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叶檀财经

叶檀财经

(265963)个赞

(1713)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矛盾突然激化!印度主动挑衅 大军屯兵边境 中国也有大动作 冲突随时升级!

作者: 叶檀财经 | 2020-07-01

文/时晨晨

矛盾突然激化,印度主动出击,正式打响了中印经济战! 除了经济战,印度还在边境玩火,大军屯兵边境,撕毁“和平协议”,冲突随时会演变成战争! 这或许是宿命! 印度疫情几乎失控,又遭遇蝗灾,失业率接近30%,1亿失业人口面临饥饿危机。 不好的信号是,印度所做的事情是,把矛盾引向中国! 

印度主动出击 中印“经济战”不可避免!

大国之间没有真正的朋友,两个相邻的大国之间更是如此。 在印度看来,中国从来不是他们的朋友。每当中国有难的时候,印度一定会出来搞事情。 6月29日,印度电子信息技术部宣布,禁止包括TikTok和微信在内的59款中国应用。 理由是,这些应用从事的活动有损印度主权、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印度主动出击,正式打响了中印经济战! 必须指出,当下国内还有一些智库和媒体在误判形势,认为印度不敢打经济战。 他们的理由是,中国商品几乎遍及印度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杂货百货到在线购物,甚至主要数字支付平台Paytm也有中国公司投资背景。 并且列举一些数据,中国计划在印度投资260亿美元,中国资本为92家印度初创企业提供资金,印度销量排名前五的手机品牌中,有四家是中国公司等等。 总之一句话:如果离开中国,印度很多行业的生存可能都难以为继。 这种观点,跟当年判断中美关系犯的错误一样! 当年很多人认为,中美贸易战不会开打,原因是中国手握“大小王”,美国不敢轻易妄动。 美国敢出手,我们可以彻底禁止对美国出口稀土,美国电子信息产业瘫痪;手里有天量美债,可以搅动美国金融市场;最重要的是,美国会失去全球最庞大的中国市场。结果如何呢?错的离谱! 中美贸易战不但开打了,而且愈演愈烈。 误判的根源就是,整个大环境改变了,以前的方法论行不通了! 经济平稳发展的时候,大家和为贵,可以单纯的从经济角度分析。 但是现在存量博弈,谁的日子都不好过,我们必须站在大国博弈、国际政治格局等角度去思考。 看看当下的世界,用单纯的经济思维,能解释得通么? 中美冲突,已经超越经济层面,开始升级政治博弈了,牵扯到香港、台湾等问题。 6月30日,美国正式宣布,已取消对香港的特殊相关待遇。 以前我们以为,全球矛盾只是中美之间的矛盾,但是没想到的是,美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战也一步步升级! 疫情期间,美欧也没闲着,相互增加报复性关税,搞得金融市场风声鹤唳。 全球矛盾大爆发,经济混战只会越来越升级。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敢信誓旦旦的说,中印经济战不会升级呢? 再说了,中印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并没有到谁都离不开谁的地步! 表面看,中国是印度第一大进口国,两国关系很密切。 但是拆开了看,印度进口中国前20类产品中,主要是手机等零部件。这意味着什么? 并非大家所想象的那样,中国商品贯穿到印度的各个方面。印度从中国进口的,都是些手机等元器件,不是必需品。 对印度来说,又不是口粮全来自中国,所以真正想冲突,没啥不可失去的。 所以,印度主动挑起经济战,并且准备一步步扩大! 印度还计划从8月1日开始,对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太阳能设备,提高关税壁垒,执行更严格的检测等等。 当然,从损失程度来判断,中印这场经济战,印度必输! 印度跟美国不一样,中国没有核心技术依赖于印度,无非是失去一些市场份额而已。 更何况,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印度在中国名单上的排名都是相当靠后。 我们不怕经济战,怕的是什么?印度走极端,边境冲突升级! 

中印边境冲突 随时会升级!

中印边境问题由来已久,罪魁祸首还是当年英国殖民政府,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故意把中国一大块领土画给了印度。 英国埋的这颗雷,成了中印边境争端的源头,此后中印边境就不断爆发冲突,中印最近一轮冲突最早发生在5月份。 5月2日,中印两国军人开始在边境爆发小规模斗殴事件;5日和9日,中印两国军队爆发激烈对峙,最后演变为肢体冲突,导致双方共11名士兵负伤。 对峙期间,印度进一步挑衅,决定派遣1.2万人到边境搞基建开发,同时双方多次谈判也未能达成一致。 中印边境局势,一步步滑向失控的边缘! 6月15日,两国军队在加勒万河谷再次爆发冲突,印度3名士兵当场死亡,还有17名士兵受伤后死亡。 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因为这是1975年以来,首次发生造成人员死亡的边境冲突! 大规模冲突爆发后,两国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等等,赶紧通电话积极协商,但是并没有解决办法。 6月20日,印度陆海空三军全面集结,屯兵边境,针锋相对!据印度《论坛报》报道,印度陆军已动员更多部队向前线集结,在拉达克驻扎的部队规模是以前的两倍。 印度空军已将升级版米格-29战斗机、苏-30MKI和“幻影2000”战斗机、“美洲豹”攻击机调到前沿机场,“随时准备执行紧急任务”。 千里之外的安达曼群岛的印度海军,要求部署多艘导弹护卫舰甚至是驱逐舰,同时需要有3-4架P-8I巡逻机不间断提供空中侦察,以“防备中国潜艇渗透”。 印度陆军和海军都提高境界,前沿空军基地甚至提升至最高警戒状态! 一切就绪后,印度又开始更危险的动作。 6月21日,有印度媒体称,中印边境地区的印军一线指挥官已被赋予“完全”的行动自由,包括在特殊情况时“使用枪支”。 这个授权非常危险,因为它违反中印两国1996年签署的《关于在中印边境实控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 这个协议非常关键,因为它规定两国士兵在巡逻边境时,以协商为主,不允许在实控线两公里内使用枪支。 所以,中印边境几十年虽然冲突不断,但也只是使用冷兵器打打架,没有爆发真正的战争。 如果这个协议撕毁,在今后的激烈对峙中,很可能就会擦枪走火,从而引爆一场战争! 当然,我国在边境的军事部署就不用担忧了。 当前,我国的陆军力量仍然属于全球顶级水平,我们又是基建狂魔,可以迅速投放大量兵力。 另外,7月1日我国军队也将采取一个大动作!

 

这是什么意思呢? 预备役部队不是现役部队,他们由退伍军人、武装干部等军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有军装和军衔,平时虽然按照规定进行训练,但是他们不在营区居住。 现在我们已经形成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诸军兵种齐全的预备役部队,这些力量战时都能转为现役部队。 总之,从明天开始,预备役部队将完全姓“军”,“战味”更浓! 

印度困兽之斗 亟需转移矛盾!

无论是打经济战,还是制造边境冲突,归根结底还是,印度汹涌的民意! 而最能引起汹涌民意的就是,经济崩溃导致的吃饭问题! 2019年,全球经济形势恶化,印度GDP增速暴跌至4.7%,创近7年以来新低,失业率创新高。 2020年,黑天鹅爆发,疫情席卷全球,印度经济也基本上崩溃了。 高盛预计,二季度印度GDP将萎缩45%,史上最差。 更夸张的是,印度失业率已经飙升至27.1%,超1亿人失业! 当下,印度有两个无解的问题,一个是疫情,一个是蝗灾。 先看疫情。 现在,印度累计感染人数已经高达56.7万,每天新增感染数量还在飙升!

 

这种感染速度,让全世界都恐慌! 为什么?印度的人口,数量大,密度高。 从总量上看,印度人口数量与中国接近,但是国土面积却不到中国的1/3。 全球前十大高人口密度城市中,印度占了两个,比如新德里,人口跟上海差不多,但是面积只有上海的1/5。 另外一大隐患就是,贫民窟。 印度,人口朝大城市拥挤,但是基础设施没跟上,城市化率只有30%,大量贫困人口都住在贫民窟。 孟买的达哈维贫民窟,是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贫民窟,面积只有1.75平方公里,但是人口100多万人。 人口密集,空间狭窄,气候潮湿,卫生条件差,简直就是病毒的天堂! 所以,印度疫情很可能会失控,成为下一场疫情爆发的源头! 这意味着,印度经济会进一步恶化,失业率会继续飙升,更大范围的饥饿席卷印度!再看蝗灾。 印度目前正面临26年来最严重的蝗虫灾害,一批又一批的蝗虫已经肆虐了至少5个邦。 约8000万只蝗虫能挤成一平方公里,每天飞行150公里,每天消耗的食物量相当于3.5万名成年人。 这意味着什么?印度饥饿危机! 据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发布2016全球饥饿指数,在118个统计的国家中,印度排在第97位,仅比朝鲜高1位,分值28.5,属于“严重饥饿”水平。 年景好的时候,印度还面临饥饿危机,现在遇见蝗灾和疫情,印度饥饿危机会更严峻! 几亿失业人口面临饥饿危机,想想就觉得恐怖,国内矛盾肯定异常汹涌! 印度怎么做的呢?把矛盾引向中国。 在印度多个电视台的辩论甚至新闻节目中,污名化中国,把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武汉病毒”等等。 还有一些印度极端组织,采取更极端的措施,把矛盾引向中国,呼吁抵制中国制造。 当然,在汹涌民意的挟持下,印度一些政客也趁机蹚浑水,把“反华”作为其在政治舞台上“进步”的“敲门砖”。 结果就是,印度国内两党争吵的也非常激烈,逼得印度总理也不断对中国发出强硬信号。 然后,恶性循环,进一步把矛盾引向中国! 环顾当下局势,我们面对的形势确实不乐观! 虽然通过了重要法律,香港问题解决了,但是美国不断挑衅,台湾问题又摆在桌面上。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欢迎檀香们积极留言探讨!

-- END --

银行要做证券业务?

利好OR利空?

券商是否因此受到大规模冲击?

银行能否突破新业务壁垒

今晚 20:00

常宏老师直播中深度剖析

银行新业务的利与弊

扫码看直播!

原创不易,点个赞/“在看”再走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