学设计,西方经济学中边际成本递减的理论在勘察设计领域基本行不通。

对企业而言,要实现业绩较快增长要么是横向并购,要么是纵向延伸,前者能快速扩大规模和覆盖面,而后者则要面对低毛利且大额的资金投入。

勘察设计与工程建设一样,永远绕不过的应收账款。

从上文看出,过去的几年间,有的企业对外收购与内生增长双管齐下,实现营收与利润较快增长,有些企业则刚开启资本运作之路,有的则是仍缓步徐行,导致6家公司在营收和利润上的差距日益拉大。

随着勘察设计领域市场化的继续推进,强者恒强或将更明显。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邮箱:mvlegend@163.com /微信:yangfeng562933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