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巨头被申请破产重整:一副好牌,为何打烂?
原创
正解局出品
正解局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微信:zjjms2020正解局ID:zhengjieclub最近,紫光集团因到期不能清偿债务,被徽商银行申请破产重整。
紫光集团回应称,将依法全面配合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积极推进债务风险化解工作,支持法院依法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
紫光集团被申请破产,这无疑是中国芯片领域的一件大事。
紫光集团是家什么公司?
很多读者可能不了解。
如果提“清华紫光”,很多人又可能会说,原来是它。
紫光集团的前身,就是清华紫光,由清华大学于1988年创办,是根正苗红的清华校办企业。
不少80后,可能还用过清华紫光的U盘。
清华紫光的U盘
经过30余年的发展,紫光集团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企业,在全球拥有超过4万名员工,总资产约为人民币2700亿元。
按照紫光集团网站的介绍,它还是中国唯一拥有高端芯片设计制造能力的企业。
像长江存储、展锐都是紫光集团旗下的。
紫光集团网站介绍
就是这么一家光鲜亮丽的高科技企业,最近几年却频繁陷入破产重整的传闻之中。
去年年中,紫光集团被爆债务危机;去年12月,又被舆论认为“或面临破产重组”。
新闻报道
正如紫光集团自己发布的公告所说,破产重组的直接原因,是不能偿还到期债务。
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原因,则是紫光集团“买买买”的极速扩张发展方式。
芯片,中国老百姓最近几年才真正关注。
紫光集团进入芯片行业,要更早一些。
标志性事件是,2013年,紫光集团收购美国上市公司展讯通信,强势进军集成电路芯片产业。
紫光集团做芯片,手里的牌不错。
一是本身就是做电子信息产品起家,对芯片领域并不陌生。
二是背靠清华大学这棵大树,在信誉和技术上,都有优势。
事实上,紫光集团步入芯片行业,便乘上了国家大力发展芯片战略的东风,享受到了极大的优惠政策、融资和补助。
紫光集团,走上了一条“买买买”之路:
2013年,斥资17.8亿美元收购展讯通信,进军集成电路芯片产业;
2014年,以9.1亿美元收购锐迪科微电子,拓展物联网芯片市场;
2015年,以25亿美元收购“新华三”51%股权;
2016年,注资长江存储,持有51.04%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2019年,以5500万美元,注资光宝科技苏州子公司,发展包括固态硬盘在内的存储产品。
实事求是地说,有些并购,还是成功的。
如收购的展讯通信,即今天的紫光展锐,在手机芯片的中低端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
2020年,展锐在功能机芯片市场占有率高达76.92%。
在智能手机领域,展锐也在追赶。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5月中国智能手机SoC出货量排名前五的芯片厂商分别为联发科(870万颗),高通(770万颗),苹果(340万颗),华为海思(240万颗),以及展锐(80万颗)。
中国智能手机SoC出货量排名前五的芯片厂商
虽然展锐在出货量上与前几位有较大差距,但是展锐却是出货量增幅最大的,环比增长3671%,同比增长6346.2%。
又如长江存储,是目前国内攻克NAND技术的主力,在全球NAND flash市场占有率,2021年估计为3.8%,2022年将增至6.7%。
不过,“买买买”是要花钱的,芯片行业又是一个高投入、长周期的行业。
比如2017年,紫光集团先是在成都砸下2000亿元,建设紫光IC国际城项目。
一个月后,又在南京投资2600亿元,建设紫光南京半导体产业基地项目。
手笔之大,令人咋舌。
大手笔,带来的是负债率高企。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紫光流动负债有1208.16亿元,短期负债合计746.81亿元。
紫光账上的货币资金只剩下505.55亿元,不足以覆盖短期负债。
投资的项目,没有很快带来预想之中的现金流。
再加上去年下半年市场融资难度加大,最终引爆了债务危机。
从目前看,紫光集团是否要破产重整,还需法院认定。
紫光集团的教训告诉我们,芯片只靠“买买买”行不通,急功近利更是要不得。
Tip:
除了紫光集团以外,正解局还关注其他科技企业,点击下方名片进入公众号,回复【企业】,即可看到正解局的相关文章。
✎THE END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chenxia3989
暂时没有评论