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新华国际头条

新华国际头条

(188055)个赞

(883)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看到野草能长出蘑菇、荒地能变成稻田,他们直夸厉害!

作者: 新华国际头条 | 2018-05-11

12月15日,林应兴(中)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中国援助巴新菌草和旱稻技术项目第9期培训班上授课。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林应兴是中国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菌草和旱稻技术项目专家组组长。这几天,他和同事们正在为东高地省亨加诺菲区一个基层社区的117名农民进行菌草和旱稻种植技术培训,这也是去年8月项目启动以来开设的第9个培训班。    

为期4天的培训中,他们不仅要讲授理论,还要手把手地指导播种技术。为了让学员对菌草和旱稻的收益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他们还准备了50多公斤旱稻米和10公斤用菌草培育的新鲜蘑菇,让学员们在午餐时品尝。    

“当地农户非常希望能学会菌草和旱稻种植技术,特别是他们看到野草能变成鲜美可口的蘑菇,荒废的野地能变成金灿灿的稻田,都直夸厉害。这个项目能实实在在地让他们得到实惠。”林应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19年12月27日,林应兴(左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向巴新总理马拉佩(左三)介绍菌草技术与成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菌草是一种草本植物,既可用来培养食用或药用菌,也可用作牲畜饲料。上世纪80年代,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林占熺发明了菌草栽培技术,应用到国内一些欠发达地区的脱贫实践。

1997年,应巴新东高地省政府邀请,林占熺带领团队在当地建立了菌草技术示范点。1998年,他们又从国内引进旱稻,在东高地省繁育成功了“金山1号”多年生旱稻,结束了巴新不能自产稻谷的历史。    

“东高地省大部分土层深厚肥沃、持水性能高,地理和气候条件很适合菌草和旱稻的生长。而且当地粮食作物主要是地瓜和木薯,经济作物是咖啡,种植菌草和旱稻也丰富了当地的农业结构和百姓的餐桌。“林应兴说。    

育种、生产、示范、培训……从1997年至今,专家组几经轮替,仍坚持扎根当地,常常一驻就是两年多。

翻拍照片为林应兴1995年同到访福建农业大学菌草研究所学习的巴新菌草技术人员布莱恩·瓦伊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多年来,累计700多户农户参与菌草种植,加上在基地就业或是参与销售原料、燃料的,超过1000户农户从中受益。还有3000多户农户掌握了旱稻种植技术。

菌草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呼为“中国草”。

    

目前,专家组共有6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林占熺教授已77岁高龄。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常驻巴新的4名专家也一直留在当地坚持工作。    

每天,除了吃饭、休息、锻炼,大家要么在田间地头巡视菌草和旱稻的生长情况,要么撰写工作日志,或是为上门求教的农户答疑解惑,偶尔还要应当地社区要求举办培训班。

图为2020年12月17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拍摄的中国援助巴新菌草和旱稻技术项目第9期培训班结业仪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专家组还不断吸收补充年轻力量,已经有80后、90后的硕士、博士开始参与项目相关工作。    

“我们专家组涵盖老中青三代,经验丰富。我们要努力把东高地省打造成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示范省,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林应兴说。    

今年是林应兴到巴新的累计第八个年头。1998年他第一次来到巴新,那时见到的低矮的草屋、大片的荒地如今已被崭新的小楼、成片的稻田所取代。    

林应兴告诉记者,现在东高地省已将菌草和旱稻列为仅次于咖啡的第二和第三大产业来发展。除了东高地省,菌草和旱稻技术还推广到了钦布省、吉瓦卡省、莫罗贝省、西高地省和中央省等巴新其它省份,下一步有条件的话,专家组还打算在其他省也建立示范点。

2月26日,林应兴(右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旱稻田间同当地种植人员一同劳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正值福建省和东高地省缔结友好省关系20周年。双方因菌草结缘,并由此发展出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

目前,除了专家组,还有一些福建企业在东高地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已经做好了在巴新长期干下去的准备,希望能用我们的微薄之力,帮助巴新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发展。”林应兴说。

-END-

监制:闫珺岩 

记者:郝亚琳 张玥 胡泾辰(报道员)

编辑:鲁豫 唐志强 

剪辑:王玉珏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