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逐渐复苏,政策不会收紧!——20年2季度经济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于博)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经济逐渐复苏,政策不会收紧!
——20年2季度经济数据点评
(海通宏观 于博)
概要:
经济逐步复苏,工业拾级而上。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转正至3.2%,GDP平减指数同比增速下滑转负至-0.1%,经济“量升价跌”,指向复苏格局。从生产端看,二季度第二产业增速大幅回升转正,对GDP增速的拉动也要高于第三产业,意味着本轮经济复苏应主要归功于工业生产的改善。二季度以来,工业增速逐月回升,6月份升至4.8%。从中观看,6月份17个主要行业增速涨跌互现,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表现亮眼。而从微观看,6月份发电量增速继续回升,虽然煤炭、有色金属产量增速略降,但水泥产量增速保持稳定,粗钢、化纤产量增速继续上升,汽车产量增速再创新高。投资稳步回升,地产基建支撑。二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转正至3.8%,其中6月份增速继续回升至5.6%,但6月份民间投资增速再度回落,指向投资内生动力依然偏弱。三大类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当月增速降幅收窄至-3.5%,依然偏低,主要缘于前期需求较弱、盈利低迷拖累。新旧口径下,基建投资当月增速分别为6.8%、8.4%,小幅回落但仍处高位,地方专项债发行短期放缓,但上半年增速高达53%。房地产投资当月增速稳定在8.4%,主要得益于融资回暖,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降幅收窄至-1.9%。消费不温不火,汽车拖累可选。二季度社消零售、限额以上零售增速-3.8%、-0.5%,回升但依然为负,指向消费仅是弱改善。而6月份增速-1.8%、-0.4%,也是不温不火、差强人意。分品类看,6月份必需消费保持稳定,食品类、服装类零售增速微幅回升,日用品类零售增速小幅回落。而6月份可选消费涨跌互现,其中汽车类零售因高基数大跌转负,是主要拖累,剔除汽车后的消费增速均较5月份继续回升。此外,6月份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降幅收窄,地产相关的家电类、家具类、建材类零售增速也是涨多跌少。1-6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速继续回升至14.3%,占社消零售的比重也上升至25.2%。地产销售略降,拿地开工反弹。6月份全国地产销售面积、销售额增速分别为2.1%、9.0%,较5月份有所回落,但明显高于前4个月。而6月份70城房价也是稳中略升,均指向地产销售依然向好。得益于此,即便去年同期基数有所抬升,6月份的土地购置面积增速、新开工面积增速依然明显反弹,而这都意味着后续地产投资将保持韧性、仍有支撑。就业依然承压,政策不会收紧。二季度以来,经济逐渐复苏,然而城镇就业依然承压。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564万人,仅为年度目标的62.7%,远低于历年同期,而6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也依然处在5.7%的高位。在今年全国两会各项工作目标中,就业目标居于首位。以往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但疫情对服务业和消费的影响明显大于工业,且目前仍未消退。因而我们预计,在就业尚未出现明显改善的背景下,积极财政将加快落地,货币政策也不会收紧,而经济复苏的势头也有望延续。----------------------------------------- 2020年7月16日,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二季度的经济数据,到底如何理解当前经济走势,未来经济又将表现如何呢?以下是我们的解读:1. 经济逐渐复苏二季度经济量升价跌,指向复苏。首先来看经济整体表现,二季度经济“量升价跌”,呈现出较为典型的“复苏”格局。一方面,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转正至3.2%。另一方面,二季度GDP平减指数同比增速下滑转负至-0.1%。而得益于GDP增速回升转正,二季度名义GDP增速也上行至3.1%。二产明显反弹,三产依然偏弱。目前统计局尚未公布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从生产端看,二季度第二产业增速大幅回升转正至4.7%,远高于第三产业的1.9%。上半年第二、第三产业对GDP增速的拉动也从一季度的-3.7%、-3.0%回升到了-0.7%、-0.9%。因而,无论是从增速还是贡献率来看,二季度第二产业的改善力度都要强于第三产业。-----------------------------------------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地产基建发力,经济弱势复苏——5月经济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于博)
真实就业压力几何,究竟来自何方?(海通宏观 于博)
目标做减法,政策做加法!——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海通宏观 于博)
就业优先,财政发力——20年全国两会展望(海通宏观 于博)
经济改善靠什么?地产、基建和汽车!——4月经济数据点评(海通宏观于博)
基建投资:粮草已备,兵马可期!(海通宏观于博、陈兴)
疫情冲击巨大,经济如何修复?——20年1季度经济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于博)
以退求进,放水养鱼!——兼论积极财政的背景、来源与抓手(海通宏观于博、陈兴)
政策积极有为,建成小康社会!——政治局会议点评(海通宏观 于博)
疫情短期冲击,2季度有望改善!——1-2月经济数据点评(海通宏观于博)
复工复产的路线图 ——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工作会议解读(海通宏观 于博)
为什么经济L型企稳,哪些改革值得期待?——从债务视角理解中国经济(海通于博,宏观每周交流与思考第354期)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姜超宏观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姜超宏观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