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增1.5万亿,私人银行规模大增,普通人如何逆袭?
作者| 超哥
来源| 超哥说定投(ID:FundCat)
大家可能知道,每次去银行办业务时,总有一些VIP客户可以优先办理,理财经理还笑呵呵地把他们迎进贵宾室,其实这就是私人银行,专门服务银行中优质的大客户,一般都有资产规模门槛才能进得去,比如招行就需要一千万才行。
而最近随着各大银行半年报的披露,私人银行的管理规模也浮出水面,说出来吓人。今年上半年,主要私行的资产规模暴增约1.5万亿元,已经超过去年的增长金额。并且高净值客户已经超过了80多万户,到底多有钱呢?拿招行来说,户均资产规模2743万元,最新达到2.5万亿元,是个相当恐怖的数字,超哥数零还得半天呢?
而这些都是可投资性资产,但大家知道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30733元,相差近几百倍,如果按照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380元算,那就相差上千倍了。
相信大家也是如此,除去养家,看病和吃喝玩乐等生活开销后,一年下来存不下什么钱,更别提什么可投资性资产了,这就是咱们和金字塔顶端人群的差距,大部分普通人每年是跑不赢通胀的,因为闲钱几乎都消费了,而富人不仅通过长期持有优质金融资产,跑赢通胀,甚至大幅超越,在本身投入基数差距就大的情况下,收益再有差距,日复一年后,就会拉开更大,这就是马太效应。
其实这种情况在全球都在上演,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比如美国就最明显了,因为金融业非常发达,富人主要靠金融资产升值,可以看到,二季度美国GDP遭遇了40年来最大跌幅,环比下跌32%,经济衰退,老百姓更是大量失业,目前还有近3000万人,相当于近六分之一美国青壮年无所事事,靠政府救济度日。
而奇葩的是,美国的富人不仅没有财富缩水,还身价暴涨。据美国政策研究协会8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2位亿万富翁疫情期间财富激增40%,估计超过千亿美元。
还记得华盛顿智库政策研究所早在2017年11月发表的年度报告中说,美国最富有的三个人,亚马逊老板杰夫·贝佐斯、微软老板比尔·盖茨和“股神”沃伦·巴菲特的财富等于美国底层一半人口的财富总和。
也就是说,他们三个人的财富加起来等于美国1.6亿人或6300万个家庭的财富的总和。现在看来,这个数据明显低估了。
这就是发达金融业的结果,看似美国国会动用2.2万亿的刺激经济计划,还给每个普通家庭1200美元的补贴,穷人占了大便宜,其实能量是守恒的,多出来的钱自然流到了优质资产那里,而富人又是持有他们最多的,也就最受益。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些大佬和我有啥关系,再怎样也赶不上啊。你看,这又掉进了穷人思维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咱们虽然大富不了,但小富总可以吧,如果10年后你有几百万,是不是生活好多了呢?比不了社会前十分之一的人,五分之一还是可能的。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缩短差距呢?超哥分享三个办法:
第一,尽力提高主动收入,积攒第一桶金。先在本职工作上找突破,通过升值加薪获得一个稳定收入来源,毕竟有了更多本金才能投资嘛。如果本身就是重复性工作,实在突破不了,可以试试自媒体,把业余兴趣和特长展示出来,比如短视频这么发达,万一火了呢?把你的经验和知识变现。当然提高主动收入,可能往往效果一般。那么就要想办法提高被动收入。
第二,努力学习理财知识,通过资产配置来长期分享优质资产的升值。这就是超哥经常提到的定投指数基金,一个几乎没有经验的普通人,通过宽指基金,长期基本能打赢大部分的基金经理。而如果深入学习后,还可以配置更多行业指数基金,进一步提高长期获利能力,比如最近几年大火的医药ETF,消费ETF,科技ETF等,都远远跑赢了宽指基金。并且并不需要太高深的金融知识,按照自己的纪律来定投问题就不大。
第三,借助基金投顾或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力量。这两年基金投顾牌照陆续下发后,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银行,第三方理财平台,比如理财通,支付宝,天天基金等,都有了各自的投顾产品,并且门槛也很低,一般几百就能帮你配置和指导,相当于入门级的私人银行了。一般的理财需求都能满足,提示买卖,省心省力,而未来肯定更智能和人性化,减少了咱们的理财精力。
从这几年看,成绩还是不错的,虽然爆发力差点,但胜在稳健。这对小白至关重要,至少不大亏了。下一步,当我们通过不断的复利积累后,资产规模达到基本要求了,就可以开启真正的私行模式了,有客户经理一对一服务,并且关键在于可以买一些私募基金了,通过配置优质的私募基金,进一步提高理财效率。
通过这三部曲,基本就进入到了富人模式,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也能自给自足上小康了吧。富人和穷人区别,关键在于对钱的认识,你看的越长远,站的越高,就效果越好,反之,只顾眼前蝇头小利,埋头苦干不一定就好。
撰文| 金不可失头图| Ritomm排版| Seagull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