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数字铁幕”落下,中国“内循环”开启:如何影响你我命运?
◆飘荡在历史的浩浩大潮中,我们要找准方向,这将决定我们的一生。
正解局出品美国东部时间8月5日,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宣布,将扩大“净化网络计划”,以保护美国的资产与安全。
这个计划,主要针对的是中国企业。这意味着,美国“数字铁幕”正慢慢落下。
与此同时,中国“内循环”一词也越来越热。
“数字铁幕”与“内循环”,将如何影响你我的命运?
01什么是“内循环”?
“内循环”一说,要追溯到2020年6月18日在上海举办的第12届陆家嘴论坛。
论坛上,副总理刘鹤做了书面发言:
我们仍面临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但形势正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变, 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 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新闻报道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指出,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经济要准备向“国内循环为主”转变,这被视为中央的一次定调。
政治理论课上有一句话,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推动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中国以世界工厂的身份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在本国生产大量的产品,出口到国外,赚取外汇回国,这就是所谓的“国际大循环”,也是中国40年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内循环的意思是,生产、交易、消费都在一个经济体内部进行。
内循环,是一个新概念,内在的含义,并不新。
早在12年,刘鹤在《中国经济50人看三十年》一书,就提到——
我的基本看法是,在未来我们要做好两件大事:
(1)中国要加快调整储蓄和消费的关系,逐步成为内生性的需求大国,为全球提供巨大市场。
(2)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技术进步和提高投资效率,提升服务业的比重,使产业结构和国内资源禀赋相匹配。
在新的环境下,中国要反思赶超型的工业化路径,努力走出一条依靠国内市场需求拉动、建立新的产业体系和形成创新能力的路径,同时用和平方式与资源供给国家形成互惠互利的战略分工。
其中的“依靠国内市场需求拉动、建立新的产业体系和形成创新能力的路径”,隐隐有“内循环”之意。
要说明的是,“内循环”国策,准确的说法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
中国并没有要放弃“国际循环”,只是将更加注重“国内循环”,绝不是“闭关锁国”。
02不得不为,顺势而为
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201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31.54万亿元人民币,连续7年稳坐全球第一。
新闻报道
国际贸易额如此巨大,与海外市场联系如此紧密,现在说要转向“经济内循环”为主,到底行不行?
很多人心里,都打起了问号。
“经济内循环”不是行不行的问题,而是不得不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看到现在的外贸困境。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技术壁垒增多,很早就有这样的趋势。
最大的问题,还是中美关系。美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也是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如果两国关系持续紧张,对中国外贸的影响不言而喻。
先是华为,美国不用说,欧洲的英国、法国先后直接或间接将其拒之门外。
现在又是TikTok,印度封杀在前,美国紧随其后。现在美国又出台了“净化网络计划”,盯上了更多的中国企业。
美国的“净化网络计划”
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都有可能面临华为、TikTok的困境,外部环境实在是不容乐观。
今年最大的“黑天鹅”新冠病毒,也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
一方面,为了控制疫情,各国纷纷控制国门,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另一方面,疫情正在导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形势越差,“各扫门前雪”的贸易保护主义越严重。
所以说,中国不是不想像以前一样搞国际贸易,只是外部形势变了,条件不允许了。
其次,“内循环”也是顺势而为。
这里说的“势”,指的是中国外贸依存度呈先高后低的趋势。
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贸依存度开始上升。
2006年,达到了最高峰值64.2%,随后逐年下降,2015年下降到35.6%,2019年下降至31.8%。
中国历年外贸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31.8%,意味着,30%以上的经济依靠外贸。
这当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外贸很重要,但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
03挑战、机遇
小农经济,才有“自给自足”之说,全球化分工和大工业时代,要想实现“内循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里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内循环”指的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绝不是放弃外贸,更不是脱离全球化。
即便是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依然充满着挑战。
这里,我们把大循环简单地拆解为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大循环能不能搞起来,就看这两个环节能不能顺畅衔接。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