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永安期货

永安期货

(28508)个赞

(103)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永安研究丨开启双循环,从预期走向现实

作者: 永安期货 | 2020-09-04

摘要: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已经在复苏。疫情已经不是市场关注重点,而经济复苏的幅度和宏观政策的力度,形成新的微妙博弈,将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市场驱动从流动性走向基本面,在大国博弈格局下,波动率加剧成为市场主要风险。但无论如何,不影响中国经济总体向好的大趋势。  观察各板块,我们认为下半年基建仍将发力,房地产中短期总体平稳,制造业已经出现明显的复苏。  在此情况下,开启双循环,将是应对内外新形势变化,以及中国经济进一步升级转型的长期战略。

  总体来讲,流动性刺激即将照进现实,市场将由预期驱动走向基本面驱动,风险资产整体依然向好。具体来看,权益、大宗持续向好态势不变,警惕波动率风险,注意板块轮动;债券可能高位震荡格局。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中

  尽管美国、巴西确诊人数依然较高,但环比呈现显著的震荡下滑之势。考虑到俄罗斯、美国、中国等国都宣传研制成功新冠疫苗,市场对疫情的研讨已经趋于清淡,更多注意力将放在经济复苏的力度和结构上。从全球三大经济体制造业PMI来看,中国制造业PMI率先复苏,继续引领欧美制造业PMI复苏,一如2019年三四季度的表现。尤其超预期的是美国制造业PMI复苏,最新8月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PMI初值为53.6。尽管不确定复苏的力度和持续性会怎么样,但市场开始逐渐关注经济复苏和宽松政策的博弈。

新形势:流动性宽松与经济复苏的博弈

  过去5个月,最重要的宏观主题是流动性宽松乃至“泛滥”。现阶段,流动性驱动将逐渐转向基本面驱动。  一方面政策刺激已经充分使用,各国央行火力全开,现阶段仅仅是稍稍放缓。从FED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宽松的局面仍将维持,但市场欲壑难填,期望更宽松的预期。目前流动性政策仍在各国延续,如从TED-spread利差依然偏窄可窥欧元区端倪。急剧扩张的流动性冲击美元汇率,从美国企业债利差来看,美元指数长期大概率走弱。美国处于金融不可能三角,在汇率、利率和资产三方面,利率降无可降,资产也即美股不具备大跌的政治和流动性基础,那么美元汇率贬值将成为大概率事件。从美元国际货币单位的地位与大宗商品的负相关性,走弱的美元对大宗商品价格构成支撑。短期美国经济复苏将影响市场对美联储的宽松预期,一旦市场认为不会继续维持高强度宽松,那么美元企稳反弹,将成为影响风险资产波动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对于金融属性较强的资产如贵金属、有色金属等,影响会稍剧烈。

  过度的流动性形成了风险资产的大幅上涨,但各国股市及商品价格已经进入相对高位,进一步上涨的驱动力需要来自现实供需好转才能支撑。如果宏观刺激不能有效输血到实体经济,只是在金融市场转悠,那么最终将导致通胀及财富再分配,拉大贫富差距,不利于经济长期健康的运行。有鉴于此,中国政府特别强调“精准滴灌”,正是确保流动性及财政宽松能够到真实有效的领域、项目中去。

  因此,可观察到,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宏观政策的趋缓也稍微提前一些。从社融同比增速下滑以及M2M1同比剪刀差收窄趋缓,包括央行部分领导讲话,也体现出下半年双宽松较上半年趋缓的势头。

  从LPR的利率调控和MLF的总量调控可看出,LPR已经连续四个月没有下调利率,而MLF一直处于震荡收窄中(如图7)。中国央行今年总体属于各国央行中“鹰派”角色,这实质上为后市的进一步调控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政府更多从释放改革红利、减负降税等方面着手,推动实体经济有序良性的复工达产。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宏观主题将从前三个季度的流动性驱动,逐渐转为流动性和基本面的双驱动,因为经济虽然复苏但尚未“显著复苏”,因此流动性驱动仍将扮演,只是权重必须下降。且这两者很可能并不是同时驱动,而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至是“一脚刹车一脚油门”。毋庸置疑,此时“结构性”行情将成为主旋律,逆向波动率风险将兴风作浪,也即市场“买入持有”将不具备优势,风险平价、强弱对冲更显重要。

财政政策红利正在路上

  2020年不仅货币政策宽松,财政政策也非常积极。在2000年以来的中国经济中,与2020年相似的为2009年和2016年。只有这几年,体现了显著的货币和财政一起明显扩张的态势。从同比幅度来讲,2020年远不如前两个年。需要注意的是,宏观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至少需要2个季度的时间。从这个角度,实体供需真正享受到“潮涌”利好应从三季度起。  从PPP项目来看,截止7月,总入库量12925个(2019年底为12341个,增幅4.7%,后日期同),总投资额186967亿元(176327亿元,增幅6.2%),项目落地率69.03%(68.03%)。从数据来看,PPP稳步推进中。  截止7月,专项债发放22661亿元,环比增348亿元(图10)。上半年专项债发放的速度和额度都是超预期的,近期有所放缓,主要基于“精准滴灌”。根据专项债规模,到10月底之前将全部发放完毕。这些财政措施正在路上,下半年财政措施的力度更强且更深入各行各业。

  仅就中国经济而言,财政政策积极有效也是延续了2019年以来的措施。中国政府并未因为疫情冲击而过度释放财政措施,依然将节奏控制住“可控范围”,这种“鹰派”的举措显然有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并通过精准定向的措施让“纾困”流向它应该流向的地方。

“六保”基调下,观察经济各板块

  中国宏观政策从“六稳”到“六保”,把精力用在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上。目前,各行各业稳健复苏进程中。1.基建是托底核心  基建投资正在加速推进,下半年力度更强。从数据来看,7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1.6%,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为-1%,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3.4%。在未充分消化专项债等资金、以及疫情影响项目开工等因素影响下,后市基建投资继续发力的概率较大。  从分地区数据来看,东部、西部、东北部的固投累计同比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中部还有很大差距,可能跟疫情核心区湖北省有关。  从新基建来看,目前相关行业如移动通信基站、新能源汽车等同比表现恢复较好。

  总体来说,基建的向好势头将越演越烈。

2.房地产好于预期

  房地产整体好于预期,后市稳中向好。从数据来看,无论是拿地、新开工,还是销售,都出现明显的回暖迹象,同时施工面积维持高位水平,同比也为正。今年房地产回复速度较快,尤其是销售好转超预期。短期市场可能关注持续开工照进现实的力度。

  不过,政府性托底行为放缓可能带来长期隐忧。当前政府对房地产的基调是“房住不炒”。这表明既要扩大供应,解决“房住”问题,又要引导预期和市场,使得房价温和波动,同时降低房地产流动性。无论是过快上涨还是过快下跌,都不是政府及老百姓愿意看到的。这几年以来,政府通过棚户区安置,主动“托底”,贯彻“房住”思路。最新阶段是老旧小区改造措施。从保障房、棚户区安置到老旧小区改造,托底边际递减,刚需及改善性需求迎头而上,但整体应是稍显力度不足。

2.终端制造业  从终端制造业产品来看,基建显著向好,一般制造业还处于恢复中。  与基建相关的挖掘机显著恢复,截止7月,挖掘机累计产量21万台,累计同比达25.5%(图14),当月同比依然高达54.8%;7月销量累计18.9万台,累计同比26.7%。据草根调研,相关机械制造企业订单仍爆满。  关注汽车家电,截止7月:汽车产量累计同比-9.7%,前值-16.5%;彩电累计同比2.2%,前值-2.5%;空调累计同比-14%,前值-16.4%,算得上恢复很好。随着海外经济体的陆续复工复产,随着国内经济逐渐回暖,以及国务院推出了新的以旧换新政策,汽车家电处于持续回升态势之中。  关注发电设备和电线电缆,截止7月,发电设备当月同比高达44.7%,显著复苏;电力电缆6月同比10.34%,恢复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汽车、空调和冰箱的库存也呈现上升之势。

开启双循环

  7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将深刻影响“十四五”规划思路。开启内外双循环,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自然延续,是社会主要矛盾切换的表征,也是内外格局新形势的有效应对。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循环是主旋律。通过沿海战略,充分利用人口红利、三资企业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构建了中国“世界工厂”和全产业链工业体系的坚实基础。在初期,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外贸,其峰值为2006年三季度,外贸与GDP占比达68%(图17)。时至今日,外贸占比依然高达31%,这显著高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20%左右水平。从优化国内经济结构角度,中国也需要扩大内需,促进内循环,降低对外依赖程度。

  同时国内经济也面临较多不平衡。一方面国民收入上升,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另一方面收入分化加大,基尼系数处于全球偏高水平。尤其是地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仅有六个省份盈余的现象持续多年。考虑到2012年人口红利出拐点以来,劳动力人口占比持续下降,人工成本上升,人口抚养比也持续攀升,中国经济需要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移。

  当此时,中国GDP已经位列世界第二,并在外贸总额上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外贸国(图18)。然而世界经济陷入低速增长阶段,过去十年,各国遍施宏观之手,依然增长乏力。受制于技术革命的混沌期,各国不得不在已有蛋糕中相互竞争,这带来不可避免的贸易争端和去全球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与意识形态博弈。更有特色的是,中国崛起速度非常快,OECD发达国家承受的竞争压力尤为险峻。近几年中美摩擦,正是这一历史发展必然的结果。

  内循环需要解决至少三方面:

  一是稳定,确保生产生活必需品捏在自己的手里,扩大各层次内需,促进新经济、新业态、新产品和新生活。

  二是,摆脱卡脖子,加速高科技国产化,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安全,大力发展军工实业,增强国防实力,确保战略执行到位,内外循环正常运转,确保人民生活安全稳定。

  为了促进新经济、高科技等发展,传统以来房地产、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面临转型升级。不再受制于房地产的三新经济占比逐渐上升,政策有保有压的信号非常明显。房住不炒将成为长期国策,政府和民众都希望房地产保持稳健良性发展,房价维持稳定温和。

  考虑到疫情影响以及内需特征,短期内依靠内需大幅增长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及科技发展并不现实。基建托底将是缓解短期经济困境的重要手段。长期来看,为了引流资金,优化居民财富结构,促进高科技领域加速发展,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促进国内权益市场良性发展将是重要国策。从科创版到创业板的注册制,已经体现资本市场不断释放改革红利。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依然巨大,中国股市相对低估依然吸引国际资金流入。也必须看到,结构性牛市将是主要特征,强者恒强,优胜劣汰和多维立体才是健康权益市场的核心特征。

本文作者

永安期货知识产权声明和免责声明,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点击"在看",推荐给身边朋友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