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汇商传媒

汇商传媒

(126333)个赞

(501)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75岁时他捐出自己370亿美元财产!我要的不是钱,是赚钱的乐趣

作者: 汇商传媒 | 刚刚

一名年仅10岁的少年,昭告所有同辈,自己会在35岁前成为百万富翁。当然,少年说的这番话乍听之下显得荒诞无稽,尤其当时(1941年)美国正逢经济大恐慌时期,但是少年仍然坚信,只要根据他先前阅读的书籍里提及到的复利概念操作,小钱也会以固定比例不断增加,最后变成一笔可观的数目。

 

10年后,少年已经是20岁青年,他提早一年从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毕业,同年夏天,他申请了哈佛商学院,自认天资聪颖的他,相信哈佛没有理由把他拒于门外。他之所以要申请哈佛,理由很简单,因为他看中这份文凭以及结识到的人脉在将来出社会以后都会非常好用。

 

然而,校方认为他不符合资格,哈佛大学面试官对这名外观看上去还很青涩的青年建议,不妨过几年后再来重新申请,等于是用委婉的方式间接回绝了他。

 

哈佛大学落榜以后,青年在打听其他研究所时,无意间看见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简介手册,小册子上写有两个人的名字-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和大卫·杜德(David L. Dodd),瞬间,青年的目光被这两位人名吸引,因为他们正是青年儿时阅读过的一本书-《证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的共同作者,而且就在不久前,他才刚阅读完其中一位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深受启发。根据青年的友人形容,他在阅读完这本书以后,仿佛看见上帝般狂喜。终于,青年有了新目标,就是顺利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向格雷厄姆和杜德学习。

 

然而,青年又面临到另一个问题,当时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所申请早已截止,一个月后学校即将正式开课,不想就此打退堂鼓的他,带着对两位老师所抱有的敬畏之心,写了一份研究所申请志愿书,所幸最后这份志愿书刚好落入了拥有入学审核权的商学研究所财务系主任杜德手中。杜德竟然在申请已截止的情况下,没有安排任何面试就直接核准青年入学。据说核准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杜德和格雷厄姆的招生标准是看谁有潜力成为“投资专家”,这刚好和哈佛商学院的培育“社会领袖”宗旨不同。

说到这里,相信各位一定都已经猜到这位青年是谁了。没错,正是世界最成功的投资专家、“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

成功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就读的巴菲特,终于见到了引颈期盼的价值投资(ValueInvesting)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他热衷于上格雷厄姆开设的所有课程,也几乎能倒背如流老师的著作《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虽然巴菲特是所有学生当中年纪最轻、性格上也欠缺纯熟的学生,却也是懂得最多知识、对老师最带有尊敬之心的学生。

 

巴菲特不只对老师的书籍、演讲有兴趣,甚至对老师的一切都深感好奇。因此,他开始广泛地研究老师,包括格雷厄姆的投资方法、著作、演讲方式、投资的企业,并搜集关于老师的所有信息。例如,巴菲特在研究格雷厄姆的时候发现,原来老师同时也是保险公司盖可(GEICO)的董事长,他为了一睹老师亲自营运的公司,甚至在1951年亲自前往位于华盛顿的盖可总部,拍打大门至警卫愿意为他开门为止。多亏这样努力不懈的热忱,使他得以见到盖可公司的高层,听到一些关于公司的简介,然后他再利用老师教他的方法分析盖可这家公司,最后决定投资。

 

然而,只有在学校向老师学习早已满足不了巴菲特的求知欲,他想要和老师一起实际工作,格雷厄姆当时有和一名同事-杰里·纽曼(Jerry Newman)一起经营一间投资公司—格雷厄姆纽曼公司(Graham Newman),巴菲特想象着自己也成为这间公司的一员,和老师一起工作的画面,最终,他在即将毕业之际主动向老师提出了想要在其公司工作的意愿,尽管没有酬劳他也甘愿。这对于面对金钱总是精打细算、锱铢必较的巴菲特来说,是绝对不可能轻易对人说出口的提议。不过,最后老师以只聘请犹太人原则为由拒绝了他。原来当时身为犹太人的格雷厄姆,为了提供长期因种族歧视而难以在金融圈找到工作的犹太人一份工作保障,所以暗自定下了至少要在自家公司只聘用犹太人的原则。

 

1951年,巴菲特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毕业,他回到故乡奥马哈(Omaha),不久后便在父亲的证券公司从事股票经纪人的工作。虽然他后来在公司里小有成就,但一开始也是历经不少挫折。某次,他以个人投资名义买下了一间加油站,结果令他损失20%的净资产。在从事股票经纪人工作时,涉世未深的年纪则成了他的绊脚石,总是因为年纪太小而得不到顾客青睐,加上他的外貌又比实际年龄看上去显得更为稚嫩,每当他向客户介绍某档股票的时候,客户都会先询问其父亲—资深股票经纪人的看法。巴菲特面对这样的情况总是不知所措,虽然他可以用杰出的投资技术来武装自己,但是在经营技术和人际关系经验上仍有明显不足。

当时,巴菲特因为生性害羞,不喜于面对人群,于是他为了克服这样的缺点,支付100美元报名了戴尔·卡内基(Dale Carnegie)开设的沟通讲座,以当时来说算是相当昂贵的价格。虽然中间历经各种挫折,但是在通过一年多的适应期以后,巴菲特的名字开始在业界广为人知。

 

但是随着自己越投入工作,他就越对股票经纪人这份工作心生狐疑,由于这份工作是以买卖股票从中赚取手续费的模式进行,所以如果要赚大钱,比起去发掘潜力股然后介绍给客户投资,不如先不管是什么股票都推销给客户再说,因此,经常会与客户之间产生利益冲突。随着时间流逝,他发现自己其实更渴望成为专业投资人,而非股票经纪人,也想尽情地和老师一样找出无人发现的潜力股。他在奥马哈工作的期间,时不时就会主动联络老师格雷厄姆,并一直表示自己想和老师一起工作的心愿,但是老师始终都没有点头允诺。

巴菲特从事股票经纪人工作约莫一年左右的时候,他达成了自己在参加卡内基训练时所立下的目标—1952年4月,和心仪的女子苏珊·汤普森(Susan Thompson)结为连理。隔年,女儿苏珊·爱丽丝·巴菲特出生,他的工作成绩也表现亮眼,所以尽管对这份工作心存狐疑,却也成功坐稳了股票经纪人的职位。

 

1954年7月,他终于接获了苦等已久的消息,格雷厄姆主动联络他,邀请他一起工作,巴菲特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就连工作条件、薪资等都没详谈,甚至还提前一个月报到,只为能尽早和尊敬的老师一起共事。

 

同年12月,巴菲特喜获爱子,并将他取名为霍华德·格雷厄姆·巴菲特(Howard Graham Buffett),取老师的名字作为儿子的中间姓名。由此可见,老师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小可。数十年后,巴菲特回忆起自己的老师是这么说的:

我和本杰明·格雷厄姆亦师亦友,他同时也是我的雇主。我们在各种关系里既没有限制也没有条件,只有对点子、时间、心灵充满宽容。需要明确思考时,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人选,需要鼓励或咨询时,他永远都在。 

巴菲特和格雷厄姆一起工作,不只学习投资理论,还学习到工作实务面。两人尽管一起工作,也不忘针对一般大众进行投资相关演讲,准备演讲的过程中,一直不断复习投资理论与实务经验,使资料得以系统化整理。最重要的是,巴菲特从老师格雷厄姆身上学习到,把资本放在预期会有高报酬率的资本分配技术等核心投资技术,除此之外,他也在那段期间设立了许多投资原则,例如“股票是可以持有一间企业小零件的权力,运用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Mr. Market是你的仆人,不是主人”等作为日后进行投资活动时的基础。

 

巴菲特在格雷厄姆的公司工作时,不仅负责一般的股票业务,也处理国际证券及外汇市场投资等工作,拓展了不少眼界,不久后,他便发挥其投资潜力,创下亮眼佳绩。原本在老师课堂上是“优秀学生”的巴菲特,在老师创办的企业里也成了“优秀员工”。巴菲特刚进公司满一年左右的时候,格雷厄姆就不再把他视为学生或公司职员,而是将他当成“潜在合伙人”,公司上上下下异口同声指出,巴菲特是格雷厄姆钦点的“皇太子”。

 

这样的评价并不夸张,因为在1956年春天,72岁的格雷厄姆决定从投资界隐退,并表示想要把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交给巴菲特经营,等于公开认可了这名徒弟的实力;然而,巴菲特在经过一番长考之后,决定婉拒老师的这项提议。他的拒绝理由只有一个:要是不能够再和伟大的老师格雷厄姆一起工作,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当时的巴菲特,早已跟随老师两年多时间,该学的也都学得差不多了。不只学到价值投资理论和实务,也获得了关于经营投资合伙方式的灵感,与此同时,他也靠着自学,开始思考要建立一套专属于自己的投资方法。举例来说,格雷厄姆严格遵守分散投资的原则,但是巴菲特认为,只要是经过充分评估过的公司,不如选择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集中式投资,会比分散投资创造出更多收益。

另外,格雷厄姆在决定投资与否时,会以展现企业经营状态的数值和统计作为主要评估准则,而非公司最高经营团队,但是巴菲特却是非常重视企业最高经营团队的能力。而在进行投资时,格雷厄姆重视的是关于企业的定量分析,但是巴菲特还会把企业定性一并纳入考量。由此可见,巴菲特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投资方式,这也显现出是时候该离开老师独自单飞了。

 

1956年,巴菲特拒绝了老师的邀约,选择回到故乡奥马哈,成立他的第一个投资合伙事业-巴菲特合伙有限公司(Buffett Associates)。

 

最初,这间公司的合伙人总共只有7人,所有人都是已经有家庭或熟识的亲友,出资金额是10.5万美元,巴菲特把自家的一间房间用来当作办公室。自此之后,巴菲特就不再从事只是销售证券的工作,而是直接负责运用亲友们的资金来进行投资,等于不再是股票经纪人或投资公司的职员,而是拥有投资合伙人的专业投资者。巴菲特合伙有限公司第一年的投资收益率是10%,虽然这样的成绩看似平凡,但是和当时道琼工业平均指数下跌8%相比,已经是不错的成绩。

 

随着投资合伙收益逐渐增加,巴菲特的资产也跟着与日俱增。他并没有将收益分配给合伙人或者作为其他用途,而是把那些钱继续用来投资,等于是把小时候学到的复利原理套用在投资上。如果用一句话简述巴菲特的投资成果,那便是“1956年给他10,000美金作为投资金的人,如今扣掉税以后还剩下逾4亿美元的资产”。

 

巴菲特的资产在他年约20岁时是9800美元,但是到了25岁时已经增加到15万美元,小时候期待自己某天要成为百万富翁的梦想,也在他32岁那年实现,算是提早实现了这个目标。当然,在这当中巴菲特的目标早已变得更为远大,百万美金显然已经是一颗大雪球,容易钱滚钱,50年后,这笔钱成了世上最大的雪球,参与这场滚雪球的人则成了20世纪最卓越投资家。

 

然后在2006年6月,他下定决心要把这颗雪球用在世人身上,从“滚雪球之人”跃身一变成“分享雪球之人”。他透过比尔与美琳达·盖兹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以及几个公益团体,捐出了自己的财产85%(370亿美金),并借此证明了他的人生哲学 —“我要的不是钱,而是领悟钱的原理,以及体验赚钱的乐趣,还有看着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来源:本文摘自木马文化《慢转的力量:9种蓄积能量模式,与18位名人的生命故事》作者:朴胜晤(박승오),洪升完(홍승완)

好消息!Lirunex针对新客户开户入金提供了专属赠金通道,活动期间全新注册,首次激活 MT4 账户的客户且注资金额≥2000美元的新客户,入金尊享10%的欢迎金,最高可领 100,000 美金。

活动期限:2020年9月14日0:00起至2020年11月30日 Lirunex 公司保留随时修订、暂停、终止本活动及任何相关条款之权利及其解释权。想成为幸运的锦鲤,享受高额赠金回馈,赶紧来「阅读原文」了解一下!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