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稳步恢复,债市拐点未至——海通固收利率债月报(姜珮珊、孙丽萍)
风险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经济稳步恢复,债市拐点未至——海通固收利率债月报(姜珮珊、孙丽萍)概要
海外债市:经济复苏放缓
美国大选进入关键阶段,而特朗普确诊,大选戏剧性变化推升市场波动,疫情数据再现抬头趋势,财政刺激方案仍未达成协议,美国经济复苏放缓,市场情绪不稳,截至10月6日美债震荡下跌,相比于9月25日,1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10BP至0.76%,10Y-2Y国债期限利差走阔8BP至0.62%。
9月市场回顾:资金压力缓解,债券熊市延续
9月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投放力度,净释放6100亿元跨季资金,结构性存款压降压力暂缓,存单量缩价升,利率债供给回落,季末财政投放加快,以及我国国债将被纳入WGBI指数等利好债市情绪,但经济稳步恢复,社融大超预期,消费增速首次转正,整体来看,债市熊市延续,总体震荡下跌。
资金压力缓解。9月R001月均值为1.75%,月均值环比下行27BP;R007月均值为2.39%,环比上行2BP;DR001月均值为1.67%,环比下行28BP;DR007月均值为2.17%,环比下行2BP。
供给减少,需求尚可。9月利率债净供给为10692亿元,环比减少5190亿元;总发行量20127亿元,环比减少2821亿元。从招投标结果来看,9月最后一周农发债需求尚可。截至9月30日,未来一周国债计划发行量为850亿元。
国债曲线熊平,国开曲线变陡。截止9月30日,1年期国债收益率环比上行13BP,10年国债环比上行13BP;1年期国开债环比上行1BP,10年期国开债环比上行14BP。
经济和政策前瞻:经济稳步恢复,货币维持中性
经济复苏延续,PPI短期回落。8月国内主要经济指标均有改善。9月PMI显示9月制造业继续复苏,新订单指数回升显示外需继续改善,服务业PMI提速改善。从9月以来的中观高频数据显示,终端需求好坏参半,工业生产仍在高位。物价方面,9月CPI与PPI同比或纷纷回落。根据社融增速对经济的领先性,我们预计本轮经济复苏有望延续到明年上半年。
打通货币传导堵点,货币中性延续。国常会强调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政策力度和可持续性;央行三季度例会强调,着力打通货币传导的多种堵点,综合施策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政策在延续前期基调的同时,更强调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年内货币转松还缺乏基本面的支持,但考虑到就业尚未明显改善,货币也不会立刻收紧,总体来看货币政策仍将维持中性。
债市前瞻:利率拐点未至,中短端优于长端
展望10月,债熊仍将延续。债市利多因素主要包括PPI短期回落、四季度债市供需格局改善、临近美国大选全球资本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但利空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基本面对债市整体不利,9月PMI与高频数据均显示经济稳步恢复,外需持续向好,社融与M2增速拐点可能出现在11~12月;第二,10月资金面依然面临挑战,10月是缴税大月,财政支出在季初或较9月放缓,结构性存款压降压力仍大,且1.9万亿存单将集中到期;第三,从过去几轮熊尾利率调整位置、隐含税率以及社融-M2增速差领先关系来看,利率拐点未至。
中短端优于长端。当前收益率曲线较为平坦,国债1~3年的配置价值较好、位于2010年以来的42~43%分位数,国开债同样中短端配置价值大于长端,超长端国债配置价格好于10年但依然位于30%分位数以下。因此,我们依然建议缩短久期、以票息策略为主。
1. 利率债前瞻:经济稳步恢复,债市拐点未至
1.1 海外债市:经济复苏放缓
上周经济数据大多疲软,非农就业数据低迷,个人收入不佳,消费增长放缓,制造业扩张减速。具体来看,美国9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新增66.1万人,显著低于预期和前值,美联储梅斯特表示失业率可能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回到今年2月份的水平。8月美国个人收入环比下降2.7%,远不及7月的数据表现。8月消费者开支增长1%,为美国经济重启以来最低增幅。制造业扩张减速,9月ISM制造业指数从8月份的56%下跌至54.6%。
美国大选进入关键阶段,而特朗普确诊,大选戏剧性变化推升市场波动,疫情数据再现抬头趋势,财政刺激方案仍未达成协议,美国经济复苏放缓,市场情绪不稳,截至10月6日美债震荡下跌,相比于9月25日,1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10BP至0.76%,10Y-2Y国债期限利差走阔8BP至0.62%。
1.2 9月国内债市回顾:资金压力缓解,债券熊市延续
9月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投放力度,净释放6100亿元跨季资金,结构性存款压降压力暂缓,存单量缩价升,利率债供给回落,季末财政投放加快,以及我国国债将被纳入WGBI指数等利好债市情绪,但经济稳步恢复,社融大超预期,消费增速首次转正,整体来看,债市熊市延续,总体震荡下跌。
1.3 基本面判断:经济稳步恢复,PPI短期回落
8月国内主要经济指标均有改善。具体来看,8月工业增速明显回升至5.6%,指向工业生产有所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增速继续上行至9.3%,其中民间投资增速显著回升至19.5%,指向投资的内生动力恢复势头较强。三大类投资增速涨多跌少,其中房地产投资当月增速继续上升至12.1%,创19年5月以来新高。社消零售增速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消费的恢复速度短期有明显加快。利润方面来看,8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高位稳定,而下游需求的强劲恢复也逐渐向中上游行业传导,钢铁、石化等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速显著改善,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速仍维持高位。库存方面,当前工业企业库存较疫情期间的峰值已有明显去化,企业库存由去转补。8月国内主要经济指标均有改善,根据社融增速对经济的领先性,我们预计本轮经济复苏有望延续到明年上半年。
9月经济稳步恢复。9月PMI显示9月制造业继续复苏,新订单指数回升显示外需继续改善,服务业PMI提速改善。从9月以来的中观高频数据来看,终端需求好坏参半,工业生产仍在高位。需求端,35城地产销量增速回落至2%,但乘联会乘用车批发、零售销量增速双双回升至11%和12%;生产端,样本钢企钢材产量增速小幅回落至5.9%,仍处年内较高水平,汽车、钢铁和化工等主要行业开工率涨多跌少。
9月通胀压力不大,CPI或有所回落。9月以来猪价和水果价格均有所回落,蔬菜价格继续反弹,我们预计9月CPI同比回落至1.9%。9月以来国际油价回落,国内煤价上涨、钢价回落,我们预计9月PPI同比略降至-2.1%。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短期仍将持续,未来数月食品价格对CPI拉动作用预计继续减弱。在疫情未完全结束的情况下,需求复苏预计放缓,PPI难有大幅回升。整体来看今年年内通胀压力不大。
1.4 政策判断:打通货币传导堵点,推动融资成本下降
打通货币传导堵点,推动融资成本下降。9月2日国常会强调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政策力度和可持续性。9月25日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上再次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综合运用并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会议指示:1)要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2)着力打通货币传导的多种堵点,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综合施策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3)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4)进一步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5)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6)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LPR改革明晰两条利率传导路径。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有序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明晰了两条政策利率影响市场利率路径,一是央行通过OMO利率影响DR/R利率和国债收益率。二是央行通过调整MLF利率影响LPR报价,从而影响实体贷款利率。此外,增刊提出结构性流动性短缺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即始终保持结构性的流动性短缺,增强央行对利率的调控能力,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在合理区间运行。
货币仍将维持中性。9月份央行再度重启14天逆回购投放、释放跨季资金,此外MLF净投放4000亿元,净投放量创18年8月以来新高,我们认为这是央行为充分满足金融机构资金需求,提供中长期较高成本的资金,并非货币转松;8月社融大超预期,预计年内货币与社融增速后续依然回升,我们认为货币转松还缺乏基本面的支持,短期内货币政策也难以放松;考虑到就业尚未出现明显改善,因此货币政策也不会立刻收紧。总体来看货币政策仍将维持中性。
1.5 债市前瞻:利率拐点未至,中短端优于长端
展望10月债市,多因素交织影响下,债熊仍将延续。债市利多因素主要包括三点:一是9月以来生产资料价格整体下跌使得PPI短期回落;二是债市供给压力减小,且四季度信贷增速放缓,债市供需格局改善;三是临近美国大选全球资本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如特朗普感染新冠病毒给大选增加变数)。但利空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基本面对债市整体不利,9月PMI与高频数据均显示国内经济稳步恢复,外需持续向好,社融与M2增速拐点可能出现在11~12月,名义GDP增速或持续回升至明年一季度;第二,10月资金面依然面临挑战,10月份是缴税大月(6月以来税收收入持续同比多增),财政支出在季初或较9月放缓,结构性存款压降压力仍大,且1.9万亿存单将集中到期;第三,从过去几轮熊尾利率调整位置、隐含税率以及社融-M2增速差领先关系来看,利率拐点未至。
中短端优于长端。当前收益率曲线较为平坦,国债1~3年的配置价值较好、位于2010年以来的42~43%分位数,国开债同样中短端配置价值大于长端,超长端国债配置价格好于10年但依然位于30%分位数以下。因此,我们依然建议缩短久期、以票息策略为主。
2. 9月货币市场:资金压力缓解
央行加大投放力度,资金压力缓解。9月,央行逆回购投放24700亿元,逆回购到期248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投放8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500亿元,MLF投放6000亿元,MLF到期2000亿元,公开市场净投放4200亿元。
从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来看,9月R001月均值为1.75%,月均值下行27BP;R007月均值为2.39%,月均值上行2BP;DR001月均值为1.67%,月均值下行28BP;DR007月均值为2.17%,月均值下行2BP。
3. 9月一级市场:供给减少,需求尚可
上月,利率债净供给为10692亿元,环比减少5190亿元;总发行量20127亿元,环比减少2821亿元。其中,记账式国债发行8004亿元,环比增加2344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发行4914亿元,环比减少378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7209亿元,环比减少4788亿元。截至9月30日,未来一周国债计划发行量为850亿元。
9月最后一周,农发债招标需求分化,整体尚可。具体来说:
1年期、3年期农发债需求较好。其中,20农发06(增13)和20农发07(增8)认购倍数分别未7.47和7.74倍。5年期的20农发08(增发)和10年期的20农发04(增24)认购倍数分别未3.95和3.48,需求一般。
存单量缩价升。9月同业存单总发行量环比减少1553亿元,至17578亿元;总偿还量16296亿元,环比减少289亿元;单月净融资额为1282亿元,环比减少1264亿元。3M股份行存单发行利率月均值为2.67%,环比上行6BP。
4. 9月二级市场:熊平延续
国债收益率曲线熊平走势延续。具体来看,截止9月30日,1年期国债收于2.65%,环比上行13BP;10年期国债收于3.15%,环比上行13BP。1年期国开债收于2.84%,环比上行1BP;10年期国开债收于3.72%,环比上行14BP。
截至9月30日,从收益率绝对水平来看,十年国债收益率位于22%分位数(2010年以来,下同),3-5年国债位于37%~43%分位数左右,1Y国债位于42%分位数;相对于国债,十年国开分位数更高,中端国开分位数较低。
从期限利差来看,国债10-1Y收益率曲线最为陡峭,10-1Y利差缩窄1bp至50bp,位于28%分位数;相对于国债,国开曲线中长端更陡,尤其是10-5Y位于59%分位数;但3-1Y分位数(47%)低于国债(57%)。
从隐含税率来看,10年国开债隐含税率微幅下行至15.36%,位于62%分位数,1年国开债隐含税率为6.87%,其余关键期限的隐含税率在11%-12%左右。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债市加快开放,利率拐点未现——海通固收利率债周报(姜珮珊、孙丽萍)
防范交易盘降杠杆风险,信用分化延续——海通债券周报(姜珮珊、杜佳、周霞、王巧喆等)
债市熊平行情,票息防守策略为主——海通债券周报 (姜珮珊、杜佳、周霞、王巧喆等)
利率区间震荡,信用票息打底,转债分化明显——海通债券周报 (姜珮珊、杜佳、周霞、王巧喆等)
多空因素交织,票息策略为主——海通债券周报 (姜珮珊、杜佳、周霞、王巧喆等)债市进入观察期,信用挖掘价值,转债关注中报 ——海通债券月报(姜珮珊、杜佳、周霞、王巧喆)债市继续回暖,信用票息打底,转债均衡配置——海通债券周报(姜珮珊、杜佳、周霞、王巧喆)利率略有回暖,信用注重票息,转债短期调整——海通债券周报(姜珮珊、杜佳、周霞、王巧喆)特别国债宣发,适当关注机会——海通债券周报(姜珮珊、杜佳、周霞、王巧喆)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姜超宏观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姜超宏观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