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68983)个赞

(273)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六大问题,一个对策:职场“后浪”突围指南

作者: 经济学人 | 2020-06-26

2020年,人类完成了“从BC到AD”的转变,世界的规则已经悄然改变。新冠可能加速许多潜在的结构性问题爆发,商论君上周分享了大转型时代会给后浪带来的三大变化:数字鸿沟及不平等加剧,职场两极分化,充电也可能面临选择困难症。

但危机迫在眉睫,解法可能比问题更重要。下一个十年的职场常见问题,如何见招拆招?商论君今天带来的“后浪”职场突围指南,针对六大常见问题与陷阱,分享“跨界+降维”的破题新思路。

1

面对逆境怎么办?

“Embracing the suck!”

初入职场,掌握跨界思维很重要。曾是美国陆军突击队员、现在经营一家私人保镖公司的肖恩·恩格布雷希特(Shawn Engbrecht)强调了危机沟通中一个相当“反直觉”的技巧。他在《隐形领导力》(Invisible Leadership)一书中警告:“不说实话会迅速削弱下级对上级的信任和信心。”在危机中,恩格布雷希特主张“拥抱烂事”(embracing the suck)。也就是说,接受你在特定时刻的处境:“许愿、盼望或祈祷问题会消失是没有用的,因此不要浪费时间去悔不当初。”简而言之,不要掩饰问题。如果每个员工都意识到有麻烦,那么不论高管如何语调轻快地打包票一切都会好起来,他们都不会安心。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花时间倾听员工的疑虑,并回答他们的问题。因为“你越安静,听到的越多”。准备好清晰的信息,保持冷静和透明。这些都是明摆着的选择,不管有没有危机。好的领导者会展现出自己是和下属共患难,哪怕只是一部分。另一条锦囊来自美国国防大学(NDU)2006年撰写的一份颇有先见之明的报告,名为《经受考验:带领组织渡过大流行病》(Weathering the Storm: Leading Your Organisation Through a Pandemic)。这份报告建议领导者分析维持组织运营所需完成的任务,并确定优先顺序。能提前做好准备当然有利,但即使是慢了一步的公司也可以在亡羊补牢的同时采用正确的调门。NDU的报告称,开展危机沟通的方式“至关紧要”,可能与传达正确的信息同等重要。

2

远程办公默认996?

“可能是优化时间管理的好机会”

不用去上班的代价之一就是你时刻都在线。但至少,这是全球都存在的现象,也是大概率的新常态。研究公司高德纳(Gartner)3月询问了317名高管:他们公司已经转为远程工作的员工中有多少人不会再回到办公室?他们给出的平均数字是10%。麻省理工学院学者的一项新调查发现,34%的美国雇员已由通勤转向了远程办公。虚拟世界发生的变化几乎和物理世界的一样大。数字互动发生的时间显示远程办公模糊了工作时间的开始和结束。在巴黎、伦敦和纽约,通过通讯工具Slack在上午10点至中午、下午2点至4点这两个高峰时段发送信息的比重有所下降,下午6点到晚上9点这一时段的比重上升。在伦敦和巴黎的上午9点左右、纽约和巴黎的午餐时间发送的Slack消息比重也上升了。一旦封城措施解除,这些趋势可能会逆转。然而企业可能并不希望再变回去。远程办公对某些员工和企业来说都是提升效率、优化时间管理的好机会。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15年发现,在中国的一家客服中心,被随机安排远程办公的员工比留在办公室的同事工作效率高出13%。那些现如今融合了远程办公的企业可以节省办公空间,而且在员工抚育幼儿期间更能留得住人。

3

等不到退休的90后?

“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退休后失去了生活目标”

纵观所有发达国家,劳动人口都在步入“50度灰”的阶段。自2008年以来,经合组织国家55至64岁人口的平均劳动参与率上升了8个百分点。对这种趋势的看法见仁见智——既可以认为它是无情的资本主义要求延长工人辛苦劳动的年限,也可以看作是社会终于开始认识到年长劳动力的价值。经合组织一份名为《工作能力随年龄增长》(Working Better with Age)的新报告指出,年长劳动力的就业对保持经济繁荣至关重要。

最近一项针对1000名英国退休人员的调查发现,四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退休过早(他们的平均退休年龄为62岁)。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退休后失去了生活目标。退休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但工作也有很多好处。它让头脑保持活跃,赋予人们生活目标。退休后的第一个月可能看起来诗情画意,但无聊肯定会接踵而至。学习外语和环游世界的宏伟计划很快就会不了了之。此外,同事情谊提供了一个社交网络,而整个星期足不出户孤独感就会降临。

对于大部分脑力劳动而不是体力劳动者,延迟退休应该更容易落实。确实有许多人延迟退休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自己的工作,而是因为“退不起”。但统计数字表明,劳动力中的年龄歧视即使没有完全消除,也已经有所减弱。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禁止年龄歧视的法律。↓ 从BC到AD,"后浪"时代的商业和职场 ↓扫码回顾活动视频

4

自动化会不会导致失业潮?

“新研究可能更倾向于乐观派的观点”

在辩论工作的未来时,往往会分成两派。乐观派的看法是,技术可能会造成暂时的颠覆,但最终会带来经济增长,进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联合收割机的诞生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个人计算机取代了打字间,但失业的劳动者最终都找到了其他工作。悲观派认为,新技术即使不会导致大规模失业,也会劈开一道“数字鸿沟”。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新报告更倾向于乐观派的观点。报告预测,未来十年,自动化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差不多。到2030年,21%的男性劳动力和20%的女性劳动力将失去工作。在发达国家,受影响的主要是男性机器操作人员和女性文书及服务业人员。但是,新的就业机会也将被创造出来,尽管不一定适合那些失业人士。女性将进入不断扩大的医疗保健行业,男性则将在专业、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找到工作。从好的方面来看,随着经济蓬勃发展,一度失业的劳动者得以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而科技的发展让雇主更容易招到员工,反之亦然。零工经济仅占美国就业人数的1%左右。但《幽灵工作》(Ghost Work)一书中预测,到2055年,从事他们所说的“按需工作”的人将达到全球劳动力的60%。新型就业方式还有其他优势。新兴市场的许多劳动者都很享受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在家工作的机会。某些网络平台只用一串字母和数字编号来标识工人,这让他们可以免受年龄、宗教或性别歧视。

5

升职加薪何时才轮到我?

“当心超负荷工作和心情不愉快的诅咒”

你真的有必要升职吗?许多员工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于此。这种雄心壮志背后的动力既有更高的薪水,也有每登一级带来的更高地位。向上爬的结果却可能常常叫人失望。劳伦斯·彼得(Laurence Peter)在他1969年出版的一本书中提出了“彼得原理”(Peter principle):员工往往会一直晋升,直到抵达他不能胜任的位置。这很有道理。最终,总会有一份工作是你不擅长的,到那时你的事业就会停滞不前。追逐“升职幻像”还有个问题。一篇文章研究了131家公司近四万名销售人员的升职记录。他们发现公司非常倾向于提拔最好的销售人员。该研究进而观察这些超级销售员升职后的情况。他们之前的销售业绩实际上成了管理业绩的反向指标。与那些被提拔前销售业绩较差的经理相比,明星销售员领导的下属的销售增长低了7.5个百分点。本专栏作者观察到了彼得原理和呆伯特法则的一种变体,或许可以称之为“巴托比诅咒”。人们会一直晋升到他们不再享受工作时为止。到了这个点上,受影响的不只是他们的能力,还有他们的幸福感。避开这种诅咒的诀窍是坚持做你喜欢做的事。如果你喜欢教书,就不要当校长。如果你喜欢写文章和专栏,编辑别人写的东西可能给不了你同样的满足感。追求频繁升职的另一个问题是,它会把你变成一个乞求者,无休止地寻求上级的积极反馈。这会让你失去对保持工作和生活平衡的控制。在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的《21封信谈人生及其挑战》(21 Letters On Life And Its Challenges)中,这位管理大师回忆了自己在为石油巨头荷兰皇家壳牌工作时的一次顿悟。他写道:“为了换取对经济保障和工作稳定的承诺,我把时间卖给了彻头彻尾的陌生人,允许他们为了自己的目的随心所欲地使用我的时间。”你在梯子上爬得越高,对你的时间的索取通常就越多。所以,光鲜的晋升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小心超负荷工作和心情不愉快的诅咒。

6

性别平等,知易行难?

“改变要从承认隐性歧视开始”

尽管近年来职场平等的口号不绝于耳,但一些不为人注意的性别及种族歧视仍旧存在。如果细究起来,很多职场细节都未能从女性或不同族裔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被忽视的女性:男权世界中的数据偏见》(Invisible Women: Exposing Data Bias In A World Designed For Men)这本优秀著作中,卡洛琳·克里亚多·佩雷斯(Caroline Criado Perez)指出了这些不易察觉的偏见有多普遍。它们在招聘阶段就开始了。如果招聘广告的职位描述中包含“强势进取”或“有雄心抱负”等字眼,女性就容易打消申请的念头。曾有一家公司更改了招聘广告的内容,转为强调热情和创新等品质,并且改用女性而不是男性的照片,之后女性求职者的比例从5%上升到了40%。英国健康与安全执行局的调查表明,女性比男性承受了更多工作压力,而且还面临工作时间长这个特定问题。但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很少或不用照顾他人的无负担者,无论男女,都能同样自如地应对每周48小时的工作。造成压力的原因是女性很难兼顾家人和工作,而男性面临这一问题的人数较少。以男性为主宰的设计可能还会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在建筑和工程行业,工具和防护服都是按照男性而非女性的手和身体来设计的。防弹衣和防刺衣也是为男性设计的,因此女性穿起来就不舒服。此次疫情防护中,这个问题就被充分暴露出来。各种隐性偏见的存在表明竞争环境并不平等,而正如作者所说:防止歧视“靠的不是白人男性开明意识的觉醒,而是那些具备更宽广视野的人所做的决策”。简而言之,掌握主动很重要。

实际上,“具备更宽广的视野”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让你变被动为主动的最优选择。对于后浪来说,也是许多职场问题的根本对策。工作未来的某些可能性正在身边发生。当众多新问题需要持续思考,海量信息接踵而至,掌握全球视野和深度思考能力的人更能占得先机,理解和把握“创造性破坏”的真谛更能带我们前瞻快速变化的世界。

本期针对典型职场问题给出的六大对策,展现了跨界思考的力量,它们都来自《经济学人·商论》巴托比专栏。拥有177年历史、获得全球百万精英读者青睐的《经济学人》持续深入探讨当今乃至未来世界最重要的问题,而“巴托比”专栏融合《经济学人》最擅长的全球视野和跨界思考,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职场后浪,都可以在这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欢迎打开《经济学人·商论》App,搜索“巴托比”/"Bartleby"关键词,浏览本期文章:

《拥抱逆境》(Embrace the suck)

《习惯就好》(Get used to it)

《漫长而曲折的职业生涯》(The long and winding career)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For the future, look to the past) 

《升职诅咒》(The promotion curse)

《男性主宰的世界》(It's a man's world)

↑扫码下载《经济学人》中英双语App↑

·今日订阅享额外好礼·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订阅《经济学人·商论》

今日订阅即赠价值¥68的《成就》一册

仅限6.21-6.22完成订阅的用户,先到先得!

*赠书与原有订阅福利同享,将订单截图发送至本号后台即可参与

《成就》Trillion Dollar Coach

埃里克·施密特、乔纳森·罗森伯格、艾伦·伊格尔 著

中信出版社 2020.4

【商论全球书评】订阅《经济学人·商论》,每周六第一时间获取全球最佳原版书讯,助你的阅读快人一步!圈外人可能没听说过比尔·坎贝尔(Bill Campbell)这个名字,但这本由谷歌三位高管——曾任《经济学人》董事的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乔纳森·罗森伯格(Jonathan Rosenberg)和艾伦·伊格尔(Alan Eagle)合著的新书表达了对这位导师的赞誉之情,足以反映出他在硅谷的影响力。坎贝尔的座右铭是:“头衔让你成为管理者,而员工才能让你成为领导者。”自他去世后,还没有人取而代之,他的独特性由此也可见一斑。

订阅《经济学人·商论》

找到职场问题的根本对策

今日订阅赠书!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订阅《经济学人·商论》App: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